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HLA-A、B基因多态性与遵义地区汉族人群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群体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10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A、B基因分型,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度(RR).结果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组中,HLA-A*31、B*58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4%、l2.5%,较健康对照组的0、5%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380和7.792,P<0.05,RR值分别为18.47、2.91);患者组中HLA-B*40等位基冈的基因频率(11%)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9%),两者之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095,P<0.01,RR值为0.47).结论 研究提示在遵义地区汉族人群中,初步认为HLA-A*31、B*58基因与HFRS呈正相关,HLA-B*40基因与HFRS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HLA-A、-B基因多态性与流行性出血热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LA-A、-B等位基因与流行性出血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HLA-A、-B等位基因.结果 与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在50例出血热患者中HLA-A*31的基因频率明显增高,经统计学检测,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RR=14.8,x2=4.388,P=0.036);患者组中HIA-B*40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RR=0.42,x2=3.895,P=0.048).结论 HLA-A*31、-B*40等位基因与流行性出血热具有相关性,A*31可能是其易感基因,B*40可能是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能抑制MHC—Ⅱ类分子表达的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MHC class Ⅱ transactivator,CⅡTA)基因的突变体.并探讨其抑制MHC—Ⅱ类分子表达的机制。方法:用PCR、酶切及连接技术,构建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2,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3以及含起始密码子及NLS(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的pcDNA3mCⅡTA4突变体。用脂质体转染法,将上述3种突变体及空载体pcDNA3转入Hela细胞和Raji细胞中。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观察他们对Hela/Raji细胞HLA—DR/DQ分子的诱导性和组成性表达的影响。将mCⅡTA4转移到对四环素浓度依赖的质粒pU-HD10-3上,通过改变培养环境中四环素的浓度,调节外源CⅡTA突变体的表达量,观察突变体的表达量与MHC-Ⅱ类分子受抑率的关系。结果:细胞和基因水平证实,pcDNA3mCⅡTA3和pcDNA3mCⅡTA4对Hela/Raji细胞HLA-DR/DQ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pcDNA3mCⅡTA2和空载体pcD-NA3无此作用。MHC-Ⅱ类分子被抑制的程度与外源转入CⅡTA突变体(pUHD10-3mCⅡTA4)的量明显相关。结论:成功地构建pcDNA3mCⅡTA3和pcDNA3mCⅡTA4,并能抑制HLA-Ⅱ类分子的表达。初步证实CⅡTA突变体是通过与胞内的野生型CⅡTA竞争性结合反式激活蛋白,来抑制MHC-Ⅱ类分子的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4.
云南白族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R、DQ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发病机理极为复杂。近年来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SLE的发病中起决定性的作用。HLA是迄今发现的最具多态性的遗传系统,它具有地区、种族、民族等的差异,其中HLA-DQ、DR等位基因的多态性与SLE易感性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我们运用单克隆抗体微量淋巴毒试验(monoclonalantibodiesmicrocy-totoxicityassay)[1],探讨云南白族SLE与HLA-DR、DQ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SLE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湖南汉族人群HLA-DR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PCR/SSO基因分型技术对93例湖南汉族鼻咽癌患者和93例健康对照作HLA-DRB1、-DRB3、-DRB4、-DRB5基因分型,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分布的差异。 结果: NPC组DRB1*1101明显低于对照组,DRB1*0801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P值经Bonferroni校正后,差异均无显著(Pc>0.05)。 结论: 湖南汉族人群HLA-DR位点与鼻咽癌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LA-DQ、HLA-DR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南宁市社区居民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广西南宁市社区居民IBS患者、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102例、108例,常规提取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进行HLA-DQ、HLA-DR基因多态性鉴定,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IBS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HLA-DQ、HLA-DR的基因型和基因分布频率,并对两组间基因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1)IBS患者组HLA-DQ6基因表达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44.1%vs29.6%,OR=1.875),而HLA-DQ2基因表达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14.7%vs 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BS患者组HLA-DR13基因表达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17.6%vs 7.4%,OR=2.679),而HLA-DR17基因表达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8.8%vs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基因频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南宁居民IBS的遗传易感性可能与HLA-DQ、HLA-DR基因多态性相关,HLA-DQ6、HLA-DR13基因可能是广西南宁居民IBS的易感基因,而HLA-DQ2、HLA-DR17基因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基因水平调查遵义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并了解其多态性分布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遵义汉族200名健康个体进行HLA-DRB1、DQ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遵义地区汉族HLA-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中低分辨水平,共检出13个DRB1基因,7个DQB1基因,DRB1*09、DRB1*08及DQB1*05基因频率相对较高;DRB1*10及DQB1*04基因频率相对较低。与我国北方、南方汉族比较,更接近南方汉族人群。结论:遵义汉族人群HLA-DRB1、DQB1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其分布符合南方汉族的特点,可能与重庆汉族人群有较为密切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关节肿痛,继而导致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关节畸形,最终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HLA-DR基因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HLA区域,其中包含了许多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白血病患者及其相关人群罕见的HLA-DR/DQ连锁不平衡单倍型。方法 对2000-2005年在我院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HLA配型的白血病患者及与患者有血缘关系的家系供者共1500例的血液标本,采用低分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进行HLA-DR/DQ基因分型,并对两位点间连锁不平衡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1500例中患者650例,平均年龄25岁;家系供者850例,平均年龄42岁。结果 在41例的血液标本中发现13种罕见的连锁不平衡单倍型,主要为HLA-DQ8 或HLA-DQ9与不同DR位点的连锁。其中DR14/DQ4、DR4/DQ5、DR9/DQ6、DR9/DQ7、DR8/DQ8、DR9/DQ8、DR12/DQ8、DR13/DQ8和DR14/DQ9共9种单倍型尚未见报道。650例白血病患者中有20例存在12种罕见的连锁不平衡单倍型,850例家系供者中有21例存在8种罕见的连锁不平衡单倍型。DR8/DQ8单倍型只见于家系供者,而DR14/DQ4、DR12/DQ6、DR11/DQ8、DR13/DQ8和DR14/DQ9单倍型则只见于白血病患者。41例HLA-DR/DQ基因分型结果显示,连锁不平衡单倍型与DR52(DRB3)宽抗原相关联者占58.5%(24/41),与DR53(DRB4)宽抗原相关联者占36.6%(15/41),而与DR51(DRB4)宽抗原相关联者仅占4.9%(2/41)。所发现单倍型频率最高的为DR12/DQ8(0.0023)和DR9/DQ8(0.0023),其次为DR11/DQ9(0.0020)和DR12/DQ9(0.0017)。13种连锁不平衡单倍型的绝对及相对连锁不平衡参数均为负值,说明它们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较为罕见,并处于连锁不稳定状态。结论 发现了罕见的DR/DQ连锁不平衡单倍型,对补充中国汉族人群HLA-DR/DQ基因的连锁不平衡类型,提高HLA分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意义;同时,DR/DQ连锁不平衡单倍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为疾病关联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和PEG沉淀-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了EHF病人血清中IgE和IgE-CIC产生的动态水平。检测结果发现IgE水平于发病3~5天达高峰IgE-CIC于发病6~10天达高峰,此时机体RBC排除CIC及补体溶解IC活性(CRA)功能低下,随着排除CC功能的恢复,CIC减少。如往病人血清中加入含补体血清时,CIC被溶解,CIC水平下降,提示给病人输注大量新鲜含补体血浆可达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中晚期病人免疫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导了流行性出血热(EHF)中晚期病人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上升,补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溶解活性(CRA)显著地低于正常人(P<0.01).应用联合抗过敏疗法加用新鲜血浆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病人血清 CRA 增强,CIC 浓度下降,临床各项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病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HLA—DR、DQ基因单倍型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27例中国东北汉族PV患者的HLA—DRB1、DQB1等位基因测定,进行单倍型分析,并与9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组中单倍型DRB1*140x-DQB1*0503、DRB1*140x-DQB1*0201、DRB1*120x-DQB1*0503和DRB1*140x—DQB1*0302的频率明显增高,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特异单倍型可能是决定寻常型天疱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姚正兵  刘琏 《免疫学杂志》1991,7(1):29-32,47
本文用人肺组织和人白细胞制备集落刺激因子(CSF),在体外建立人骨髓粒一单系前体细胞的液体培养。用陈株和C8株两株EHF病毒人工感染,分别在感染后2~4天用免疫荧光法即可检出EHF病毒抗原阳性(EHFV-Ag~+)细胞。随感染时间的延长,Ag~+细胞逐渐增加,荧光亮度增强。将感染病毒的第一代培养物冻融后重新接种新分离的骨髓细胞,第二代感染细胞亦为EHFV-Ag~+,且荧光亮度增强。结果表明EHF病毒能在人粒—单系前体细胞中增殖,并释放感染性EHF病毒。用改良免疫酶染色法观察到骨髓晚幼粒及杆状核细胞的胞浆内有大量的EHFV-Ag,这提示EHF患者外周血中EHFV-Ag~+中性粒细胞可来源于骨髓中感染的粒系细胞。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是人体内很重要的一种抗氧化酶,它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共同构成人体重要的抗氧化酶系统,三者协同,减少了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防止脂质过氧化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机体的损害,维持体内氧化-抗氧化平衡.过氧化氢酶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该酶的活性及转录活性有关,从而影响个体间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6.
某部破冰船109人,自1991年10月23日至翌年1月25日共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26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至翌年1月上旬。鼠密度为11.9%,鼠带毒率为38.7%,均为褐家鼠;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6.1%。船靠码头是出血热疫源地。11例病人有明确的病前食用鼠污染食物史。我们认为这是一起以来自码头的褐家鼠为传染源、以食物传播为主要途径的家鼠型出血热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