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拮抗肌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海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39(4):363-364
在脑卒中的恢复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出现患肢痉挛,这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是极大的障碍.笔者采用拮抗肌取穴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活动系统(JAS)静态牵伸结合拮抗肌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JAS静态牵伸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拮抗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不同时间段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13±0.57)、(4.20±0.62)、(1.50±0.57)分,随访期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22±0.75)、(4.27±1.04)、(1.60±0.62)分,均低于治疗前的(2.97±1.07)、(5.33±2.19)、(2.50±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43±1.01)、(4.80±1.34)、(1.97±0.81)分,随访期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分别为(2.60±0.65)、(4.87±1.05)、(2.10±0.92)分,与治疗前的(2.83±1.05)、(5.20±2.20)、(2.57±0.9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腱反射、肌张力和阵挛C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Fugl-Meyer评分分别为(80.97±3.32)、(82.13±2.71)分,均低于治疗前的(38.63±5.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期Fugl-Meyer评分分别为(66.87±4.56)、(65.97±4.25)分,均低于治疗前的(43.73±7.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及随访期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75.91±12.61)、(62.53±15.43)分,均高于治疗前的(44.72±11.23)、(44.86±11.64)分,实验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JAS静态牵伸结合拮抗肌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下肢痉挛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6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卒中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采用巴氯芬治疗,分别在治疗后14 d、28 d时采用改良Ashworth法、Brunstrum分级对患者肌张力的程度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14 d、28 d时观察组患者Ashworth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患者Brunstrum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时给予巴氯芬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肌张力障碍、运动障碍,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2例脑卒中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与对照组(传统阳明经穴针刺法),每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脑卒中患者MAS分级、C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MAS分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C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脑卒中患者的FMA、MBI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醒神调气通络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下肢肌张力、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临床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温针灸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共有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108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根据其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单号设为对比组,共有患者54例,治疗方法为康复训练,双号设为研究组,共有患者54例,治疗方法为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上肢肌张力、上肢活动能力,下肢肌张力、下肢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 <0.05),而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肌张力、上肢活动能力,下肢肌张力、下肢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在实施治疗过程中,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上下肢肌张力和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为患者的更好治疗、恢复均提供了基础,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5,(9)
<正>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者脑血管意外,主因脑血管引发,患者中风后通常会出现后肌张力增高,这是治疗的重点,也是难点~[1]。以往都是使用手术降低患者的后肌张力,但手术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于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有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58例。年龄39~80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不同时期脑卒中患者开始康复训练对恢复过程中肌张力平衡以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2001~2002年在我科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经康复训练后第4周及第8周的肌张力、关节活动度以及Barthel指数状况与同期在其它科住院未经正规康复训练第8周后才转入我科开始康复训练的患者作对照研究。结果康复组于起病早期经过康复训练肌张力平衡改善状况随治疗时间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的这种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50)。康复组Fugl-Myer评分随时间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的这种差异则无极显著性意义(P>0.01)。康复组Barthel指数随时间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的这种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10)。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可防止偏瘫痪者肢体肌张力过高而出现继发肢体功能障碍,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其疗效远好于后期康复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 12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各项康复指标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脑卒中痉挛的原因和特点,加用局部和整体针刺穴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八段锦运动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肌张力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60例P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八段锦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肌张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抑郁情绪。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或烦躁易怒、食少、胁肋胀痛、睡眠障碍积分低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抑郁或烦躁易怒积分(0.67±0.21)分、食少积分(0.84±0.17)分、胁肋胀痛积分(0.44±0.21)分、睡眠障碍积分(0.32±0.1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3±0.32)、(1.17±0.33)、(1.03±0.25)、(1.07±0.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 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MAS评分(1.33±0.28)分低于对照组的(2.11±0.37)分, FMA评分(75.31±4.55)分高于对照组的(67.16±4.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近年来针刺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有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探讨。随机的分为三组即针刺组(A组)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组(B组)和针刺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组(C组),每组都要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治疗5周后观察患者的恢复状况,与5周之前的病情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经过治疗之后的有效率分别为70.47%、72.29%、97.47%。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针刺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效果明显,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是脑卒中患者后期康复的重点和难点。作者采用电针加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54例,并与常规针刺方法进行比较,有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蜡疗疗法缓解痉挛性脑瘫肌张力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蜡疗疗法缓解痉挛性脑瘫肌张力的护理观察。方法我科100例脑瘫患儿分常规康复加蜡疗组50例(治疗组)与常规康复训练组50例(对照组),对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的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开展评定,并做好护理观察和记录。结果蜡疗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痉挛性脑瘫的肌张力,缩短康复疗程,提高康复疗效,增强患儿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正>脑卒中又名中风,泛指脑血管病。除在临床上出现一系称神经系统体征外,尚可发生发音、构音障碍,称之为中风失语.笔者对68例脑卒中失语病人采用针刺疗法,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脉软膏在治疗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增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试验,通过观察30例患者外用涂抹白脉软膏于肌腹,2次/d,共3个月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的疗效指标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肌张力评定、软组织肌张力评定和疼痛VAS评分。结果试验组在各个治疗时间点,NIHSS评分、Ashworth评分显著性下降(P<0.01~P<0.001),前后差值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疼痛VAS评分从30d开始显著性下降,(P<0.001),组间差值比较在30、60、90d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软组织张力得分在治疗30、60、90d时间点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01)。结论白脉软膏能有效降低恢复期卒中患者的肌张力,同时有一定的止痛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究在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醒脑开窍针联合化瘀通脉汤共同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共计纳入患者110例,研究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按照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55例,常规治疗+醒脑开窍针治疗)和观察组(55例,常规治疗+醒脑开窍针治疗+化瘀通脉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方面评分、上肢肌力评分、下肢肌力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白细胞介素-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白细胞介素-10、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治疗中应用醒脑开窍针联合化瘀通脉汤共同进行治疗,可以促使患者受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并对患者四肢功能进行改善,缓解患者体内炎性反应,同时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肌张力障碍是发病率仅次于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目前对肌张力障碍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主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外科手术方案以控制症状.本文对肌张力障碍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各种支持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