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动态测定60例HIE新生儿生后24、48、72h及7d血清TNF-α和NSE水平,并以2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24h)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IE组患儿血清TNF-α、NSE水平明显升高(P<0.05);轻度HIE组、中度HIE组和重度HIE组患儿TNF-α、NSE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TNF-α与NSE表达强度的变化呈正相关(r=0.765,P<0.05)。结论 TNF-α和NSE在HIE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宏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3):291-293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分度和分期不同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患儿脑利钠肽(BNP)、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索可早期诊断、判断患儿病情进展和预后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足月新生儿,根据临床分度标准将其分为轻度亚组(21例)、中度亚组(25例)和重度亚组(14例)。测定脑病各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浆BNP、血清脂联素的水平。选择同期我院分娩的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组急性期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的加重,血清脂联素水平逐级下降(P〈0.05)。脑病各组恢复期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急性期显著增加(P〈0.05);轻度和中度组的急性期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低于重度亚组(P〈0.05),恢复期较同组急性期显著下降(P〈0.05)。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BNP(r=0.567)、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病情呈显著负相关;与临床分度(r=0.403)呈显著负相关,与病程(r=0.328)呈显著正相关。结论:BNP、脂联素可作为早期诊断、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病情进展和预后的量化指标,联合监测将对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临床意义。方法 8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根据Child分级分为A(35例)、B(30例)、C(20例)3组,并与正常组(56例)相对照。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A、B、C三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是反映肝炎后肝硬化肝功损害程度及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糖尿病性难愈创面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性难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予以MEBO联合VSD治疗局部创面,对照组患者单独予以VSD治疗局部创面,动态监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第3、7、14、21天,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治疗第3天研究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357、2.219、3.006,P=0.000、0.029、0.003),而治疗第21天研究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291、3.717、3.764,P均=0.000)。结论与VSD单独应用相比,MEBO与VSD联合应用可使创面快速进入炎症反应期,从而促进创面快速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1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脑脊液及血清TNF-α测定,另有15名临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也进行TNF-α测定。TNF-α应用ELISA法检测。结果病毒性脑炎组急性期血清、脑脊液TNF-α水平明显增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显著下降(P<0.01),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急性期脑脊液及血清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TNF-α不仅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还参与了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血清及脑脊液中TNF-α水平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阵  杨春  李民 《临床军医杂志》2009,37(6):1035-1036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的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76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中TNF-α、IL-6水平。比较分析CHF患者与正常人以及不同心功能程度的CHF患者之间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CHF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均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呈高度正相关。不同程度心衰患者之间TNF-α、IL-6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CHF患者存在免疫激活和心肌炎症反应,心衰程度越重,炎症反应也越明显。放射免疫方法测定TNF-α、IL-6对CHF病程及治疗疗效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ITP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6、IL-17、TNF-α水平。结果 40例ITP患者治疗前血清IL-6、IL-17、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0.05);ITP患者治疗后除IL-6外,IL-17和TNF-α均恢复至正常对照组的水平(P>0.05)。结论 IL-6、IL-17、TNF-α与ITP的疾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合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采用相同创面治疗方法治疗的92例重度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6例合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患者设为脑病发生组,将66例未发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患者设为脑病未发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第7、14、21天时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第7、14、21天,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脑病发生组:F=133.400、53.410,P=0.000、0.000;脑病未发组:F=92.980、56.430,P=0.000、0.000),且各时间点脑病发生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脑病未发组(IL-6:t=8.006、8.345、5.347,P=0.000、0.000、0.000:TNF-α:t=3.525、7.960、3.354,P=0.001、0.000、0.001)。结论重度烧伤合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动态监测这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作为早期诊断及预防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儿童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NSE的测定,另有10名临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也进行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NSE测定。TNF-α、IL-6应用ELISA法检测。NSE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结果病毒性脑炎组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NSE水平均明显增高,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脑脊液中TNF-α、IL-6、NSE水平与血清中TNF-α、IL-6、NSE水平呈正相关[r(TNF-α)=0.338,P<0.01;r(IL-6)=0.256,P<0.01;r(NSE)=0.374,P<0.01];病毒性脑炎组血清及脑脊液中IL-6与NSE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s)=0.108,P>0.05;r(csf)=0.145,P>0.05],TNF-α与NSE水平有直线相关性[r(s)=0.387,P<0.01;r(csf)=0.401,P<0.01]。结论脑脊液和血清中NSE可作为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组织损伤的客观指标之一,TNF-α、IL-6参与了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血清及脑脊液中TNF-α、IL-6水平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永年  龚守军  徐斌  黄祝青 《武警医学》2002,13(12):716-719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6,IL-6)、白细胞介素-8(Ntereukine-8,IL-8)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46例乙肝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同时对其血清透明质酸(Hyaline acid,HA)、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PCⅢ)、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C-Ⅳ)水平亦进行同步测定;并对68例行肝穿刺。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并与肝损害程度及肝纤维化(HA、PCⅢ、C-Ⅳ)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血清TNF-α、IL-6、IL-8水平同血清胆红素(Total biliribin)、谷丙转氨酶(ALT)亦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及肝功能损害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能反映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黄体酮对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5例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黄体酮组。对照组行必要的神经外科处理及常规药物治疗;黄体酮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体酮治疗1.0mg/(kg.d),连用3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伤后第1、3、5天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伤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伤后第1天TNF-α、IL-1β的含量黄体酮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均和正常对照组有差异(P<0.05)。伤后第3、5天,TNF-α、IL-1β的含量黄体酮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伤后3个月GOS评估结果显示,黄体酮组预后良好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可以降低血清TNF-α、IL-1β含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牙周健康状况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受试者70例,其中正常组,轻度、中度及重度牙周炎组分别为10例,20例,20例,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法检测受试者血清IL-21与IL-6水平。结果牙周炎组患者血清IL-21和IL-6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重度牙周炎组患者血清IL-21和IL-6表达分别高于轻度、中度牙周炎组(P<0.05);血清IL-21、IL-6表达强度与牙周病严重程度的变化呈正相关(r=0.653,P<0.05)。结论检测牙周病患者血清IL-21和IL-6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制、预防和指导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IL-6、TNF-α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正常对照组、UA患者罗格列酮干预组和未干预组血清中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UA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罗格列酮干预组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低于未干预组(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降低UA患者IL-6、TNF-α的水平,可能通过保护血管内皮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牙本质细胞中P2X7受体(P2X7R)表达在牙髓炎发病及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取轻度牙髓炎、重度牙髓炎患者和健康者第三磨牙各20例,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P2X7R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2X7R蛋白表达水平;另采用ELISA法检测上述第三磨牙供者的血清样本中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按健康组、轻度牙髓炎组、重度牙髓炎组的顺序,第三磨牙成牙本质细胞中P2X7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患者血清中IL-1β、IL-6的水平显著增高;轻度牙髓炎患者血清中TNF-α与健康人比较,显著升高(P<0.05);但重度牙髓炎患者与轻度牙髓炎患者比较,血清中TNF-α则显著降低(P<0.05)。在轻度牙髓炎患者中,P2X7R mRNA表达与IL-1β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P2X7R蛋白表达与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在重度牙髓炎患者,P2X7R mRNA表达与IL-1β和IL-6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P2X7R蛋白表达与IL-1β和IL-6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成牙本质细胞P2X7R表达在牙髓炎发病和病情进展过程中表达增高,且该过程伴随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与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98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3组:轻度组(20分)57例,中度组(20~40分)16例,重度组(40分)25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并分析98例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与其Gensin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同时中度组亦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TNF-α、IL-6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有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开始治疗前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5、TNF-α水平,并与同期住院的70例COPD缓解期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IL-5、TNF-α浓度明显高于COPD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同时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IL-5、TNF-α浓度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IL-5、TNF-α明显升高,提示均参与了COPD的发生、发展;COPD缓解期虽然炎症明显减轻,但细胞因子仍持续升高并持续引起组织损伤。IL-5、TNF-α等细胞因子的监测对COPD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哮喘患儿血清TNF-α、IL-8、Ig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TNF-α、IL-8、Ig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组88例及缓解期组78例、正常对照组70例,分别抽取其静脉血测定血清TNF-α、IL-8、IgE,IL-8、IgE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应用ELISA法检测。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及缓解期组血清IgE、IL-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gE、IL-8、TNF-α水平也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1)。结论IL-8可能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发病过程,可能发挥正反馈调节作用,促进哮喘患儿IgE分泌;哮喘缓解期仍存在炎症反应。TNF-α在启动哮喘气道炎症并使其持续存在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特征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值定量测量在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确诊为HIE的患儿25例(轻度组8例,中度组6例,重度组11例)及正常对照组新生儿7例,应用3.0T磁共振对所有患儿及正常新生儿行颅脑MRI常规序列和DTI序列扫描。测量HIE各组及对照组新生儿颅脑各感兴趣区的FA值并分析各组间的FA值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重度组患儿额叶深部髓质、顶枕叶深部髓质、小脑半球、内囊后支、豆状核区、丘脑FA值较对照组新生儿明显降低(P值均<0.05),中度组/轻度组患儿额叶深部髓质、小脑半球、内囊后支、豆状核区、丘脑FA值较对照组新生儿明显降低(P值均<0.05),病例组患儿脑干FA值较对照组新生儿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患儿额叶深部髓质FA值较轻度组患儿明显降低(P值=0.000),顶枕叶深部髓质FA值较轻度组患儿明显降低(P值=0.002),豆状核区FA值较轻度组患儿(P值=0.000)、中度组患儿(P值=0.004)明显降低,其余组间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A值定量测量可作为新生儿HIE早期诊断客观依据,为HIE患儿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和恢复期免疫功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IL-2、sIL-2R、IL-6、IL-8均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P患儿急性期sIL-2R、IL-6、IL-8值均明显升高(P<0.01),IL-2值均明显下降(P<0.01),与急性期比较,MPP患儿恢复期IL-2值均明显升高(P<0.01),而sIL-2R、IL-6I、L-8值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MPP患儿恢复期IL-2、sIL-2R、IL-6、IL-8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紊乱,IL-2、sIL-2R、IL-6及IL-8值恢复较快,检测MPP患儿免疫功能,特别是IL-2、sIL-2R、IL-6和IL-8水平对疗效及预后的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病变脑区的DWI表现,并检测其ADC值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ADC值与NSE水平的相关性,为HI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足月新生儿HIE 27例,随机选取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在出生后24~48h检测血清NSE,1周内行MRI检查,均测量脑区的ADC值,对比HIE患儿与对照组的ADC值,并进行病变脑区ADC值与血清NSE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HIE患儿病变脑区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脑组织的ADC值(P0.05),轻、中度HIE患儿病变组织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儿病变组织的ADC值低于轻度和中度患儿(P0.05)。②重度HIE患儿的血清NSE值大于轻度和中度患儿,中度HIE患儿的血清NSE值大于轻度患儿(P0.05)。③重度HIE患儿DWI上高信号的病灶数多于轻度和中度患儿,中度HIE患儿DWI上高信号的病灶数多于轻度(P0.05)。结论:HIE患儿病变脑区的ADC值低于与正常对照组,且与血清NSE水平呈负相关,二者联合可为足月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