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1年单中心初始血液透析患者透前贫血情况,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按标准纳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新增的初始血液透析患者92例。收集人口学资料、肾病病史、就诊史、原发病、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红蛋白与性别、年龄、缴费类别、肾病病史、就诊史、糖尿病、感染、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使用史、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二氧化碳结合力(ECO2)、血清白蛋白(Alb)。结果:92例患者平均年龄(57.8±16.9)岁,平均Hb(72.7±14.6)g/L;与Hb〈90 g/L组相比,Hb≥90 g/L组有更多的肾内科就诊史和有ESA使用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Hb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感染、有ESA使用史、eGFR和Alb。结论:本中心初次血液透析患者进入透析时贫血严重,贫血严重程度与合并感染、有ESA使用史、eGFR和Alb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众多 ,慢性肾衰竭 (CRF)每年以 1/ 3的比例发生〔1〕,其中慢性肾炎所致CRF比例最高 ,但慢性肾炎早期如无血尿及水肿等明显异常体征 ,往往长期被忽略 ,国内尚未见有人报道慢性肾炎早期延误诊治率及对策。本研究发现我国慢性肾衰竭晚期即终末期肾病期 (ESRD)才来就诊比例相当大 ,延误了较长治疗恢复时期。现将我院透析中心临床观察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并提出早期诊治对策。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1997年 8月~ 2 0 0 1年 6月于本院血透中心血透患者 ,共 74例 ,男性 39例 ,女性 35例 ;年龄 16岁~ 75岁 ,平均 41岁。2 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据此数据估计我国有1亿左右的肾脏病患者-[1]。即使有积极的治疗方法,在中国每一百万人中就有200到250人即将进展至终末期-[2]。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往往需要肾脏替代治疗。选择哪种透析方式,何时进入透析是医护人员及患者关注的热点。现就透析前教育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透析方式及时机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经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的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对透析知识及优缺点的掌握情况,分析其重新选择透析模式的意愿及可行性。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选择开始准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规律透析治疗的146例ESRD患者,包括85名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61名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两种透析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透析过程中尿量减少情况,统计分析患者重新选择长期透析模式的意愿和可行性。结果HD组患者绝大多数由医师介绍进入该透析模式(92.94%),PD组自主选择进入该透析模式的患者比例(55.74%)占多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治疗3个月后,70%以上的PD患者了解了两种透析模式的知识及优缺点,但HD组90.59%患者仍不了解PD知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患者急诊透析经历多于PD组(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24 h尿量无差异,透析3个月后,HD组尿量减少患者的比例高于PD组(P<0.05)。经过3个月治疗和宣教后,HD和PD组分别有41.18%和19.67%患者愿意调整透析模式。结论透析模式知识不足是影响患者自主选择透析模式的主要因素,急诊透析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患者对透析模式的选择。透析治疗3个月后,ESRD患者对透析知识和其优缺点掌握情况明显改善,并对两种透析模式对残余尿量影响有切身体验,基本具有理性自主选择的能力,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重新选择透析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江宁地区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现状。方法:选择2013年1月在本中心透析龄大于3个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8例,男86例,女52例,男女比例1.65∶1,平均年龄(50.71±14.44)岁。23.2%的患者原发病因不明。在明确原发病的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67例(占63.2%),糖尿病肾病14例(占13.2%),高血压肾损害8例(占7.5%)。透析龄≥5年占50.7%,透析龄≥10年占5.8%。单纯血液透析87例(63.0%),血液透析加血液透析滤过35例(25.4%),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16例(11.6%)。94.9%的患者每周透析3次以上。自体动静脉内瘘132例(95.7%)。91.3%患者有高血压,52例(37.7%)患者血压未控制,有45例(32.6%)血红蛋白<110g/L;114例(82.6%)存在钙磷代谢紊乱,iPTH>300ng/dl者有67例(54.0%)。医保覆盖率100%。乙型肝炎感染者9例,丙型肝炎感染者17例,乙型和丙型肝炎同时感染者5例。结论:本中心血液透析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ESRD的主要原因,医保覆盖率较高,50.7%的患者透析龄在5年以上,但血压和血红蛋白的达标率低。相当比例的血液透析患者未能满意地控制钙磷代谢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收集9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分析在血液透析中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其原因。结果:在92例中共血液透析3468例次,出现心律失常636例次,发生率18.34%,心律失常类型以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和心房纤颤多见。初步发现伴有年龄偏大、透后低血钾、每次超滤脱水量≥3kg、贫血、有基础心脏疾患等因素的透析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结论:透析相关心律失常发生与患者基础心脏疾患、透后低血钾、年龄、超滤量和贫血等多种因素有关。若能积极纠正诱发透析相关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可以避免或减少透析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脑钠素(BNP)与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检测203例CKD非透析患者与16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全血BNP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超声结果、心脏彩超结果及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的关系。 结果 CKD非透析患者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M(范围):54.40(15.10~ 173.00) ng/L比9.35(7.35~15.00) ng/L,P <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BN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等呈正相关。存在颈动脉斑块、左室肥厚或既往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BNP水平显著增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VMI、既往心血管事件均是影响BNP水平的独立因素。 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BNP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不全相关,提示BNP水平可作为一项评价CKD非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湘南地区慢性肾脏病(CKD) 3~5D期患者的贫血状况,分析CKD患者贫血发病规律,为肾性贫血的改善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回顾性研究设计,选择2012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规律行血液透析及住院治疗的1 619例CKD 3~5D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依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 FR)和是否接受透析治疗分成4组,即CKD 3期组(92例)、CKD 4期组(301例)、CKD 5期组(989例)和CKD5D期组(237例),收集入选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等指标,对贫血相关指标及贫血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CKD病情进展,CKD 3期至CKD 5D期4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依次为(105. 4±23. 1) g/L、(88. 4±20. 8) g/L、(76. 3±18. 6) g/L、(88. 0±20. 1) g/L,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1)。4组患者贫血患病率依次为72. 83%、94. 68%、97. 77%、91. 56%,其中轻度贫血所占各期贫血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70. 15%、48. 07%、20. 37%、40. 09%,中度贫血所占各期贫血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8. 36%、42. 81%、60. 70%、48. 85%。CKD 3~5D期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结果显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所占总贫血比例为64. 65%,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占18. 55%。直线回归分析得出Hb与eG FR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式为:Hb=66. 81+0. 96×eG FR(R=0. 45,F=351. 00,P 0. 01)。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湘南地区CKD患者的贫血患病率逐渐升高,贫血的严重程度也在逐期加重; CKD 3~5期非透析患者的贫血类型均以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为主,提示各期CKD患者的贫血在发病机制上具有一致性; CKD 3~5期非透析患者的Hb平均水平随eG FR下降呈线性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流行情况的单中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肾脏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慢性肾衰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终末期肾脏病比过去10年增长了1倍,在今后仍有继续增长的趋势。通过建立南宁市慢性肾脏病的微机管理系统,研究南宁市慢性肾脏病的流行及结局。为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透析前教育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以来,透析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得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寿命得到了明显的延长。在这种情况下,透析的目的就转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越来越被众多学者视为判断慢性疾病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DayO等指出,生活质量对于患者和社会来说远比实验室检查重要。因此,如何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的多囊肾病(PKD)患者行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及血液透析(HD)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科行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的PKD患者,共29例患者入选,分为CAPD组(10例,34.5%)和HD组(19例,65.5%),选择10例年龄及性别与CAPD组匹配非PKD的CAPD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透析初始资料、并发症、生存时间、退出透析或死亡等结局。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CAPD组1年、3年及5年存活率分别为 90%、75%及25%;HD组为94.4%、67.6%及48.3%;对照组为83.3%、44.4%及22.2%,3组患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APD组与对照组Kt/V[(2.09±0.97)/周比(1.93±0.59)/周]、Ccr[(58.5±9.1) L&#8226;周-1&#8226;(1.73 m2)-1比(55.0±9.5)L&#8226;周-1&#8226;(1.73 m2)-1]、腹膜炎的发生率(0.62次/病人年比0.30次/病人年)、首次腹膜炎时间[(23.5±4.0)个月比(20.0±15.8)个月]、腹透管出口感染次数(0 次比 1次)、发生疝的例数(1例比0例)、腹透液渗漏的发生次数(0次比0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HD组2例发生脑出血(10.5%),皆死亡;10例(52.6%)发生囊肿出血,其中5例因反复囊肿出血行手术治疗;2例因出血严重行单侧肾脏切除。CAPD组无脑出血发生,仅1例(10%)发生囊肿出血,该囊肿出血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好转。HD组出血并发症高于CAPD组(P < 0.05)且较严重。 结论 PKD患者与非PKD患者行CAPD治疗其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比例类似。PKD患者行CAPD治疗与HD治疗的预后同样较好,且行CAPD时出血并发症的风险较少。除非透析前存在疝或患者不耐受,PKD肾衰竭患者既可选择HD也可选择CAPD作为初始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PKD不是CAPD治疗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基层医院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透析时机,探讨过晚透析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方法 以郸城县人民医院透析科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7月1日开始透析的所有非糖尿病性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开始透析时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毒症症状、尿毒症心、脑血管并发症、首次透析情况,调查过晚透析的影响因素.结果 (1)进入透析时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3.6±0.9)ml/min;(2)所有患者均有尿毒症并发症、营养状态下降,30.4%患者需急诊透析;(3)91.3%患者系透析时机过晚,其原因以经济原因多见,其次与就诊晚和认识不足有关.结论 基层医院开始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多数为透析时机过晚.经济原因、就诊过晚及认识不足是影响透析时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针对2010年起我院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时机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方法:按标准纳入自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于我院血液透析登记系统注册的所有血液透析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起始血肌酐),以CKD-EPI公式计算eGFR,并将eGFR分为3组(Q1:eGFR5 ml·min~(-1)·1.73 m~(-2)、Q2:5 ml·min-1·1.73 m~(-2)eGFR10 ml·min~(-1)·1.73 m-2、Q3:eGFR10 ml·min~(-1)·1.73 m-2),回顾性分析血透患者的不同病因以及进入透析的透析时机。结果:6年内我院共有659例患者进入血液透析,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有158例、218例、283例进入透析。在进入透析的患者病因中,以糖尿病肾病(34.0%),慢性肾炎(28.4%)为主。所有患者透析时机统计结果:Q1组215例,占32.7%,Q2组303例,占46.0%,Q3组141例,占21.3%。在不同原发病导致的ESRD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组透析起始eGFR较高为(12.7±3.13)ml·min~(-1)·1.73 m~(-2),其他原因各组透析起始eGFR均未超过10 ml·min~(-1)·1.73 m~(-2)。结论:近年来我院进入透析患者的首要病因为糖尿病肾病,而且进入透析时机与国际上研究相比普遍较晚,有必要在我国开展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递增型腹膜透析(incremental peritoneal dialysis, incr-PD)较标准型腹膜透析(standard peritoneal dialysis, st-PD)在透析充分性、腹膜炎发生、残余肾功能(residual kinedy function, RKF)影响等方面的优劣性,为incr-PD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院肾内科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随访病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病例筛选,以透析方案分为递增组与标准组。分析两组基线特征、透析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相关指标,同时对比两组腹膜炎发生率、初次发生腹膜炎时间、平均尿量变化、残余肾丢失时间、初次外周水肿时间、住院率、病死率、PD技术生存时间、第1年透析费用等方面。结果 共纳入病例115例,递增组78例,标准组37例,两组间基线特征除初始尿量存在差异(1030.00比906.50 mL,P=0.014),余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析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6.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腹膜透析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原因之一,目前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多,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本文综述终终末期糖尿病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的优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等腹膜透析相关问题,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所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终末期肾病的年发病率目前约为万分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及疾病谱的变化,发病率和患病率还将逐年增加。美国2000年统计有37万尿毒症患者,至2010年,预计将达到68万人。我国目前尚缺乏慢性肾脏病(CKD)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从局部小样本调查数据来看,我国的CKD患病率与西方国家相似,也意味着我国目前可能有100万尿毒症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与分析透析中心夜间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针对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对观察组则选用夜间血液透析治疗方案,治疗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分,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在完成6个月的血液透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上臂周径[(30.4±5.5)cm]显著高于治疗前期,同时显著优于对照组[(27.2±4.6)cm](t=4.326,P<0.05),同时体重、皮褶厚度、握力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②完成6个月的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浆白蛋白、血钙等指标均有所提升,甲状旁腺激素与血磷均有所降低,其中以血磷降低更为明显,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 =6.264,P<0.05).结论 夜间血液透析对比常规透析方式来说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营养需求量,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治疗安全性,提高患者营养状况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比例约为10.8%,人口数约为1.12亿[1]。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再加上人口干预政策之后,我国目前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占慢性肾脏病患者比例也逐年增多。在老年肾脏病患者中,有较大的比例伴有肾功能的减退,这部分肾功能减退的病人相较于肾功能正常者,病情更重,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比例更高,临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基层医院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透析时机,探讨过晚透析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方法 以郸城县人民医院透析科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7月1日开始透析的所有非糖尿病性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开始透析时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毒症症状、尿毒症心、脑血管并发症、首次透析情况,调查过晚透析的影响因素.结果 (1)进入透析时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3.6±0.9)ml/min;(2)所有患者均有尿毒症并发症、营养状态下降,30.4%患者需急诊透析;(3)91.3%患者系透析时机过晚,其原因以经济原因多见,其次与就诊晚和认识不足有关.结论 基层医院开始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多数为透析时机过晚.经济原因、就诊过晚及认识不足是影响透析时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