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变化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45例手足口病患儿与同期住院的100例未感染的儿童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及手足口病患儿自身治疗前后检验结果对照.结果 HFMD患儿与对照组儿童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的心肌酶升高,经2周治疗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手足口病能引起心肌酶学改变,早期进行心肌酶学检测,有助于HFMD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经治疗心肌酶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和心电图改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和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56例HFMD患儿行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检查,统计其CK-MB、cTnl及心电图异常例数.结果 心肌酶CK-MB升高172例(67.3%),cTnI升高61例(23.9%),心电图异常208例(81.4%),以ST-T改变及窦性心动过速为主.结论 部分HFMD患儿存在心肌损害,临床应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和心电图改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玮  宋黎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086-3087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和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113例HFMD患儿行心肌酶学及心电图检查,统计其CK-MB、cTnI及心电图异常例数。结果:心肌酶CK-MB升高76例(67.3%),cTnI升高11例(23.9%),心电图异常92例(81.4%),以ST-T改变及窦性心动过速为主。结论:部分HFMD患儿存在心肌损害,临床应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90例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90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a-羟丁酸脱氢酶(HBD)、激酸激酶同工酶(CKMB)、激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同时均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心肌酶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例数进行统计。结果:HBD的异常率为10.3%,CK-MB的异常率为31.1%,CK的异常率为38.9%,LDH的异常率为46.0%,AST的异常率为10.0%。心电图ST-T异常率为14.4%,发生早搏的为24.4%,传导阻滞的为27.8%,异位心动过速的为8.9%。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为19例,诊断疑似心肌炎的为15例。结论:部分HFMD患儿可存在心肌损害,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变化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玉明  曾平 《重庆医学》2004,33(2):271-272
目的了解一氧化碳中毒心肌酶谱与心电图二者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电图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肌酶异常 17例(56.7%),心电图异常22例(73.3%),其中ST-T改变11例(36.7%),窦速10例(33.3%),期前收缩1例(3.3%).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损害时心肌酶谱改变与心电图异常不平行,酶谱的改变明显优于心电图,前者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肌酶及心电图检查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均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果:血清LDH异常率为73.3%,HBDH异常率为66.7%,CPK异常率为57.8%,CK-MB异常率为28.9%心电图Ⅱ、Ⅲ、aVF、胸导联T波低平或双向、倒置、ST段压低的发生率为28.9%,早搏的发生率为4.4%。结论:部分HFMD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00例与同期123例非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发生率达82%,心肌酶谱异常占76%,心电图异常者占52%,非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发生率达13%,心肌酶谱异常占11.3%,心电图异常者占5.7%(P〈0.005)。经大剂量维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心肌酶谱很快恢复正常,但心电图恢复较慢。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引起的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心肌酶谱异常,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早期常规进行心电图,心肌酶检测,以便发现心肌损害,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8.
陈韬  王美芬 《医学综述》2012,18(6):949-95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1709例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均做常规床旁12导联心电图。结果心肌酶检查:心肌酶的异常主要在部分重型HFMD中,心肌酶升高以AST升高为主,同时伴有ALT、LDH、HBDH及CK升高,但升高的程度较轻,危重型HFMD患者心肌酶损害明显。心电图检查:半数患儿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少数重型HFMD患儿出现心律失常。结论 HFMD对心脏损害小,但部分重型手足口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心肌损害的发病情况.方法 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作为A组(观察组),选非支原体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60例作为B组(对照组),通过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临床观察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对A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心肌酶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A出现心悸、乏力、早博等症状及窦性心动过速、ST-T段特异性改变明显高于B组.A组与B组血清学监测磷酸肌酸(CK)、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恢复期心肌酶较急性期明显下降.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引起心电图改变,血清心肌酶谱异常,常规检测心肌酶及心电图能早发现心肌损伤及时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10.
刘文利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06-100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和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130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常规心肌酶学检查,同时对1300例患者使用常规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对心肌酶学检查异常及心电图检查异常的病例数进行统计。观察治疗心肌酶学以及心电图的改变特征及其预后效果。结果:心肌酶学检查异常的患者为1140例(87.7%)。心电图检查异常患者235例(18.1%)其中又以ST-T改变及窦性心动过速为主。大部分的患儿存在激酸激酶的同工酶、CK等心肌酶不同程度升高且心肌损害程度与心肌酶呈正相关。结论:部分手足口病(HFMD)患者可以伴随有心肌的损害,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监测对手足口病的诊断具有准确方便的特点,并可作为治疗效果和病情观察的有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187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 187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含量。结果 发现普通型菌痢组明显低于轮状病毒肠炎组 (P<0 .0 1)和中毒型痢疾组 (P<0 .0 1)。心电图和心肌酶同时变化的患儿与单纯心肌酶谱变化的患儿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感染性腹泻的患儿可伴有心肌损害 ,心肌损伤的轻重与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关。心肌酶及心电图同时有改变者心肌酶水平显著升高 ,提示测定心肌酶含量有助于临床判断心肌有无受损及损伤之轻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心肌酶谱改变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将36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入院后记录心电图,于中毒后3日内抽查心肌酶谱,对死亡组与成活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OPP死亡组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成活组(P<0.01),心肌酶谱较成活组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AOPP引起心肌损害,表现为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且损害程度越大,心肌酶谱越高,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胡秀珍 《当代医学》2011,17(24):54-54
目的了解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改变及转归。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58例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cTnI)检测,对心肌酶和(或)肌钙蛋白(IcTnI)异常患儿进行营养心肌治疗10天后出院,嘱其1月后门诊复查。结果心肌酶LDH升高44例(75.9%),AST升高28例(48.3%),CK升高10例(17.2%),CK-MB升高38例(65.5%);2项及2项以上酶学异常者41例(70.7%);肌钙蛋白I(cTnI)升高5例(8.6%);心电图异常5例,58例患儿未见超声心动图异常。1月后复诊患儿50例,复查心肌酶、肌钙蛋白全部正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大多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对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常规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TnI)检查,发现异常及早营养心肌治疗,以免心肌损害,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并发心肌酶谱异常的手足口病患儿的预后情况,以探索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式研究两家医院2年间临床确诊手足口病患儿1 518例,选取428例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的资料齐全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从中评估心肌损害对疾病的预后影响程度.结果 并发心肌损害患儿全部康复,死亡病例死因与心肌损害无直接关系.结论 只要早期识别重症病例,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心肌酶谱异常的手足口病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86例急、慢性及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心电图检查及对心电图异常者行心肌酶谱检测分析。结果161例心电图异常,发生率18.2%,而其中33例(20.5%)心肌酶谱检测异常。结论 对于乙型肝炎合并心肌损伤临床要结合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进行综合分析,心肌酶CK—MB升高对于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检测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儿科HFMD64例和60例健康儿童对照检测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后两项异常者,使用营养心肌治疗2周后复查,组间行t检验。结果:HFMD组心肌酶异常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治疗后大部分恢复正常。结论:心肌酶谱能早期发现HFMD合并心肌损害,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HFMD)患者心肌酶谱系列和全血细胞计数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本院2012年1—12月临床确诊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其血清心肌酶谱中天冬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和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筛选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全血细胞分析可见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数量增高,其它无明显变化;心肌酶谱检测LDH、CK、CK-MB及HBDH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尤其以HBDH变化更加显著。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全血细胞计数和心肌酶谱活性都有明显变化,且心肌酶谱检测在心肌损害诊断、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血气指标、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分析5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心电图、血气指标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心肌酶学异常组的血气分析水平均较心肌酶学正常组有显著改变(P0.01)。心肌酶学异常组32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与血气分析结果的-BE值呈正相关关系(P0.01)。58例重症肺炎患儿中心电图显著改变者51例,其中心肌酶学异常组患儿32例(62.75%),合并心力衰竭11例(18.97%)。结论: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参与了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早期改善低氧血症,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有利于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血气分析、心肌酶学检测及心电图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和判断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5例腹泻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做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和肌钙蛋白测定、心电图检查;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粪轮状病毒抗原阳性)与对照组(粪轮状病毒抗原阴性)心肌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对心肌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异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最多见,其次是ST—T波改变。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常合并心肌损害,出现心肌酶、肌钙蛋白和心电图改变,多属于潜在性和亚临床型心肌损害,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时应注意观察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升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本生产的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均进行了心肌酶谱检测,包括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同时进行记录心电图.结果 20例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升高幅度顺序为CK>CK-MB>AST>LDH.但15例患者CK-MB/CK≤5%,无心电图异常改变,另5例患者CK-MB/CK>5%,且有心电图异常改变.结论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升高并不能真正代表心肌损伤,其CK、CK-MB升高主要是来源于骨骼肌损伤,若同时合并心电图异常改变或CK-MB/CK>5%,则应考虑中毒性心肌损伤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