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依那普利 (悦宁定 ,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 )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和高血压无左室肥厚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检测核素心室造影 ,进行对比研究 ,观察治疗前后左室功能的变化。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高血压 (EH)患者 4 5例 ,诊断符合 1992年美国JNC标准 ,均为男性 ,按超声左室重量指数 (LVMI) <12 5 g/m2 或 >12 5 g/m2 分为无左室肥厚组 [2 1例 ,年龄 (6 2 .15±4 .30 )岁 ,病程 (11.2 0± 7.6 0 )年 ,血压 (15 6 .4 5± 8.2 0 /95 .86± 5 .4 0 )mmHg(1mmHg =0 .133kPa) ]及左室肥厚组 [2 4例 ,年龄 (6 0 .7…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 (EH)所致的左室肥厚 (LVH)是心血管事件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有LVH的高血压病人患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其心血管病病死率较无LVH者增加 8倍[1] 。本文选择 1999~ 2 0 0 0年伴LVH的EH住院患者 5 2例 ,观察氯沙坦 (Losartan)在治疗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中的作用。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按 1993年WHO/ISH标准确诊 ,临界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均不包括在内。5 2例入选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 (A组 ) :34例 ,男 2 5例 ,女 9例 ,年龄 4 0~ 85岁 ,平均 (5 8± 5 .6 )岁 ;复方降压片…  相似文献   

3.
血脂康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功能及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既可引起心脏形态的改变 ,又可引起冠脉的管腔狭窄 ,导致心功能的降低 ,促进了心脏病事件的发生 ,降低了生活质量 ,加大了病死率。本文旨在研究血脂康对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作用 ,为有效地治疗高血压病 ,提供了药物选择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48例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 (LVH)者 ,经常规检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既往无服血脂康史或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 CoA)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抑制剂或 β阻滞剂 ,LVH的诊断标准为左室质量指数 (LVMI) ,男 >12 5 g/m2 …  相似文献   

4.
冠脉血流储备 (CFR)减少是冠心病的最早期表现。以往研究表明 ,有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基础的患者 ,冠脉造影正常而冠脉血流储备却可异常[1]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冠脉造影正常的高血压病左室肥厚者冠脉血流速度及血流储备功能。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甲组 :正常对照组 19例 ,无冠脉微血管病变基础 ,男 13例 ,女6例 ,年龄 (5 1.6± 7.3)岁。乙组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5 8.9± 8.1)岁 ,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以左室心肌质量指数男 >12 5 g/m2 ,女 >110 g/m2 定义为左室肥厚 ,且冠脉造影正常 ,除外合…  相似文献   

5.
杨喜山  董平栓  曾莉 《临床荟萃》2003,18(3):142-14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能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 (HLVH) ,已经得到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1,2 ] 。但ACEI对肥厚型心肌病 (HCM)左室肥厚的影响国内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卡托普利 (商品名 :开搏通 )对HCM左室肥厚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为近年来收治的经临床检查而确诊的 10例HCM。另选 2 0例HLVH患者作为对照。均排除了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等。①HCM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36~ 5 8岁 ,平均 (46± 5 )岁。超声心动图检查 :室间隔 (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高血压病有无左室肥厚患者核素心室造影左室功能的特点。【方法】对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24例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LVH)患者及20例无左室肥厚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检测,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无左室肥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只有轻度减退,仅表现为1/3充盈分数(1/3FF)减低,而左室肥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明显减退,表现为高峰充盈率(PFR)与1/3FF减低。高峰充盈时间(TPF)延长;且随着左室肥厚的加重,舒张功能进一步减退。【结论】左室重量指数与PFR,1/3FF呈负相关,而与TPF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李文  范洁  刘琼仙  姜玲 《临床荟萃》1999,14(2):55-5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变化及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65例高血压患者伴左室肥厚30例,无左室肥厚35例,30例正常人接爱放免法内皮素含量测定,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室重量指数,分为LVH经及NLVH组。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LVH组较NLVH组为高(P〈0.01),ET含量与LVMI呈正相关(r=0.71,P〈0.05)。结论:血管内皮产生的E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10例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及89例高血压而无左室肥厚者进行了动态心图监测,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者,其室性心律失常、其它心律失常及复合性心律失常的产生平均高于非左室肥厚组,两者对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左室肥厚(LVH)组律失常的发生率大大增高。因此提示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左室肥厚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贾玲  李华 《临床荟萃》2000,15(20):939-940
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 (LVH)已被公认是与死亡率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逆转心室的肥厚 ,对改善心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诸多研究表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降压疗效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 ,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作为新的抗高血压一线药物 ,目前在该方面的临床报道尚少 ,为比较二者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及耐受性 ,现将研究所得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根据 1993年WHO/ISH提出的高血压评判标准[1]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 5 7例 ,经超声心动图测定 ,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LV…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与QTd、QTcd的关系,本文对64例高血压病LVH患者测定QTd、QTcd,并与70例健康人和76例高血压病非LVH患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健康人60例(组Ⅰ),男38例,女22例,年龄45±118岁。全部进行血压、心...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及胶体金干式免疫层析技术,测定42例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及38例高血压病患者(不合并左室肥厚)的血浆NT-pro BNP浓度。结果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组的血浆NT-pro BNP浓度明显高于高血压非左室肥厚组(P<0.05)。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的血浆NT-pro BNP浓度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探讨高血压病左室心肌重量指数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超及24h动态心电监测技术,对98例高血压病(EH)患者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情况进行检测。结果EH患者左室心肌肥厚(LVH)组VA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心肌肥厚组(P<0.01)。且重度LVH组较轻度LVH组VA发生率高(P<0.001)。结论LVH可导致VA的发生,VA的发生可能是LVH出现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室肥厚的心电图诊断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之琳 《华西医学》2001,16(1):107-107
心电图 (ECG)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CLBBB)时 ,诊断左室肥厚 (LVH)甚为困难。用已被认可的超声技术诊断LVH的方法对照观察 ,以探讨ECG在CLBBB时诊断LVH简便可行的方法。1 资料和方法1996年 2月~ 2 0 0 0年 2月的住院患者 ,入院 1~ 2天用惠普m1772A型作 12导ECG ,符合CLBBB的 6 0例 :高血压2 5例 ,冠心病 16例 (其中 3例合并肺心病 ) ,扩心病 8例 ,老心病 3例 ,风心病 6例 ,病毒性心肌炎 2例 ;男 32例 ,女 2 8例 ,年龄 45~ 92岁。 6 0例均用惠普SONOS10 0 0型作超声检查 ,以左室长轴切面…  相似文献   

14.
QT离散度反映心肌复极的非同步性,而心室复极不均一程度又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本文通过对高血压病有无左室肥厚者QT离散度及警告性定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分析,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危险性进行探讨。1监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病程2~14年的患者196例,其中94例有左室肥厚者作为观察组,102例天左室肥厚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64例,女30例;平均年龄60.3岁,平均病程5.15年;对照组男69例,女33例;平均年龄59.7岁,平均病程4.91年。所有病例均无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5.
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时程,体表心电图中,不同导联QT离散度(QTd)反映了心脏不同部位心室肌复极的差异〔1〕。业已发现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EH LVH)患者QTd增加与不良预后有关。本文分析32例EH LVH,30例高血压病无左心室肥厚(EH-LVH)与51例正常对照组QTd比较,以研究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与结果一、研究对象选自1996~1998年我科收住的62例高血压病(EH)患者,男38例,女24例,年龄39~84岁,平均62±11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诊断标准,除外QT间期延长综合征,继发…  相似文献   

16.
张冀东  崔炜  都军 《临床荟萃》2003,18(3):174-175
左室肥厚 (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 ,LVH)是确定器质性心脏病诊断的可靠指标和预后的重要预报因子[1] 。常规心电图 (ECG)是临床诊断左室肥厚的常用方法之一。迄今为止 ,有关左室肥厚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不少于几十条 ,但与尸检及超声左室定量法比较 ,心电图检出左室肥厚的准确性不够理想 ,尤其是敏感性较低 (2 0 %~ 70 % ) [2 ,3 ] 。这是因为 ,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各项指标 ,只是根据尸检和临床其他检查已肯定存在解剖学上的心室肥厚归纳得出的。因此 ,其诊断的敏感性会受到一些限制[4] ;而且 ,在记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动态血压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相关关系。方法 184例研究对象根据即时血压,24h动态血压,左室肥厚监测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不伴左室肥厚组,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组,探讨血压水平及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室肥厚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组中除即时舒张压和昼间舒张压外其余动态血压(ABPM)参数均与左室肥厚存在显著性相关,其中夜间收缩压r=0.84(P=0.0001)与夜间舒张压r=0.75(P=0.0001)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比昼间更密切,且高血压左室肥厚非榴型曲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血压病不伴左室肥厚组,结论 (1)高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左室肥厚显著相关。(2)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10%可能延缓或阻滞左室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左室心肌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58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重量(LVM)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晚电位,以连续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分析左室心肌肥厚与心律失常的相关关系。结果复杂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的发生率在高血压伴左室心肌肥厚组为70.8%(n=96)显著高于无左室心肌肥厚组13.6%(n=162)(P<0.005);伴心肌缺血者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亦显著高于未检出心肌缺血者,分别为57.8%(n=118)和22.9%(n=140)(P<0.01)。复杂室性心律失常以6:00~12:00发生最多。结论认为高血压伴左室心肌肥厚和心肌缺血是发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严格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肌重构和心肌缺血对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定量组织速度显像技术(QTVI)是定量心肌运动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通过血流多普勒法与QTVI技术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测定比较,对QTVI技术测定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进行评价。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高血压10 0例,男4 6例,女5 4例,年龄36~6 5岁,按WHO标准确立高血压,SBP≥14 0 mm Hg和/或DBP≥90mm Hg,高血压伴左室肥厚4 8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厚5 2例。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正常对照组5 0例,男2 4例,女2 6例,年龄34~6 4岁。1.2 仪器 采用Vi Vid five(GE公司)彩色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1.5~4 MHz,随机配有计算机Echopac…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与心室晚电位(LP)的关系,观察对比Ⅰ期高血压病(EH)和高血压合并LVH患者LP的阳性率的差异,并作了初步探讨,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符合WHO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原因,确诊为高血压病者118例,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