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东方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89+191-189,19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治疗的4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并进行跟踪分析。结果 46例行46例次治疗,6例行子宫切除术,7例局部药物注射治疗,18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13例行刮宫术,2例行子宫楔形切除修补术。结论对有剖宫产史的妊娠者应该早期诊断、及早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共收治的7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对其临床诊治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年龄22~34岁,4例患者给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B超引导下清宫术,1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及腹腔镜下剖宫产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2例行经腹行剖宫产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围手术期进行护理配合,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积极治疗并注重心理护理,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中、术后出血少,恢复快;5例行清宫术或剖宫产术,术中、术后出血多,恢复慢。结论子宫瘢部位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预处理后,手术的出血及风险可明显减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和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经阴道彩超确诊,血β-HCG30.6~54269.9mIu/ml,药物治疗3例,2例行子宫切除,2例行子宫切口病灶清除加子宫修补术。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妊娠期间出现阴道流血,应行阴道彩超检查,血β-HCG检测,以便及早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诊治经验,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诊治决策的制定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 纳入我院妇产科病房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具有完整资料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8例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这18例临床诊断及治疗数据。结果 1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分型为Ⅰ型,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清宫术,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分型为Ⅱ型,其中3例行子宫动脉栓塞+腹腔镜监测下清宫术,其中1例行阴式瘢痕妊娠清除+子宫瘢痕修补术,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分型为Ⅲ型,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监测下妊娠物清除+子宫瘢痕憩室切除+子宫修补术,其中仅1例Ⅱ型患者因瘢痕妊娠局部残留而行超声介入下局部注射硬化剂后再次行清宫术,全部18例最终均顺利达到临床治愈,未出现术中、术后大出血并发症。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若得到及时、准确地诊断,在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辅助手术、超声介入治疗后清宫术、腹腔镜或阴式子宫瘢痕憩室切除修补术等技术方法综合化、个体化治疗下,能够安全、及时地得到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疤痕处妊娠病例共34例,分析其发病机制、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8例直接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7例行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化疗后超声引导下清宫术,7例直接行腹式子宫切开清除胚胎术加子宫疤痕切除缝合术,10例化疗后行腹式子宫切开清除胚胎术加子宫疤痕切除缝合术,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开清除胚胎术加子宫疤痕切除缝合术,1例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下子宫疤痕处胚物切除术。其中2例子宫切除,3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疤痕子宫妊娠应及早行超声检查,一旦发现,及早采用个体化治疗,避免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例剖宫产子宫疲痕妊娠(CSP)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 7例治疗均获成功,其中3例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剖宫取胚术+瘢痕修补术,2例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彩超监护下清宫术,1例行剖宫取胚术,1例行药物保守治疗+清宫术,术后均监测HCG均在一定时间内下降至正常。结论对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应重视早期诊断,一旦确诊,立即终止妊娠,可行药物保守治疗加超声监护下清宫,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急诊大出血患者可免除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早期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2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全部误诊为宫内妊娠,4例行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1例行药物流产术。5例均因阴道出血难以控制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应详细询问病史,盆腔B超初筛后阴道多普勒超声复查可以早期确诊。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巩凤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73-17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69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出血原因和治疗措施、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发生子宫切口感染最多,为46例,8例因一次出血大于500ml而行剖腹探查术,5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3例行子宫切口裂开处清创缝合修补术,7例子宫缩复差的给予缩宫素静点,5例超声疑有宫内残留者在B超监测下行子宫清除术,2例因产后出血伴腹痛,1例为精神因素自愈。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病因主要为子宫切口感染、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复旧差、胎盘胎膜残留、盆腔炎症、精神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许燕文  陈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849-185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未及时发现致人工流产术及清宫术时大出血,其中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保留生育功能,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6例早期诊断,其中4例药物保守治疗,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保留生育功能.结论:此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但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破裂的相关因素、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5年间我院收治的子宫破裂16例。结果剖宫产疤痕子宫破裂11例(子宫下段剖宫产7例,古典式剖宫产4例),非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破裂5例(3例有多次人工流产病史,2例为催产素应用不当)7例完全破裂,9例不完全破裂。11例子宫修补同时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3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子宫破裂与前次术式、指征等因素相关或与多次人工流产、催产素应用不当相关。应引起全体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生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8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22例围生期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的诊疗资料,分析此类疾病的高危因素、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结果围生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主要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破裂10例(45.5%);非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3例(13.6%),残角子宫畸形2例(9.1%);多次流产史2例(9.1%);未明确原因3例(13.6%);腹腔镜下单纯的输卵管切除术2例(9.1%)。22例孕产妇无一例死亡,其中顺娩3例,剖宫娩或者剖宫取胎19例,其中16例行子宫修补术(72.7%),4例行部分/次全/全子宫切除术(18.2%),2例行残角子宫切除术。而22例中新生儿存活且无窒息仅5例。结论完全性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是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对于某些高危人群如非剖宫产瘢痕子宫、多次流产史等,也应严格管理。而完全性子宫破裂对妊娠结局影响巨大,故需早期识别并及时干预,做好新生儿的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季慧 《临床医药实践》2009,(3Z):1495-149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案。方法:对我院2002年11月~2007年11月5年间剖宫产手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肌瘤>10cm4例,5~10cm11例,≤5cm41例,出血量最多700ml,最少200ml,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手术时间最长1小时20分,最短45分钟。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正常,未有产后出血发生,4例发生产褥病,产后子宫复位好。病理报告均为子宫平滑肌瘤,5例囊性变。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者剖宫产时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手术方式根据子宫肌瘤大小、位置,产妇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4.
5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及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03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5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及术后情况。42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16例经阴道分娩。结果39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220±143)ml,≥500ml5例,最多800ml(术中剔除的肌瘤达10余个),无1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肌瘤变性15例,其中红色变性14例,透明变性1例,无恶性变。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病例的分析,总结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对湖南省脑科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1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例患者因误诊断为先兆流产、不全流产而行清宫术,术中出血量较大后疑似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后行术中超声检查,诊断为瘢痕妊娠后1例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sation,UAE)后行清宫术,1例行子宫瘢痕妊娠物清除术及子宫瘢痕修补术。1例因并发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2例经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成功。6例术前经阴道B超确诊,采用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成功。所以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而超声诊断是CSP诊断的最简单而可靠的方法,因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与早孕、不全流产、先兆流产等症状相似,没有特异性,往往容易误诊。所以利用阴道B超、B超等进行早期诊断,确诊后立即终止妊娠,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苏成芳 《淮海医药》2010,28(5):422-423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误诊导致大出血的经验教训,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子宫疤痕处妊娠7例误诊为宫内妊娠患者的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3例行水囊宫腔填塞压迫止血,1例行子宫疤痕病灶切除术。3例行水囊宫腔填塞压迫止血的患者观察48 h无明显出血后取出水囊,未再出现大出血,子宫保全。结论子宫剖宫产疤痕处妊娠误诊率高,对有剖宫产的患者,人流前应仔细B超检查,作出正确诊断,争取保守治疗。对急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急诊手术。子宫岬部切开清除妊娠物加疤痕切除修补止血是保全子宫的一个方法 。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呈上升趋势 ,多发生于剖宫取胎或剖宫产术后 ,现就 8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987年 1月~ 1999年 1月我院收治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 8例 ,均在本院行病灶切除术 ,术后均无复发。依据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1 发病情况 本组患者年龄 2 8~ 40岁 ,平均 30 .6 0±1.45岁。剖宫产术后至出现症状平均时间为 3.1± 2年 ,出现症状至确诊平均时间为 1.78± 1.15年。1.2 临床表现 症状 :本组病症潜伏期为剖宫产术后 5个月~ 13年 ,平均 3.1年。典型症状出现多在剖宫产术后 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妇科良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对1084例妊娠合并妇科良性肿瘤剖宫产患者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084例患者中,有480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240例行肌瘤切除术,251例行卵巢肿瘤剥离术,31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11例行双侧附件切除术,50例行卵巢楔形切除及成形术,21例行卵巢壁活检术。结论 在妊娠合并妇科良性肿瘤剖宫产术中采取恰当的、有针对性的肿瘤切除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子宫出血原因,子宫切口部位异常及宫腔镜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剖宫产术后一年以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2例行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结果 52例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其中子宫切口下端憩室28例(占53.8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8例(占15.4%),子宫切口息肉7例(占13.5%),子宫切口缝合线残留4例(占 7.7 %),子宫假性动脉瘤1例(占1.9 %),切口部位动静脉瘘1例(占1.9 %),未发现异常3例(占5.8%).结论 子宫切口下端憩室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宫腔镜能对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做出明确诊断且还可以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发生剖宫产术中出血的8名产妇,采取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对其进行治疗。结果 8例产妇的出血情况得到控制,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恢复与正常剖宫产患者无区别,随访后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