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腰椎滑脱患者行Cage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钉棒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使用JOA下腰痛手术评价系统评定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影像学评价椎间隙高度、椎体滑脱距离、滑脱角度的改变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对41例患者随访6~30(16±2)个月,未发生感染及神经根损伤,X线片检查未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或移位,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植骨融合率为100%。末次随访时按照JOA评定标准:优33例,良5例,优良率为92.7%。患者术后1、6个月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滑脱距离及滑脱角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椎间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方法:回顾2005-11~2009-12治疗各种腰椎滑脱症32例。其中真性滑脱10例,假性滑脱22例。Ⅱ°以上3例,Ⅱ°以下29例,男11例,女21例。术前间歇性跛行20例,下肢足背伸肌力减弱10例,跟腱反射减弱2例。手术方式:开窗减压、全椎板减压应用椎弓根器械(国产U型钉)内固定,先行椎间处理,再行复位固定。椎间植骨采用椎间融合器和自体骨。结果:随访30例,椎间植骨融合率100%,腰痛症状消失25例,占83%,下肢轻度疼痛麻木5例,占16%。临床疗效:优20例,良4例,差1例。滑脱平均复位率98%。结论:椎间植骨或使用椎间融合器均是治疗腰椎滑脱较理想的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3.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采用椎弓根系统复位,椎体间加压融合、椎间孔扩大减压治疗腰椎滑脱症26例.治疗优良率占92.3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RF提拉复位椎弓根固定结合椎间柱状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对11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减压RF提拉复位椎弓根固定结合椎间柱状植骨术治疗,术后随访0.5~3年.观察固定节段椎体有无移位、失稳,植骨是否融合,症状有无复发.结果:按照疗效评价标准,优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0.9%(10/11).植骨融合率:第1年87%;第2年全部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论:RF内固定系统结合椎间柱状植骨治疗腰椎滑脱具有稳定、安全、植骨接触面大、不易脱出、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TLIF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及随访53例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A组(22例)采用Wiltse人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椎管潜行减压术,B组(31例)采用后正中入路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椎管潜行减压术。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JOA腰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nal analogue scale,VAS)、影像学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小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VAS评分及JOA评分方面,术后各时期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1周B组的腰痛VAS评分和JOA评分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影像学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缓解迅速,但远期的随访评分与后正中入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改良TLIF在保持腰椎术后生物力学恢复方面优于常规TLIF。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相邻椎体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轻、中度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32例应用相邻椎体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观察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矫正丢失、腰痛、腰椎活动情况及融合椎体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4.6个月时达到骨性融合,所有患者均得到满意复位,复位率达96%,术后腰痛症状明显缓解,未出现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退变率仅为6%,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多节段内固定。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合适,相邻椎体单节段内固定不但可以达到骨性融合、满意复位、坚强骨性融合,而且较三椎体二节段固定可明显降低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对23例腰椎滑脱病人采用椎弓根钉固定复位,辅以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或(和)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23例平均随访18个月(6-36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临床效果优1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5%。结论后路固定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彻底的减压、有限复位滑脱的椎体,充分的椎体间、横突间植骨融合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滑脱症原位与复位融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螺纹椎间融合器(TFC)、椎弓银钉加TFC、椎弓根钉加植骨治疗不稳定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1995年5月-2000年8月,106例经过保守治疗(6-12个月)无效的腰椎滑脱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按Meyerding分类Ⅰ度滑脱56例,Ⅱ度滑脱47例,Ⅲ度滑脱3例。术后平均随访3年2个月,对照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X线片复位程度。TFC组31例,获得随访22例,优良率95.5%。椎弓根钉加植骨组42例,解剖复位率83%,35例获得随访,优良率94.8%。椎弓根钉加TFC组33例,解剖复位率81%,28例获得随访,优良率96.4%。说明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单纯使用TFC进行的原位融合和TFC加用椎弓根钉系统进行复位融合均可以获得较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董继武  石国华  胡跃 《西南军医》2011,13(2):247-248
目的 评价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 年3 月~2010 年8 月我院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结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完整的病例132 例,男74例,女58 例,年龄36~75 岁,平均52岁.失稳节段:L3/L4,12例;L4/L5,63 例;L5/ S1,57例.采用NaKai 评定标准判定术后疗效,观察术后失稳椎体间有无移位,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位置情况;测量术前、术后1 周、术后16 个月失稳椎间隙高度与上位椎间隙高度的比值.结果 手术时间1.5~3h,平均2 h ;术中出血量200~600ml,平均490ml.并发硬膜囊撕裂11例,神经根牵拉伤8例.随访时间2月多~53月,平均30月,术后腰椎序列恢复正常;术后16 个月时按NaKai标准评定,优98例,良26 例,可8 例,优良率93.9 % ;术后16 个月时,椎间融合率为100 % ;末次随访时无失稳复发,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均无松动、移位等.结论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加单枚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是治疗腰椎失稳症比较可靠的方法,能很好地维持椎间隙的高度和节段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应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杆系统复位和固定椎间隙置入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8例。对所有病例进行术前和术后的X线检查,对滑脱程度、滑脱角、椎间隙后高等进行测量及评估。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滑脱均有不同程度复位,椎间隙后高、滑脱率、滑脱角均得到明显改善,生理曲度恢复。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间融合器的治疗方法能使腰椎滑脱得到较为确实的复位和固定,有效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成近似临床腰骶椎峡部裂的病理模型,定量测试前路螺旋融合笼(anterionfus-ingcage,AFC)对该模型的稳定效果。方法使用4具人尸腰骶椎骨制成空白运动节段标本,用线锯锯断椎弓峡部法制成峡部裂模型标本,再分别用单纯骨块、AFC置入模型标本椎间隙以固定该节段,测试以上4种状态下节段标本的应变、位移、刚度。结果该模型标本较对照空白标本刚度显著下降,AFC固定后刚度显著增加。结论(1)该峡部裂模型基本符合本试验的要求;(2)L5S1椎间隙正中放置1枚AFC,L4,5椎间隙左前外斜向放置1枚AFC均明显提高了峡部裂模型标本的稳定性,较同部位单纯植骨有更好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点与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点,并观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6例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资料,通过6~28个月随访,观察经后路内固定、椎间及后外侧融合术的疗效。结果6例均为L5椎体滑脱;4例因治疗合并伤漏诊腰椎滑脱而使之成为陈旧性损伤;2例曾在外院行腰椎后外侧内固定术失败。本组术后腰痛症状完全缓解,1例翻修发生一过性神经根不全功能障碍;术后X线片示5例解剖复位(83.3%),融合率为100%。结论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均为严重创伤所致,易发生在L5,因合并伤而致早期漏诊率较高。经后路内固定、椎间及后外侧融合术有望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TLIF手术在腰椎退行性滑脱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12例。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椎间融合器未见移位、松动,内固定无断裂、滑脱等并发症。术后JOA评分22-29分,平均28.2分,满意率91.7%。结论TLIF手术入路在椎管外,椎管内干扰小,避免术后椎管内瘢痕形成,具有固定牢固、卧床时间短、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双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滑脱症患者42例,男18例,女24例。按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2例,Ⅱ度滑脱15例,Ⅲ度滑脱5例。单阶段滑脱36例,2个阶段滑脱6例。真性滑脱30例,假性滑脱12例。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按照邹德威综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3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5.2%。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双Cage椎间植骨是治疗Ⅰ~Ⅲ度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后正中入路、Wiltse手术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3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其中23例行后正中入路TLIF手术(后正中入路组),14例行Wiltse入路TLIF手术(Wiltse入路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融合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26个月,平均15.7个月,两组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X线片显示滑脱复位无丢失、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器械无松动或断裂.术后末次随访时Wiltse入路组融合率为86%,后正中入路组融合率为87%.Wiltse入路组和后正中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7.8±25.6)min、(128.5±38.7)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3.5±16.4)ml、(284.4±27.6)ml(P<0.05).Wiltse入路组和后正中入路组治疗后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腰痛及腿痛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正中入路、Wiltse入路TLIF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均可达到满意的椎间融合率和临床效果,Wiltse入路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16.
PLIG技术在治疗中老年多节段腰椎不稳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应用PLIG技术治疗中老年腰椎多节段退行性变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248例中老年患者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技术(PLIG),即一期彻底切除椎间盘,选择性椎管减压、后路单侧斜入式椎间植骨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恢复节段间的正常序列,使腰椎即刻稳定。结果:随访6个月~5年,优158例,良81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6.37%。术后3、6、8、12个月摄X线片显示复位稳定,椎间植骨良好,8个月后均获得骨性融合,6例由于骨质疏松出现椎间隙高度部分丢失,5例出现骨吸收现象,10例异体骨融合期延长,2例出现相邻间隙退行性变。结论:该技术治疗中老年多节段腰椎不稳,可彻底清除椎间盘组织,解除神经卡压,矫正畸形,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保存正常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腰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78例患者优58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3.6%。植骨融合率93.6%。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感染、脑脊液漏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椎间融合器植入手术是目前比较适合于腰椎不稳症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自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2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弹力袜两种方案预防腰椎融合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7月行腰椎融合术后患者203例,随机分为口服利伐沙班预防方案组(A组,101例)和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弹力袜预防方案组(B组,102例),均于术后7d停止预防措施。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d行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及血液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含量。术后记录48h引流量、90d内VTE发生情况及出血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术后90d内均无VTE发生;B组术后7d无VTE发生,术后第13天及第45天分别有1例发生VTE;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8)。术后7d D-二聚体含量B组是A组的2.2倍,同时两组术后7d D-二聚体含量均比术前高,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两组术后48h伤口引流量、术后第7天PT、APTT水平及术后90d内出血不良反应病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间歇充气加压泵联合弹力袜在预防腰椎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效果相当且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