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湖南省食源性疾病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血清型分布,为精准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18家哨点医院2017—2021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信息,并采集粪便/肛拭子标本进行特定病原体检测,不同特征病原体检出情况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共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标本12 579例,病原体总检出率为21.26%;其中沙门菌的阳性检出率为8.68%,诺如病毒8.52%、致泻大肠埃希菌4.35%、副溶血性弧菌0.66%、志贺菌0.06%。从季节分布看,除志贺菌外的3种食源性致病菌在三季度的检出率最高(P<0.001),诺如病毒在一季度的检出率最高(χ2=250.915, P<0.001)。沙门菌中以鼠伤寒沙门菌占比最大,为63.34%,感染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诺如病毒在5~17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感染型别以诺如病毒Ⅱ型为主,占68.53%。病原体阳性病例的常见可疑暴露食品是粮食类及其制品(占15.77%)、肉与肉制品和水果类及其制品(占14.91%);家庭自制(占34.35%)和散装(占24.52%)是可疑食品的主要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了解广东省腹泻病例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和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的感染情况及其血清型别、耐药变化和分子特征。方法 对2013-2014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检出的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和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和PFGE分型。结果 2013-2014年检测粪便标本57 834份,分离到3 372株致病菌,检出率为5.83%;沙门菌的检出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3 213株沙门菌分为143种血清型,最常见的血清型为鼠伤寒、4,5,12:i:-、肠炎、斯坦利和德尔卑沙门菌。沙门菌对头孢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均较敏感;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明显差异,10种最常见血清型中,肠炎沙门菌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最高,德尔卑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2 289株各血清型沙门菌的PFGE型别分布多样,表现出较大的指纹图谱多态性。85株副溶血弧菌分为10种血清型,最主要的血清型为O3:K6(61.18%),其次是O4:K8(10.59%);tdh携带率高(81.18%),trh携带率较低(7.06%),有10株菌(11.76%)不携带该两种毒力基因;副溶血弧菌对亚胺培南、萘啶酸、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均>95%。13株志贺菌分别为宋内志贺菌9株、福氏志贺菌3株、鲍氏志贺菌1株;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氯霉素较敏感(76.92%)。检出的86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ETEC 29株(33.72%),EPEC 27株(31.39%),STEC 27株(31.39%),EIEC 3株(3.48%)。结论 2013-2014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沙门菌检出率最高(5.57%),其次是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和志贺菌对头孢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沙门菌感染中仅发现聚集性病例,但未监测到暴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郑州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及病原学特性,为食源性疾病诊断提供病原学证据,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早期识别、预警和防控能力。方法 对2017年郑州市哨点医院上送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及分析。结果 2017年郑州市2家哨点医院共采集504份病例标本,检出165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32.74%(165/504)。其中沙门菌检出率为19.84%(100/165),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1.11%(56/165),志贺菌检出率为1.39%(7/165),诺如病毒检出率为0.40%(2/165)。5岁以下年龄组病原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41.35%(98/237)。结论 郑州市食源性疾病主要以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感染为主。今后应进一步扩大监测覆盖面和病原菌种类,并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与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2020年闵行区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据进行分析,对病例粪便或肛拭样本开展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2016—2020年闵行区食源性疾病就诊病例数15 951例,采集样本11 176例,阳性检出率为12.03%。腹泻占99.90%,发热占14.70%;粪便性状以水样便为主(89.70%)。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79.78%);以30~39岁年龄组和职业为干部的检出率最高(13.53%,13.49%)。病原体检出情况:副溶血性弧菌5.39%、沙门菌3.25%、诺如病毒1.44%、大肠埃希菌1.06%、空肠弯曲菌0.56%、混合感染0.34%、志贺菌无。5年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显著下降(χ2=97.39,P<0.01)。检出率显著上升的有沙门菌(χ2=49.48,P<0.01)、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χ2=230.40,P<0.01)、空肠弯曲菌(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余姚市2014年-201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本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体构成和耐药性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食源性疾病患者的大便或肛拭标本进行增菌、分离、鉴定、血清分型,最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年共检测标本1 943份,检出病原体361株,检出率为18. 58%,其中沙门菌检出率为12. 8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5. 51%;合并感染9例,占2. 56%;沙门菌以鼠伤寒为主;副溶血性弧菌以O3∶K6型为主; 4月-10月为检出高峰期;沙门菌对利福平(98. 31%)、氨苄西林(50. 20%)、哌拉西林(44. 58%)、复方新诺明(29. 72%)耐药率较高,副溶血性弧菌对氨苄西林(100. 00%)、头孢呋辛(35. 5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3. 36%)耐药率较高。结论 本市食源性疾病时间分布明显,检出率稳定、较高;病原体主要是鼠伤寒沙门菌,其次是O3∶K6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耐药率高于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16-2017年江西省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食源性疾病诊断及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江西省36家哨点医院监测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标本开展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采集5426份病例标本,检出386株致病微生物,总检出率为7.11%。病例数男女比例是1.2∶1,5岁以下年龄组病原检出率最高(8.56%)。第三季度检出率(9.17%)均最高,不同地区病原的总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27.259 P=0.002),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33.76%),致泻大肠埃希菌主要型别是肠黏附型(EAEC,68.6%)。诺如病毒主要是GⅡ型(95.45%)。沙门氏菌的耐药率为88.53%,其中多重耐药菌占耐药菌的60.43%。结论江西省食源性疾病主要以沙门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具有年龄、季节性和地域性分布特点,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同时强化相关地区实验室检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宁波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宁波市44家哨点医院2014—2016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14 727例,其中死亡3例;男性7 563例,女性7 164例,男女比为1.06∶1;60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19.04%),其次为20~30岁组(17.66%);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19.14%),其次为托幼儿童(14.54%);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76.88%)。共采集生物样本13 609份,检出致病病原体1 453株,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52.93%)和沙门菌(28.22%)。报告的可疑食品中,水产动物及其制品最多(37.01%),其次为肉与肉制品(11.37%)。结论副溶血性弧菌是宁波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微生物,应加强水产品及其制品的抽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天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导出2016-2017年河北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6-2017年河北区共报告食源性疾病1 477例,其中男性763例(51.65%),女性714例(48.34%),无死亡病例。5~9月是食源性疾病的发病高峰。25~34岁和55~64岁是高发年龄组。离退休人员和工人是高发人群。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1 477例(100.00%)、腹痛707例(47.87%)、恶心599例(40.56%)、发热516例(34.94%)及呕吐343例(23.22%)等。可疑食品中肉与肉制品所占比例最大(30.65%),其次为水产品(24. 73%)。共检出病原菌21株,检出率为5.30%。阳性菌株中非伤寒沙门氏菌11株,阳性率2.78%;副溶血性弧菌10株,阳性率2.53%。结论夏季是河北区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非伤寒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是微生物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株洲市哨点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评价控制效果和探索高效率的工作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7年株洲市26家二甲医院以上的哨点医院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3 197例,男女比例为1∶1.09;主要集中在6—12月(74.38%);病例年龄集中在小于14岁(27.15%)组和25~34岁(15.67%)组;可疑食品依次为肉与肉制品、蔬菜及蔬菜制品、水果及水果制品和粮食类及粮食制品;可疑进食场所主要发生在家庭,食品来源主要以家庭自制食品为主;采集128份合格样本做病原学检测,其中56份检测出致病菌阳性(阳性率43.75%),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最多。结论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是早期发现食品风险的有效方法;应加强食品监管,对广大居民宣传正确的食品选择、处理、保存、加工方法,并探索统筹共享监测数据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分析宁波市北仑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了解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为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以及保障北仑区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北仑区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分析。结果:2017—2021年北仑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2 264例,其中,男性占53.2%,21~40岁占41.8%,农民、民工和工人占74.6%。6—8月发病率较高,占全部病例的38.9%,其中7月发病率占全部病例的14.2%。可疑暴露的主要食物分别是水产品类 (32.6%)、水果类 (15.8%)、肉类 (10.2%)。病例主要症状有腹泻 (92.1%)、腹痛 (45.1%)、恶心 (37.9%)。共采集1 191份病例粪便或肛拭子样本,病原体总检出率9.99%。沙门氏菌在第2、第3季度检出率较高,副溶血性弧菌在第3季度检出率较高。结论:北仑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水产品类食物、气温相对较高的季节有关,病原体以水产品易产生的副溶血性弧菌和水果、肉类易产生的沙门氏菌为主,建议监管部门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食物加强安全监测,在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宁波市北仑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了解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为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以及保障北仑区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北仑区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分析。结果:2017—2021年北仑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2 264例,其中,男性占53.2%,21~40岁占41.8%,农民、民工和工人占74.6%。6—8月发病率较高,占全部病例的38.9%,其中7月发病率占全部病例的14.2%。可疑暴露的主要食物分别是水产品类(32.6%)、水果类(15.8%)、肉类(10.2%)。病例主要症状有腹泻(92.1%)、腹痛(45.1%)、恶心(37.9%)。共采集1 191份病例粪便或肛拭子样本,病原体总检出率9.99%。沙门氏菌在第2、第3季度检出率较高,副溶血性弧菌在第3季度检出率较高。结论:北仑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水产品类食物、气温相对较高的季节有关,病原体以水产品易产生的副溶血性弧菌和水果、肉类易产生的沙门氏菌为主,建议监管部门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食物加强安全监测,在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嘉兴市特定病原体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符合特定病原体的食源性疾病2 711例,收集基本信息并采集粪便标本检测特定病原体。结果 2 711份粪便标本中检出阳性菌株265株,粗检出率为9.77%;其中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70%、2.62%、2.07%和10.66%;夏季检出率较高。604例病例提供可疑食物暴露史,暴露食品以水产品为主,占16.72%。结论食源性病原体以诺如病毒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可疑暴露食物为水产品,应加强人群食品卫生健康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4.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对食源性疾病进行监测是食物危险性评价的基础,是制定预防控制的干预措施的重要参考依据.现将我市2003年度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2017年—2021年义乌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分析,掌握该地区食源性疾病发生的规律和病原体变化特点。方法 对2017年—2021年义乌市以腹泻症状为主诉就诊的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7年—2021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5 203例,男、女比为1.16∶1;病例年龄以21岁~、31岁~年龄段居多,占45.39%;职业以农民、商业服务、工人为主,占60.51%;可疑暴露食物场所以家庭为主;粮食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水果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是三个主要的原因食品;病原体检出率为11.74%(432/3 679),其中诺如病毒占62.27%(269/432),副溶血性弧菌占22.22%(96/432),沙门菌占15.28%(66/432)。结论 义乌市食源性疾病主要由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引起,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目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状况。应加强监管和主动监测,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有效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在综合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学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从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站中导出2013—2019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使用Excel进行整理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数据的收集和标本检测按照《甘肃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进行。结果 2013—2019年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为3.32%,各年间呈散发趋势,2019年的检出率最高,为11.22%,各年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志贺氏菌阳性检出率为0.76%,以宋内氏志贺氏菌(D群)检出最多,为6例,在婴幼儿中发病较多。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32%,在各性别、各年龄段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婴幼儿发病最多。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属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阳性病例。结论 2013—2019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诺如病毒。可通过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控制食品污染,预防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宁波市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收集2014—2021年在宁波市所有监测医院就诊的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分析。  结果  共报告3 602例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病例,其中男生占54.58%,女生占45.42%,18岁及以上年龄组为高发人群,发病时间主要呈现5—6和9—10月2个高峰。可疑食品以肉与肉制品占比最大(21.11%),病原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诺如病毒11.20%、副溶血性弧菌3.30%、沙门菌1.77%、致泻大肠埃希菌1.30%和志贺菌0.18%。  结论  宁波市学生人群食源性疾病主要可疑食品以肉与肉制品为主,主要致病病原体为诺如病毒,需加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8-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体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山东省枣庄市负责主动监测哨点医院2018-2022年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就诊病例的粪便或肛拭标本,检测其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及诺如病毒检出情况。结果 哨点医院采集1 217例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其中检出病原体217株,总检出率为17.83%(217/1 217),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8.22%(100/1 217),以诺如Ⅱ型为主;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6.49%(79/1 217)、沙门氏菌2.71%(33/1 217)、志贺氏菌0.25%(3/1 217)、致泻大肠埃希氏菌0.16%(2/1 217)。第三季度的病原体检出率最高(21.58%),其次为第二季度(15.38%),呈现典型的夏秋季高峰。不同年度、季度病例病原体检出率有差异(χ2值分别为26.658、24.582,P<0.05)。21~30岁年龄组病原体检出率最高,为22.98%(57/248)。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托幼儿童(42.8...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2016-2017年湘潭市度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掌握本地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能力。方法利用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16-2017年湘潭市的监测数据,按发病时间、年龄、初步诊断、暴露食品、包装状态、就餐场所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月份病例占全年的50.17%;1~4岁年龄组、10~19岁年龄组和20~2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占所有发病人数的40.97%,暴露食品中以粮食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和水产及其制品所占比重最大;就餐地点以家庭和餐饮业发生食源性疾病最多。结论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应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与报告系统的效率和质量,开展针对性防控,密切关注疾病高发季节、高危人群和暴露食品,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0.
1996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选择明尼苏达、俄勒岗、加利福尼亚、康涅狄格和佐治亚5个州的部分县区对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H7、李斯特菌、沙门菌、志贺菌、弧菌和耶尔森菌7种病原菌感染开展实验室确诊病例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FoodNet)。1997年增加了隐孢子虫和圆孢子虫两种寄生虫感染的监测。1998年、1999年在原监测地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部分监测县区,总的监测人口数1999年已达到2560万。1999年各种监测病原体发病率计算以FoodNet监测地区各临床实验室确诊报告的病例数作为分子,以1998年监测地区的人口估计数作为分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