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抗原主要分为①细菌性;②病毒性。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可使TCRβ链上特定可变部位Ⅴβ表现的极大量T细胞全部活化。任何一组超抗原,由于活化T细胞而参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最近,发现了几例新的细菌性超抗原,本文只就与超抗原的病原性这一热门话题作一报告。1.细菌性超抗原和Crohn病细菌性超抗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金葡菌所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新生儿TSS样发疹症、Yersiniapseudotuberculosis、猩红热等。最近,将从Crohn病组织中选择性分离出来的细菌源性分子Ⅰ2,放入小鼠肠管中,结果显示出了对小鼠Ⅴβ5+T细胞的超抗原活性,但不…  相似文献   

2.
胡宜 《日本医学介绍》2007,28(5):239-240
一、定义以及由来 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APC)接触后可进行特异性抗原识别,并由此开始激活免疫反应。抗原递呈细胞在细胞内经特殊程序约生成9个抗原肽,与自身MHC结合而形成复合体(pMHC)表达于细胞表面。T细胞通过抗原受体(TCR)识别pMHC复合体。该识别信号通过与TCR会合的CD3分子群传向细胞内,诱导T细胞活化。为克隆免疫细胞表达单个细胞各自不同的受体。具有单一受体的单一T细胞与提呈特异抗原的单一APC接触,进行一对一抗原特异性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对蛋白质等大多数抗原,B细胞产生抗体时都需要T细胞的辅助.在B细胞增殖分化为抗体产生细胞时,只是其抗原受体与抗原的结合的刺激是不够的,还必需有B细胞表面的CD40分子与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CD154分子结合的刺激,T细胞释放IL-2、IL-4、IL-5和IL-6等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的刺激才能使B细胞分化为抗体产生细胞.把这样的抗原称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T cell dependent antigen,TD)或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相似文献   

4.
Fas抗原系统引起的细胞凋亡宫胁利男细胞凋亡作为将无用细胞排除的机制,是一种为保持机体正常状态所必要的生理性细胞死亡。当然,细胞凋亡在控制构成免疫系统的免疫担当细胞其分化、发育、增殖的免疫应答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凋亡的诱导最终归结于内因性核分...  相似文献   

5.
赵谨  王心 《日本医学介绍》2005,26(6):286-287
树突状细胞(DC)作为T细胞被抗原特异性活化的最有活力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整个掌管免疫系统的细胞中发挥着中心的作用。近年来,利用细胞因子已能成功的在体外培养诱导该细胞。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飞跃进步,正开始以治疗为目的的树突状细胞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成人型T细胞性白血病(ATL)为血液系统的癌症,在南日本多发。最近,京都大学病毒研究所预防治疗部门的日沼赖夫教授等在成人型T细胞性白血病的细胞中发现了特殊的抗原。到目前为止的调查中已查明。患成人型T细胞白血病的所有患者都具有对这种抗原相应的抗体。从人类癌细胞中检出的抗原,以如此清晰的形态  相似文献   

7.
M细胞散在于消化道扁桃体、咽喉、十二指肠、小肠的孤立淋巴滤泡、集合淋巴小结、阑尾的淋巴滤泡表面复盖的上皮细胞群间。表面有绒毛的深层滤泡、滤泡群中没有M细胞。消化道以外,气管、支气管粘膜下的淋巴滤泡上亦发现有M细泡。根据最近的研究,认为M细胞使侵入的抗原和微生物等附着并将其捕捉、输送,对与M细胞的细胞膜接触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提示抗原,也称抗原表露细胞。如果从另一角度出发,也可认为是抗原侵入细胞,肠管免疫中最初的免疫防御细胞。还涉及到全身免疫中接受抗原提示的淋巴细胞的回归和母  相似文献   

8.
胡宜 《日本医学介绍》2007,28(5):239-240
一、定义以及由来 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APC)接触后可进行特异性抗原识别,并由此开始激活免疫反应.抗原递呈细胞在细胞内经特殊程序约生成9个抗原肽,与自身MHC结合而形成复合体(pMHC)表达于细胞表面.T细胞通过抗原受体(TCR)识别pMHC复合体.该识别信号通过与TCR会合的CD3分子群传向细胞内,诱导T细胞活化.为克隆免疫细胞表达单个细胞各自不同的受体.具有单一受体的单一T细胞与提呈特异抗原的单一APC接触,进行一对一抗原特异性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十分必要.为增强细胞间的黏附,很多淋巴细胞特异性的黏附分子也参与其中.在T-APC细胞黏附的连接面上,由于抗原的识别和活化,可以形成特殊结构,APC与T细胞间相互接触而传递信息的结构被称为免疫突触(immunological synapse,IS).  相似文献   

9.
β_2-微球蛋白(β_2-MG)怍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抗原Ⅰ的轻链,常表达在有核细胞膜上。近年认为,慢性肝炎时肝细胞损伤与T细胞毒性有关,因此,肝病变与β_2-MG间的相关性正在受到重视。但β_2-MG与HLA抗原Ⅰ(HLAI)的相关性尚未明确。为此,本文在于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内β_2-MG以及HLAI、CD_811~-细胞(TC)间的相关性。对象和方法:选择无肾功能障碍的慢性肝炎患者40例,其中乙型25例,非甲非乙型15例。根据施行肝活检时的转氨酶活性,将其分为上升期、下降期和稳定期3组。血清β_2-MG用EIA法检测,肝组织内β_2-MG,  相似文献   

10.
一、定义以及由来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APC)接触后可进行特异性抗原识别,并由此开始激活免疫反应。抗原递呈细胞在细胞内经特殊程序约生成9个抗原肽,与自身MHC结合而形成复合体(pMHC)表达于细胞表面。T细胞通过抗原受体(TCR)识别pMHC复合体。该识别信号通过与TCR会合的CD3分子群传向细胞内,诱导T细胞活化。为克隆免疫细胞表达单个细胞各自不同的受体。具有单一受体的单一T细胞与提呈特异抗原的单一APC接触,进行一对一抗原特异性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十分必要。为增强细胞间的黏附,很多淋巴细胞特异性的黏附分子也参与其中。在T-APC…  相似文献   

11.
T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受体不能识别单独的抗原,而是识别HLA-抗原肽链复合物。因此就需要一种细胞将抗原吞噬处理为肽链,并使之与HLA分子结合后,共同表达在细胞表面。完成这一功能的细胞称抗原递呈细胞。HLA分为Ⅰ、Ⅱ两种分子。外源性抗原主要与HLA的Ⅱ类分...  相似文献   

12.
对蛋白质等大多数抗原 ,B细胞产生抗体时都需要T细胞的辅助。在B细胞增殖分化为抗体产生细胞时 ,只是其抗原受体与抗原的结合的刺激是不够的 ,还必需有B细胞表面的CD4 0分子与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CD154分子结合的刺激 ,T细胞释放IL - 2、IL - 4、IL - 5和IL - 6等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的刺激才能使B细胞分化为抗体产生细胞。把这样的抗原称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 (Tcelldependentantigen ,TD)或胸腺依赖性抗原 (thymusdependentantigen)。另外 ,也存在不需要T细胞辅助就能产生…  相似文献   

13.
一、IFN-γ的抗体形成抑制机制B细胞活化机制IFN-γ与IL-5相互作用对抗体形成有调节的作用,是当前IFN研究的突破点之一。IL-5即Takatsu当年(1974,1980)发现的使B细胞在无T细胞共存下成熟分化为抗体形成细胞的液性因子——T细胞替代因子(T cell replacing factor,TRF),它能诱导增殖IL-5依赖性早期B细胞、葡聚糖刺激的B细胞及腹腔内Lyb-Ⅰ抗原阳性B细胞的事实说明,它对自骨髓B细胞前体细胞直至活化B细  相似文献   

14.
HLA抗原虽通常是利用末梢血中的淋巴细胞检出的 ,但已知有的疾病在淋巴细胞表面无法检出 HLA抗原 ,因为有的淋巴细胞表面没有 HLA抗原 ,故被称为裸淋巴细胞综合征 ,也称为 HL A缺陷症。后者可分为HLA- 类分子未表达和 HL A- 类分子未表达两种类型。不同的病例可表现出各种程度的免疫缺陷状态 ,并存在易感染性 ,这说明 T细胞与抗原反应需要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 HL A分子结合。辅助性 T细胞能辅助 B细胞产生抗体 ,可活化巨噬细胞行使杀菌作用 ,且能诱导产生排除病毒所必须的杀伤性 T细胞 ,这虽是免疫应答不可缺少的核心的淋巴细…  相似文献   

15.
栾亦木 《日本医学介绍》1993,14(10):466-467
现已确认,胸腺摘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症(MG)尤其是全身型MG的最好方法。这一报道打破了不能控制的空白。摘除胸腺何以有效的理论根据尚未确立。一、胸腺皮质上皮细胞和正性选择、髓质树枝状细胞和负性选择以分子遗传学为首的新方法对有关胸腺的T细胞分化、选择作用提供了许多新知识。一个T细胞只具有一个种类的T细胞抗原受体(TCR)。TCR和抗原结合与抗体和抗原结合的特征是不同的。TCR的特征是与其他细胞上(如巨噬细胞等的抗原提呈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抗原(多肽)的复合物相结合,即T细胞不与可溶性抗原发生反应。T细胞在简单地成为非活性化样安全瓣的同时,依靠T细胞作用到对手(B细胞或受病毒等侵犯的自体细胞)给予有效活性化。其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DC)作为T细胞被抗原特异性活化的最有活力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整个掌管免疫系统的细胞中发挥着中心的作用。近年来,利用细胞因子已能成功的在体外培养诱导该细胞。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飞跃进步,正开始以治疗为目的的树突状细胞临床应用。图1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功能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末梢组织捕捉了抗原后得以成熟,并向淋巴组织移动,向T细胞进行抗原提呈1.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及其分化成熟DC在活体中的主要功能在于捕捉抗原,向淋巴组织游走、并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DC的分化成熟阶段与其功能密切相关,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17.
继发现使中性粒细胞向感染病灶游走的趋化因子之后,人们又发现了促使淋巴细胞游走的所谓免疫系统趋化因子,使得从分子水平阐明淋巴细胞的生理功能成为可能。组织内的淋巴细胞经毛细淋巴管到达淋巴结,通过抗原递呈细胞转变为效应性T细胞而行使免疫反应功能。但部分则成为记忆性T细胞,通过淋巴结经由胸导管或右淋巴主干进入静脉角。  相似文献   

18.
赵谨  王心 《日本医学介绍》2005,26(6):286-287
树突状细胞(DC)作为T细胞被抗原特异性活化的最有活力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整个掌管免疫系统的细胞中发挥着中心的作用.近年来,利用细胞因子已能成功的在体外培养诱导该细胞.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飞跃进步,正开始以治疗为目的的树突状细胞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使T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必须将抗原分解成HLA分子槽状区域能够结合的肽段,细胞内生成的抗原是在LMP作用下完成此过程的。为使抗原可被T细胞识别,必须将其分解成HLA分子能够结合的相应大小的肽段。HLA-Ⅰ类分子因其结合区域两端封闭,只能容纳9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20.
58.中枢性和周围性免疫耐受自身反应性 T细胞和 B细胞在成熟过程中被清除掉而引起中枢性免疫耐受。如果成熟之后再使其处于免疫不应答状态 ,则产生周围性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性是使自身组织抗原反应性 T细胞或 B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的机制。其中一部分自身反应性T细胞是在 T细胞和 B细胞成熟过程中 ,因接触自身抗原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而凋亡。胸腺清除自身反应性 T细胞的过程就是阴性选择 ,该过程产生中枢性免疫耐受。其中部分自身反应性 T细胞和 B细胞因没有接触对应的自身抗原也能成熟。 T细胞和 B细胞一旦成熟后 ,再诱导其产生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