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1):46-48
目的:观察清热泄浊法对痛风性肾病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50例痛风性肾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别嘌呤醇和小苏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泄浊方治疗,疗程均为4个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对照组6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证候评分比较,观察组改善明显(P<0.01);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证候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酸(UA)、肌酐(SCr)、尿素氮(BUN)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清热泄浊法可明显改善痛风性肾病临床症状,降低其24 h尿蛋白定量、UA、SCr、BUN,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法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痛风性肾病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法组方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对照组43例别嘌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减少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改善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等方面有较好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法对痛风性肾病有较为显著的治疗作用,该法更有助痛风临床症状改善及肾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滋阴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降糖治疗基本相同,治疗组同时给予滋阴泄浊方治疗12周,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糖化血红蛋白和尿素氮治疗后有改善(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滋阴泄浊方具有降低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清热泄浊化瘀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变化,近年来痛风性肾病发生率在逐年增长。临床上常用别嘌呤醇来治疗原发性慢性高尿酸血症,然而许多患者在血尿酸完全正常后,尿蛋白及其它指标并未明显好转。1998年2月-2003年12月,我院用清热泄浊化瘀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2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健脾补肾泄浊法治疗肾性贫血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泄浊法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EPO(宁红欣)3000u皮下注射,并口服健脾补肾泄浊中药;对照组只给予EPO3000u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补肾泄浊法配合EPO治疗肾性贫血,能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状况,对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而痛风失治、误治则致痛风性肾病。西医治疗本病主张使用别嘌醇等药物,虽可降低血尿酸水平,但无法改善痛风性肾病相关的病理改变。近年来不少医家运用补肾泄浊法治疗该病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目前所开展的大多是小样本研究,尚缺乏循证依据证实。目的 系统评价补肾泄浊法对比别嘌醇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手工补充检索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关于补肾泄浊法(干预组)对比别嘌醇(对照组)治疗痛风性肾病的重要会议集和过刊资料,检索截至2017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单独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profiler 3.6软件按照GRADE系统对Meta分析结局指标进行证据分级。结果 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721例痛风性肾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D)=-18.24,95%CI(-51.06,14.58),P=0.28〕;干预组肌酐水平〔MD=-27.34,95%CI(-43.10,-11.58),P=0.000 7〕、尿素氮水平〔MD=-1.68,95%CI(-2.15,-1.21),P<0.000 01〕、β2微球蛋白(β2-MG)〔MD=-0.81,95%CI(-1.02,-0.59),P<0.000 01〕、24 h尿蛋白(24 hUTP)〔MD=-0.73,95%CI(-0.80,-0.67),P<0.000 01〕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值比(OR)=0.22,95%CI(0.07,0.67),P=0.008〕。GRADE证据分级,24 hUTP为中等质量,肌酐和β2-MG为低质量,血尿酸、尿素氮和安全性指标为极低质量。结论 基于目前证据,对于痛风性肾病的治疗,补肾泄浊法为主的中药降血尿酸作用与别嘌醇相当,而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及安全性方面优于别嘌醇,且安全性更高。结局指标24 hUTP为中等质量,肌酐和β2-MG为低质量,血尿酸、尿素氮和安全性指标为极低质量,尚需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结论。 相似文献
7.
解毒泄浊益肾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毒泄浊益肾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自拟方解毒泄浊益肾汤,对照组口服痛风定胶囊,连续用药4周,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尿酸、血清尿素氮及血肌酐,对各项检测数值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尿酸值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在症状体征、综合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其降低血尿酸、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也优于对照组,同时在安全性方面主观不适症状较少。结论解毒泄浊益肾汤缓解关节疼痛症状、改善临床体征等方面具有较良好的作用,且有降低血尿酸、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作用,未发现明显毒副反映,适合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泄浊排毒方”保留灌肠对糖尿病肾病24h尿蛋白定量及排泄率(UAER)、尿素氮、肌酐的影响。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加用“泄浊排毒方”(大黄、桃仁、益母草、泽泻、蒲公英)保留灌肠,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降压、调脂方案,两组治疗疗程均为两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及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对照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及UAER、BUN、Cr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中药“泄浊排毒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固肾泄浊和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UBA52、PCX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降糖、降压对症基础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固肾泄浊和络方中药口服。疗程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及蛋白尿,UBA52、PCX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治疗组ACR、MAlb、HbA1c、Scr、BUN、UBA52、PC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未见明显异常,无药物过敏及毒副作用现象。结论:固肾泄浊和络方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调整血糖,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蛋白尿及UBA52、PCX水平,改善足细胞及肾小管的损伤,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从而改善肾脏的损伤,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尿蛋白分泌减少而达到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结果,安全性评价良好,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满意,可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泄浊化瘀方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痰瘀互结证冠心痛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及中药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加用泄浊化瘀方,两组疗程均为4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电图、血尿酸(SUA)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SU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泄浊化瘀方对冠心痛痰瘀互结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Ⅲ~Ⅳ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中药组(常规治疗+益气活血泄浊方)、肾衰宁组(常规治疗+肾衰宁颗粒),每组15例,2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并随访2个月。结果:中药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显著升高,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AE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emoglobin A1c,HbA1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rine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血浆流量(renal plasma flow,RPF)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显著升高,中药组以上指标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ic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泄浊方治疗中晚期DN疗效显著,能够延缓病情,提高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泄浊汤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指标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非布司他片组)、益肾健脾泄浊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高酵母粉联合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复制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分别按照非布司他片组(3.6 mg/kg/d),益肾健脾泄浊汤高、中、低剂量剂量组(中药浸膏5.86 g/kg/d + 三七粉0.54 g/kg/d、中药浸膏2.93 g/kg/d + 三七粉0.27 g/kg/d、中药浸膏1.47 g/kg/d + 三七粉0.14 g/kg/d)灌胃给药,连续干预21 d后检测大鼠的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计算其肾脏指数并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UA、SCr、BUN显著升高(P<0.05),肾脏病理改变比较明显;与模型组相比较,益肾健脾泄浊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SUA、BUN水平均有下降(P<0.05),益肾健脾泄浊汤高、中剂量组大鼠SCr水平显著下降(P<0.05),低剂量组大鼠SCr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益肾健脾泄浊汤可降低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的SUA、BUN、SCr水平,改善其肾脏病理损伤,保护大鼠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从健脾补肾和解泄浊论治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俊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134-137
认为脾肾两虚、少阳不利、湿阻血瘀、浊毒留蓄是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的主要病机 ,具有健脾补肾、和解泄浊功效的补肾排毒合剂 ,对肾衰竭具有明显缓解厌食、乏力 ,提高机体血浆清蛋白的作用。动物实验研究表明 ,瘦素 神经内分泌轴与肾衰竭营养不良具有相关性 ,补肾排毒合剂通过调节瘦素 神经内分泌轴的代谢紊乱而改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21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给予健脾补肾方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阿胶浆治疗。两组均治疗21 d,治疗前后观察白细胞的变化及总有效率、临床症候改善、副作用及复发情况等。结果治疗21 d后,治疗组白细胞、临床症候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副作用及复发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9%和72.9%,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可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补肾活血方药联合常规泼尼松、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泼尼松、辛伐他汀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痛风,是一种以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高所致的疾病。单足Mu蹠趾关节或踝关节肿痛是痛风的主要临床表现。笔者以泄浊利湿化瘀通络法治疗26例,疗效满意,兹介如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痛风 ,是一种以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高所致的疾病。单足趾关节或踝关节肿痛是痛风的主要临床表现。笔者以泄浊利湿化瘀通络法治疗2 6例 ,疗效满意 ,兹介如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 ,均匀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5例 ,女 1例 ;病程最短 15天 ,最长 1年 ,其中 2个月为最多。发病诱因 :饮酒、受凉、食膏粱厚味。发病部位 :单足关节或踝关节。化验 :血尿酸均高于正常值。2 治疗方法 予自拟方泄浊化瘀汤 ,药用 :苍术 12 g ,黄柏10 g ,薏苡仁 30 g ,川牛膝 10 g ,防己 15g ,萆 12 g ,土茯苓、忍冬藤、泽泻各 30 g ,秦艽、地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活血泄浊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CUA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服别嘌呤醇,治疗组38例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活血泄浊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1%,对照组为6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24h尿白蛋白、BUA、BUN、Scr、血脂4项、血液流变学等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结论]活血泄浊汤配合别嘌呤醇治疗CUAN,能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改善肾功能,改善血脂代谢及血液高凝状态,有效阻止CUAN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旭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2):207-208
目的 观察自拟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诊治的70例CKD 3~4期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并采用不同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蛋白水平、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 对CKD 3~4期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增加自拟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方剂,其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