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盐酸替罗非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0月符合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128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血栓抽吸与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完成PCI术。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情况、住院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LVEF、术后即刻TIMI血流情况高于对照组,1个月内MACE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盐酸替罗非班安全可行,可降低无复流发生率,无致命性出血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血栓抽吸导管前后使用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水平、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153例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造影证实病变处有明显血栓负荷后,将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80例患者为血管造影后使用替罗非班,再进行血栓抽吸,最后行PCI治疗,B组73例为血管造影后行血栓抽吸,再使用替罗非班,最后行PCI治疗。比较2组心肌再灌注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在心肌呈色分级、出院时射血分数(EF)值方面有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显示有较好的预后。但2组间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帧数(CT-FC)、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中,血栓抽吸前使用替罗非班较血栓抽吸后使用对改善心肌再灌注及出院时的EF值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性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有血栓负荷,随机分为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治疗组(30例),同期应用替罗非班未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患者的心肌梗死血管血流变化(TIMI分级)、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ST段回落程度、出血性并发症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即刻(TIMI)血流、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ST段回落程度、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致命性出血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I) 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63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观察组)和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TIMI血流、心电图ST段回落>5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后4周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TIMI3级血流、心电图ST段回落>50% 的发生率及LVEF高于对照组,心肌酶达峰时间和LV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应用、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3年5月实行的急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68例患者,其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30例常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观察血运重建后血流、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支架植入术后无复流及慢血流的发生率为0和5%,免球囊扩张15%和2%,心力衰竭发生率0和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表明STEMI急诊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提高STEMI患者急诊PCI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陈丹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149-149
目的 观察血栓抽吸导管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血栓抽吸、替罗非班、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TIMI 3级血流96.67%(29/30),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3.33%(1/30),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6.67%(5/30).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PCI介入治疗中,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基础上再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效果好,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3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4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显血栓负荷,其中观察组48例介入治疗前给予抽吸导管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46例仅行PCI术。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梗死血管的TIMI3级血流、术后2h ST段回落百分比、酶峰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IRA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3个月时治疗组LVEF、LVEDd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出血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心肌梗死可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改善心肌灌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血栓抽吸+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血栓抽吸后植入支架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替罗非班治疗组TIMI 3级血流96.67%(29/30),对照组83.33%(25/30),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16.67%(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PCI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能显著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减少,提高STEMI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腔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高血栓负荷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诊断 STEMI并接受急诊 PCI的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病人 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65例应用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冠状动脉腔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观察组 61例应用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冠状动脉腔内注射替罗非班及重组人尿激酶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靶血管 TIMI3级血流[59(96.7%)例比 51(78.5%)例]、术后 2 h ST段回落百分比[28(45.9%)例比 17(26.2%)例]优于对照组(P<0.05),靶血管无复流 /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3%)例比 10(15.4%)例, P<0.01]。 3个月时观察组 LVEF[(52±8)%比(44±9)%]、 LVEDd[(46±4)mm比(59±6)mm]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 3个月内 MACE发生率及出血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 ST段抬高心肌梗死高血栓负荷病人明显改善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疗效可靠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冠脉内使用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内使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拟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随机进入对照组(未用替罗非班,20例)、替罗非班IV组(静脉内推注替罗非班,21例)和替罗非班IVIC组(静脉和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21例),观察患者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超声心动图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IV组及替罗非班IVIC组患者术后CTFC、CK-MB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改善,且替罗非班IVIC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TIMI血流分级、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住院期间MACE和住院天数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单纯静脉或静脉和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疗效优于未接受替罗非班者,且静脉和冠脉内推注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静脉推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在我中心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共83例,其中急诊介入术加血栓抽吸治疗者为血栓抽吸组共40例,同期条件相当仅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作为常规PCI组共43例,研究初级终点为术后即刻心肌灌注、术后2 h ST段回落率;次级终点为30 d、6个月和1年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和主要心血管病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冠状动脉心肌灌注分级(TMP)2~3级获得率在血栓抽吸组为90.0%(36例),常规PCI组为69.8%(3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P<0.05).校正的TIMI记帧法(CTFC)值[(30.3±8.1)比43.1±7.6),t=7.43,P<0.01]及术后2 h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率(37例,92.5%比28例,65.1%,x2=9.15,P<0.01),血栓抽吸组均明显优于常规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结果显示,2组累计MACE发生率在血栓抽吸组为2.5%,常规PCI组为9.3%;LVEF在随访30 d、6个月和1年时分别为[(56.3±2.9)%比(53.7±3.1)%,(58.1±2.5)%比(54.6±2.9)%,(62.4±2.7)%比(58.7±3.2)%],血栓抽吸组随访结果均优于常规PC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栓抽吸在STEMI急诊PCI中安全可行,可以明显改善心肌灌注水平并促进ST段回落,减少随访1年时的临床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血栓抽吸导管下行PCI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心脏超声指标,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ST段回落率、术中大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 d心脏超声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0 d的LVEF、LVEDd、LVESd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MACE及术中大出血发生;观察组手术成功率、TIMI血流Ⅲ级率和ST段回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完成PCI手术,TIMI血流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Rho激酶抑制剂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拟行急诊PCI术STEMI患者66例(均于发病12h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予严格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组术前20min开始使用法舒地尔并继续使用至病程1周,主要观察患者PCI术中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组织灌注,住院期间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超声心动图、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6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停用法舒地尔;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CKMB、cTNI、左室收缩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45、0.028、0.049);住院期间MACE、出血、低血压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Rho激酶抑制剂可改善冠脉血流。  相似文献   

14.
周高亮  高潮  冯俊  陈振飞 《安徽医药》2014,(9):1728-1730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及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197例,分为直接PCI组(A组)、PCI+血栓抽吸或替罗非班组(B组)、PCI+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c组),比较各组术后TIMIⅢ级血流、慢血流或无复流、TIMI血流帧数(TFC)、心肌呈色分级(MBG)、2h内ST段回落率、术后1W周及3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大出血情况、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组术后TIMIm级血流、慢血流或无复流、TFC、MBG、2h内ST段回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住院期间大出血情况、MACE以及术后1w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3月后三组LVEF、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能有效减轻STEMI患者冠脉内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和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疗效。方法9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PCI治疗,对照组单纯PCI治疗。结果观察组梗死相关动脉(IRA)PCI术后即刻血流TIMIⅢ级及TIMI心肌灌注(TMP)3级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7d及9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降低术后MACE的发生,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药物联合血栓抽吸在择期PCI术无复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PCI术中无复流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经导管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首先经导管给予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无效者给予血栓抽吸,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后观察组TIMI血流3级达89.36%,血栓抽吸后升至97.8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联合用药后及血栓抽吸后核正的TIMI帧数(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例联合用药无效者经血栓抽吸导管均抽出明确的血栓或脂质样物质。术后2w观察组LVESD、LVEDD、LVEDD及NT-pro 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0 d内均无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经导管注入硝普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择期PCI术中无复流效果较单纯硝普钠更佳,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尝试血栓抽吸。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经指引导管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STEMI患者,观察组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50例),血栓抽吸后3 min内经指引导管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500μg并植入支架,后静脉滴入替罗非班[0.1μg/(kg·min)]12 h;对照组为单纯血栓抽吸组(50例)。观察两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MBG分级,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MBG分级增加值、手术时间以及ST段完全回落率、CK-MB和TnT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临床终点事件和出血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及MBG分级增加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PCI治疗后16 h及3个月超声心动图LV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K-MB和TNT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临床终点事件总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出血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经指引导管在梗死相关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心肌灌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直接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5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反复抽吸血栓后,经抽吸导管注入替罗非班至梗死相关血管(IRA),后行支架植入;B组直接行PCI治疗.比较两组心肌再灌注和临床预后.结果 A组术后2hST段回落(STR)70%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76.9% vs.35.9%)(P<0.01),IRA远端血流分级高于B组(2.8±0.6 vs.2.1±0.4)(P<0.05),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低于B组(2.6%vs.12.8%)(P<0.01);A组术后30 d LVEF明显高于B组(0.56±0.12 vs.0.46±0.10)(P<0.0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栓抽吸联合经冠脉内替罗非班能促进STEMI急诊PCI术后STR,改善TIMI血流和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延期支架植入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80例行PCI治疗的高血栓负荷急性STEM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即刻支架植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延期支架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抽吸前后血栓积分与TIMI血流分级,支架植入后TIMI血流分级与心肌着色分级(MBG),住院1周内与术后3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抽吸前后,两组患者血栓积分与TIMI血流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后,两组患者血栓积分与TIMI血流分级均优于抽吸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后,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2.83±0.52)级与MBG(2.74±0.25)级均高于对照组的(2.43±0.34)、(2.02±0.1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1周内,两组患者LVEDD与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LVEDD(49.25±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介入治疗时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及尼可地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血栓抽吸组30例,血栓抽吸联合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组(简称血栓抽吸+普佑克组)29例,以及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和尼可地尔组(简称血栓抽吸+普佑克+尼可地尔组)31例。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三组心肌标志物CK-MB和cTNI峰值水平,三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每组1个月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三组血流分级均明显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术后各组之间血流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栓抽吸+普佑克+尼可地尔组CK-MB峰值水平明显较其他两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个月,血栓抽吸+普佑克+尼可地尔组LVEF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随访期间,三组MACE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血栓抽吸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与尼可地尔,可显著减少STEMI患者PCI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