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宏劭  杨艳 《武警医学》2012,23(3):253-254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胃癌日益增多,在全球新发胃癌病例中42%的病例发生在中国^[1],因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特异症状,在确诊时,约50%胃癌患者肿瘤已无法切除,发生局部进展或转移。因此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2],胃癌为化疗中度敏感肿瘤,通过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3]。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S-1)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39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20):采用替吉奥胶囊(80120 mg/d),分早、晚2次餐后口服,d l120 mg/d),分早、晚2次餐后口服,d l28,休息14 d为1周期,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对照组(n=19):采用DCF方案治疗,即多西紫杉醇75 mg/m2,d l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d l静脉滴注;氟尿嘧啶300 mg/m2,d 128,休息14 d为1周期,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对照组(n=19):采用DCF方案治疗,即多西紫杉醇75 mg/m2,d l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d l静脉滴注;氟尿嘧啶300 mg/m2,d 15静脉滴注;亚叶酸钙200 mg/m2,d 15静脉滴注;亚叶酸钙200 mg/m2,d 15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35.0%与31.6%)和临床获益率(65%与5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1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胶囊与单药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或体型瘦弱患者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或体型瘦弱的晚期胃癌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阿帕替尼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者设为A组(n=16);采用单药替吉奥胶囊治疗者设为B组(n=15)。B组给予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根据体表面积给药,体表面积<1.25 m~2者,剂量为40 mg/次;体表面积1.25~1.50 m~2者,剂量为早40 mg/次、晚60 mg/次;体表面积>1.50 m~2者,剂量为60 mg/次。患者于早、晚餐后各1次口服,连服14 d,停药14 d,28 d为1个周期。A组口服替吉奥胶囊给药剂量同B组,在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给药,起始剂量500 mg/次,耐受良好者逐渐增加剂量至850 mg/次。1次/d口服,28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化疗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A组与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3.8%与2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1.3%与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乏力、血液毒性及消化道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43.7%)高于B组(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或体弱患者晚期胃癌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应用替吉奥联合低剂量顺铂方案一线化疗4~6个周期后疗效评价为疾病无进展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56例。根据继续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维持治疗组(28例)应用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对照组(28例)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维持治疗组客观有效率(35.7%)高于对照组(3.6%),疾病控制率(67.9%)高于对照组(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9个月)长于对照组(4.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1.7个月与9.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乏力、肝功能损伤等,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化疗后维持治疗中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可增加化疗有效率、延长疾病进展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香菇多糖治疗老年胃癌的疗效。方法选择&gt;70岁的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27例,给予S-1(替吉奥)40~60 mg/m2口服,服药7 d后休息7 d,28 d为一个周期;香菇多糖2 mg静滴,2次/w;共用6个周期。结果全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PR)3例(11.11%),病变稳定(SD)17例(63.96%),进展(PD)7例(25.93%),临床受益率(DCR)为75%;无进展生存时间(PFS)5.8个月(95%可信区间3.7~7.9),总生存时间(OS)为11.8个月(95%可信区间6.1~17.5)。主要不良反应有贫血11例、白细胞减低8例、食欲下降13例和乏力6例,未影响治疗。结论替吉奥联合香菇多糖治疗老年胃癌疗效确切,耐受性良好,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吉奥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口服替吉奥40 mg/m2 Bid,连用14 d,21 d为1周期,连用2周期以后评价疗效.结果:25例晚期胃癌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0例(0%),PR 5例(20.0%),SD 9例(36.0%),PD11例(44.0%),总反应率为20.0%.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为5.9月.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贫血、纳差、乏力、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无Ⅳ级不良反应.结论: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价DC-CIK作为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DC-CIK治疗卵巢癌的可行性.方法 无菌条件下抽取外周血100 mL,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DC)和诱导性杀伤细胞(CIK),细胞培养10天后,第一天输注给患者2×10 7个DC细胞,第二天输注2×109个CIK细胞,第三天输注2×109个CIK细胞,每个月1次,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通过QLQ-C30量表对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1)患者生命质量:总体健康、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症状领域、失眠及食欲丧失在治疗后均得到改善;(2)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均有所升高,抑制性T细胞(CD3+CD8+)下降;(3)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CA125和CA153水平降低.结论 DC-CIK生物疗法对于卵巢癌晚期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替吉奥(S-1)联合紫杉醇(TAX)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其耐受性.方法 47例初治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S-1+TAX化疗,S-1剂量80mg/m2,分2次餐后口服,d1~d14;TAX剂量80mg/m2,d1、d8,静脉滴注; 21d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47例患者中RR为40.4%,DCR为76.6%.中位PFS为5.4个月,中位OS为16.4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无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3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乏力(8.5%)、恶心(6.4%)、厌食(6.4%)、腹泻(6.4%).神经毒性轻微.结论 S-1+TAX治疗进展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推荐作为进展期胃癌的非铂化疗选择.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联合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治疗肾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间60例肾癌术后患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生成DC细胞;T淋巴细胞体外诱导生成CIK细胞.患者在切除原发病灶后,接受DC+CIK细胞免疫治疗,并给予IL-2静滴21 d.免疫学反应和临床疗效分别通过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细胞毒T细胞、NK细胞、NKT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例Ⅰ~Ⅲ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2例失访,1例复发,余未见复发、转移,随访时间7~6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8例Ⅳ期行姑息性肾切除患者中1例失访,随访的17例中1例CR,3例PR,8例SD,5例PD,随访时间6~6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无显著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DC+CIK联合IL-2治疗能够增强肾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根治性切除术后肿瘤的复发率,并且对于转移性肾癌的治疗也显现一定的疗效,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伊立替康联合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替加氟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伊立替康1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替加氟15mg/kg,静脉滴注,第1~5天,21天为1个周期。结果46例患者能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21例,疾病稳定12例,疾病进展13例。总有效率为45.6%,临床获益率为71.7%。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替加氟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获益率高,耐受性良好,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联合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自体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及随访结果.方法 采集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实验室体外培养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经无菌检测、流式细胞术表型鉴定及细胞计数后回输给患者.于第7、9、11、13天皮下注射DC,第11、13天静脉回输CIK,每疗程间隔3个月,直至疾病进展,观察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经DC-CIK治疗后的客观反应率为37%,疾病控制率为85%,2年总生存率为81.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3+CD4-CD8+、CD3+CD19-、CD3-CD19+、CD3-CD16+CD56+、CD3+CD 16+CD56+、CD3+HLA-DR、CD3+HLA-DR+、CD3+CD28+CD8+细胞亚群及Th2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Th1细胞有升高趋势(P<0.05),多次治疗后CD3+CD4+CD25+T细胞(即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有降低的趋势(P<0.05).治疗过程中27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为转移性肾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叶圣权  宋宇  孙丽云  王欢 《武警医学》2017,28(5):443-446
 目的 研究化疗联合DC-CIK免疫细胞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选取180例诊断为晚期胃癌的患者根据来诊时间排序,序列号为单号患者作为观察组,序列号双号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化疗(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行DC-CIK免疫细胞治疗,治疗前后用“肿瘤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评估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QLQ-C30问卷中整体功能、特异性症状模块各个指标及整体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疲劳、恶心呕吐、疼痛、气促、睡眠障碍、食欲差等特异性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但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CIK联合常规化疗能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胃癌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负载患者自体胃癌抗原后的树突状细胞 (DC)在体外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CTL)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以组合酶消化法从胃癌手术标本中获取胃癌细胞 ,冻融制备胃癌抗原。GM -CSF、IL - 4体外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获得DC并负载胃癌抗原 ,继而以其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胃癌抗原特异性CTL ;用CytoTox 96 TM检测CTL对患者自身胃癌细胞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负载胃癌抗原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患者自身胃癌细胞的杀伤率达 88 17% ,显著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细胞的杀伤率 ,P <0 0 5。且其对同种不同分化类型的胃癌细胞株MGC80 3、MNK2 8也有较高的杀伤效应 ,而对LOVO及HepG2 肿瘤细胞无显著杀伤作用 ,P<0 0 1。结论 :负载胃癌抗原的DC体外可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效应 ,揭示以DC为中心的肿瘤生物治疗可望提高胃癌综合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IK)共培养 (Ag-DC-CIK)细胞对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武警总医院2011-01至2014-01确诊为晚期RB的26例患儿资料,其中13例采用Ag-DC-CIK细胞回输联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其余13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资料,观察Ag-DC-CIK细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患儿共接受67疗程134次Ag-DC-CIK细胞治疗。联合组2例D期患儿均获保眼机会,初诊时无手术机会的4例眼外期、远处转移期患儿2例获手术机会;常规组2例D期患儿均未获保眼机会,初诊时无手术机会的4例眼外期、远处转移期患儿仅1例获手术机会。联合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 、CD4+ /CD8+ 、CD3+ CD56+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上述细胞比例均无明显变化。在细胞回输过程中,仅1例次出现发热,体温37.8 ℃,未经处理恢复正常。所有患儿的血生化、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在细胞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g-DC-CIK细胞治疗晚期RB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