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芳  陆鸿雁  徐学琴  黎少安 《吉林医学》2010,(35):6621-6621
院内感染的控制是医院工作的重点,而手术室又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因此,建立健全并落实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首要措施,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做好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加强供应室的环节管理、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院内感染。方法:在供应室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消毒物品、空气进行抽样,培训监测。结果:每月无菌间抽样合格率为100%。结论: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除了供应室做好消毒隔离外,还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结合治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的监控制度,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供应室管理,达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方法在供应室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消毒物品、空气进行抽样,监测。结果每月无菌间抽样合格率为100%。结论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还要做好供应室的管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制度,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供应室管理,达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方法在供应室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消毒物品、空气进行抽样,监测。结果每月无菌间抽样合格率为100%。结论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还要做好供应室的管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制度,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5.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各种病原微生物多而汇集。如若管理不善,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有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发源地,而将病菌传给易感者,使疾病蔓延或发生交叉感染,甚至流行传染病。因此必须防止医源性感染或交叉感染。而院内杜绝感染及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消毒隔离等工作的主要具体执行者是护理人员,其消毒隔离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防止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的效果,以及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还影响护生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防止医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以提高培养护生的无菌观念。1院内常见违背无菌操作规则的现象1.1病室里进行的各项操…  相似文献   

6.
王小妮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1):114-114,117
目的:做好消毒隔离防止医院感染.方法: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强化医院感染意识;加强门诊环境管理;做好导诊、分诊工作,做好患者管理;开展卫生宣教提高群众认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结果:通过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工作,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结论:预防医院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哈兰英 《新疆医学》2001,31(2):153-154
消毒、灭菌和隔离是切断微生物的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保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要做好任何一项实质性的护理,都离不开这三方面的技术,由此看来,护士应该成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主力,护理工作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护理管理工作在防止感染中的重要性 1.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灭菌和护理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浅谈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礼蓉 《中外医疗》2012,31(3):147-147
医院是各种病菌传播,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途径。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院内感染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护理工作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条件,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规范各种护理操作技术,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是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措施。消毒、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方针,严格从无菌操作规程、工作人员的培训、陪护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等方面着手,采取恰当的灭菌、消毒方法,完善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实施必要的监督、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门诊眼科治疗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提高门诊眼科治疗室医疗质量的安全.方法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加强无菌意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结果通过制定有效的消毒、隔离、处理、监控等措施,提高了医疗质量的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严格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洗手消毒制度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15例老年病人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护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和护理,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方法:一旦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感染,严格按照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对病人予以隔离,严密控制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传播。结果:15例病人未发生一例院内交叉感染。讨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消毒隔离,切断传播途径,合理应用抗生素,能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场所,各种病原微生物多而汇集。如若管理不善,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有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发源地,而将病菌传给易感者,使疾病蔓延或发生交叉感染,甚至流行传染病。因此必须防止医源性感染或交叉感染。而院内杜绝感染及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消毒隔离等工作的主要具体执行者是护理人员,其消毒隔离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防止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的效果,以及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还影响护生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防止医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以提高培养护生的无菌观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室三区管理,做好各项质量监测,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 进行岗前培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位,严格执行标准化工作流程及三区管理. 结果 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起到了控制院内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预防院内感染,涉及面广,其基本手段是消毒、灭菌、隔离、空气保持新鲜.护理人员每天要进行大量的技术操作,处理物品及污染物,护理病情各异的病人,与医院内感染密切相关.如不强化护理管理,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就易造成院内感染. 护士长 护士长在医院内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各种规章制度的宣传、落实、监督,要依靠护士长来执行.并带领全科医护人员落实感染控制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郑方娟 《中外医疗》2010,29(22):142-142
目的强调护理人员规范操作,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规范护理操作,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隔离与监测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结果从近几年来医院感染控制科自查及地方防疫部门来我院随机抽查监测的结果,均符合医院消毒卫生的标准。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院内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包括菌血症、肺炎、尿路感染和手术部位的感染等,据统计我国当前医院感染率平均为9.5%[1]。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增加费用,也给国家有限的卫生资源带来巨大的浪费,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压力。院内感染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上许多操作如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技术,无不有赖于护士去实施。加强医院护理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预防感染的护理目标是严格护理操作各个环节的管理,防止感染的发生及扩散。1院内感染的发生因素1.1室内和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疾病传播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加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针对门诊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格的手术环境.结果 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2%,特殊感染手术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加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实施有效地防控措施,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切实抓好介入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由院感科抽样检查和科室自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结果介入手术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无菌物品管理及良好的护理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三区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进行岗前培训,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划清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结果通过严格管理,提高了医院消毒灭菌供应物品的质量。结论通过科学管理,提高三区隔离消毒技术水平,可以起到控制院内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的分析,探讨控制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针对门诊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监督体系,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测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适的手术环境。结果: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加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无菌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