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预后评估.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5月入住ICU的VAP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VAP组第1、5天,转出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的PCT、CPIS、APACHEⅡ评分;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通过统计分析对两组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VAP患者第5天死亡组的CPIS水平(8.35±4.36)显著高于存活组(5.58±3.12),转出或死亡前最后一次死亡组的CPIS水平(9.27±3.04)显著高于存活组(3.35±2.20);VAP患者第5天死亡组的PCT水平(6.3±1.6)mg/L显著高于存活组(3.4±1.6)mg/L,转出或死亡前最后一次死亡组的PCT水平(8.1±3.4)mg/L显著高于存活组(1.6±1.1)mg/L;CPIS和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58,P<0.01和r=0.702,P<0.01).结论 动态监测PCT和CPIS对于评价VAP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CPIS、PCT持续高水平提示病情危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指导ARDS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医院ICU收治的132例ARDS患者根据病情分为A组30例、B组61例、C组41例;同时根据患者1周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82例,比较分析各组患者CPIS评分、住院时间、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CPIS评分A组(4.15±0.73)分、B组(7.59±1.71)分,两组比较,B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3,P<0.05),B组与C组比较,CPIS评分C组(10.02±2.51)分,C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P<0.05);随着ARDS病情的加重,患者病死率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0,P<0.05);入院第1、3天,两组患者CP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5、7天,死亡组CPI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死亡组MODS发生率为64.0%,显著高于存活组19.5% (P<0.05).结论 CPIS评分可作为评定其病情危重程度和预测死亡风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APACHE Ⅱ评分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准确评估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的危重程度及预后。[方法]对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急性生理改变与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Ⅱ)对疾病的危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全组APACHEⅡ评分均值为21.5分。57例死亡患者为24.4分,明显高于123例存活患者的18.1分(P﹤0.01)。经治疗5 d后,存活组评分明显下降,死亡组评分明显升高(P均﹤0.01)。随着APACHEⅡ评分增高,并发症发生率从7.1%升至80.0%;病死率从0逐渐升高至100.0%(P均﹤0.01)。[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是评估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病情危重程度预后的较好指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及时了解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程度,以指导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2013年6月入住ICU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生存组90例与死亡组30例,分别记录肺部感染患者第1、5天、转出或死亡前最后一次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对两组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探讨PCT浓度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年龄及入院时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入住ICU的时间、入院第5天及之后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CT水平越高、则感染越重;PCT水平持续升高者常提示患者的预后较差(r=0.979,P<0.01)。结论 PCT水平能及时反映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严重程度,并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临床肺感染评分诊断通气机相关肺炎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评价临床肺感染评分系统(CPIS)在通气机相关肺炎(VAP)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调查了解放军总医院在1986年7月~2004年6月间,机械通气>48 h的80例老年尸检病例,分别用临床诊断标准和CPIS进行评价.结果 80例患者发生34例VAP;临床诊断的敏感性67.6%、特异性58.7%、CPIS的敏感性76.5%、特异性67.4%.结论 CPIS评分对本研究人群VAP的诊断价值优于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且资料完整的患者随机分组,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行每日常规吸痰管吸痰+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或灌洗,对照组每日常规吸痰管吸痰,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进行VAP评估.结果 共有69例患者入选,机械通气>48 h,VAP诊断明确,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平均APACHEⅡ评分为(20.05±3.81)分,CPIS评分平均值为(6.9±1.8)分;在发生VAP的第3、5、7天,两组CPI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前后比较,CPI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在发生VAP后治愈所需时间、住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监测对预测VAP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缩短VAP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TREM-1)联合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88例有创机械通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机械通气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外周血及肺泡灌洗液标本并进行检测,同时进行CPIS评分,根据治疗后评估,将88例患儿分为VAP组(46例)与非VAP组(42例),应用ROC曲线评价PCT、TREM-1、CPIS联合指标对VAP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的PCT(第1天:0.53±0.15ng/mL vs 0.36±0.12ng/mL;第3天:2.07±1.22ng/mL vs 0.45±0.13ng/mL;第7天:2.54±1.31ng/mL vs 0.47±0.12ng/mL)、TREM-1(第1天:4.18±1.17pg/mL vs 3.01±0.78pg/mL;第3天:3.01±0.78pg/mL vs 3.52±0.85pg/mL;第7天:9.62±1.93pg/mL vs 4.03±1.14pg/mL)、CPIS评分(第1天:4.2±1.1分vs 3.4±1.2分;第3天:5.2±0.9分vs 3.3±1.1分;第7天:5.5±1.2分vs 3.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t值分别为-5.369、-7.583、-9.034;TREM-1:t值分别为-4.985、-7.370、-14.834;CPIS评分:t值分别为-3.053、-8.381、-6.437;均P<0.01).第3天指标的诊断效能最高,PCT、TREM-1、CPIS评分联合指标对诊断VA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80.4%、100.0%、93.5%、100.0%.结论 结合PCT、TREM-1、CPIS评分综合分析,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对新生儿VAP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分析药学监护放射性肺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提供数据。方法在2013年7月-2015年3月选择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38例确诊为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应用药学监护的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的方法;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等临床资料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1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相关治疗后,试验组的KPS评分为(83.01±4.88)分,对照组为(72.13±2.33)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病灶大小试验组为(10.22±1.11)cm2,对照组为(16.66±3.39)cm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放射性肺炎患者肺部感染实施药学监护的方法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剂量氨溴索应用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ICU住院的71例VAP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常规剂量组37例,给予氨溴索治疗;大剂量组34例,给予氨溴索,疗程均为14 d,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大剂量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分类、CPIS评分、氧合指数治疗前较治疗后7d和14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大剂量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14d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PIS评分有降低趋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PIS评分在治疗后7dP值分别为0.002、0.049和0.002,治疗后14dP值分别为0.020、0.038和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呈升高趋势,在治疗14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与大剂量组相比其住院天数分别为(42.68±19.85)d和(26.76±14.41)d、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7.11±8.60)d和(19.18±10.30)d,有延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内再次气管插管概率和病死率常规剂量组分别为10.81%、29.73%,大剂量组分别为8.82%、20.59%.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VAP患者在缩短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再次气管插管概率和病死率较使用常规剂量氨溴索组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抗菌药物选择的干预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根据肺部感染评分予以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分别(9.78±2.45)d、(17.95±3.43)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97±4.12)d、(23.87±4.38)d;病死率分别为10.3%、31.0%,真菌定植率分别为10.3%、27.6%;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部感染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抗菌药物选择的干预及对预后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闫文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925-592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小儿肺炎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并经过临床确诊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患儿经过3~5天临床治疗后有99例患儿体温明显下降,咳嗽明显减轻。治疗7~9天后有18例患儿体温平稳,咳嗽明显减轻,其中有3例患儿合并军团菌感染高热持续11天后体温才恢复正常,临床对于合并其他的细菌感染18例患者给予头孢类或美洛西林治疗,对该组患儿临床经过12天治疗后经过复查X线胸片好转后出院进行随访,经1个月随访,所有患儿全部治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除呼吸道疾病外,常合并肺外多系统的损害,咽拭子支原体DNA检测阳性可以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采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变化率测定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肺炎患者98例,重症肺炎组50例,轻症肺炎组48例.动态观察其血清PCT、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浓度的变化情况.记录重症肺炎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比率及病死率.结果 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19.8±21.6)μg/比(1.5±0.8) μg/L,(34.3±13.1) ng/L比(11.5±5.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IL-6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随着病情被有效控制而迅速下降,WBC、CRP及IL-6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CRP下降幅度(10.3±7.8)%,IL-6下降幅度(12.4±6.9)%,PCT下降幅度(43.5±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传统炎性指标WBC、CRP及IL-6而言,PCT更能协助对感染的诊断,且其变化率对判断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与非老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09年于北京安贞医院呼吸科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C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老年CAP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非呼吸道症状,多伴有基础疾病表现,易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血症;老年CAP组平均住院时间比非老年CAP组住院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CAP组平均住院费用比非老年CAP组住院费用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CAP组患者均合并基础疾病,以心血管疾病和COPD多见;根据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35例老年CAP组患者中,评分为Ⅲ级的10例占29.0%、Ⅳ级20例占57.0%、V级5例占14.0%;非老年CAP组患者25例,均为PSI评分Ⅰ~Ⅱ级;老年CAP组34例好转,1例死亡,住RICU 7例占20.0%,需要机械通气4例占11.0%;非老年CAP组患者均好转.结论 老年CAP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漏诊、误诊,值得高度重视;老年CAP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及合并症多,预后差,应及早进行综合性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通过PSI可进行危险分层以全面评估CAP患者病情,筛选高危患者,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合理应用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SIRS评分对ICU危重症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 70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其预后与SIRS评分的关系.结果 70例患者中,存活51例,占72.9%,死亡19例,死亡率为27.1%;在死亡的患者当中SIRS评分高的死亡率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ICU患者,SIRS评分分值高可能预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痰液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260例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痰液标本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特点,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鉴定系统,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结果判断标准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2年版临床标准,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0例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0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2株占81.82%,革兰阳性菌29株占9.41%,真菌27株占8.77%;前6位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2.08%、16.56%、10.71%、10.39%、7.14%、7.14%;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头孢西丁等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耐药率较低。结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多药耐药日趋严重,根据抗菌药物耐药性特点提供对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早期经验用药,指导和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肺癌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中的特点及其对于此类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肺癌合并血流感染患者124例的临床资料。记录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流感染后24 h内D-二聚体测定值,根据患者30 d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D-二聚体对肺癌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法分析30 d生存率。结果肺癌合并血流感染患者D-二聚体升高为2.38(1.04,5.47)μg/ml。未接受放化疗者D-二聚体高于接受放化疗者(P=0.047),肝功能不全者高于无肝功能不全者(P=0.030)、qSOFA评分2~3分者高于qSOFA评分0~1分者(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D-二聚体预测肺癌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5(P<0.001),截断值为6.155μg/ml;生存分析显示低D-二聚体组30 d生存率为85.42%(82/96),高D-二聚体组30 d生存率为25.00%(7/28)。结论血清D-二聚体水平在肺癌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中显著升高,临床应关注D-二聚体水平高于截断值(6.155μg/ml)的患者并干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