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雍伟哲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21(21):F0002-F0002
介入治疗是心血管病治疗领域里的一个里程碑,它结束了药物和外科治疗统治心血管病治疗的时代,开启了三者并驾齐驱、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正是我国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开创者之一。日前,本刊记者走访了高院士,探访他作为中国心血管介入治疗发展亲历者的创业历程,倾听他对心血管病学分会工作的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2.
3月10日,记者在政协委员驻地采访了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所)长顾问高润霖。高润霖院士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尽快制订相关法规,有效提高公共场所猝死抢救成功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1,(11):F0001-F0001,3
法国巴黎当地时间2011年5月20日11时,在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大会2011(EuroPCR2011)全体大会上,伴随着奏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润霖院士举起了本年度“EthicaAward”奖杯。此奖项设立于2001年,  相似文献   

4.
査高飞 《中外医疗》2012,31(35):41-42
目的分析探讨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手术的临川疗效,为提供冠心病的治疗水平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全部进行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手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统计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56例患者接受手术后成功55例,占98.21%;失败1例,占1.79%,失败原因是球囊导管不能穿过病变部位;平均住院时间5.4d;死亡0例;出现并发症4例,包括血压低和心律失常。结论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手术简单快捷、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92例,随机均分为2组(n=96)。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QCC组采用QCC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QCC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4%,满意度为99.0%,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27.1%和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QCC模式护理,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7月-2015年3月接收冠心病患者中抽选,将80 例分成两组后行不同疗法,即: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疗法)、实验组(氯吡格雷疗法),预后对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患者预后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者2例,发生率为5.0%,和对照组25.0%相比较低,两者有区别(P <0.05).结论 临床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行氯吡格雷疗法作用显著,可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疾病症状,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7.
朱亚珅 《当代医学》2016,(35):150-151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时间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至术后半年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栓素B 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至术后半年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医学综述》2000,6(4):168-170
<正>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技术作为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纵观历史,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经历了逐步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作为介入心脏病学(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中的一部分,在80年代就成为医学科学的主要进展之一。国外在冠心病介入治疗这一领域内早已有了突破性进展。我国起步较晚,自1984年首例报道之后,始终未形成规模,只是近年来数量才有了较大增加,但仍明显少于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疗效。方法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2-07~2013-12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随机方法分组。参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注射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试验组患者术前至术后半年给予氯吡格雷以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与参照组相似(P>0.05)。试验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栓素B2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至术后半年给予氯吡格雷维持治疗,不会对患者凝血功能造成影响,有利于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希玲 《海南医学》2012,23(22):144-146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模式(QCC模式)在控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模式组)和观察组(品管圈护理模式组),每组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后的治疗态度、血小板活性检测项目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态度优于对照组,血小板活性检测项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护理模式可有效控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此类患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2007年新增院士结果揭晓。由中华医学会推荐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焕明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香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2.
13.
谢娜 《肝博士》2008,(2):16-18
2008年初春,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我电话采访了我国著名消化病专家曾民德教授,电话那头的曾教授非常和蔼,第一句话语便是“新年好”,简单的三个字,传递了暖暖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使我如沐春风。曾教授很健谈,声音洪亮,说到高兴事儿时总会伴随着爽朗的笑声。从采访中,我了解到曾民德教授不仅热爱工作,更是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清半胱氨酸水平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9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根据血清半胱氨酸水平分为两组,随访24个月,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ROC曲线提示预测截断值32μmol/L,敏感度为81.8%,特异性73.5%。随访24个月kaplan-meier曲线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干预,以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Jian  丛洪良 《医学综述》2008,14(16):2512-251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重要的治疗方法,迄今已走过30余年,目前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裸金属支架置入技术、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技术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三个里程碑。特别是近期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拓宽了PCI的适应证,看到了战胜支架内再狭窄的曙光。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能为冠心病手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我科于2001年12月~2008年6月共进行了714例冠状动脉造影,其中182例造影后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PTCA)+支架术。714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大优点是不需开胸和全麻,而利用介入治疗器材进入人体心脏和血管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其操作简便安全、快速有效、损伤小、合并症少,术后恢复快,能迅速达到血管重建,疏通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迅速而彻底地缓解和消除心绞痛症状,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且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与手术成功的外科搭桥术疗效相近。现将该科自2002年7月~2005年7月实行的45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等有关情报信息。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内1994年1月~2004年6月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及年代期刊分布、发文机构、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1994年以来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但多由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及全国中心城市的机构发表。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在我国开展虽稍晚,但发展迅速。在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论文数量都增长很快,尤其在1999年前后更明显。因受经济落后等因素影响,我国西藏、青海、贵州等西部边远地区在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展上还不是很理想,体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呼吸病学专家,我院呼吸内科的奠基者之一,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曾礼教授于2014年3月27日14点03分因病不治,享年80岁。  相似文献   

20.
徐标 《现代医学》2000,28(1):1-2
自1977年Gr櫣entzig首次开展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它已被称为现代医学领域的一次革命。除PTCA以外,新的介入疗法如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斑块的旋切、旋磨等已明显提高了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