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室环境对护士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手术室环境存在的有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内的多种有害因素都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护士身心造成危害。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各种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护士长期处在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危害因素的环境中,针对不同的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结论:减少或消防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预防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仲爱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F0003-F000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及查阅资料,回顾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中芷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总结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险的因素和防护措施。结果:生物性或感染性危险因素、化学药物损伤、物理性损伤、社心理因素等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有效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自坊护意识、严格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加强身心锻炼,可以减少职业暴露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针对手术室常见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结论: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身保护意识,充分认识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力求将职业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总结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存在职业危害的因素,以及采用的一系列防护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完善各种防护措施,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如果不注意自身防护,极易造成自身损伤,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这就要求对手术室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需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手术室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孙瑞敏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48-148,155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常见职业危害的分析,使手术室护士达到更好的防护。方法:发现危害因素,找出应对措施,积极防护。结果:对手术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能力得以提高,减少了危害因素造成的伤害。结论:重视手术室护士在工作环境中所受的伤害是手术室和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医院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霞 《中外医疗》2010,29(9):151-15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及查阅资料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对手术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运用有效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结论通过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尹巧雅 《吉林医学》2004,25(7):31-33
目的 :探讨手术室环境对护士的身心危害及对策。方法 :复习文献并分析环境存在的诸多有害因素 ,如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环境性危害等 ,提出了重在防护的相应对策。结果 :手术室内多种有害因素均可通过相应的防护 ,避免或减少对护士身心造成危害。结论 :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安全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积极的对因防护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尹巧雅 《吉林医学》2004,25(4):31-33
目的:探讨手术室环境对护士的身心危害及对策.方法:复习文献并分析环境存在的诸多有害因素,如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环境性危害等,提出了重在防护的相应对策.结果:手术室内多种有害因素均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护士身心造成危害.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安全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的对因防护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及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结果 针对危害手术室护士的有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及制定可行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手术室护士通过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春霞  方宏 《西部医学》2009,21(10):1820-1821
目的维护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找出防护对策。方法针对手术室常见职业危害、引起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增强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意识,做好自我防护,保护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可有效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结论重视手术室护士在工作环境中所受的伤害是手术室和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加强手术室职业防护意识,做到及时有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护对策。方法:采用前后分段比较法,从生物、化学、物理、环境4方面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后,手术室护士患病例数及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落眼睛、皮肤次数有所降低,采取措施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防护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士身体健康产生的职业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防护措施及相关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总结出职业危害的诸多因素.结果:提高手术室护士自身保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促进身心健康.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是预防的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14.
探讨目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医院手术室护士是一类处于多种有害因子的环境与各种手术患者及各类病原微生物零距离接触的特殊工作群体,另外还存在着血源性疾病的危害,各种化学剂及医疗仪器的应用给工作环境造成的污染,工作紧张、劳动强度大导致身心疲惫等多种潜在职业危害因素,从而严重地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手术室护士应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及掌握防护措施,尽可能科学地把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医院手术室护士是一类处于多种有害因子的环境,与各种手术患者及各类病原微生物零距离接触的特殊工作群体,另外还存在着血源传播性疾病的危害,各种化学剂及医疗仪器的应用给工作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影响着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现对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遇到的职业危害因素及相应的防护措施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手术室特殊工作环境中常见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实践、现察思考及查阅文献,针对手术室常见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增强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充分认识职业危害的严重性,力求将职业危害降至最低限度。结论手术室护士是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提高自身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术室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各种物理化学消毒灭菌剂的危害,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各种消毒剂的危害,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 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护士工作而染上疾病影响健康的因素.结论 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使其成为职业损伤的高危科室。环境中的各种有害因子如微生物、化学消毒剂、麻醉气体、射线等的存在对手术室工作人员造成潜在的健康威胁;手术室护士的特殊工作性质如长时间站立或走动、注意力高度集中、进食不规律等使得这一群体成为职业损害的高危群体;法律知识的匮乏使得手术室护士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造成自我伤害的同时也损害了患者的利益。现将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相应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及防范措施.在工作中找出了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为工作压力、生理危害、有害气体、病毒感染的危害,笔者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增加了手术窒护士的防范意识,提高了心理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保证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根据临床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存在于几方面,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 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较多,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职业防护,将介入导管室护士执业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