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58岁。因反复左上腹部不适5年,加重1个月于2002年6月12日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无压痛,未扪及明显肿块,肝脾未触及肿大。胃镜检查提示平滑肌瘤。B超:胰体前下方探及3.0cm×2.6cm的低回声区,与胃壁肌层分界欠清楚,考虑为胃周围淋巴结肿大或胃窦部平滑肌瘤。CT示:胃窦部见有3.2cm×2.4cm的软组织影,提示平滑肌瘤的可能性大。患者于2002年6月18日在全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黏膜较光滑,肿物位于胃窦部肌层内,稍突于浆膜。患者于2002年7月1日康复出院,随访1年患者上腹部症状消失、健康。病理检查大部切除胃组织,黏…  相似文献   

2.
胃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59岁。因上腹隐痛不适1年于2003年6月23日入院,偶伴反酸、嗳气,以饱食后为重。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胃镜见胃窦部前壁黏膜下有一肿物向腔内突出,突起的黏膜表面有溃疡灶,提示为胃窦部黏膜下肿瘤、胃溃疡,见图1。于6月25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胃窦黏膜下有一直径约3.0cm肿物,质软、色淡黄、有完整包膜、未侵及浆肌层,黏膜面可见直径约0.8cm、0.6cm、0.4cm的溃疡灶3处,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恢复好。于7月7日出院。病理报告为胃窦部脂肪瘤、胃溃疡,见图2。讨论胃脂肪瘤少见。偶有糜烂破溃形成溃疡,可伴发出血、梗阻。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与…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3岁.因上腹痛伴便血2周入院.查体: 患者额部巨痣20年,约12 cm×8 cm×2cm大,左上腹部压痛.胃镜检查: 胃窦部见一隆起型肿物,直径约1 cm,肿物表面溃烂,呈灰褐色,质脆,触之出血,取胃窦组织2块活检,其病理检查示: 灰褐色软组织两块,直径约0.2 cm.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性,69岁,因上腹部疼痛2个月于2010年5月27日入院。入院后胃镜检查示“胃窦部巨大溃疡”。病理活检示“胃低分化腺癌”。遂于6月9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胃癌D,根治术。术中见癌肿位于胃窦部,在清扫淋巴结过程中发现胰腺上缘无肝总动脉.仔细探查后发现,肝总动脉由腹腔干发出后.向上向右走行于肝下缘的小网膜内,存在明显的走行变异:见图1。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54岁,因"黑便1月余"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患者一周前于我院行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窦大弯侧可见约3 cm×3 cm大的溃疡,活检病理为低分化腺癌。腹、盆腔增强CT显示胃窦部胃壁增厚,胃周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见图1。患者BMI 21 kg/m~2,术前ASA分级:Ⅱ级。肿瘤标志物无升高,其他实验室检查未见明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病人男性,53岁。住院号:3450760。以上腹隐痛、食减、消瘦半年为主诉于1992年10月26日入院。体格检查:一般状态良好,体重80kg,无阳性体征。胃镜及胃双重造影检查:胃窦小弯前壁有6cm×5cm溃疡,周边隆起呈坡形。活检病理诊断:胃粘液腺癌。术前1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5岁。因“左上腹部隐痛1月余”于2010年5月13日人院,胃镜活检诊断“胃窦部黏膜内癌”。AFP25.29)、CEA和肝肾功能检测正常,全腹CT和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于6月9日行胃癌根治术,术中探查:肝胆胰脾无异常:胃窦部可触及直径约1.5cm结节,  相似文献   

8.
女性,42岁,因中上腹部间断性钝痛2年,偶有恶心及反酸,痛与饮食无关。经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窦部近大弯侧有一半圆形的1.5×1.0cm大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滑,清楚,未见龛影。纤维胃镜检查:胃窦大弯见直径为2cm半球形肿物,但粘膜正常,仅可见桥形皱襞,诊为粘膜下肿物及浅表性胃炎。超声胃镜检查:于胃窦部大弯侧前壁探及1.8×1.8×0.8cm的粘膜下中强回声肿物,境界清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3D腹腔镜下经浆肌层切除胃窦脂肪瘤病例1例。方法我院于2019年1月9日为1例胃脂肪瘤病人实施了3D腹腔镜下经浆肌层切除术,术前腹部CT检查提示胃窦部占位,脂肪瘤可能,大小40 mm×35 mm,无蒂,超声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黏膜下隆起,脂肪瘤可能。术中切开浆肌层,未损伤胃黏膜,完整切除。结果手术顺利,术中无出血,未放置胃管,手术时间115分钟。术后病理检查:胃窦黏膜下脂肪瘤,大小3.8 cm×2.7 cm×1.7 cm,术后第2日进食流质,第3日进食半流质,术后第4日出院。结论 3D腹腔镜下经浆肌层成功切除胃窦脂肪瘤,术后恢复好。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4岁。上腹部疼痛1个月于2006年12月6日入院。既往无胃病史。查体:腹软,肝脾未触及,右上腹饱满,可触及一5.0cm×6.0cm大小包块,触痛明显,上界不清。胃镜检查:前壁偏小弯侧黏膜略隆起,大小约2.5cm×2.5cm,表面粗糙,散在糜烂。病理活检:胃腺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胃窦大弯侧见-3.5cm×2.2cm阴影,有增强,诊断:胃窦大弯侧间质瘤可能性大。临床诊断:早期胃癌,胃间质瘤(中度恶性)。于2006年12月9日在全麻下行根治性远端胃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胃窦前壁近大弯侧有一大小约7.0cm×6.0cm外生型肿块,边界清.未侵及黏膜.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梭形细胞瘤。胃窦近小弯侧黏膜有一大小约2.0cm×1.5cm肿瘤。  相似文献   

11.
正病人:女性,69岁,因间断性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于2015年10月8日就诊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最高血压180/100 mmHg,平素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1片/d,血压保持140/90 mmHg左右,40年前曾行卵巢囊肿切除术。腹部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胃CT扫描见胃窦旁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4.2 cm×4.7 cm,CT值约17 Hu,边缘毛糙,增强扫描以边缘强化为著,与胃窦壁大弯侧分界欠清。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CA-199、CA-125均在正常范围内。于2015年10月12日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胃窦大弯旁一大小约5.0 cm×5.0 cm肿物,边界清楚,与胃壁连接,遂行腹腔镜下胃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胃窦)血管周细胞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7岁。因“慢性胃溃疡”于1999年9月1日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大弯侧距贲门切端2cm处见一巨大溃疡,直径7.5cm×6.0cm,镜下见溃疡底部肌层被瘢痕组织取代,但未见癌细胞;溃疡周围见低分化腺癌细胞,为未分化癌,侵犯肌层;诊断为慢性胃溃疡癌变。于当月13日出院,予以氟尿嘧啶、顺铂、足叶乙甙、恩丹西酮联合化疗5个疗程,随访近4年,恢复良好。2003年7月6日患者因吞咽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左侧舌根部见一肿物,大小约2.3cm×1.2cm×0.8cm,表面凹凸不平,覆灰白色假膜,双侧腭扁桃体未见异常。局部活组织病理检查:镜下见肿物表面覆正常…  相似文献   

13.
三原发癌1例     
病人 男 ,6 2岁。间断肉眼血尿 6年 ;上腹饱胀不适、疼痛及吞咽困难 2个月。查体 :未见阳性体征。胃镜示距门齿2 6~ 31cm处食管粘膜不平、隆起 ,环绕管腔近 2 3,取活检时感觉组织质硬、弹性差 ,活检组织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 ;胃窦后壁可见一直径 2 5cm粘膜隆起、顶部凹陷呈火山口状 ,活检组织病理报告为胃粘膜组织慢性炎性半肠上皮化生 ,局部重度非典型增生。膀胱充盈下B超扫描见右侧壁 7 2cm× 5 1cm× 5 5cm强回声区。考虑为同时发生的多原发癌。根据治疗原则同期行食管癌、胃癌手术切除。于 2 0 0 2年 7月双腔…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76岁。因慢性萎缩性胃炎行胃镜随访,半年内病理活检示胃窦部黏膜由中度肠化生及轻到中度不典型增生发展为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入院后超声胃镜检查示胃窦后壁有一1 2cm×1 5cm片状隆起,局部低回声浸润至黏膜下层,病理活检为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手术方法:全身麻醉后由口腔插入胃镜,找到胃窦部病灶;胃镜引导下通过腹壁于胃体大弯侧分别穿刺置三只带气囊Trocar入胃腔,自左向右依次为10mm (操作孔)、5mm(观察孔)、5mm(操作孔) ,各Trocar间隔3cm以上。Trocar气囊内注气后将胃壁与腹壁固定。术中胃镜留置在贲门口,由胃镜向胃腔内注入…  相似文献   

15.
病人:男性,76岁,2010年7月24日因"结肠癌"于我院治疗,查胃镜示:胃窦部溃疡;病理:黏膜慢性炎伴肠化生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当时怀疑为恶性,因病人有脑梗死,且患有冠心病并植入支架,考虑胃肠同时手术风险较大,故于2010年8月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乙状结肠盘状型腺癌Ⅱ级,肿瘤大小3.5cm×3cm×1.3cm,浸润肠壁全层,脉管及神经未见癌浸润.标本上、下切缘及另送切缘均未见癌浸润.肿瘤周围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01/9).近瘤及远瘤息肉状物分别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ERCC1(-),MLH1(-),MSH2(-),PTEN(-),Survivin(-),TIMP(-),COX-2灶性,nm23(-).术后化疗6个疗程,方案为:奥沙利铂(乐沙定)200mg(dt)+卡培他滨(希罗达)2片,2次/d口服(d1~d14).并嘱病人随访,复查胃镜.2011年10月19日复查胃镜示:胃窦巨大隆起性病变;病理:胃窦黏膜慢性活动性炎,腺体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小区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遂入院治疗,查腹部CT提示:胃窦部占位性病变,与2010年7月27日CT片比较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例1,32岁,因胃癌术后10个月,右腹股沟出现肿物3d,于1999年7月22日入院。患者10个月前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胃窦部小弯侧黏液腺癌,浸润达浆膜外组织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于3d前洗澡时发现右腹股沟有一花生米样大小的肿物,无特殊不适。体查:右腹股沟可扪及一大小约2cm×1cm质硬肿物,表面光滑,无触痛,活动良好,睾丸正常。B超:肝、胆、胰、脾、肾及膀胱、前列腺、睾丸等均未发现异常,右腹股沟精索内有2.4cm×1.3cm低回声占位病变。活检病理报告:精索浸润性黏液腺癌,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术后失访。例2,25岁,因右精索肿物1个月,在外院行右…  相似文献   

17.
信息动态     
奚世文  陈岩 《腹部外科》2016,(3):153-155
病人:女性,69岁,因间断性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于2015年10月8日就诊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史5年,最高血压180/100 mmHg,平素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1片/d,血压保持140/90mmHg左右,40年前曾行卵巢囊肿切除术.腹部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胃CT扫描见胃窦旁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4.2 cm×4.7 cm,CT值约17 Hu,边缘毛糙,增强扫描以边缘强化为著,与胃窦壁大弯侧分界欠清.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CA-199、CA-125均在正常范围内.于2015年10月12日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胃窦大弯旁一大小约5.0 cm×5.0 cm肿物,边界清楚,与胃壁连接,遂行腹腔镜下胃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胃窦)血管周细胞瘤伴出血梗死,周围脂肪组织内淋巴结2枚反应性增生.免疫组化:CD34(+),CD68(-),Lysozyme(-).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73岁,因“上腹饱胀不适伴纳差逐渐加重半年”于2012年5月25日入院。患者无呕吐,无黑粪。查体:贫血貌,左锁骨上淋巴结未及,腹平软,上腹部未及肿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肛门直肠指检未见异常。人院前半个月,曾在本院门诊行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均见胃窦部巨大溃疡,但病理活检均未明确胃恶性肿瘤诊断。人院后,再次行胃镜检查.病理活检示,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8岁,因"腹痛伴肛门坠胀不适、大便性状改变1个月"于2008年9月20 日就诊.门诊行无痛电子胃镜、结肠镜检杏发现胃窦小弯侧有3 cm×3 cm溃疡,钳取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低分化腺癌;距离肛缘10 cm直肠前壁有4 cm×3 cm菜花样肿块,钳取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直肠中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3岁。主诉上腹部间歇性隐痛1年余。于1980年7月25日入院。腹痛饭前明显,食后稍缓解,服胃舒平后疼痛好转。有时反酸,无恶心呕吐等。背部有时酸胀痛。无低血糖症状出现。体检除剑突下有压痛外,其余未见异常。胃液分析:游离酸62单位,总酸84单位。肝功正常。钡餐透视:见胃角部后壁有一直径约3×2×2cm之充盈缺损,边缘整齐,粘膜无中断初诊为胃息肉。纤维胃镜检查:见胃窦部小弯侧有一拇指尖稍大之息肉样改变,表面无溃疡及出血点。取活体组织,病理报告为正常胃粘膜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