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超与CT增强扫描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60例胆囊息肉手术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手术前均进行彩超及CT增强扫描。观察CT增强扫描与彩超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CT增强扫描与彩超识别胆囊息肉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60例患者,术前经彩超确诊48例,诊断符合率为80.0%(48/60);术前经CT增强扫描确诊44例,诊断符合率为73.3%(44/60);经二者联合检查确诊56例,诊断符合率为93.3%(56/60)。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彩超或单一CT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12例,彩超确诊9例,诊断符合率为75.0%;CT增强扫描确诊11例,诊断符合率为91.7%。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48例,彩超确诊41例,诊断符合率为85.4%;CT增强扫描确诊33例,诊断符合率为68.8%。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彩超具有优势,对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CT增强扫描具有优势,二者可以互补,可增强诊断符合率。结论彩超及CT增强扫描确诊胆囊息肉样病变各有优势, CT增强扫描对于肿瘤性息肉样病变诊断效果佳,彩超对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效果更好,尤其对病变的病理分型诊断更优于CT增强扫描,将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提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平扫、增强、CT胆囊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术前均经CT(平扫、平扫+增强、CT造影+增强)、彩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厚壁性胆囊炎、胆囊腺瘤、胆囊腺癌、小胆囊癌。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良性38例、恶性12例,CT及彩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都做出了诊断。在对良、恶性鉴别上,CT诊断出恶性11例,占91.7%,彩超诊断出8例,占66.7%。对38例良性息肉性病变的诊断诊断上,CT和彩超对38例良性息肉样病变都符合病理诊断;在病理分型上,CT诊断符合病理分型27例,占71.1%,彩超诊断符合病理分型34例,占89.5%。结论 CT扫描(平扫、平扫+增强、CT造影+增强)和彩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判定都比较准确。但在良、恶性的鉴别上CT扫描优于彩超,而彩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良性息肉样病变的病理分型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联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TACDS)技术对良性胆囊息肉病变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8 ~ 2020-08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胆囊息肉病变患者87例,均行CDFI技术、TACDS技术单独与联合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胆囊息肉良、恶性血流信号分级、Vmax、阻力指数(RI),分析彩超声像图特征,比较CDFI、TACDS单独与联合诊断良性胆囊息肉符合率.结果:胆囊息肉良性病变血流信号分级、Vmax、RI低于恶性病变(P<0.05).CDFI联合TACDS诊断良性胆囊息肉符合率96.34%(79/82)高于单独CDFI技术检测85.37%(70/82)、TACDS技术检测87.80%(72/82)(P<0.05).结论:CDFI技术联合TACDS技术诊断胆囊息肉病变患者,可提高诊断良性胆囊息肉符合率,有助于临床鉴别胆囊息肉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并且与病理进行对比。结果:经病理证实胆固醇息肉15例,占50%。炎性息肉8例,占27%。胆囊腺瘤5例,占17%。胆囊腺肌增生1例,占3%。早期胆囊癌1例,占3%。超声诊断胆固醇息肉12例,诊断符合率为80%,1例误诊为腺瘤,1例误诊为炎性息肉,1例术前未有明确诊断。炎性息肉8例,诊断符合率为100%,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胆囊腺瘤4例,诊断符合率为80%,胆囊腺肌增生1例,诊断符合率为100%,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早期胆囊癌1例,彩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彩超诊断总符合率为90%。结论: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T用于不同部位畸胎瘤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经CT扫描确诊为畸胎瘤患者,其中CT初步考虑为良性畸胎瘤患者为51例、恶性畸胎瘤患者为9例;跟踪患者术后病理情况,观察CT诊断结果和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60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畸胎瘤者57例,其中良性畸胎瘤52例,恶性畸胎瘤5例;CT对畸胎瘤的诊断准确率约为95%(57/60),且对畸胎瘤的良、恶性判断较准确。结论 CT对于畸胎瘤具有高诊断率的优点,对畸胎瘤性质的判断准确性较高,将其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畸胎瘤的诊断工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影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组患者病变形态不规则、基底宽、局部胆囊壁不连续、多伴有结石,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胆囊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3.33%(11/15)、72.00%(18/25)、72.50%(29/40)。结论超声检查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分析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胆囊息肉样变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2例为胆固醇息肉,12例为炎性息肉,6例为胆囊结石,4例为胆囊腺瘤,4例为胆囊腺肌症,2例为胆囊腺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8.3%(53/60),误诊率为11.7%(7/60)。结论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有较好应用价值,能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吴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3):2887-288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3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固醇性息肉41例,炎性息肉16例,胆囊腺瘤12例,腺癌14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胆囊息肉样病变做出准确的诊断,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就诊治疗的16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高频彩超诊断,记录相关数据,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乳腺肿块160例,显示良性肿块122例,恶性肿块38例,病理诊断良性肿块121例,诊断符合率为98.36%,误诊率为2.64%,恶性肿块39例,诊断符合率为97.37%,误诊率为2.63%;RI、PI数据在良恶性肿块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块在彩色血流丰富程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频彩超诊断能够有效帮助临床进行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阴道彩超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妇科收诊的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20例,均接受阴道彩超检查观察子宫内膜病变情况,并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为对照.结果 阴道彩超确诊114例(95.00%),与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120例患者中,阴道彩超显示子宫内膜厚度<5mm患者76例(63.33%),超声显示子宫内膜较薄,边缘光滑且界限清晰;子宫内膜厚度≥5 mm患者44例(36.67%),超声显示内膜不均性增厚,内部回声强弱不一,周边的窄带晕消失;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的PI、RI、PSV和VI指标均优于恶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 阴道彩超操作简单、安全无创,可较准确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程度,为本病的理想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细针甲状腺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54例患者甲状腺细针穿刺的临床资料及其细胞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154例中,恶性病变2例(1.3%),可疑恶性病变11例(7.1%),良性病变119例(77.3%),未明确诊断者22例(14.3%).良性病变中,桥本甲状腺炎41例(34.5%),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20.2%).诊断为恶性的2例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论 细针甲状腺穿刺病理检查是甲状腺疾病诊断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引导纵隔病变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纵隔病变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患者经扫描定位,选择最佳进针层面与路径,采用18~20G弹枪式活检针,局麻后将穿刺针刺入病灶,再次扫描确定穿刺针位置后,钩取标本,10%甲醛固定.送病理检查.结果 整个操作过程耗30~40min.所有病例均取得了符合病理诊断要求的标本量,成功率100%,诊断准确率93.3%(28/30).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100%(20/20),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80%(8/10),并发气胸2例(6.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纵隔病变是安全可行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彩超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共5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与彩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病变4例,良性病变46例;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有7例患者为恶性病变,43例患者为良性病变,其中有3例良性病变患者被误诊为了恶性病变,误诊率为6.0%(3/50),诊断准确率为94.0%(47/50)。7个恶性结节中,检出2例结节边界模糊、1例微钙化、2例形态不规则、2例晕环;43个良性结节中,检出10例结节边界模糊、13例微钙化、12例形态不规则、8例晕环,以上检出率良性结节均显著高于恶性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性甲状腺结节血流阻力指数为(0.56±0.17),恶性结节为(0.71±0.15),恶性结节显著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良性甲状腺结节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为(23.6±18.7)m L/s,恶性结节(35.8±24.7)mL/s,恶性结节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中,彩超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高频彩超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超检查,对肿块边界、内部回声和肿块血流情况等进行分析,同时与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 68例良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6%,24例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95.8%;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且包膜不完整,内有钙化,良性肿瘤多数形态规则且内部回声均匀。良性病变者0级、Ⅰ级血流比例显著高于恶性病变者,Ⅱ级及Ⅲ级比例显著低于恶性病变者。结论高频彩超可对乳腺肿块形态、内部血流状况加以明确,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但在微小肿块诊断上有一定局限性,需与穿刺病理检查相结合展开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常规超声联合CEUS检查,对胆囊良、恶性息肉样病变鉴别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常规超声检查提示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并进行CEUS检查、超声造影结果分析为不同病理分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超声联合CEUS诊断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敏感度94.12%,特异度93.92%)均高于常规超声组(敏感度70.59%,特异度85.11%)。结论:常规超声联合CEUS诊断时,能有效提高胆囊良、恶性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更加卓越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肿瘤样病变或骨肿瘤患者108例,分别行CT、X线检查,对比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X线及CT联合X线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41%、69.44%、97.22%,联合诊断的符合率较单独CT、X线,明显偏高(P <0.05)。X线的检查费用少于CT(P <0.05)。结论针对肿瘤样病变或良、恶性骨肿瘤患者,无论采用CT还是X线检查,均能得到明显的影像学特征,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CT有着更高的诊断符合率,X线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6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对其经阴道彩超检查,并将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分析经阴道彩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经阴道彩超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84.4%;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血流显示29例,显示率29.0%,动脉阻力指数(RI)=0.67±0.13;子宫内膜癌血流显示35例,显示率100.00%,RI=0.37±0.06,两种血流显示率、RI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以敏感显示病变血流信号其血流动力学情况,对于诊断子宫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诊断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全结肠容积扫描,并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比4种后处理图像,同时与病理结果做对照。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4种后处理图像技术中,以CT仿真结肠镜(CTVC)对病理分型诊断符合率最高(96.4%),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图像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透明显示(Raysum)对病理病变长度诊断符合率最高(100.0%),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图像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平面重建(MPR)对病理肠周侵犯程度符合率最高(98.2%),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图像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16层西门子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结肠癌患者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良恶性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8例疑似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疑似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及病理检查。分析疑似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理结果;分析超声弹性成像的影像学特点;对比良恶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结果98例疑似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最终结果显示:恶性54例,良性44例。良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优于恶性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多为1~3分,恶性病变多为4~5分。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84.1%,诊断符合率为89.8%。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宫颈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本组患者中295例为良性,25例为恶性息肉.≥60岁病人胆囊癌的发生率20.73%(17/82)明显高于<60岁患者的3.36%(8/238,P﹤0.05);196例有蒂息肉中2例癌变(1.02%),而124例无蒂息肉中23例癌变(18.55%),无蒂者癌变率明显高于有蒂者(P﹤0.05);123例伴有胆囊结石患者中22例癌变(17.89%),无胆石伴发患者197例中3例癌变(1.52%),前者癌变明显高于后者(P﹤0.05);﹥10 mm的97例息肉中恶性23例(23.71%),而﹤10 mm的223例中仅2例恶性(0.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年龄≥60岁、伴有胆囊结石、无蒂息肉或息肉直径﹥10 mm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