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除了X片可见的后脱位和桡骨头及尺骨冠突骨折外,还有广泛的软组织损害.本文根据肘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如否,将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分为2个亚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4-2009年,共治疗7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其中Ⅰ型2例(MCL完整)保守治疗,石膏固定2~3周后功能锻炼;Ⅱ型5例(MCL断裂)手术治疗,经内外侧双切口显露,分别固定桡骨头和冠突,修复外侧副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结果 7例患者获得1~4年随访(平均2年).骨折愈合,肘关节稳定,活动无疼痛.活动幅度屈伸平均120°,旋转100°,MEPS评分优5例,良2例.结论 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MCL完整者,其桡骨头和冠突骨折的类型和移位均较轻,可保守治疗;MCL断裂者,其骨折类型和移位均较重,需手术治疗.修复MCL能显著提高肘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付金乐 《河北医学》2012,18(4):512-513
目的:对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临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骨科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23例,15例患者行肘外切口,8例患者行肘外侧并肘内侧手术入路,粉碎性桡骨小骨头骨折采用微型螺钉联合EC医用胶固定,冠状突骨折采用螺钉加以固定.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损伤性关节炎,患肘经活动疼痛感较为明显;4例患者有桡背侧2个手指麻木,本组患者均行外侧副韧带、伸肌总键修复;肘关节屈伸度平均117度,Mayo评分优16例,良6例,可1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以重建肘关节同心圆中心复位以及稳定性为重点进行治疗可提高并保证患者预后,同时注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术中从深层至浅层依次修复冠突骨折、前方关节囊、桡骨头骨折、外侧副韧带及伸肌总腱起点,酌情修复内侧副韧带,并以铰链外固定支架固定;采用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伤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51个月,平均24.9个月;术后11~20周骨折达临床愈合,平均15.5周;术后6个月,肘关节伸屈度25°~110°,平均86.5°;旋前35°,旋后50°,平均70°;优3例,良6例,一般3例;无关节僵硬、肱尺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造成关节严重不稳定,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恢复骨性解剖结构、修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并辅以外固定支架;术后应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促进关节功能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4.
韩滔 《重庆医学》2013,(26):3156-3158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1例,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依次修复冠状突、前关节囊、桡骨头、内、外侧副韧带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康复治疗及随访,总结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经验。结果 11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3.17±1.72)周,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21.25±23.54)°,前臂旋转范围为(134.17±9.70)°。按照Mayo肘关节评分,平均为(82.11±10.62)分,该组优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1.8%。无肘关节再脱位、局部炎症反应、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应积极手术治疗,重建或恢复骨的结构,加强内固定,修复关节周围支持结构,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减少骨折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肘关节尺侧副韧带(MCL)修复重建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1月我科收治的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桡骨头骨折按改良Mason分型,Ⅱ型3例,Ⅲ型2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术中骨折复位固定后,检查肘关节外翻不稳,采用肘内侧入路进行探查,并行MCL修复或重建;术后在肘关节屈曲90°和前臂旋转中立位的姿势下,以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7~12d,早期开始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2年,5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8~19周)。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2例。在肘关节90°位测量前臂的旋转范围,本组前臂旋前平均75°(35°~85°),前臂旋后平均80°(65°~89°)。结论:MCL是肘关节内侧稳定的主要结构,临床上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有MCL损伤时,如果骨折复位固定后仍然存在外翻不稳定者,应修复或重建MC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6年4月,本组应用手术治疗闭合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5例。桡骨头骨折按改良Mason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术中发现肘内、外侧副韧带均有撕裂。按照Mckee手术方法,所用患者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在肘关节屈曲90°和前臂旋转中立位的姿势下,以长臂石膏后托外固定7-10d,之后开始进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主动训练。结果:术后随访5例,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5例患者伤口均Ⅰ型愈合;骨折亦复位良好,未见畸形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1周(8-19周);2例患者术后6个月X下片显示肘关节轻度异位骨化;2例患者术后15个月X线片显示肘关节轻度退行性改变;最后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09±12)°,前臂旋转活动度(97±15)°,未发现肘关节僵硬、复发性脱位以及桡神经损伤症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对随访患者进行评价,其中优2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由于伴发损伤多,导致肘关节的严重不稳;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和重建肘关节的稳定结构,同时配合早期的康复训练,才能较好地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采用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损伤"复杂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1年9月至2015年7月采用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27例肘关节损伤"复杂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逐次固定或置换桡骨头,修复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固定冠状突骨折部位,修复内侧副韧带前束,术后采用屈肘90°中立位支具辅助固定。采用Mayos肘关节评分(MEPS)评估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11~28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平均为121°(90°~140°),前臂旋转平均为136°(100°~150°),Moyas评分为70~100分,其中20例为优,5例为良,2例为中,优良率达93%。结论该入路治疗肘关节损伤"复杂三联征"可充分暴露术野,有效固定骨折,修复软组织损伤,恢复肘关节稳定性,术后患者可早期进行康复锻炼,防止关节强直。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后脱位合并桡骨头和冠状突骨折)的治疗体会及分析探讨.方法 回顾了6例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头和冠状突骨折("恐怖三联征")病人的治疗结果.手术方法包括:传统方法(3例);新方法(3例):固定或置换桡骨头,尽可能的固定冠状突骨折,修复相关的关节囊和外侧韧带损伤,必要时修复内侧副韧带和辅助外固定.随访中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和临床检查两项评估.结果 术后平均随诊32 周,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平均99±31°,Mayo肘关节评分平均得分72分(45~95分之间),其中1例优秀,3例良好,1例差.结论 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损伤机制的充分认识,并重建其稳定性可以获得更好的术后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方法及要点。方法对15例患者均采用了手术治疗。12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结合肘前正中微型切口,3例采用肘外侧附加肘内侧手术入路,以微型螺钉及微型钢板固定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结合石膏、外固定架外固定。结果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本组优4例,良8例,可2例,差l例,优良率80%。结论肘关节前侧关节囊、尺骨冠突和桡骨头对肘关节稳定性较为重要,辅助外固定尽量使用外固定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方法.方法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4例,9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5例采用双侧入路依次修复对冠状突、前关节囊、桡骨头、外侧副韧带复合体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康复治疗及随访,总结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经验.结果 14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17周,平均14.5周,肘关节屈伸范围70°~130°,平均90°,前臂旋转范围60°~150°,平均120°.无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肘关节Broberg-Morrey评分65~90分,平均81分,优4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78.5%.结论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严重,单纯采取保守治疗外固定而不进行结构重建则很难维持肘关节的稳定性,而过长时间的制动必定导致肘关节的僵直,手术治疗可使肘关节获得充分的稳定性,以便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最大限度地改善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策略及手术要点?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32岁(18~46岁)?首先急诊将肘关节脱位进行手法复位和石膏临时固定,再择期行手术治疗?3例单纯采用外侧入路,2例采用外侧加内侧入路?手术中经肘关节外侧入路,若肘关节不稳,再作内侧切口修复肘内侧副韧带?若肘关节仍然不稳定,有肱尺关节的脱位趋势,可用克氏针将其固定?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4~25个月),随访时采用MEPS (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评分对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中,3例为优,1例为可和1例为差?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受伤的肘关节均无明显疼痛及不稳定?结论:可先经肘关节外侧入路修复损伤的相关结构;若有肘关节的不稳,再作内侧切口修复肘内侧副韧带,有时可能需要用克氏针固定肱尺关节来稳定肘关节?同时强调重建关节囊和内?外侧副韧带及屈伸肌起点等结构的连续性,对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2.
1996年Hotchkiss将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的肘关节损伤三联征,称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因其治疗困难,常导致肘关节不稳定、关节僵硬、关节炎等不良结果[1]。笔者近来遇到了2例特殊类型的肘关节损伤三联征,同时伴有肘关节外侧柱骨折(桡骨小头骨折或肱骨外髁骨折)、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肱三头肌肌腱断裂或止点撕脱骨折,因其症状比常见的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更隐匿,特别是肱三头肌肌腱断裂或止点撕脱骨折极易漏诊,可造成严重后果,幸好在术中检查仔细并及时发现,处理后获得良好疗效,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宜汉双河王烟灰医院收治的1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对患者的肘关节后外侧、前内侧联合入路骨折复位内固定和韧带修复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临床效果评估为优的患者10例,为良的患者5例,为可的患者2例,为差的患者1例,优良率为83.3%。治疗后随访13~29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其中16例患者没有疼痛感,2例患者有轻微疼痛感,并且患者的冠状突和桡骨骨折均明显愈合。结论: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损伤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肘关节后方+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可行性。方法:自2004年1月~2009年8月收治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行肘关节后方+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从深至浅依次修复冠突骨折、前方关节囊、桡骨小头骨折、内外侧韧带及伸肌总腱起点。结果:术后随防6个月~5年,无骨折不愈合病例,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7.5%。结论:肘关节后方+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是一种治疗肘关节三联征的较好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肱尺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6年4月,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手术治疗21例。其中采用肘关节内侧和肘关节外侧联合入路15例,经肘关节前侧入路6例。采用石膏托固定9例,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12例。结果随访6-40个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采用手术治疗:优10例、良6例、可3例、差2例,其中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为优7例、良3例、可2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应采取手术治疗,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效果,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疗效明显优于石膏托外固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肘关节恐怖四联征("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并尺骨鹰嘴骨折)"的创伤机制、手术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8例,根据桡骨头骨折 Mason 分型[1]: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3例。根据尺骨冠突 Regan -Morrey 分型[4]: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3例。尺骨鹰嘴骨折 Colton 分型[1]:Ⅰ型2例,ⅡA 型1例,ⅡB 型4例,ⅡC 型1例,术后石膏固定于肘关节屈曲90°功能位,7~9周开始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主动锻炼。结果:本组随访3~24个月,未出现异位骨化,骨折不愈合1例,肘关节屈曲~伸直活动范围平均在118.2°;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平均为126.7°;肘关节按照 Mayo 标准评分:优3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75%。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需要坚强、稳定的内固定,适时做好功能康复锻炼,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临床中肘关节“三联征”患者的诊治,总结该病诊断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13年9月共收治8例肘关节“三联征”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24~63岁,平均38.1岁。8例患者均先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待手术条件成熟后尽早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外侧切口,充分显露后依先后次序依次修复尺骨冠状突骨折、前关节囊、桡骨头骨折、外侧副韧带深层至浅层修复冠状突骨折、前方关节囊、桡骨头骨折、外侧副韧带,完全修复后如存在不稳,加用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术后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固定2周,后逐渐行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4个月~3年的随访,平均14.7个月。肘关节屈伸度90°~140°,平均113,7°;前臂旋转度90°~140°,平均125.2°。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本组疗效优4例,良2例,一般2例,差0例。其中2例发生异位骨化,经锻炼不影响功能,未做处理。结论:肘关节“三联征”应积极手术治疗,修复骨折的同时,注重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修复,以获得肘关节的稳定,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是避免关节僵硬,获得良好关节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尺骨冠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克氏针、螺钉、钢丝或丝线等手术治疗21例尺骨冠突骨折。结果平均随访23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2周,无伤口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无神经损伤,无关节强直等并发症,肘关节半脱位1例,骨化性肌炎2例。根据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6.2%。结论尺骨冠突对维持肘关节的稳定性十分重要,以手术治疗为宜,手术不仅可以复位、固定骨折.同时也可修复或重肆损伤的韧带.可旱期行肘关节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缝合锚钉修补肘关节内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有效性。方法:本组9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法分类均为3型,5例行切开体外组装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2例行人工桡骨头置换术,2例行桡骨头切除术。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法分类,3例1型,5例2型,1例3型,其中6例行尺骨冠状突固定,所有患者均行缝合锚钉修补内外侧韧带复合体,术后石膏固定3周,去除石膏,开始行肘关节屈伸,旋转康复训练。结果:本组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20±6)个月。骨折愈合,肘关节稳定,无再次脱位。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2例为优,6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使用缝合锚钉在肌腱附着点原位加强缝合内外侧副韧带,伸肌总腱起点,屈肌旋前圆肌总腱起点,恢复肘关节稳定性,达到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疗效.方法 应用外侧Kocher入路和内侧入路对13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本组疗效优2例,良7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为69.2%.结论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是一种很严重损伤,只有早期规范手术治疗才能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