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脂多糖(LPS)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维生素D受体(VD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从而为1,25(OH)2D3在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腹膜间皮细胞、传代、经鉴定后分组:(1)正常对照组;(2)脂多糖组:不同浓度的脂多糖(1、10、100 mg/L)分别作用6 h;10 mg/L脂多糖分别作用2、6、12 h;(3)1,25(OH)2D3作用组:10 mg/L脂多糖预孵育2 h后,加1,25(OH)2D3(10-8 mol/L、10-7 mol/L、10-6 mol/L)再作用6 h。RT-PCR法检测VDR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VDR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TGF-β1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RPMC VD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均P < 0.05)。与LPS组相比,1,25(OH)2D3组VD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 < 0.01)。LPS组上清液中TNF-α、TGF-β1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1);1,25(OH)2D3组上清液中TNF-α、TGF-β1浓度均显著低于LPS组(均P < 0.01)。 结论 LPS能下调RPMC V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TNF-α、TGF-β1表达。1,25(OH)2D3可逆转LPS的作用,上调RPMC V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下调TNF-α、TGF-β1表达。VDR对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具有抑制腹膜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转分化中的调控作用。 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胰蛋白酶法分离培养RPMC,取第2代腹腔间皮细胞用于实验研究。观察TGF-β1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E钙黏蛋白(E-cadherin)以及磷酸化(p)JNK表达的影响;应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细胞后,观察其对TGF-β1所致上述作用的影响。RT-PCR法检测α-SMA、ColⅠ及E-cadherin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α-SMA、ColⅠ、E-cadherin及p-JNK蛋白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α-SMA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TGF-β1刺激RPMC能导致α-SMA、ColⅠ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呈时间依赖性。TGF-β1刺激RPMC 5 min出现p-JNK表达上调,10 min达高峰(P < 0.01)。SP600125能够抑制JNK的磷酸化(P < 0.05),也能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ColⅠ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以及E-cadherin表达的下调 (均P < 0.05)。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1刺激RPMC 48 h,胞内α-SMA表达明显增多,SP600125能有效抑制其高表达。 结论 JNK在TGF-β1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JNK特异性抑制剂的应用可能为临床防治腹膜纤维化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骨成形蛋白7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转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骨成形蛋白7(BMP-7)对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以探讨其延缓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组、TGF-β1 50ng/mlBMP-7组、TGF-β1 100ng/mlBMP-7组。应用MTT比色法测定BMP-7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人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角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α-SMA阳性的HK-2细胞百分率;RT-PCR检测细胞中α-SMA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BMP-7处理HK-2细胞24、48h后,HK-2细胞均明显增殖(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经TGF-β1刺激后,角蛋白表达减弱,α-SMA和波形蛋白表达增强;加入50ng/mlBMP-7处理24、48h后,细胞中α-SMA和波形蛋白表达减弱。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加入50ng/mlBMP-7处理24、48h后,表达α-SMA的HK-2细胞阳性率逐渐下降,与TGF-β1处理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无α-SMAmRNA表达,5ng/mlTGF-β1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α-SMA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而TGF-β1 50ng/mlBMP-7组、TGF-β1 100ng/mlBMP-7组与TGF-β1组相比,α-SMAmRNA表达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GF-β1促进肾小管上皮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UPP)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以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为阻断剂,探讨该途径在腹膜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和传代培养RPMC,经鉴定后第2代用于实验.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1)正常对照组;(2)LPS组:不同浓度LPS(1、10、100 μg/ml)作用24 h,10 μg/ml LPS分别作用于RPMC 0 h、12 h、24 h、48 h;(3)药物组:MG132 0.5,1,2 μmol/L预孵30 min后加10 μg/ml LPS作用24 h.Western印迹测ERK1/2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TGF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可刺激RPMC p-ERK1/2蛋白的表达增高,24 h是表达高峰(P<0.01),48 h表达量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t-ERK1/2各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S诱导RPMC CTGF蛋白的表达增高,且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MG132能显著降低LPS所致的腹膜间皮细胞p-ERK1/2、CTGF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MG132可降低由LPS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p-ERK1/2、CTGF蛋白的表达,提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参与了腹膜间皮细胞的纤维化发展,阻断该途径有利于防治腹膜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RhoA-Rock信号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转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静止24 h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以下4组:正常对照组、TGF-β1(10 μg/L)刺激组、TGF-β1(10 μg/L)+Y-27632(Rock特异性抑制剂,10 μmol/L)组(Y-27632预处理2 h)、Y-27632(10 μmol/L)组。用TGF-β1(10 μg/L)刺激RPMC不同时间,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RT-PCR法检测E-cadherin、α-SMA 和ColⅠ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RhoA(包括总RhoA及活化的RhoA)、E-cadherin、α-SMA、ColⅠ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活化的RhoA由膜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 结果 (1)TGF-β1(10 μg/L)刺激RPMC能诱导RhoA活化,于10 min开始出现活性升高,为对照组的(2.57±0.52)倍(P < 0.05);1 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4.35±0.41)倍(P < 0.05)。(2)TGF-β1(10 μg/L)刺激RPMC能导致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α-SMA、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呈时间依赖性。(3)Roc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能显著下调α-SMA、ColⅠmRNA的表达,较TGF-β1刺激组各降低了53.8%和55.7%(均P < 0.05),并且能下调α-SMA、ColⅠ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较TGF-β1刺激组分别降低了42.6%、60.1%和58.1%(均P < 0.05),但不能上调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论 TGF-β1可通过RhoA-Rock信号通路介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抑制该通路可作为防治腹膜纤维化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脂多糖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中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作用下RPMC的OPN细胞分布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胰蛋白酶法行RPMC的原代培养和传代,经鉴定第3代细胞融合至80%时分组。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LPS(50,100μg/ml)组;50μg/mlLPS作用不同时间(8,12,24,34,48h)组;乌司他丁组:(160,320,640U/ml)与LPS50mg/L作用24h,RealTime-RT-PCR技术检测骨桥蛋白(OPN)、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LPS可刺激RPMC的骨桥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乌司他丁可降低LPS引起的RPMC中的骨桥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脂多糖通过上调骨桥蛋白的表达,引起腹膜损伤导致腹膜纤维化,乌司他丁可以一定程度抑制骨桥蛋白引起的腹膜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锌离子(Z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凋亡的影响,从而为锌离子在腹透相关腹膜炎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培养原代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传代、经鉴定后分组:(1)对照组; (2) LPS组; (3) ZnSO4组; (4) ZnSO4/LPS组.应用Annexin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RPMC凋亡率,并采用Westen Blot方法检测P-Akt,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胧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胧氨酸蛋白酶8(caspase8)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上清液TNFα,TGF-β1,sFas和d sFasL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RPMC凋亡细胞数量和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表达升高.与LPS组相比,ZnSO4作用组RPMC凋亡细胞数量和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表达明显降低.LPS组上清液中TNFα,TGF-β1,sFas和d sFas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ZnSO4作用组上清液中TNFα,TGF-β1,sFas和sFasL浓度显著低于LPS组.与LPS组相比,ZnSO4作用组P-Akt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ZnSO4可能可以逆转LPS所致的RPMC凋亡,对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过程中所导致的RPM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通路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后转录因子Snail2的影响.方法 采用TGF-β1刺激人腹膜间皮细胞并同时予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处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5 ng/ml)诱导组、TGF-β1+0.4 mg/ml苦参碱干预组、TGF-β1+0.6 mg/ml苦参碱干预组、TGF-β1+0.8 mg/ml苦参碱干预组和TGF-β1+1.0 mg/ml苦参碱干预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nail2、上皮标志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间质标志分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Ⅲ(ColⅢ)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Smad2、Smad3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TGF-β1(5 ng/ml)刺激能上调人腹膜间皮细胞Snail2、α-SMA、FN和ColⅢ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Smad2、Smad3和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下调E-cadherin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苦参碱(0.4、0.6、0.8、1.0 mg/ml)干预处理后能下调Snail2和α-SMA、FN和ColⅢ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上调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TGF-β1能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EMT,苦参碱可能通过ERK1/2信号通路下调Snail2的表达水平来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EMT.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中的促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中的促炎作用及机制。 方法 用TGF-β1(10 μg/L)刺激体外培养的RPMC,观察其对RPMC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体外转染Smad7和pcDNA3空载体至RPMC后,观察 TGF-β1(10 μg/L)对RPMC MCP-1和p38表达的影响。用p38抑制剂SB203580(10 μmol/L)预处理RPMC后,加入TGF-β1(10 μg/L),观察阻断p38信号通路对MCP-1表达的影响。 结果RT-PCR结果显示,3 h、6 h、12 h、24 h TGF-β1刺激组腹膜间皮细胞MCP-1表达均显著高于0 h对照组(P < 0.05),6 h刺激组MCP-1表达达高峰(P < 0.01)。ELISA结果显示,6 h、12 h、24 h、48 h TGF-β1刺激组MCP-1表达增多(P < 0.05),48 h表达达高峰(P < 0.01)。上调表达Smad7和p38抑制剂SB203580都能明显抑制TGF-β1刺激RPMC产生和分泌MCP-1的作用,与pcDNA3空载体组比较,Smad7治疗组MCP-1的表达显著下调(P < 0.05);与TGF-β1刺激组比较,SB203580治疗组MCP-1的表达显著下调(P < 0.01)。TGF-β1能活化p38磷酸化的过程,上调Smad7可抑制TGF-β1对它们的激活反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刺激组磷酸化(p)-p38的表达显著上调(P < 0.05);与TGF-β1刺激组比较,Smad7治疗组p-p38的表达显著下调(P < 0.05)。 结论 TGF-β1能促进RPMC MCP-1的表达,其促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NF-α对兔胆管成纤维细胞P311/TGF-β1/α-SMA通路的影响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家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并鉴定,将胆管成纤维细胞分别给予TNF-α、TNF-α联合不同浓度的TMP(0.08、0.4、2.0 mg/m L)干预48 h,以无处理的胆管成纤维细胞为空白对照,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real-time PCR检测细胞P311、TGF-β1、α-SMA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GF-β1、α-SMA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胆管成纤维细胞经TNF-α处理后,增殖明显增强,P311、TGF-β1、α-SMA m RNA以及TGF-β1、α-SM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TMP对TNF-α的上述效应有抑制作用,并且呈现浓度依耐趋势,其中0.4、2.0 mg/m L的TMP有明显作用(均P0.05)。结论:TNF-α可能通过调控P311/TGF-β1/α-SMA信号通路促进胆管成纤维细胞增殖,TMP能抑TNF-α对该通路的活化,故可能对良性胆道狭窄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阳消癥方对TGF-β1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LncRNA MEG3的调控作用及对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对照组、TGF-β1组、TGF-β1+3.5 mg/ml温阳消癥组、TGF-β1+14 mg/ml温阳消癥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及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α-SMA、FN、CTGF蛋白表达。结果:3.5、7、14 mg/ml温阳消癥不影响细胞增殖,35 mg/ml组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中α-SMA、FN、CTGF mRNA、LncRNA MEG3及FN、CT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α-SMA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TGF-β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脂多糖(LPS)作用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行RPMC的原代和传代培养,经鉴定后第3代用于实验。随机分组(1)正常对照组;(2)不同浓度脂多糖组(1、10、100mg/L);(3)不同时间组:10mg/LLPS作用于RPMC3、6、12、24h;(4)10mg/LLPS+乌司他丁组(160、320、640U/ml)作用12h;实时定量PCR法测IL-15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5、IL-6的表达。结果:脂多糖可刺激RPMC的IL-15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高且在12h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脂多糖诱导RPMCIL-6的蛋白表达增高,在12h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脂多糖所致的腹膜间皮细胞IL-15、IL-6的表达(P〈0.05)。结论:脂多糖可上调PMCIL-15、IL-6的表达,乌司他丁可抑制脂多糖所致的IL-15、IL-6过度表达,以预防或延缓腹膜炎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通过TGF-β1-Smad2/3-ILK信号通路对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和分化小鼠肾小球足细胞,按培养条件不同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6 mmol/L葡萄糖),高渗组(含5.6 mmol/L葡萄糖+24.4 mmol/L甘露醇),高糖1组(含15 mmol/L葡萄糖),高糖2组(含30 mmol/L葡萄糖)。每个培养条件分别以0 ng/ml、1 ng/ml、10 ng/ml、20 ng/ml的PGE1进行干预,干预24 h后收集足细胞。用Western-blot检测TGF-β1、P-Smad2/3、IL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1)足细胞TGF-β1、P-Smad2/3、ILK、α-SMA蛋白表达相对量较正常对照组上调,高糖1、2组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各组PGE1=1 ng/ml、PGE1=10 ng/ml足细胞TGF-β1、P-Smad2/3、ILK、α-SMA蛋白表达相对量分别较各组中PGE1=0时显著升高(P0.05)。高糖1、2组PGE1=20 ng/ml足细胞TGF-β1、P-Smad2/3、ILK、α-SMA蛋白表达相对量分别较各组中PGE1=0时显著降低(P0.05)。结论:PGE1对转分化信号通路TGF-β1-Smad2/3-ILK有调节作用,对高糖引起的足细胞转分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促进肺成纤维细胞活化及肺纤维化的机制,明确乳酸-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途径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①将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机械通气组(MV组),每组12只,其中Sham组仅行麻醉插管处理并保持自主呼吸,MV组采用20 ml/kg潮气量和70次/min通气频率行单次2 h机械通气,观察7 d后取材。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的损伤程度和纤维化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lagen typeⅠalpha 1 chain,COL1A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和血清的乳酸浓度。②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3个孔):PBS对照组(Con组)、1 mmol/L乳酸组(Lac1组)、10 mmol/L乳酸组(Lac_(10)组)和20 mmol/L乳酸组(Lac_(20)组),于乳酸刺激MRC-5细胞24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含量,同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观察α-SMA的表达情况;于乳酸刺激MRC-5细胞72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分组细胞COL1A1和α-SMA的表达情况,并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Ⅰ型前胶原羧基肽(procollagen type I carboxyl peptide,PICP)的含量变化。③另取MRC-5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个孔):PBS对照组(Con组)、20 mmol/L乳酸组(Lac_(20)组)和20 mmol/L乳酸+TGF-β1受体抑制剂(SB431542)组(Lac_(20)+SB组),处理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分组细胞COL1A1和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与Sham组比较,MV组小鼠肺泡间隔增厚、胶原蛋白沉积、肺纤维化程度加重,伴有COL1A1、α-SMA和TGF-β1表达水平升高(P<0.05),血清和BALF乳酸浓度升高(P<0.05)。②与Con组比较,Lac_(10)组和Lac_(20)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PICP含量升高(P<0.05),细胞中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升高(P<0.05),免疫荧光观察到α-SMA在细胞内表达增多(P>0.05)。③与Lac_(20)组比较,Lac_(20)+SB组细胞COL1A1和α-SM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以通过乳酸-TGF-β1途径活化肺成纤维细胞,引起胶原蛋白分泌,促进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也页目的:探讨糖肾平对高糖环境下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高糖(25 mmol/L)、LPS(1μg/mL)刺激足细胞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高糖组、高糖+LPS组、厄贝沙坦组、抑制剂组、糖肾平小、中、大剂量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方法检测足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3、整合素连接激酶( 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CD2相关蛋白(CD2A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和高糖+LPS组足细胞TGF-β1、ILK、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P-Smad2/3蛋白及Smad2/3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高糖+LPS组比较,厄贝沙坦组足细胞P-Smad2/3、α-SM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TGF-β1蛋白表达减少(P〈0.05),TGF-β1,Smad2/3,α-SMA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ILK mRNA表达减少(P〈0.05),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糖肾平大、中、小各剂量组足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TGF-β1 mRNA表达减少(P〈0.05),小、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P-Smad2/3蛋白及Smad2/3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大剂量组足细胞ILK mRNA表达减少(P〈0.05),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减少(P〈0.05);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糖肾平能够降低足细胞TGF-β1、ILK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Smad2/3蛋白及Smad2/3 mRNA表达,升高足细胞标志物CD2AP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SMA蛋白及mRNA表达,通过抑制TGF-β1-Smad2/3-IL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足细胞转分化,保护足细胞,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介导TGF-β1发挥促人增生性瘢痕Fb(HSFb)转分化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HSFb,取5份细胞标本分别加入不同浓度TGF-β1(0、2.5、5.0、7.5、10.0 ng/mL),作用48 h后待测.余下标本分为:空白对照组;CTGF刺激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10.0 ng/mL重组人CTGF;TGF-β1刺激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10.0 ng/mL重组人TGF-β1;CTG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转染组,细胞转染CTGF ASODN后,加入培养液;CTGF ASODN转染+TGF-β1刺激组,细胞转染CTGF ASODN后2 h,加人含终浓度10.0 ng/mL重组人TGF-β1的培养液.蛋白质印迹法分析不同浓度TGF-β1刺激对细胞CTGF表达的影响,比较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TGF-β1浓度为10.0 ng/mL时,CTGF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受刺激的细胞(P<0.05).CTGF刺激组与TGF-β1刺激组α-SMA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CTGF ASODN转染组以及CTGF ASODN转染+TGF-β1刺激组α-SM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接近(P>0.05).上述各组细胞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依次为(10.8±2.8)%、(29.1±4.0)%、(28.7±4.8)%、(10.7±2.3)%、(14.3±2.9)%,统计学分析结果类似于α-SMA表达.结论 CTGF是TGF-β1发挥促人HSFb转分化的重要下游效应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脂多糖(LPS)刺激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上调表达促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把原代培养的第2代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分成对照组、LPS刺激组(1 mg/L)、TGF-β1刺激组(5 μg/L)及LPS+TGF-β1刺激组。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 mRNA及蛋白的表达。蛋白印迹方法检测磷酸化核因子(p-NF)-κB/NF-κB值的变化。 结果 (1)LPS可刺激RPMCs上调TNF-α和IL-6表达。LPS刺激24 h后,p-NF-κB/NF-κB值升高。(2)TGF-β1可拮抗LPS刺激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上调TNF-α和IL-6表达,同时,也降低p-NF-κB/NF-κB值。 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TGF-β1可拮抗LPS的致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而介导。  相似文献   

18.
三七总皂苷对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表型转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结合免疫荧光法(IF)检测PNS对TGF-β1诱导的HK-2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NS对TGF-β1诱导的HK-2细胞α-SMA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FCM)结合免疫荧光法(IF)示:PNS 200~800 mg/L可使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增加的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回降;RT-PCR示:PNS 200~800 mg/L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使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增加的α-SMA mRNA的基因表达回降.结论:PNS可通过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分化,从而参与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糖元合成激酶(GSK-3β)在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active antibody-mediated reiection,ABMR)患者移植肾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移植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中的作用。方法:38例移植肾穿刺标本经病理明确诊断为ABMR,按Banff 2009标准将其按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IF/TA)程度Ⅰ、Ⅱ、Ⅲ级分为C1(n=12)、C2(n=14)、C3(n=12)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移植肾组织中p-Akt、GSK-3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整合素连接激酶ILK、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各组中的表达面积,线性相关分别分析p-Akt、GSK-3β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整合素连接激酶ILK、E-cadherin和α-SMA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IF/TA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9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ABMR患者移植肾组织中p-AKt、GSK-3β、TGF-β_1、ILK和α-SMA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P <0. 001),并随(IF/TA)病理分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E-钙黏蛋白在ABMR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减少(P <0. 001),组间呈递减趋势,移植肾组织中P-akt的表达与TGF-β_1、ILK和α-SMA呈正相关(r分别为0. 912、0. 871和0. 878,P <0. 001),而与E-cadherin的表达量呈负相关(r=-0. 849,P <0. 001);GSK-3β的表达与TGF-β_1、ILK、p-Akt和α-SMA呈正相关(r分别为0. 874、0. 793、0. 828、0. 781,P <0. 001),与E-cadherin的表达量呈负相关(r=-0. 781,P <0. 001)。p-Akt、GSK-3β、ILK、TGF-β_1和α-SMA的表达均与移植IF/TA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 943、0. 863、0. 907、0. 964和0. 926,P <0. 001);而E-cadherin的表达与移植肾IF/TA程度成负相关(r=-0. 859,P <0. 001)。结论:P-Akt、GSK-3β作为TGF-β_1及ILK的重要下游细胞因子可能介导了ABMR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发生、发展,p-Akt和GSK-3β在ABMR所致移植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己酮可可碱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间质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并在体外研究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其对Smad 7表达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UUO对照组和UUO PTX治疗组.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动物肾组织α-SMA表达.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经TGF-β1及PTX干预后,用蛋白印迹检测α-SMA和Smad 7表达,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仅血管壁α-SMA免疫染色阳性.UUO对照组第3 d、第7 d、第14 d,α-SMA表达程度分别为(2.90±0.71)%、(8.50±0.97)%、(17.9±2.70)%,PTX治疗组则分别为(2.70±0.62)%、(6.90±0.83)%、(13.8±1.9)%,术后第7 d(P<0.05)、第14 d(P<0.01)两组有统计学差异.TGF-β1(8 ng/ml)刺激HK-2细胞72 h后,α-SMA表达强度为(87.7±7.0)%,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浓度为(2 560.49±95.03) ng/ml;而加入PTX 10、50、100、300、500 μg/ml干预72 h后,α-SMA表达强度(F=174.998,P<0.001)和培养上清中的Ⅰ型胶原(F=460.883,P<0.001)呈浓度依赖性减少.在TGF-β1刺激前24 h、TGF-β1刺激后0 h、12 h、24 h、36 h或48 h后分别加入PTX(500 μg/ml),α-SMA表达强度(F=144.131,P<0.001)和培养上清中的Ⅰ型胶原(F=444.557,P<0.001)则呈时间依赖性减少.TGF-β1刺激的同时,分别加入PTX 10、50、100、300、500 μg/ml干预72 h后,Smad 7表达强度分别为(50.6±3.1)%、(49.4±2.9)%、(48.9±2.5)%、(51.4±1.8)%、(49.5±3.0)%,与阳性对照组(46.9±3.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PTX可减少UUO大鼠肾间质α-SMA表达;(2)在体外,PTX可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该作用与Smad 7表达无关,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