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6-01产科收治的135例ICP孕妇(观察组)和同期分娩的135例非ICP孕妇(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临床生化指标和羊水污染率、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围产儿病死率、剖宫产率及孕妇产后出血量。结果(1)观察组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羊水污染率、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围产儿病死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且妊娠结局常有明显不良预后,胎儿尤为明显,所以临床上应定时监测其TBA水平,及时予以相应治疗措施,减少或避免胎儿不良预后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HBV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232例慢性HBV感染孕妇。按照孕期是否存在ICP,分为单纯HBV感染组(n=100)和HBV+ICP组(n=132);根据ICP严重程度将HBV+ICP组进一步分为HBV+轻度ICP组(n=86)和HBV+重度ICP组(n=46)。比较各组妊娠期母体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如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PPH)发生率情况;以及分别比较各组胎儿/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如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羊水Ⅲ度污染(AF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小于胎龄儿(SGA)、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肺炎以及HBV母婴传播(MTCT)发生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HBV+ICP组孕妇在孕晚期母体并发症方面,早产、PPH发生率较单纯HBV感染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的ICP孕妇365例。根据ICP孕妇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进行分组,观察两组临床特征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ICP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CP发病时间、年龄、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AST、ALT、双胎妊娠、胚胎移植等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t/χ2=29.369、2.342、4.006、2.111、2.622、2.089、27.801、11.795,P<0.05);产妇类型、BMI、妊娠期糖尿病等与不良妊娠结局无关(t/χ2=0.193、0.517、1.32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7, 95%CI:1.021~1.157,P=0.009)、总胆汁酸(OR=1.031, 95%CI:1.015~1.047,P<0.01)、股骨长度(OR=0.781, 95%CI:0.689~0.886,P<0.001...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总胆汁酸水平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为改善母婴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我院接受救治的140例ICP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将其分为轻度组(129例)与重度组(11例)。选择同期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产妇14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剖宫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羊水污染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剖宫产,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妊娠期ICP是导致不良母婴结局的一项重要原因,TBA可作为早期诊断ICP和预测ICP不良妊娠结局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4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产检和分娩的孕妇,首次入院体检时收集孕妇的一般资料,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详细记录分娩结局。结果 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1569例,发生ICP者146(9.3%),其中孕中期42例(28.8%),孕晚期104例(71.2%),正常孕妇1423名;ICP组早产、胎儿窘迫、羊水粪染、低体质量儿、巨大儿、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是16.4%、13.0%、23.3%、8.2%、7.5%和25.3%,显著高于正常组的3.9%、5.8%、12.9%、1.8%、4.3%和16.9%(P<0.05)。结论 孕期ICP是发生多种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了胎儿早产和发生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做好早期尤其是孕中期ICP诊断,并积极的处理,可能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早发及晚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围生儿结局。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70例,按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组(28孕周)68例和晚发型组(≥28孕周)102例。统计两组患者轻、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情况,以及血清总胆汁酸、甘胆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孕周、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围产儿结局。结果早发型组重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晚发型组(P0.05),血清总胆汁酸、甘胆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显著高于晚发型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显著低于晚发型组(P0.05)。早发型组分娩孕周显著短于晚发型组(P0.05),新生儿体质量显著低于晚发型组(P0.05),Apgar评分显著高于晚发型组(P0.05)。早发型组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羊水Ⅱ度以上污染、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晚发型组(P0.05)。结论与晚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相比,早发型患者围生儿结局更差,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重症患者瘙痒程度、妊娠结局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ICP重症患者185例,根据是否服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92例)和实验组(n=93例);两组均给予吸氧等常规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抽血4 mL用于检测肝功能指标;对比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瘙痒程度;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分娩周期等妊娠结局指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率(χ~2=10.295,P=0.006);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肝功能指标都有所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更多(P0.001);实验组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后,瘙痒程度降低(χ~2=20.068,P0.001);妊娠周期延长(t=5.325,P0.001);新生儿体重增加(t=10.822,P0.001);产后出血量减少(t=11.106,P0.001)。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能有效改善ICP重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1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为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病因不详。该病首次报道于19世纪80年代,于20世纪60年代得到详细报道,属高危妊娠之列。ICP最大的危害是发生胎儿窘迫,常使胎儿突然胎死宫内,并增加母体产后出血的风险。临床主要症状为瘙痒。临床上对ICP的处理存在两种过激的倾向,因此对ICP的诊断需规范化,需排除其他相关性疾病。建议诊断时进行分度,以便合理制定临床治疗方案,避免处理上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孕期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258例,其中36例孕妇并发ICP。将36例ICP患者和222例未发生ICP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并发IC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258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中,并发ICP36例(14.0%);ICP组孕妇有ICP家族史、高血压、尿蛋白阳性和高雌激素的比例分别为13.9%、22.2%、36.1%和58.3%,显著高于非ICP组(1.8%、8.6%、5.9%和7.7%,P<0.05);ICP组孕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分别为(119.2±10.2 U/L、139.1±15.4 U/L、5.5±0.5 mmol/L、48.9±6.5 μmol/L和15.5±2.0μmol/L),均显著高于非ICP组【(78.3±8.3 U/L、98.5±14.2 U/L、4.6±0.4 mmol/L、32.0±5.1 μmol/L和9.1±1.5 μmol/L),P<0.05】;ICP组孕妇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为(2.1±0.6)g/L,显著低于非ICP组【(2.9±0.5)g/L,P<0.05】;ICP组孕妇年龄、初次妊娠比例、体质指数(BMI)和糖尿病比例分别为(28.6±4.1岁、61.1%、25.9±1.2 kg/m2和13.9%),与非ICP组(27.8±4.2岁、59.0%、25.5±1.1 kg/m2和11.3%)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CP家族史、高血压、尿蛋白阳性和高雌激素为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发生IC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有ICP家族史、高血压、尿蛋白阳性和雌激素高水平均会增加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发生ICP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近年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失衡在ICP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CP可增加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如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ICP孕妇血清胆汁酸谱分析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熊去氧胆酸仍然是ICP一线治疗药物,奥贝胆酸是很有潜力的一种药物。 相似文献
14.
15.
孙晓燕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2):113-114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特发于妊娠期的疾病.ICP孕妇预后尚好,但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死胎却是ICP的主要危害[1]. 相似文献
16.
叶美英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WJG》2015,(10):1988-198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在临床中的表现。方法:选取进行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48例接受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在血清胆汁酸、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等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升妊娠结局的效果,临床价值较大,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但产后迅速消失或恢复正常为临床特点。主要危害为早产、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死胎、死产,进而使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1-4]。ICP的发病具有特发性、地域性、遗传性和复发性的特点。迄今,国际上尚无有关针对ICP统一的诊治意见。在南亚和南美,ICP发病率比较高,分别在0.8%~1.5%和9.2%~15.6%之间。在欧洲,ICP发病率较低,在0.1%~0.2%之间。在北欧四国,ICP发病率相对高一些,在0.5%~1.8%之间。在我国,ICP较为常见,其发病率约为6.5%[5-7]。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于2011年和2015年相继发布了两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对我国ICP患者的规范诊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对于ICP患者的诊治,仍存在较多的疑惑。 相似文献
18.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丽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5):307-308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92例。占此间分娩总数2167例的4.25%。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月产前检查筛查出ICP共92例,年龄22~43岁,平均26.2岁,其中84例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为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 ,可致早产及胎儿宫内窘迫 ,发生死胎、死产及产后出血 ,本病在妊娠期黄疸中占第二位 ,为产科逐渐引起重视的高危妊娠之一。我科自 1993年以来 ,确诊本病 8例 ,现分析如下 :一 临床资料1 临床表现 均为初产妇 :均有皮肤瘙痒 ,尿色黄及巩膜黄染 ;死胎 4例 ;产后大出血 4例 ,出血量 10 0 0 -2 0 0 0ml;3例有轻度恶心、纳差等消化道症状 ;3例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例肝肿大 ,肋下 1-2cm ,质软 ,无压痛 ;B超均未见特殊异常 ;3例行恢复期肝活检 ,均提示肝细胞及胆管内轻度胆汁淤积。2 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的血液指标及围产结局。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孕期是否存在ICP分为ICP组(491例)和非ICP组(504例),根据HBV感染情况,将ICP组分为ICP合并HBsAg阳性组[记为A组,401例,其中HBVDNA阳性208例(A1组),HBV DNA阴性193例(A2组)]和单纯ICP组(记为B组,80例);将非ICP组分为单纯HBV感染组(记为C组,200例)和无ICP无HBV感染组(记为D组,304例)。比较各组母婴不良结局,包括胎死宫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产后出血、低婴儿重量指数(ponderal-index,PI),比较合并HBV感染的ICP孕妇在发病时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