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后即刻早期基因转录及细胞结构的变化。方法:用HCMVAD169株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检测感染后不同时间HCMV即刻早期基因(IEG)mRNA转录,同时在电镜下观察细胞结构变化的特点。结果:HCMV感染细胞6hIEGmRNA开始转录,并持续到96h;感染初期(6~12h内)胞体肿胀,内质网(ER)囊腔膨大,12~24h可见典型的“猫头鹰眼”样包涵体,细胞变圆,晚期(48h后)细胞灶性脱落,胞质退缩,ER少见,核中见待出核的成熟病毒颗粒。结论:HCMVIEG在病毒复制过程中持续转录,并伴有细胞结构的病理变化,因此HCMVIEG可作为病毒活跃复制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162例小儿活动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所有病例CMV-IgM抗体皆阳性,48/71例尿中找到巨细胞包涵体,先天性感染组79全,其中全身感染32例,年龄3周~12周组29例。该两组临床表现以病理性黄疸,肝脾肿大和肝损害为主,余为先天畸形和神经系统异常(17/31例有听通路传导障碍)先天组中新生儿窒息20例,〉12周龄组54例,其中肾病,肾炎或不明原因的血尿,蛋白尿共32例,死亡4例,借助  相似文献   

3.
人巨细胞病毒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寻找早期快速检测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敏感方法。②方法 用HCMV即刻早期(IE)基因和晚期(LA)基因的7对待异性引物分别进行普通聚合酶链的反应(PCR),套式PCR(nPCR)和双重PCR,检测血清中的HCMV DNA,比较不同引物及不同PCR方法的灵敏度。③结果 同一基因的不同引物扩增HCMV DNA灵敏度差别无显著意义;LA基因的引物扩增灵敏度高于IE基因的引物;3种方法中以nPCR灵敏度最高,其次为双重PCR,普通PCR最低。④结论 用L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nPCR是早期快速检测HCMV感染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核酸探针杂交法,对124例病毒性肝炎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人巨细胞病毒(HCMV)检测,以了解重叠感染状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来源1996~1997年我院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124例(年龄18~72岁)。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AH)...  相似文献   

5.
采用HCMV-AD180株实验感染昆明系和BALB/c系小鼠,攻毒后感染急性期BALB/c系小鼠的死亡率(28.57%)高于昆明系小鼠(5.26%)。两种不同品系小鼠的临床症状和HCMV导致的病理损害脑钙化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人巨细胞病毒与妊娠期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孕妇感染人巨细胞病毒后,可导致宫内传播,引发早产、流产、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存活会留有听力缺陷,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人口出生质量。本对人巨细胞病毒妊娠期感染的发病情况、诊断及防治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β疱疹病毒亚科的成员,是已知最大的人类病毒之一。HCMV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在人群中血清阳性率为40%~100%。HCMV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影响较小,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在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个体中,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尚无预防HCMV感染的有效疫苗,已批准的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膦甲酸、西多福韦和莱特莫韦)是唯一可行的抗HCMV方法。但在临床使用中,因为这些药物存在口服生物利用率低、抗病毒活性中等和耐药性等特点,极大限制了其临床治疗效用,亟需研发新的HCMV抑制剂。HCMV包含多种自身编码的蛋白质和不完全确定数量的宿主细胞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其复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靶向病毒蛋白和宿主蛋白两个方面,对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抑制剂和正在研究的新型抑制剂进行综述,为HCMV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母乳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及HCMV通过母乳对婴儿的传播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分别检测156份母乳和与其配对确诊或疑诊HCMV肝炎患儿尿液中HC-MV-DNA含量。结果确诊或疑诊HCMV肝炎患儿母亲母乳HCMV-DNA阳性率为72.44%;尿HCMV-DNA阳性母乳喂养的婴儿HCMV-DNA阳性率为72.57%,明显高于HCMV-DNA阴性母乳喂养的婴儿(48.84%)(P〈0.01)。结论HCMV感染母乳是婴儿后天获得性HCMV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巨细胞病毒诱发小鼠宫颈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人巨细胞病毒与宫颈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紫外线灭活的HCMV诱发小鼠宫颈癌的动物模型进行了研究。经UV-灭活的HCMV液接种于小鼠宫颈部,3次/周×8周,并设HEL培养液对照组。5个月后,HCMV组宫颈癌前病变率达27.7%,癌发率20.5;对照组仅1例发生宫颈内皮瘤,癌发率为0。  相似文献   

10.
孙贞 《河南医学研究》2001,10(3):252-254
目的 :正确认识巨细胞病毒 (CMV)DNA及CMV早期抗原 (EA)的病毒学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 :检查 34例急性黄疸性肝炎患儿和 19例健康儿童的血白细胞CMV DNA、尿CMV DNA、血白细胞CMV EA ,并与其同时检测的CMV IgM、CMV IgG双份血清 (急性期 /恢复期 )滴度有 4倍以上升高 (IgG升高 )相比较。结果 :CMV DNA与CMV IgM及CMV IgG升高的一致率都低于 5 0 % ;CMV EA与CMV IgM的一致率为 6 6 .7% (肝炎患儿 )、6 8.4% (健康儿童 ) ,显著高于血CMV DNA( 37.7% ,P <0 .0 1)和 CMV DNA( 4 4.4% ,P <0 .0 5 )与CMV IgM的一致率 ,但CMV EA与CMV IgG升高无相关性 ;CMV DNA与CMV EA在肝炎患儿和健康儿童中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CMV DNA定性检查不适于做为CMV活动性感染的指标 ,而CMV EA更能反映CMV的活动性感染。联合开展CMV的多种抗原检查以及定量检查CMV 抗原和DNA可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人巨细胞病毒是宫内感染导致胎儿畸形、死胎的病原体,也是免疫缺陷患者感染致死及器官移植术失败的重要原因。目前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仍缺乏有效药物,虽已见从植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中提取抗人巨细胞病毒药物的资料报道,但其抗病毒机制及其研究方法尚待完善。本文就抗人巨细胞病毒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策略作简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冠心病(CAD)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根据ELISA和PCR法检测12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HCMV-IgM及DNA,将患者分为HCMV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TC、TG、LDL-C、HDL-C及hsCRP,比较其差异并分析与HCM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71例(59.2%)CAD患者为阳性组,其中AMI 8例(72.7%),心绞痛22例(61.1%),隐匿型CAD 41例(56.2%);49例(40.8%)为阴性组。阳性组患者TC、TG、LDL-C及hsCRP均高于阴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HDL-C两组无显著性差异;HCMV-IgM抗体滴度与LDL-C、hsCRP均呈正相关(r=0.376、0.332,均P〈0.05)。结论 HCMV感染严重程度与CAD病情密切相关,并且支持HCMV感染是C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与宫颈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紫外线灭活的HCMV诱发小鼠宫颈癌的动物模型进行了研究.经UV-灭活的HCMV液接种于小鼠宫颈部,3次/周×8周,并设HEL培养液对照组.5个月后,HCMV组宫颈癌前病变率达27.7%(23/83),癌发率20.5%(17/83);对照组仅1例发生宫颈内皮瘤(CIN,I),癌发率为0(0/31).此结果提示:紫外线灭活的HCMV具有在体内转化宫颈上皮细胞,从而诱发宫颈癌发生的能力,因而也讨论了HCMV致癌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血液、尿液及其母亲母乳的人巨细胞病毒DNA检测结果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2018年期间在浙江大学丽水医院就诊的疑似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32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血液、尿液和对应母乳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DNA载量;再将患儿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CMV-IgM,比较不同标本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针对阳性患儿,对不同临床症状分布构成进行分析。 结果 328例患儿检测总阳性率为71.04%,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阳性率分别为71.02%和6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5,P=0.799)。血液、尿液和乳汁的人巨细胞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9.09%、70.43%和58.23%,尿液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47,P<0.001)。新生儿组的乳汁阳性率最高,为72.41%,28 d到1岁之间和1岁以上患儿尿液阳性率最高,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人巨细胞病毒DNA和血清HCMV-IgM阳性率检出率分别为49.09%(161/328)和16.16%(53/328),2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49.69%,对比单一血DNA检测方法,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小于1岁患儿主要以黄疸,腹泻为主,大于1岁的患儿主要以肝损害和肺炎为主。 结论 在小儿血液、尿液及其母亲母乳HCMV-DNA的检测中,尿液HCMV-DNA对诊断患儿人巨细胞病毒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尿标本留取方便、无创,易为家长和小儿接受,所以采用FQ-PCR方法对小儿尿标本进行检测能起到快速、简洁、灵敏的作用,对提高HCMV感染的诊断率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对于小月龄患儿临床应推广尿液HCMV-DNA检测。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和ELISA方法对11例肾移植者的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在术前及术后的4周内,对其外周血及尿中病毒和血清中IgA及IgM抗体进行了连续检测。结果显示:有6例在移植后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感染率为54%(6/11)。血、尿中HCMVDNA或HCMV抗体(IgA或IgM)阳性。提示:用PCR和ELISA方法对肾移植病人的HCMV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对预防和治疗HCMV感染和提高肾移植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人群的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诊治HCMV活动性感染提供证据。方法: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HCMV活动性感染的特异性抗体HCMV-IgM,并对HCMV-IgM检测人群进行分析。结果:90例健康人群血清HCMV活动性感染率为0,5315例孕妇血清HCMV-IgM检测中有303例为阳性,HCMV活动性感染率平均为5.70%,但孕妇HCMV活动性感染率有逐年下降趋势;51例不明原因的黄疸患者,16例器官移植患者、3例发热待查患者,HCMV活动性感染率分别为3.92%,12.5%。结论:移植患者、孕妇、不明原因的黄疸患者易受HCMV活动性感染,临床上应将其作为高危人群常规筛查HCMV-Ig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重组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蛋白与中药金叶败毒颗粒的抗HCMV作用并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用重组HCMV pp65蛋白刺激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备HCM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即pp65-CTL.分别将pp65-CTL、金叶败毒颗粒、pp65-CTL 金叶败毒颗粒、更昔洛韦作用于HCMV感染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比较各组对HEL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同时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作用前和作用不同时间点HCMV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pp65-CTL组在HEL细胞感染后72 h才开始出现少许细胞病变,有显著抗HCMV作用;pp65-CTL 金叶败毒颗粒组作用不同时间点对HCMV mRNA表达及HCMV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一用药.结论 重组HCMV pp65蛋白刺激培养的pp65-CTL对HCM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中药金叶败毒颗粒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可共同应用于HCMV活动性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巨细胞病毒     
自从1956年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缩写CMV)首次被分离以后,其在医学上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公认。本文就其性质、先后天感染、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加以阐述。 CMV的性质:CMV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DNA Virus),属于疱疹病毒科。感染后可为持续或隐性感染。患者可于数月甚至数年持续或间歇排毒,排毒停止后,病毒尚可终生隐伏体内,在初次感染多年以后,还可能再活化。近年曾对人类CMV的致癌性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20.
巨细胞病毒     
自1956年首次分离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简称 CMV)以后的不多几年内,该种病毒在医学上的重要性,已被牢固地确定下来。CMV 不仅是子宫内感染的最常见原因,约使10%的存活儿遗留有冲经病学上的后遗症,而且对免疫遭受损害者,可起列一种重要而严重的,有时是致死性的惑染作用。目前虽然尚无有效的治疗,然而对 CMV 感染的诊断却仍然是重要的。CMV 能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