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改变.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脂变化.结果 观察组男女患者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男女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存在有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测定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取针灸联合组114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灸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2个疗程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听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第1、2疗程结束针灸联合组听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1%和73.00%,针灸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灸联合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第1、2疗程结束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黏度和促进微循环,提高患者听力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郑州中心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106例特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纯音听阈值、血液流变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血浆Hcy水平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2组纯音听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纯音听阈值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cy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 结论 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浆Hcy水平,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糖尿病足组72例,非糖尿病足组96例,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结果年龄大,病程长,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率高;糖尿病足组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均升高(P〈0.05);踝肱指数异常组血液流变学参数较踝肱指数正常组均升高(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异常能加重2型糖尿病的微循环障碍,促使糖尿病足的发生。有效地控制血液高黏状态,对防治糖尿病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扶正降黏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 6 9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 39例和常规组 30例 ,中药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扶正降黏胶囊 ,常规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均做α 颗粒膜蛋白 (CD6 2P)、溶酶体完整膜蛋白 (CD6 3)、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血液流变学指标 (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因子Ⅰ )及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CH)检测 ,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 :中药组CD6 2P、CD6 3、TSP、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因子Ⅰ、TC等项指标降低 (P<0 .0 5 ,P <0 .0 1)、HDL CH升高 (P <0 .0 5 ) ;与常规组治疗后相比 ,CD6 2P、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扶正降黏胶囊可较好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率、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 ,临床疗效确切 ,与西药配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定兴县医院 2014 年 1 月至 12 月 45 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择期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分别检测灌注前 10 min(T1)、灌注 30 min(T2)、术毕(T3)时血流变学指标水平。 结果 45 例手术均顺利完成,T3、T2 时点血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全血中切、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还原、全血高切还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与 T1 时点各指标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2 时点血细胞比容与 T1 时点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 时点全血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数、最大血小板聚集率与 T2 时点各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手术时间较长,灌注液吸收多时应进行围手术期血流变学指标监测,以降低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血液黏度,保护红细胞,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糖尿病足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糖尿病足(DF)的关系.方法 把12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DF组和非糖尿病足(NDF)组,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沉、纤维蛋白原.结果 ①年龄大,病程长,合并糖尿病性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DF发生率高;②DF组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沉、纤维蛋白原均有显著意义的升高(P均<0.05);③踝肱指数(ABI)异常组血液流变学参数较ABI正常组均有显著意义的升高(P均<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异常能加重糖尿病的微循环障碍,促使DF的发生,有效地控制高黏状态,对防治DF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外周血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我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分为实验组(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组)和对照组(依达拉奉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记录治疗前、治疗14d后血液流变学状态(血浆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变化以及外周血神经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NT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4d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指标水平均低于术前(P均<0.05),且实验组患者降幅更大(P均<0.05);两组患者外周血NS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NGF、NT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实验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更大(P均<0.05)。结论:对ACI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用药方案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与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讨两药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至1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硫酸镁治疗,两组均治疗7d。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ysC)水平,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下降,且观察组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24h尿蛋白定量、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24h尿蛋白定量、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cy、Cys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后感染、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0%和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疗效明显,可控制患者血压,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降低患者血清Hcy和CysC水平,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突发性耳聋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以2012年1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集8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采取微波照射治疗配合针灸综合治疗,B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小板参数(包括CD62 p、CD61、v WF、PAR)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小板参数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参数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降低,组内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治疗后血小板参数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组各项指标改善幅度更大。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40/45),B组为70.5%(31/44),A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会引起内耳微循环障碍以致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小板参数增大,微波照射治疗配合针灸综合治疗的应用可纠正内耳缺氧状态、改善内耳微循环,降低各项血小板参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辅助硫酸镁治疗PI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PIH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有33例、35例.对照组采用以硫酸镁为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血流变、D-二聚体、内皮素.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血小板聚集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D-二聚体、内皮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硫酸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纤溶紊乱,可以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参康心滴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参参康心滴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CIRI),各组灌胃生理盐水及相应药物,观察参参康心滴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沉以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变形指数、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的影响。结果参参康心滴丸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以及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并可显著升高红细胞的变形指数(P0.01或P0.05),且参参康心滴丸高剂量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中低剂量组(P0.05)。结论参参康心滴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d,并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88%和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低切全血粘度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性显著增高,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低切全血粘度的下降和红细胞变形性升高幅度,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研究组另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黏度高切变、血黏度低切变、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冠心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井蕊  廖红  孟尽海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0):881-883
目的对比观察食道癌根治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麻醉与吸入异氟醚麻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道癌根治术(开胸)患者30例,分为A、B两组(n=15),术中A组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h)、B组吸入异氟醚(吸入浓度1%-2%);所有患者均采用瑞芬太尼0.2μg/(kg.min)和维库溴铵0.03mg/kg维持镇痛和肌松。于麻醉前(T1),切皮后60min(T2)、120min(T3)、180min(T4)时抽取颈内静脉(中心静脉)血,监测上述各时间点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结果与基础值比较,A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B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B组T3、T4时全血中、低切黏度也较T1时显著降低(P〈0.05),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麻醉后略有增高,但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持续输注4mg/(kg·h)丙泊酚比吸入异氟醚更能有效降低食道癌患者的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癀片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体内血栓形成试验、大鼠血瘀模型血流变试验、大鼠血小板聚集试验观察新癀片对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以及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作用,以及进行肝组织基因芯片检测,研究新癀片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新癀片能显著抑制体内血栓形成时间(P〈0.05),能降低血瘀模型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P〈0.01),中剂量组显著性更明显(P〈0.001),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P〈0.001),基因芯片显示,新癀片各组均显著下调肝组织内皮素转化酶样1蛋白、纤维蛋白原β链、凝固因子Ⅲ、A型内皮素受体、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的基因表达。结论新癀片的活血化瘀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凝固因子Ⅲ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纤维蛋白原表达,改善血浆黏度及延长血栓形成时间;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红细胞聚集从而改善全血黏度;减少内皮素转化酶样1蛋白、A型内皮素受体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内皮素发挥缩血管活性,改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琥珀酰明胶(Gelofusine)应用于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24例儿童房室缺患者,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8~ 14岁,体重21 ~ 34kg,随机分为琥珀酰明胶(G)组(n=12),乳酸钠林格液组(RL)组(n=12),2组分别用琥珀酰明胶和乳酸钠林格30~ 50mL/kg预充体外循环管路,其余方法均相同.在CPB开始前,CPB开始后20 min和CPB结束时由中心静脉抽血行血流变学测.结果 CPB开始后20 min和CPB结束时G组(低、中、高切变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较(FIB) CPB前明显下降(P<0.01),血沉(ESR 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升高,血浆粘度无明显变化;RL组CPB开始后20 min和CPB结束时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明显变化,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2组之间CPB开始后20 min和CPB结束时,G组CPB开始后20 min和CPB结束时高切变率全血粘度(P<0.01)、血浆粘度(P<0.01)、ESR (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均高于RL组.结论 体外循环中应用琥珀酰明胶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升高,增加血细胞破坏,有可能使微循环灌注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喜马拉雅旱獭模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了解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健康成年喜马拉雅旱獭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实验组1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实验组给予高胆固醇、高脂饲料。在高胆固醇、高脂饲料喂食的第4周、12周检测血浆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普通组相比,喜马拉雅旱獭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浆粘度也有明显增加(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所增加(P〈0.05),全血粘稠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电泳指数则明显降低(P〈0.01),全血还原粘度亦降低,其中全血还原粘度(中切)降低明显(P〈0.01)。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喜马拉雅旱獭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胆固醇浓度无关。其中血浆粘稠度中切ηa60l/s(mPa.s)、血浆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红细胞刚性指数与甘油三酯含量呈正相关。结论高胆固醇、高脂饲料饮食使喜马拉雅旱獭血浆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增高,血液流变学存在特有的变化,提示喜马拉雅旱獭可作为高脂血症防治研究中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4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 =62),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小板聚集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和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V)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BV)、血浆粘度(PV)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SPV),舒张期血流速度峰值(DPV),冠脉血流储备(CFVR)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有效抑制ACS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