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从靛玉红肟合成粗品中离除靛玉红、靛蓝等杂质,探讨靛玉红肟衍生物晶体的获得实验方法,为实验室以靛玉红为前体合成高效、低毒的靛玉红肟衍生物奠定基础.方法:筛选色谱分离系统,从靛玉红肟粗品混合物中分离出靛玉红肟、靛玉红、靛蓝等成分,重结晶得到靛玉红肟、靛玉红晶体.结果:采用氧化铝-硅胶复合固定相色谱,实现对靛玉红肟混合物中目标成分的离析.结论:实验采用氧化铝-硅胶复合固定相色谱离析能够实现靛玉红、靛蓝等的离除,为进一步探讨靛玉红肟衍生物晶体的结构及其构效关系打下了前期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 靛玉红及马利兰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主要药物,但小刘量至本病报道较少。我院于1984~1990年治疗25例,有效率为100%,且远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5例均为住院病人,经临床、血象及骨髓象确诊为慢粒白血病慢性期(均为初治病人)。男性12例,女性13例。19~30岁7例,31~40岁10例,41~50岁5例,51~61岁3例。 相似文献
3.
靛玉红是中药青黛中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成分,目前常用半合成品。靛玉红片中靛玉红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色法操作较繁,不能消除靛蓝的干扰。解联立方程法必须已知或用实验测定。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操作不够迅速。后两种方法回收率均偏低。本文报道的方法简便,测定迅速,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5.
6.
刘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87,(Z1)
聂×、女、29岁、工人,自1982年夏以来鼻衄2次,此后出现全身淤斑、齿龈出血,于83年6月因妊娠6个月前置胎盘阴道出血不止在本院妇产科行剖腹取胎后阴道仍出血、四肢淤斑,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于83年7月26日转入本科。体查:营养发育中等、心肺(一)、肝、脾未及,四肢可见散在淤斑。血象:血红 相似文献
7.
靛玉红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靛玉红是中国医学科学家在七十年代中期发现的具有新型结构的抗肿瘤新药,它是传统中成药当归芒荟丸中青黛的抗肿瘤有效成分[1].由于该化合物对慢粒白血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临床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对骨髓无明显抑制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大青叶,板蓝根中靛玉红含量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青叶、板蓝根中靛玉红含量测定董小平,孙波(江苏省药品检验所21008瞧宁县卫生局)主题词大青叶/分析,板蓝根/分析,靛玉红/分析我们采用了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大青叶、板蓝根主要成分靛玉红的含量.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1仪器与材料仪器型号:日本岛津C... 相似文献
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累及造血系统干细胞系的恶性肿瘤疾病,病程较长,发病年龄在20~46岁的人数最多.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新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造血干细胞移植、伊马替尼、α-干扰素(IFN-α)治疗CML,但由于价格及耐药等原因,上述方案的应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0.
11.
<正>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就我院1977年~1987年间收治的5例肝炎后再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为合成新的高效、低毒靛玉红腭衍生物需对对原料靛玉红进行前处理,分离除去干扰性异构体杂质,建立合成靛玉红腭衍生物及其晶体培养的后继工作中有指导意义的常规色谱离析方法.方法:进行色谱筛选研究,用分离度Ks,选择因子a确定色谱离析系统.结果:S、t、Ks,、a、k显示乙酸乙酯/氯仿、乙酸乙酯/石油醚二元组分展开剂,G-CMC-Na、硅胶HCMC-Na的色谱离析可用于对原料的处理,以硅胶H-CMC-Na/乙酸乙酯/氯仿的色谱离析经重结晶可得到靛玉红暗红色细小针状晶体.结论:根据实验确定的Ks,a的色谱离析系统,可以实现合成反应中对原料靛玉红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14.
二例获得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为乏力、头晕、贫血外貌、肝脾不肿大,外周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基本正常,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1×10~(12)~2.89×10~(12)/L,网织红细胞0~0.4%。骨髓象红系增生低下(3.7%、4.5%),幼红细胞缺如,粒红比例为15:1~15.9:1,淋巴细胞偏多(33.3%、34%),巨核细胞正常,血小板成簇分布。X线胸片未见胸腺瘤征象。例1胸骨骨髓象正常,拟诊为局灶性不典型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强的松、免疫增强剂、维生系C、维生素E、抗生素、中药和再障生血片治疗,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利胆片原标准中靛玉红的薄支鉴别方法存在分离效果差,空白有干扰,结果难以判断的问题,经过实验,进行了改进,选用氯仿-石油醚-甲醇为展开剂,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7.
18.
<正> 1 引言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属难治性贫血。儿科急性再障发病率高,出血、感染严重,死亡率高,预后不佳。我科自1980~1988年共收治小儿再障54例,现总结分析如下.2 临床资料2.1 一般资料2.1.1 年龄与性别男32例,女22例,男女比为1.45:1;年龄自1.5岁至14岁,其中小于3岁者3例,3~7岁13例,8~14岁38例,学龄儿童居多数。 相似文献
19.
菘蓝组织培养物中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是我国南北各地广为栽培的一种药用植物,是常用中药板蓝根和大青叶的主要来源。板蓝根和大青叶两者都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已知靛蓝和靛玉红是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对菘蓝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已有报道[1,2]。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菘蓝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变化,并讨论芽器官分化、试管增殖次数、光暗培养条件对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样品的获得 (1)由无菌条件下萌发的菘蓝四倍体实生苗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靛玉红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并考察不同药物浓度和增溶方法对其吸收速率的影响.方法 选用适当增溶剂提高靛玉红的溶解度,进行大鼠原位肠灌注实验.结果 靛玉红吸收较差,在4~16 mg·L-1内靛玉红的Ka值基本保持不变.各部位吸收速率依次为十二指肠≈回肠>结肠>空肠.尽管是否结扎胆管对吸收参数影响不大,但未结扎胆管时,小肠全肠段和十二指循环液的剩余药量-时间曲线波动较大,结扎胆管后波动明显减弱.结论 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靛玉红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并可能存在肠肝循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