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58例胎龄<37周的早产NEC患儿(观察组)和同期36例胎龄<37周未发生NEC患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一般情况、孕妇产前因素、NEC患儿病情、NEC患儿出生后情况等进行分析,探讨引发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发生宫内感染和胎膜早破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和肠道畸形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后其母乳喂养、口服益生菌率均较对照组低,使用开塞露通便率较高(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内感染、胎膜早破、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或肠道畸形是引起NEC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口服益生菌是NEC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NEC是多因素所致疾病,宫内感染、胎膜早破、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或肠道畸形是引起NEC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口服益生菌是NEC发生的保护因素,临床上应积极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生期危险因素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方法对56例NEC患儿围生期因素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NEC发病与母亲围生期相关因素以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发生率较高.新生儿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缺氧、感染、快速超量喂养为NEC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孕妇期定期检查,对妊高征、多胎、生殖道感染应积极治疗,避免早产、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的发生.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加强喂养管理,对有感染缺氧史的患儿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利于降低发病率.NEC病情发展迅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地控制病情恶化,对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新生儿科确诊为NEC的8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在本院产科出生的健康新生儿60例为对照,分析影响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影响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是否早产、Apgar评分、婴儿是否感染以及是否母乳喂养,OR值分别为:3.086、1.842、2.536和4.642。其中早产、Apgar评分≤8和感染均是NEC的危险因素,增加了NEC发生的风险,母乳喂养是保护性因素,降低了其发生的风险。结论早产、窒息缺氧、非母乳喂养、感染是NEC发生的高危因素,应做好围产期保健、加强产前检查和护理,以减少早产儿、宫内窘迫和感染的发生,同时应积极采取母乳喂养,从而有效预防NEC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NEC和55例非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影响NEC发生的因素,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产、感染、窒息是发生NE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母乳喂养是NEC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早产、感染、窒息可增加新生儿发生NEC的风险,母乳喂养是NEC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及其在NE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为NEC的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同期住院未出现NEC的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通过χ2检验分析NEC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喂养不当、母乳喂养、窒息和感染6个因素在两组患儿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喂养不当、非母乳喂养、围生期感染、缺氧是NEC的高危因素。做好围产期保健、避免早产、防止宫内窘迫及产后窒息、规范胃肠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预防围产期感染是避免NEC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海地区妇女早产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5 988例,对入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早产组和足月组的母婴结局.结果 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未婚、妊娠期高血压、产前检查小于或等于5次、多胎、流产史、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妇女早产率明显高于其他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检查小于或等于5次、多胎、流产史、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是影响青海地区妇女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早产组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地区妇女早产受产前检查次数、胎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对高危产妇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发生早产的原因及临床份析.方法 自2009-2011年在我科分娩的总数610例,其中早产97例(15.9%),对97例早产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97例28-34周的早产随机进对,对照组97例足月,单纯应用促台肺成熟,预防感染,预防宫缩.观察组97例在原基础上加用10%葡萄糖500ml,符合维生素0.5g,脂肪乳500ml,对照观察新生儿出生1分钟进行比较.统计方法用foxbase数据库,应用SPSS软件进行X2检验.结果 早产各相关因素:引起早产的相关因素中居前5位的分别是胎膜早破56例(57.7%),阴道出血、不明原因早产14例(14.4%),子痫前期11例(11.3%),前置胎盘9例(9.3%),多胎妊娠7例(7.22%).胎膜早破所引起的早产远高于其他因素.孕期合并妊娠高血压病及妊娠合并贫血65例、肝炎7例、肾脏疾病5例、心脏病1例、糖尿病11例、甲亢1例、子宫肌瘤5例、阑尾炎2例等)、偏食/剧吐、孕晚期外伤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的发病原因中胎膜早破居首位,其次不同孕龄早产对母儿的影响、胎儿畸形与早产的关系、母亲身高、体重及孕期增重、产前检查次数与早产的关系等.对于34周后的胎膜早破,短期内未临产应予引产.治疗早产示除预防感染,促胎成熟,抑制宫缩外,加用营养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病因、早期诊断、临床治疗,提高对NEC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住院治疗的35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中早产儿28例(80%),足月儿7例(20%).低出生体重儿22例(63%).抢救成功27例(治愈18例、好转9例).转院4例,死亡3例,放弃1例.结论 NEC的发生多见于早产,多合并窒息、感染且与高渗喂养有关,预防早产、微量喂养可减少其发生,早发现、早期合理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对早产型胎膜早破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从而为早产型胎膜早破患者预防感染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不同妊娠时期(孕28~36周+6)早产型胎膜早破患者1 25例,其中53例发生临床感染症状(感染组),72例未见明显临床感染症状(非感染组),连续动态监测两组分娩前CRP、WBC值.妊娠终止后,均行胎盘病理检查.结果 入院时感染组与非感染组CRP、WB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入院时相比,感染组中行抗感染治疗3d后CRP下降明显(P<0.05),而WBC值未见明显变化;非感染组行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3d后CRP、WB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组中53例患者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100%,但72例非感染组中2例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2.78%,两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CRP与WBC检测能较好指导早产型胎膜早破孕妇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刘洁玲 《海南医学》2003,14(9):55-56
目的分析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分娩的早产135例,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117例、人工早产28例,分别与同期的200例足月分娩相比,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结果孕妇无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原因不明、胎盘因素(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双胎、臀位、畸形等均与早产有关,人工早产者产前检查率最低,明显低于足月分娩对照组(P<0.01),其主要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多胎有关.自然早产者产前检查率明显低于足月分娩对照组(P<0.01),其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有关.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人工早产与自然早产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做好产前检查是预防早产发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早产胎膜早破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原因、分娩方式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1例早产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易发因素、临床处理、分娩结局等。结果生殖道感染为诱发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的首要因素;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的PPROM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3+6周的新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并发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的患者(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为早产胎膜早破的主要诱发因素,对于28~33+6周的孕妇宜采用期待疗法,延长妊娠天数,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绚 《河北医学》2005,11(5):454-455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分析125例NEC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NEC与早产、低体重儿、缺氧、感染、喂养、再灌注损伤等因素有关。结论:减少早产,窒息的发生,及时控制感染,合理喂养是预防NEC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有关的因素。②方法 对 79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和75 0例正常对照组婴儿进行相关因素调查 ,并采用二项式Logistic回归法对影响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③结果 母亲年龄大于 35岁、吸烟饮酒、胎膜早破、阴道流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产前检查次数 ,父亲吸烟和文化水平及家庭收入等因素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有关 (OR =0 .5 90~ 1 5 .82 5 ,P <0 .0 5~0 .0 0 1 )。④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早产及足月分娩的临床特征差异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产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区人民医院、南方医院住院并分娩的GDM孕产妇238例,其中发生早产65例(GDM早产组),足月分娩173例(GDM足月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方法 分析GDM孕妇早产危险因素.结果 (1)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既往早产史、IVF-ET、双胎及多胎妊娠、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以及子痫前期、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妊娠期并发症是GDM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既往早产病史(OR=2.318,95%CI为1.096~12.596,P=0.035)、子痫前期(OR=3.597,95%CI为2.308~19.167,P=0.000)、胎膜早破(OR=2.839,95%CI为1.254~6.692,P=0.000)是GDM孕妇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DM早产组和GDM足月分娩组在临床特征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上存在一定差异性.既往早产病史、子痫前期、胎膜早破是GDM孕妇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积极筛查GDM、对GDM孕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尽早发现相关妊娠期并发症是减少GDM早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334例早产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的临床相关因素,寻找预防早产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12月引起早产334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早产发生率12.18%,引起早产因素前六位分别为胎膜早破(35.63%)子痫前期、子痫(17.07%)不明原因(7.78%)前置胎盘(7.49%)多胎妊娠(7.19%)臀位(7.19%)围产儿死亡率<34周(21.21%)≥34周(1.26%)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主要高危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产的临床相关因素,寻找预防早产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12月引起早产334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早产发生率12.18%,引起早产因素前六位分别为胎膜早破(35.63%)子痫前期、子痫(17.07%)不明原因(7.78%)前置胎盘(7.49%)多胎妊娠(7.19%)臀位(7.19%)围产儿死亡率<34周(21.21%)≥34周(1.26%)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主要高危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明确早产儿感染发生部位,致病病原体种类,感染与疾病的关系,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住院时间、胎龄、体重等因素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 本组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7%,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出生体重低、有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出生窒息等因素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率显著高于出生体重大,无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出生窒息等因素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早产儿医院感染的调查结果,给予相应的处理策略,利于早产儿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宫内感染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原因 ,而早产儿发生脑损伤及其神经功能缺损后遗症的发生率与出生时的胎龄成反比 ,因此 ,有关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感染、早产、脑损伤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以综述。1 早产与脑损伤早产指临床上 3 7周前出现子宫收缩、宫颈成熟、伴或不伴胎膜早破 ,在西方国家的发生率为 5 %~ 12 % [1] 。早产是脑室周围或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性瘫痪、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2 ,3 ] ,其发生率与出生时的胎龄成反比 ,胎龄小于 2 8周时 ,脑瘫 (C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吴仔玲   《中国医学工程》2014,(9):119-119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原因,降低母婴并发症及围儿死亡率。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8月对分娩的80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胎膜早破患者分娩76例早产儿,死亡4例,其余早产儿出生体质量1350~3450 g,平均2400 g,而且预后良好。结论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应积极发现并处理高危因素,减少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降低母婴并发症及围产儿病死率,临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产的临床因素和不同分娩方式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185例早产的原因 ,并将不同分娩方式的早产儿预后作分析比较。结果 胎膜早破、多胎妊娠、胎盘因素及中重度妊高征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 ,且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早产儿的存活率比较前者明显增高 ,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规律的产前检查积极治疗孕期生殖器感染防治胎膜早破 ,并对所有高危妊娠进行系统管理 ,规范的治疗能有效预防早产发生 ,对早产不可避免者 ,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能有效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