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决定了其易于发生感染,文章首先介绍了口腔颌面部的外科特点,之后阐述了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最后对口腔颌面部损伤临床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上如何治疗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及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患者临床病例及治疗方案。结果:经积极治疗90例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患者,死亡14例,76例痊愈。结论:对治疗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患者,经局部治疗配合全身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血管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瘤腔注射的方法治疗。1999年7月-2003年10月,笔者采用平阳霉素瘤腔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33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尽量缩短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程,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科22例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归类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结果:22例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颌面部间隙感染与全身因素关系重大,临床治疗要以综合治疗为主,临床穿刺与引流亦较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尽量缩短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程,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科22例颌面部问隙感染的患者归类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结果:22例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颌面部间隙感染与全身因素关系重大,临床治疗要以综合治疗为主,临床穿刺与引流亦较重要。  相似文献   

6.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3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血管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瘤腔注射的方法治疗.1999年7月-2003年10月,笔者采用平阳霉素瘤腔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33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伴化脓的病人50例为观察对象,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黄连膏浸润的纱布条进行切口引流,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总体治疗痊愈率为74.00%,好转率为20.00%,有效率为94.00%,无效率为6.00%。痊愈率和有效率均达到较高水平。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有较好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护理探讨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5例不同程度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65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46例痊愈出院,19例好转后出院.结论: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常需紧急抢救,进行有效地手术救治,对患者进行高效术后护理尤为重要,经精心治疗和全面、高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田地区颌面部骨折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以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与骨畸形愈合的防治问题。方法:对2003-2010接诊的212例口腔颌面部骨折进行回顾分析,包括致伤原因创伤类型,治疗措施等相关因素。结果:和田地区口腔颌面部骨折存在着性别、病因、创伤类型等差异,下颌骨最易受伤,其次为上颌骨、颧骨等。结论:针对口腔颌面部骨折及早恢复咬合关系减少骨性畸形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颌面部外伤在临床上最常见,损伤后致异物遗留颌面部,以手术治疗为主.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有涎腺、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分布,也有口腔、鼻腔、咽腔、眼眶和鼻旁窦等,这些窦腔存在大量细菌,而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口与这些腔窦相通,易发生污染.手术方法因异物存留在颌面部的区域不同,其手术方法也各有其特点.少数异物在颌面部解剖区域不同,如果未能及时取出,以致延误治疗.我院口腔科2000-2005年因损伤后致异物滞留颌面部21例进行手术治疗,现将手术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口腔颌面部原发癌的联合根治术系指一次完成口腔颌面部原发癌与颈部淋巴组织整块切除的联合手术,必要时还要取皮瓣进行切口缺损的修复。我院自1997年3月以来采用口腔颌面部联合根治术治疗下颌骨、舌、颊部、口底部及腮腺癌肿,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11例采用平阳霉素泣射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后,治愈和基本治愈率达81.8%,好转率9.1%.有效率为90.9%.绪论: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受伤原因。方法:总结近10年收住我科的颌面外伤病例,加以临床分析。结果:伤因列前四位的依次为打架、摔跌伤、交通事故、工伤。结论:伤因存在性别差异;业务文化生活贫乏单调、男性青年以单身职工比例较高,地处偏远等,是导致当地打架人数增加,成为颌面外伤伤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汇总,100例采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口腔颌面部海绵血管瘤病人,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瘤体完全消失,皮肤正常,无功能障碍.结论: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血管瘤,注意局部护理,防止破溃感染,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最裸露部位,因解剖位置特殊易受外伤打击。近年来,颌骨骨折的发生率随交通事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颌面部的骨折、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必须考虑到面部的外形及功能等诸方面的因素,如何使骨折复位后固定更佳,减少患者痛苦,早期恢复口腔功能是近年来口腔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故做好骨折术后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行颌骨骨折切开复位手术治疗6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部及颈上部潜在性筋膜间隙中所发生的细菌性炎症的总称[1].如不及时处理,可并发窒息、败血症甚至引起纵隔感染而危及生命,其临床死亡率高达40%,临床护理、治疗措施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2].自2010年1月-2011年3月,我科收治12例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75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义区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以急诊常见病为主,颌面部是人体的外露部分,易遭受损伤。由于颌面部解剖结构特殊,生理功能重要,因此,在处理颌面部损伤时,减少面部畸形和功能丧失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有记载的750例口腔颌面损伤的救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鳞状细胞癌作为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化学治疗作为口腔鳞癌的治疗方法之一,对口腔口腔颌面部鳞癌治疗有重要作用.现对化学治疗的治疗时机、治疗方案等在口腔颌面部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研究中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下颌骨骨折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常见,现将1995年~2002年我科收治的72例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我院口腔颌面创伤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情况及并发伤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刘我院2006年-2010年5年间住院的颌面创伤患者115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5例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中,男性为女性的2.5倍,创伤多发于20-40岁,交通伤居首位,占54.8%,在各类创伤中,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占14.8%,骨组织损伤占85.2%,多例合并有颅脑、胸肋、四肢等其它脏器损伤,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其次是上颌骨和颧骨。结论: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以骨折多见,在颌面部创伤的并发症中,以颅脑损伤最为多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