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裴晓倩 《家庭育儿》2020,(4):0069-006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 “幼儿科学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自主探究。”中班的幼儿正处于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重要阶段,对于种植活动总是好奇好问,喜欢探究。本园幼儿将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在我园的赶集特色活动中买卖,从而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已成为科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检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本次科学探索活动就充分体现了《指南》的这一精神。希望通过活动中一个个逐步深入的环节,让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体检到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本活动是小班科学活动,以生活中最常见的蛋类为题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对比,进一步了解各类蛋的异同,加深幼儿对蛋类及其大小的认识,培养初步的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5.
董娅萍  邵冰倩 《家庭育儿》2020,(2):0058-0058
科学游戏应用于幼儿学前教育当中,不仅可以让幼儿掌握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还可以激发出较强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通过文献研读与教学实践总结,对幼儿教育中科学游戏应用策略进行探究,提出了选择适合的游戏项目、重视参与的快乐体验、凸显幼儿创造力培养和实施情境化游戏教学等四个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丰富科学探究的材料和内容,拓展科学知识获取的途径,从而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接受程度,增强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自愿参与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周勤 《儿童与健康》2012,(12):22-23
科学教育活动是以探索为核心的。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幼儿去主动参与和探索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好奇心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线,幼儿好动的本性是鼓励其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针——“穿针引线”就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试验和制作等活动“亲历亲为”地“搞科学”,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获得科学探索的能力,使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在我园"玩转科学"科技节活动中,我们班从"玩玩科学小游戏—画画科学创想画—讲讲科学小故事—秀秀科学小作品"入手,孩子们和家长们都积极投身到了科技风暴的浪潮里。科学活动"舞动的小蛇"借助《粉红豹之古墓探险》的动画片段,一步步引导幼儿去感知声音的振波,寻找小蛇跳舞的原因,再用一块纸板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亲身体验如何让小蛇跳出更曼妙的舞姿。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投入、主动探究,其探究欲望得到了充分满足,积极情绪得到了有效激发。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声音的振波。  相似文献   

9.
树叶的私语     
董文君 《家庭育儿》2020,(1):0099-0099
案例背景小班的孩子天生好动、好玩,这里蹦一蹦,那里跳一跳,拿到什么东西都要敲一敲、拍一拍,踏踏的响声令孩子们着迷。秋天到了,结合主题“踏踏响”,我带着孩子们去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在“踏踏响”主题活动过程中,孩子喜欢捡树叶、观察树叶,和树叶一起做游戏。  相似文献   

10.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强调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由此可见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1.
<正>亲近自然是幼儿的天性。记忆中,童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堆沙堡、打水仗……虽然总弄一身泥水,但是那种纯天然的快乐是任何游戏都代替不了的。陶行知先生主张“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提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沙、水是大自然中的瑰宝,其取用方便、玩法多变,蕴涵着许多教育价值。作为教师,我们要敏锐地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各种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在沙水游戏中积极探索发现、体验乐趣、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手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它,比如吃饭、画画、拿东西等。《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由于小班幼儿喜欢用小手去感触身边的事物,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一节小班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师幼的互动、有趣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小手的用处。,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纸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大班幼儿有剪、撕、粘、贴、折、画等经验,对纸的一般特性如质轻、较软、薄、易折、吸水性等有一定了解,但对于纸有承重力、纸的形态和承重力之间的关系还不太了解。根据《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的精神,结合5~6岁幼儿喜欢探究各种事物,敢于挑战,愿意动手操作的特点及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我设计了"纸的力气大"这一活动,创设了趣味性和挑战性十足的游戏情景,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摸一摸、玩一玩中感知和体验纸可以变换不同形态的一般特性,在帮助"纸兵举重"的游戏情境中引导幼儿认真专注地操作,通过反复尝试、观察、比较等方法探究纸的形态与承重力之间的关系,并且尝试解决"如何让薄薄的纸举起更多积木"的问题,在猜测与验证、分享与交流中,培养幼儿尊重事实、不怕困难、乐于探究的学习品质,并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汲取先进理念,了解幼儿如何发展和学习近年来,我园始终致力于"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启蒙教育。在规划课程、挑选教材、引导幼儿学习前,我园先培养教师了解幼儿是怎么成长和发展的,全体教师通过自主阅读、每周导读、研讨阅读等多种形式学习"高宽主动参与式学习"理念,包括五个要素:材料、操作。  相似文献   

15.
姜恕 《儿童与健康》2023,(10):34-36
<正>观察是幼儿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幼儿借助观察感知事物并建构自己的认知网络。而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观察是指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或工具,有目的地去感知和探索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科学探究子领域中有15处提到了“观察”,并明确了不同年龄段幼儿观察的内容和要求。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获得学习与发展,而这三种方式都离不开观察能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一次自由活动时,教室里飞来了一只蝴蝶,孩子们激动地大喊起来,还捉住了它,接着便开始了激烈的讨论:"这只蝴蝶有毒吗?""我看到它有八条腿,还有触角呢!""现在它死了吗?"……孩子们对蝴蝶非常感兴趣且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蝴蝶的秘密".活动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蝴蝶的身体特征、生活环境、成长过程等方面展开,在梳理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提升、扩展、验证,给予幼儿科学、准确的引导,并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支持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开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立足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特点,通过为幼儿营造宽松的氛围;培养幼儿的美学意识,激发幼儿创作的动机和欲望;以及美术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方法等途径,着重阐述了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幼儿在项目活动中调动多种方法和途径对问题进行探索和尝试,教师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一定的技术、材料等支持,帮助幼儿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性思维。一、鸟巢项目——聚焦问题真实情境的问题催化幼儿的探究欲望,幼儿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同时教师对问题进行筛选和预判,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并适宜开展的活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中指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户外自主游戏的评价能促进幼儿游戏的开展,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发展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理解。”大自然充满着无穷的神奇与奥秘,为幼儿科学教育提供了最充分、最直观、最生动的探索资源。而大班幼儿在小、中班阶段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科学探究经验,对于大自然的探索欲望更加浓厚。因此,我们秉承“游戏兼课程”的理念,从幼儿园户外环境入手,利用或创造自然的科学探究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中感受科学、发现科学,进而了解自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