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婴同患麻疹一例李杰,宋慧琴患儿,男,56天。入院前2天家长发现患儿时有眼神发直,持续约几十秒自行缓解。就诊当天出现发热、阵发性发绀并呕吐3次。发病前5天其母患麻疹。其母儿童时期接种过麻疹疫苗,发病前无明确麻诊接触史。体检:呼吸稍促,频发呼吸暂停,每...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16 d,第1胎第1产,因发热4 d皮疹1 d入院.患儿生后12 d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8~38.9 ℃,生后15 d颜面部出现皮疹,伴咳嗽、纳差.粪便黄稀、尿量稍有减少.其母10 d前被确诊为"麻疹",母婴未隔离.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3 d,因发热2 d收住NICU隔离病房.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8<'+4>周.出生第2天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0℃左右,且嗜睡、黄疸明显.以"宫内病毒感染待排"收入NICU治疗.母亲因产前发热1 d收住产科病房,给予抗感染等治疗,但仍持续高热,胎心150~160次/min.住院1 d后剖宫产终止妊娠.住院3 d后体温仍38.8℃,同时面部及躯干出现红色斑丘疹,疹问皮肤正常.口腔粘膜可见麻疹粘膜柯氏斑.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干性罗音,麻疹抗体IgM阳性,临床诊断为麻疹.  相似文献   

4.
铁缺乏症在婴幼儿和孕妇中发病率高,危害面广,其防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由于婴儿出生后的第1、2年内,其血红蛋白内铁的70%和40%是胎儿期从母体摄取的,而母亲在孕期供给胎儿、胎盘及脐带生长所需的铁高达375~475mg,因此,母婴铁代谢关系的研究对婴幼儿及孕母缺铁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母,婴铁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缺乏症在婴幼儿和孕妇中发病率高,危害面广,其防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由于婴儿出生后的第1、2年内,其血红蛋白内铁的70%和  相似文献   

6.
父婴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变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Wang SS  Li MM  Peng GF  Li WL  Jin HL  Xiao H  Zeng NH  Wang ZB  Huang JL  Su JX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1):845-84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父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父亲为HBV携带者而母亲无任何HBV感染标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检测新生儿的HBV感染标志,比较父亲与子代所携HBV C基因nt2022~2301段序列同源性。结果 16对父亲与新生儿所携HBVC基因同源性在99%~100%,检出2029、2034、2044、2059、2078、2095、2104、2154、2161、2169、2189、2201、2233、2251、2284、2288、2293位核苷酸变异,其中2189、2288位核苷酸变异为表型变异。2189位点A变C致使C区第97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变为亮氨酸,2288位点C变A使C区第130位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苏氨酸,其他位点为无表型变异。6对(37.5%)父亲与新生儿存在上述表型变异。结论 存在HBV的父要传播途径且存在主要变异株。  相似文献   

7.
我国普通人群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可高达10%或以上[1],其中的一半来自母婴围生期经胎盘的垂直传播。为了解孕妇和出生后婴儿携带及感染乙肝病毒(HBV)的情况,本文应用ELISA和分子杂交技术检测93例母血及婴儿血(胎盘血)中的乙肝病毒DNA(HBV-DNA)及其抗原抗体,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血清来源长春市产院正常产妇(无既往病史)所生婴儿之胎盘血(简称婴儿血),同时取母血分离血清,-40℃保存备用.二、82P-HBV-DNA探针药盒由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研究室提供。按说明书操作。三、EuSA试剂盒购自上海市传…  相似文献   

8.
2患儿,女,4个月,因“发热4天,耳后、发际、面颈部斑丘疹5h”于2004年12月3日10am就诊,患儿于发病前1周曾接触过麻疹患儿。就诊前4天开始出现发热,无一定热型,体温波动在38℃~40℃之间。伴喷嚏、流涕、干咳,咳嗽渐加重,呈刺激性咳嗽。眼结膜充血,流泪羞明,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在乡村医务室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无好转。病程持续3天后,患儿耳后、发际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渐波及额部、面颈部而到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9.
齐多呋啶阻断艾滋病毒母-婴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齐多呋啶(ZDV)单剂短程疗法对HIV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所有HIV阳性孕妇自孕34周开始口服ZDV,300mg,bid,至分娩开始时改为ZDV 300mg,q3h,直到婴儿娩出,最大剂量1500mg。不能口服者,ZDV静脉给药,第1小时负荷量2mg/kg,以后按1mg/(kg·h)直到婴儿娩出。婴儿出生后8~10h开始口服ZDV混悬糖浆,按8mg/(kg·d),q12h,服药至4周。婴儿出生后避免母乳喂养。结果至出生后第6周用PCR法共检测335例婴儿HIV RNA,阳性22例,母-婴垂直传播率为6.6%。结论ZDV可显著降低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19天.因皮疹5天疑为新生儿败血症于2003年5月13日入院.第3胎第1产,孕39周,因臀位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 900g,生后无窒息.  相似文献   

11.
例 1 男 ,15天。因高热、咳喘 4天 ,伴皮疹 3天于 1998年 5月 15日入院。患儿为第 1胎 ,足月 ,剖宫产娩出。母乳喂养。其母 2 6岁 ,未接种麻疹疫苗 ,否认麻疹病史 ,产后第 5天出现发热 ,第 8天周身皮肤出现较密的充血性皮疹 ,卡他征 ( ) ,经本溪市传染病医院确诊为麻疹。患儿入院体检 :T39 5℃ ,发育及营养正常 ,精神状态良 ,周身皮肤满布充血性皮疹 ,腹股沟区融合成片状 ,颊粘膜见Koplik’s斑 ,双肺有痰鸣及少许湿 口罗音 ,腹软 ,肝脾未及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 13 1× 10 9/L ,中性 0 41,淋巴 0 5 9。 1…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与母亲同时患麻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女,19天。因皮疹5天疑为新生儿败血症于2003年5月13日入院。第3胎第1产,孕39周,因臀位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900g,生后无窒息。其母28岁,母孕期体健,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否认麻疹接触史,产后第5天出现发热,体温38.0-38.8℃,第8天周身皮肤出现致密的充血性皮疹,  相似文献   

13.
自1983年Warren和Mershall首次报告在人胃粘膜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hlori,HP)以来,认为HP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与胃癌有关联。但对母婴HP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因生后面色苍白12小时由外院转入我科。患儿系第2孕,第1胎,孕41+5周,顺产,出生体重3650g。患儿娩出后即见全身皮肤苍白,无浮肿,反应好,哭声大,肌张力正常。即查血红蛋白8.6g/dl,红细胞305万/mm~3,白细胞28900/mm~3,中性粒细胞48%,淋巴细胞52%,血小板17万/mm~3,血型为A型。即输同型新鲜血50ml后,拟“新生儿溶血病”而转来我  相似文献   

15.
胎母间输血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因出生后重度窒息,明显苍白经复苏抢救半小时由我院产科转入儿科。患儿母亲G1P1,孕36周,因胎儿宫内窘迫(其母自觉二十四小时内无胎动,来医院检查,胎心监护:NST无反应,数次变异减速,一次晚减,胎心140次,进行剖腹产,出生脐绕颈一周,Apgar评分1分钟2分,5分钟3分,10分钟5分,出生体重2600g。羊水清亮,胎盘完整,脐带正常。母孕期健康,母血型A型,Rh,产前IgG抗体效价1:毛,ABO外抗体测定阴性.家族中无黄疽、贫血,出血患者.体检:T不升,P120次/分,R40次/分,早产儿外貌,面部、全身皮肤及粘膜,甲床重…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出生2小时。因面色苍白由产科转入我科。系第一胎,37周。由于宫内窘迫行刮宫产。初生体重2900g,生后苍白窒息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2小时面色仍极度苍白。母孕期体健,产前检查血小板92000,血红蛋白10g,产程中失血不多。胎盘完整。脐带未见异常。体检:体温不升,呼吸80次,心率140次,肱动脉搏动有力。发育正常,面色极度苍白,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前囟1.5×1.5cm,平坦,无血肿,颈软,两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律整,无杂音。腹软,肝肋下2cm,脾肋下0.5cm。双睾已降。拥抱反射( )。血A型,生后4小时外周血象血红蛋  相似文献   

17.
18.
目前研究认为,人乳头状瘤病毒存在母-婴垂直传播,传播途径以经产道传播为主,也可经血循环传播,在婴幼儿可引起喉乳头状瘤,对孕妇生殖器湿疣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了解蚕豆病患儿急性溶血期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变化及父、母、子同时检测G-6-PD活性对该病诊断及家系调查的意义;方法对急性溶血期蚕豆病患儿及其父母用酶学动力法测定红细胞G-6-PD活性。结果157例急性溶血期患儿G-6-PD活性低于正常143例,占91.08%(男135,女8),其中轻度减低42例、中度降低96例,重度降低5例,14例患儿急性溶血期G-6-PD活性检测结果正常,占8.92%,他们父母酶活性检测,12例母(12/14)、5例父(5/14)、3例父母(3/14)酶活性下降;157例母亲中129例G-6-PD活性下降(82.16%),其中143例男性患儿母亲中118例活性下降(82.52%);157例父亲中53例活性下降(27.38%);G-6-PD活性子、父、母均降低32例(20.38%),子、母降低父正常85例(54.14%)、子、父降低母正常10例(6.37%),子降低父、母正常16例(10.19%)。14例女性患儿中,父母酶活性均降低2例,为纯合子发病,2例父酶降低母酶正常,为父源性杂合子,其余10例为母源性杂合子起病。结论父母子同时检测红细胞G-6-PD活性有助于蚕豆病患儿特别对急性溶血期红细胞G-6-PD活性正常患儿的明确诊断,家系调查有助于推测患儿G-6-PD缺陷基因的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20.
了解蚕豆病患儿急性溶血期红细胞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 6 PD)活性变化及父、母、子同时检测G 6 PD活性对该病诊断及家系调查的意义 ;方法对急性溶血期蚕豆病患儿及其父母用酶学动力法测定红细胞G 6 PD活性。结果 1 57例急性溶血期患儿G 6 PD活性低于正常 1 4 3例 ,占 91 0 8% (男 1 35,女 8) ,其中轻度减低 4 2例、中度降低 96例 ,重度降低 5例 ,1 4例患儿急性溶血期G 6 PD活性检测结果正常 ,占 8 92 % ,他们父母酶活性检测 ,1 2例母 ( 1 2 / 1 4 )、5例父 ( 5/ 1 4 )、3例父母 ( 3/ 1 4 )酶活性下降 ;1 57例母亲中 1 2 9例G 6 PD活性下降 ( 82 1 6 % ) ,其中 1 4 3例男性患儿母亲中1 1 8例活性下降 ( 82 52 % ) ;1 57例父亲中 53例活性下降 ( 2 7 38% ) ;G 6 PD活性子、父、母均降低 32例 ( 2 0 38% ) ,子、母降低父正常 85例 ( 54 1 4 % )、子、父降低母正常1 0例 ( 6 37% ) ,子降低父、母正常 1 6例 ( 1 0 1 9% )。 1 4例女性患儿中 ,父母酶活性均降低 2例 ,为纯合子发病 ,2例父酶降低母酶正常 ,为父源性杂合子 ,其余 1 0例为母源性杂合子起病。结论父母子同时检测红细胞G 6 PD活性有助于蚕豆病患儿特别对急性溶血期红细胞G 6 PD活性正常患儿的明确诊断 ,家系调查有助于推测患儿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