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大学学生刷牙方法与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问题仍未引起高度重视 ,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集中、规范的优势 ,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渠道 ,向学生传播口腔卫生知识 ,使其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为此 ,笔者进行了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卫生习惯的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华北电力大学 1998级新生 838名 ,年龄 17~ 2 0岁 ,分别来自全国 2 8个省市自治区。1.2 方法 :口腔卫生习惯采用问卷方式调查 ,牙周健康状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牙周治疗需要指数 (CPTNI) ,对牙周患病情况均作统计学分析。用标准口镜、牙科镊子、国际标准牙周探针在自然光线下 ,由…  相似文献   

2.
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对维护牙周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的行成与否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为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 ,对吉林大学 5个校区 42 6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掌握口腔保健知识且形成口腔卫生行为的 1 1 8人 ,占 2 7 70 % ,牙周疾病患病率为 45 76% ;掌握知识但没有形成行为的 86人 ,占 2 0 1 9% ,牙周疾病患病率为 67 44% ;无知识、无行为的 2 2 2人 ,占 5 2 1 1 % ,牙周疾病患病率高达 86 94% ;三组间牙周疾病患病率比较 (P <0 0 1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既有知识又形成行为对维护牙周健康至关重要 ,仅有知识、没行为与没知识、没行为同样对牙周健康不利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江苏省中老年人牙周健康流行状况,为开展中老年人口腔预防保健提供基线资料。方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调查方法,采用多级抽样,调查江苏省35~44岁和65~74岁2个年龄组的城乡居民1584人,男女各半,城乡人数各半。结果城乡居民牙周健康、牙龈出血、牙结石、浅牙周袋和深牙周袋的检出率与平均区段数分别为8.05%与1.62、61.27%与1.50、84.45%与3.64、32.07%与0.56和7.46%与0.10。65~74岁年龄组牙周袋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高于35~44岁年龄组(P〈0.01)。牙周附着丧失记分为2、3、4的检出率和平均区段数均为65~74岁组高于35~44岁组(P〈0.01)。结论牙周病是江苏省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牙结石是中老年人口腔卫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应加强牙周病的预防工作,开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220例牙病患者口腔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就是提高病人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 ,增强其自我口腔保健意识 ,这对于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及龋齿、牙周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为评价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对门诊牙病患者开展了健康教育 ,今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对象  1 998~ 1 999年 ,在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门诊随机选择 2 2 0例初诊病人 ,均系长春市人 ,1 4~ 2 3岁 95人 ,2 4~ 45岁 89人 ,46~ 65岁 3 6人。2 方法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同时检查其口腔卫生状况。( 1 )问卷调查 用相同的问卷在初诊及最后一次复诊时 (间隔 1…  相似文献   

5.
蒋昕  孔耀  周志国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04-4106
目的:了解妊娠期牙龈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评价开展妊娠期妇女口腔维护、口腔健康教育与卫生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妊娠早期(孕期3个月以内),患有牙龈炎的孕妇60例,进行常规的口腔检查和牙周洁治,设计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口腔健康意识和卫生行为问卷调查,并开展为期3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卫生指导,定期复诊记录牙周健康状况,观察孕妇的口腔健康意识与行为变化.结果:牙周洁治后,妊娠期牙龈炎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针深度较洁洽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口腔健康教育与卫生指导后,孕妇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上升,口腔卫生行为有良好的改变,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开展孕期口腔检查和健康教育及卫生指导,并实时进行牙周洁治,有助于改善孕妇的口腔卫生状况,提高妊娠期妇女的口腔健康水平,增强孕妇的口腔保健意识,对防治妊娠期牙龈炎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卫生服务资源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卫生服务资源情况,为广东省牙病防治及口腔卫生服务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广东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分层,采用WHO推荐的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分别于1990年和2004年进行现场和入户口腔健康调查。分别于1989年12月和2003年12月以信函方式由地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逐级对所属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登记,再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和分析。结果1990年、2004年广东省人群患龋率分别为62.63%、66.36%,龋均分别为1.62、3.28,各类牙周疾病患病率2004年均高于1990年;2004年与1990年比较牙科设备资源增长1.25倍,口腔卫生人力资源增长1.36倍,但人群的牙科保健率总体无提高。结论广东省口腔卫生服务资源大幅增加,但分布不平衡,防治措施跟不上,患病率下不来,保健率上不去。建议制定初级口腔保健规划,加强口腔卫生人力和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加强社区人群和学生口腔疾病控制与预防。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学生口腔卫生和口腔卫生行为的现状,观察口腔综合保健措施对大学生口腔卫生和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指导口腔保健工作的开展,我们对中国矿业大学1994级学生于入学和毕业时各进行口腔卫生普查和口腔卫生行为的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实验组为中国矿业大学1994级学生1080人,男女生差异未作观察,年龄17-23岁,对照组为1991级两个毕业班共120人。1.2方法: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口腔卫生检查。检查由口腔科医师用口镜、探针在自然光线下按象限逐个机诊探查。以后对有龋齿、牙周疾病…  相似文献   

8.
了解河南省12~15岁青少年牙周状况及相关口腔健康知识、口腔卫生行为,为青少年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4个县/区选取12所中学12~15岁学生3 786名,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牙周健康检出率为6.08%,牙龈出血检出率为93.92%,牙石检出率为90.99%.青少年刷牙率为77.79%,每天刷牙≥2次青少年报告率为17.56%,使用牙线率为4.57%.有刷牙行为、使用牙线的青少年牙周健康检出率高于无刷牙行为、不使用牙线的青少年(x2值分别为10.81,5.96,P值均<0.05).牙周相关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31%;除“细菌可引起龋齿”外,其他相关牙周疾病知识知晓率均超过50.00%.结论 河南省12~ 15岁青少年牙周状况不容乐观,牙周健康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口腔卫生行为正确率低,应加强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第28个全国“爱牙日”.口腔健康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10大标准之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许多人对于健康养生的重视度日渐提高,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防治非常关注,但在口腔卫生和保健上却略逊一筹.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群,口腔卫生知识缺乏,对自我口腔的保健意识不强,导致口腔卫生较差,牙周疾病普遍. 而这些问题,不仅是造成老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还潜伏了更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发现孕妇口腔疾病与低体重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有相关性[1-2],且孕妇口腔健康与妊娠期糖尿病亦有着密切关联[3-4].但临床所见妊娠妇女口腔健康不容乐观.孕妇的口腔健康状况与我国传统的孕期饮食习惯、口腔保健重视程度不够等有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于2006年常规产前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及保健,为更好的了解产前及孕期口腔卫生保健对妊娠的影响,对该院2011年4~7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2 092例妊娠妇女,其中161例糖尿病孕妇,口腔保健知识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 2 0 0 0年 3月在吉林市龙潭区的部分中小学校进行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试点 ,开展了系统化、规范化、多方式的口腔卫生教育 ,现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参加试点的吉林市龙潭区和乡镇中小学校各 1所 ,作为健康教育组 (健教组 ) ;按一般教学计划进行教育的吉林市龙潭区和乡镇普通中小学校各 1所 ,作为对照组 ,按随机抽样原则 ,共抽取 10 89人。1 2 方法1 2 1 问卷调查 :围绕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设问卷 ,以不记名方式 ,在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开展前、开展后半年、一年半分别进行 3次答卷。对照组与健教组第…  相似文献   

12.
龋病和牙周疾病是中小学生的常见病,据福建省第2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2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为50.19%,龋均为1.09,软垢指数为3.75,6个区段牙周均健康的人数仅为2.77%,需要口腔卫生教育的为97.19%。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改变中小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知、信、行)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学校的领导,他们的口腔健康知、信、行直接影响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开展的效果。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校长对口腔健康教育的知识、信念、行为及学校口腔健康教育的现状,为中小学校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福建省 12岁儿童口腔卫生及牙周疾病患病现状 ,为防治提供基线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以社区牙周指数 (CPI)、软垢指数作为调查标准 ,采用分层、不等比、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 ,调查 6个市 (县 )该年龄组 2 13 2人的牙周疾病患病状况。 [结果 ]不同牙周健康区段人数占受检者的比例 ,城乡之间、男女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1) ,6个区段均健康的人数仅占受检人数的 2 8%。牙龈出血和牙结石的平均区段数、检出率农村高于城市 (P <0 0 1)。 6个区段均有软垢的人数占受检人数的 94 3 %。刷牙次数与刷牙方法的选择 ,城市优于农村 (P <0 0 1)。 [结论 ]牙周疾病防治的重点为口腔健康教育和定期洁治 ,在培养儿童口腔卫生习惯方面 ,家长和学校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对口腔卫生知信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改善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市两个城区中8个社区或单位的300名15~64岁的志愿参加者分为实验组(参与组)和对照组(常规教育组)。参加者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时,接受牙周健康状况的检查和问卷调查。基线检查后,对所有参加者进行龈上洁治术。随后对实验组在专题小组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形式的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在6个月当中,提供在家使用的保健牙刷、牙间隙刷、牙膏和菌斑染色片。同时,提供专为口腔健康教育设计的阅读材料。对照组发给同样内容的健康教育阅读材料。最后比较两组间在牙周健康状况、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12个月后实验组牙石指数的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有显著性差异。在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方面,实验组也在刷牙方法、选择保健牙刷、更换牙刷频率和使用牙间隙刷上比对照组提高了8.7%~31.3%。结论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方法能明显改善牙周健康状况,能提高参与者的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5.
黄彦红  李静  栾虹  李荔荔  李妍  董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562-3563
目的:通过对沈阳地区围产妇女进行不同形式的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评价其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适合本地区最佳教育形式,为制定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2009年8月~2010年10月到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就诊的孕前、孕期及产后880例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447例,对照组433例。结果:口腔保健知识、健康行为及口腔卫生状况与健康干预次数呈线性关系。结论:口腔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围产妇女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持有率以及口腔卫生状况,且在所有教育方式中医务人员的面对面指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正畸患者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口腔正畸治疗中 ,固定矫治器以其高效和精确性而成为临床最常用的矫治器 ,但在矫治中也伴有一些不良问题出现 ,患者在正畸治疗期间 ,可能因为口腔卫生不好而出现牙釉质脱矿和牙龈炎[1,2 ] ,不但影响矫治的顺利进行 ,而且有损口腔健康。因此 ,正畸医师必须充分重视对这一特定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对 2 0 0 2年 1~ 6月在我科治疗的正畸患者治疗前后口腔卫生行为改变的调查 ,评价对正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口腔卫生行为的改变 ,并探讨促进正畸患者口腔健康应采取的措施。对象与方法1 对象 选择 2 0 0 2年 1~ 6月门诊戴固定矫治器治…  相似文献   

17.
龋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病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列为世界第三种重点防治的疾病。为了解我市城镇儿童龋患和口腔卫生健康情况 ,更好地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我们于 2 0 0 0年 9~ 10月在新安江镇抽样调查了部分小学生的龋病情况。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 建德市新安江镇 2所小学 1~ 6年级各 3个班 ,共 2 0 0 7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生 10 4 3人 ,女生96 4人 ,年龄为 6~ 12岁 ,均做全口乳、恒牙龋蚀状况调查 ,并开展刷牙次数及口腔卫生习惯调查。2 调查方法 采用牙科器械在自然光下以视诊和探诊进行 ,质控检查合格。本次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主要研究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社区医院于2015年1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1例,接受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31例,接受常规保健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保养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教育3周后的牙周疾病情况,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牙周疾病,而对照组有12例患者出现牙周疾病,两组结果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率,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奠定基础,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刘玫  刘咏梅  江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024-3025,3028
[目的]为规范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教育系统职工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某系统职工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普查,掌握职工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普查方式,参考WHO推荐的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对教育系统职工进行口腔健康情况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中有口腔异常情况人数占所有职工人数的50.34%,男、女职工口腔异常情况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牙周组织疾病人数共599人,龋病553人,有牙齿缺损缺失情况751人,其余不良口腔情况540人,经χ2检验(P﹤0.05),职工不良口腔情况在各年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卫生习惯可有效改善职工口腔健康状况,牙周疾病、龋齿是防治工作重点,今后应采取措施提高职工口腔保健意识,培养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健康信念模型分析孕妇口腔卫生保健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于2022年7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驻点, 对到院做产前检查的316名孕妇应用孕妇口腔卫生保健行为的健康信念问卷及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学因素对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结果纳入孕妇316名中, 110(34.8%)名孕妇日常口腔保健行为不佳, 120(38.1%)名的孕妇在孕前或孕期未行口腔检查。孕妇整体口腔保健的健康信念不高, 得分为6.63+3.23、中位得分为7(5)。感知口腔疾病的易感性(OR=1.51, 95%CI:1.026~2.213)、日常生活的自我效能(OR=2.64, 95%CI:1.384~5.040)、口腔检查的自我效能(OR=1.74, 95%CI:1.184~2.570)是孕妇日常口腔卫生保健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健康动力(OR=2.47, 95%CI:1.474~4.126)及口腔检查的自我效能(OR=4.17, 95%CI:2.626~6.619)是孕妇孕前及孕期口腔检查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孕妇口腔保健的健康信念特别是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