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顽固性呃逆不仅引起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而且频繁呃逆常是病情危重的信号严重时可引起呼吸骤停而致病人死亡。我院采用全紧闭重复吸入治疗顽固性呃逆 35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男 2 1例 ,女 14例。年龄 2 2~ 79岁。手术后顽固性呃逆2 4例 ,急性脑卒中 8例 ,神经官能症 2例 ,肝癌晚期 1例。1.2 方法患者平卧 ,将麻醉机去掉钠石灰罐 ,面罩紧闭罩住病人的口、鼻部 ,使用紧闭循环回路 ,氧流量为 2L min ,嘱其自主呼吸 ,且深吸气、慢呼气 ,一般治疗时间 4~ 5分钟后移去面罩 ,吸入新鲜空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采用全紧闭重复吸入二氧化碳 (CO2 )、膈神经阻滞、颈部硬膜外阻滞等方法综合治疗顽固性呃逆 51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男 31例,女 20例;年龄 22~70岁,病程10d~7年,呃逆频率 40~70次 /min。有明显诱因 40例, 17例发生于脑外伤术后, 16例发生于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采取胃肠减压治疗。结果:21例于置管后5min内呃逆终止;4例于置管后5min内症状减轻,上下滑动胃管3~4次,1h左右呃逆终止。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通过胃肠减压对鼻咽部、食管、贲门胃底等部位的刺激,负反馈抑制呃逆中枢,抑制传出神经发出冲动而终止呃逆,疗效显著,尤对腹部疾病所致者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采取胃肠减压治疗。结果:21例于置管后5min内呃逆终止;4例于置管后5min内症状减轻,上下滑动胃管3~4次,1h左右呃逆终止。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通过胃肠减压对鼻咽部、食管、贲门胃底等部位的刺激,负反馈抑制呃逆中枢,抑制传出神经发出冲动而终止呃逆,疗效显著,尤对腹部疾病所致者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5.
呃逆是膈肌和肋间等辅助呼吸肌阵发性不随意挛缩 ,声门闭锁 ,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 ,发出特征性的声音。中医称呃逆 ,乃气冲上逆 ,喉间呃呃之声 ,声短而频 ,不能自制之症 ,生称“哕”[1] 我科采用缓慢吞咽温开水治疗呃逆 2 3例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住院的全部呃逆患者 ,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18- 70岁 ,平均年龄 4 4岁 ,其中术后患者 10例 ,胃癌 3例 ,肝癌 8例 ,胃炎 2例。1 2 分组 :按呃逆持续时间长短分A、B两组 ,呃逆持续时间在 2 4小时内为A组 ,在 2 4小时以上为B组。1 …  相似文献   

6.
针药并用治疗肿瘤顽固性呃逆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肿瘤患者经常出现呃逆 ,严重影响饮食与睡眠 ,是恶液质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顽固性呃逆多用利他林肌肉注射或胃复安、东莨菪碱、维生素B6在合谷或足三里穴位注射。我科 1999年 6月~ 2 0 0 2年 11月予针刺天鼎、足三里穴配合口服加味旋复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 2 6例 ,效果颇佳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2 6例患者中男性 2 0例、女性 6例 ;年龄 4 2~ 6 5岁 ,平均 5 3岁。均为本院恶性肿瘤并发呃逆的住院患者 ,不含精神、饮食及化疗引起的呃逆 ,均呈持续性发作 ,影响饮食与睡眠 ,病程 2~ 7d ,部分患者用其它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顽固性呃逆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智英  陈庆廉 《浙江医学》2001,23(4):232-232
呃逆系由各种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 ,一侧或两侧膈肌阵发性痉挛性收缩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 ,并发出一种短促而特别的声音。顽固性呃逆以其发作频繁、症状顽固、持续时间超过24h、常规治疗方法无效为特点 ,使患者倍感痛苦、病情加重 [1]。我科于1992~1998年应用双后溪穴注射氟哌啶醇加静脉注射麻黄素 (严重者加用东莨菪碱睡眠疗法 )共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性39例 ,女性11例 ;平均年龄 (51.3±18.8)岁。其中术后患者28例。发生呃逆后经镇静剂或针…  相似文献   

8.
呃逆俗称“打嗝”,是指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收缩运动,空气突然被吸入呼吸道内,并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的短促声响.呃逆持续时间大于2月被认为是顽固性呃逆(in-tractable hiccup,IH).张老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不但扩展了醒脑开窍法的临床应用范围,而且使呃逆患者收到切实有效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消心痛治疗顽固性呃逆1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两年我院试用消心痛治疗顽固性呃逆12例,收效满意。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在16岁~65岁之间。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改用本法治疗者10例,持续6小时以上首次用本法治疗者2例。原发病为脑血栓形成,冠心病,膀胱修补术后,胆囊炎等。治疗方法为消心痛5 mg,咬碎舌下含服,半小时内呃逆不止者,舌下追服5 mg,同时再口服5mg。呃逆反复发作,重复应用,24小时最大用量不超60mg,首次剂量不宜大于20mg。治疗期间不并用镇静剂及其他疗法,仅作病因治疗。服药后2小时呃逆仍不停止者为无效。治疗效果:服消心痛5mg后3分钟~30分钟呃逆停止者6例,追服消心痛10mg后,呃逆在2小时停止者4例,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顽固性呃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 4 8例 ,穴位注射 6 5 4 - 2 ,B组 4 7例 ,单纯针灸 ,C组 4 3例 ,单纯肌肉注射 6 4 5 - 2 ,观察呃逆治疗效果。所获数据经 χ2 检验。结果 A组有效率为 10 0 % ,其痊愈率较B组及C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自1978年至1984年用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12例,效果满意。12例均为男性,年龄23~59岁。亚急性重症肝炎7例,慢性重症肝炎2例,肝炎后肝硬化1例,肝癌1例,急性黄疸型肝炎1例。穴位通常用内关、合谷,疗效不佳时加膈俞。针刺得气后,将脉冲式电针器上的两根输出导线分别连接在已刺入的两根针体上,拨动治疗开关,给较强刺激。奏效时间1~6分,多数经3~4次电针治疗,呃逆不再发作。作者指出,重症肝炎一旦出现呃逆,应尽早行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电针时,可留针15~30分钟,2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87年应用持续颈部硬膜外麻醉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3例,现报告如下:例1 王×,入院前5日午夜无诱因突发持续性呃逆,每分钟4~8次,每次持续时间3~8秒。例2 段×,治疗前4日出现顽固性呃逆,每分钟8~10次,每次持续2~3秒钟.例3 黄×,15日前无诱因持续性呃逆,每分钟6~10次,每次持续时间2~4秒.治疗方法:选颈6~7间隙或颈7~1间隙穿剌,确定在硬膜外腔后置管4cm,注入0.5%布比卡因和2%利多卡因混合液10ml,5分钟后呃逆减轻,10~15分钟呃逆停止.  相似文献   

13.
呃逆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 ,有时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作者采用刺激悬雍垂加Valsalva法治疗顽固性呃逆36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3年 7月~ 1999年 7月于门诊及病房共治疗顽固性呃逆 36例 ,其中男 30例 ,女 6例 ,年龄 18~ 70岁 ,平均 34 5岁。1 2 诊断标准 (1)呃逆持续发作超过 48小时以上者。 (2 )经镇静剂、解痉剂或针灸治疗无效者。1 3 临床分型 :单纯性呃逆 2 4例 ,复杂性呃逆 12例。其中出血热 1例 ,肝硬化6例 ,肝癌 3例 ,胃癌 2例。1 4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让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对单独使用止呃止吐药爱茂尔无效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在继续使用西药爱茂尔注射液4mL,每6h肌肉注射一次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代赭旋复花汤,每日1剂,分3次服,结果:12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2d呃逆消失者7例,治疗3d呃逆消失4例,治疗4d呃逆消失者1例,其中1例复发者,加服中药2剂后治愈,结论;神经阻滞剂爱藏尔伍用重镇降逆,下气消痰的中药代赭旋复花汤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有互补作用,且见效快,疗效比较巩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呃逆是一种神经反射动作 ,由于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收缩运动 ,空气被突然吸入呼吸道内 ,同时伴有吸气时声门突然关闭 ,从而产生的一种特别声响 ,俗称打嗝儿。病理性反射性呃逆发作常较持久或为顽固性 ,多见于膈肌疾病、下食管、胃疾病以及其他膈上、隔下疾病 ,可分为中枢性、代谢障碍性及精神性呃逆[1] 。本症如为偶然发作 ,大多轻微 ,可以不用药物治疗而愈 ;若持续不断或反复发作者 ,则需要治疗。久病体弱而呃逆不止者 ,常为病情危重的征兆。 1994年 1月~ 2 0 0 2年10月 ,我们采用缓慢静注麻黄碱 (ephedrine,麻黄素 )的方法治疗门诊顽固性…  相似文献   

16.
补钙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常伴发呃逆 ,多呈顽固性 ,治疗较为困难。国内曾有报道脑卒中顽固性呃逆主要系低钙血症所致。据此 ,笔者对出现顽固性呃逆的脑卒中病人常规做电解质检查 ,发现患者普遍存在电解质紊乱 ,尤以低钙血症为著。给予补充钙剂后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中男性 18例 ,女性 10例 ,年龄 46~ 78岁 ;脑梗死 12例 ,脑出血 15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例 ,均符合全国第 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及经头颅CT证实。发病后 12 h~ 10 d出现呃逆、其中 2 4~ 96h以内出现者 2 1例。呃逆持续时间均在 48…  相似文献   

17.
呃逆,俗称打嗝,是一种膈肌痉挛性爆发性异常呼吸运动。它是由于膈肌局部、膈神经或3~5颈髓以上中枢神经受到刺激引起一侧或双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伴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特别的声音。其产生的原因分为外周性和中枢性。临床上如呃逆的发作超过48h未停止者称为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深丛阻滞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顽固性呃逆患者4例,用长效局麻药施行颈深丛阻滞治疗。结果 4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均临床痊愈。结论应用长效局麻药施行颈深丛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对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经1~2次治疗,痊愈52例,占86.7%,好转6例,占10%,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96.7%.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对各种治疗均无效的呃逆,称为顽固性呃逆。我从1973年1月至1986年12月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呃逆12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20~73岁。分别由癔病(4例)、脑血栓(2例)、结核性腹膜炎(2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急性胆囊炎(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幽门不全梗阻(1例)和急性胃炎(1例)引起。全部病人出现呃逆后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及时采用过下列方法。阿托品和安定等西药肌注或口服;用丁香柿蒂汤,丹溪泻心汤、旋复代赭汤、理中汤或益胃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