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到2005年底全球HIV感染人数约3860万人,大约280万人死于艾滋病[1]。其发展迅速,危害之大,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助产人员与HIV感染的孕妇接触密切,有高度的职业暴露危险性。我院自2008年被评为全国艾滋病母婴阻断示范医院,专家对我院助产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进行现场考核并给予高度评价,现就助产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研究中的社会流行病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81年6月5日艾滋病病例被首次报道.3年后艾滋病的元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被发现~([1]).2007年,全球估计有超过3000万人感染HIV,非洲和亚洲的感染人数增长惊人~([2-5]).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以免疫系统损害和各种机会性感染与相关肿瘤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与WHO在2007年11月22日联合发布的<2007年全球艾滋病流行状况更新报告>,从1981年美国报道首例艾滋病以来,目前全世界约有3 320万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我国自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急剧增加.截至2007年10月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因艾滋病死亡2万人.  相似文献   

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艾滋病(AIDS)是人类在新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2007年全球共有3320万存活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HIV/AIDS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2].截至2011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HIV/AIDS超过429 464万例,估计现存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约78万.为了准确掌握AIDS流行状况和趋势,国内外在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3].但由于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特殊性、感染人群的隐匿性,以及遭受的社会歧视,导致目前HIV/AIDS患者报告数和实际感染数差距较大[4,5].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 ,医学上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自 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后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 ,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流行。截止1998年底 ,全球 HIV感染人数已达 3 340万 ,我国 HIV感染人数已达 40万。恩施州 1995年 3月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之后的两年中通过开展 HI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共发现 HIV感染者 37人。其感染途径是血液传播 (献血及血浆、输血 )。由于艾滋病严重的致死性和快速地扩散性 ,严重地威胁着恩施州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迅速展开预防与控制工作迫在眉睫。全文就恩施州…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自1981年报告首例病例以来,艾滋病(AIDS)就快速席卷全球。根据《2004年全球HIV/AIDS流行报告》统计显示,估计2004年全球共有HIV/AIDS约3940万(3590~4430万),仅2004年,新增HIV感染者约490万(430~640万)。HIV于1982年传入中国,截至到2001年9月底,中国HIV感染报告累计人数已达28133例。据估计,感染者总数为84万人。2004年1~10月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测时共检出3例HIV感染者,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且女性感染者呈增长趋势。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报告,截止2018年全球约有3790万HIV感染者,其中15岁以上女性占49.60%[1]。2016年中国15岁以上女性新发HIV感染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人数比2010年增加了57.78%[2]。HIV感染女性的避孕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UNAIDS一项报告指出,在全球22个优先关注的国家中,6个国家中13%~21%的HIV感染女性的避孕需求未得到满足[3]。  相似文献   

8.
魏爱旺  马智龙 《职业与健康》2006,22(11):814-81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自1981年美国CDC首次报道AIDS以来,HIV感染已蔓延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截止2003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近4 000万,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死亡人数约300万。我国AIDS的流行也呈加速发展趋势,截止2003年底,我国有艾滋病感染者大约为84万。艾滋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当前对HIV感染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982年首次报道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以来,以美国和非洲为中心的地区HIV感染者呈几何数增加。据WTO统计,至1999年底全球共有3360万人患艾滋病或HIV携带者[1],1999年新感染者有560万人,死于艾滋病的有260万人。我国也正面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即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1],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速度惊人。亚洲是继北美、非洲之后成为全球感染上升最迅速、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个日益加剧的全球性重大社会问题。《2011年度全球艾滋病流行报告》显示,2010年底全球大约有3 400万人感染HIV,18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其中一个值得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艾滋病感染人群每年递增.我国发病情况也一样,据卫生部门报告截至2005年底,我国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群约65万人,人群感染率达0.05%,高发地区艾滋病母婴传播已达35%[1].浙江省虽然属于低发病省份,但也是全国较早报道HIV感染省份之一,1985年首次在血友病患者中检出HIV感染者[2],我省首例孕妇HIV感染者于2002年首次发现.随着HIV感染者的增加,我省在中国妇幼保健中心两个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示范区工作基础上,于2004年开展了全省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本文就4年来全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进行分析,为今后工作开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tl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目前全球仍有近4000万例感染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单一病因疾病[1].  相似文献   

14.
HIV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艾滋病(AIDS),已成为危害全球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截止2003年12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全世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约4000万,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死亡人数约300万。我国AIDS的流行也呈加速发展趋势。目前,HIV血清学诊断仍然是艾滋病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宁 《预防医学论坛》2004,10(5):635-640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 ,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1981年 6月 5日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向全世界报道AIDS。回顾 2 0多年HIV/AIDS在人类的流行史 ,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艾滋病流行规模之大 ,感染的人数之多 ,造成人类生命与社会经济损害之大 ,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染病。截止 2 0 0 3年底估计己造成6 90 0万人感染HIV ,其中 2 30 0万人死于AIDS ,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幸免。HIV/AIDS在 1…  相似文献   

16.
1 全球HIV/AIDS流行大趋势趋缓,但我国局部疫情加剧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2009年新增艾滋病感染病例为260万,比1999年的310万降低了约20%.2009年,艾滋病相关死亡例数为180万,比2004年的210万降低了近20%.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因艾滋病死亡2万人.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AIDS)是20世纪最难控制、最耗资源的性传染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目前已成为本世纪人类健康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于1997年报告,全球约有1850万人已感染HIV,其中450万人已发展为AIDs,100万人已死亡。估计每天有6 000人感染HIV,成为医学史上流行最广的致死性疾病。近年,各地散发病例的报告,增加了医疗保健工作者感染HIV的潜在危险,成为医疗领域一个重大的职业性问  相似文献   

19.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 1981年 6月首次报道了 5例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发生的病例 ,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 (简称艾滋病AIDS)的正式报道。直至 1986年 ,国际微生物学会及病毒分类学会才将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截止 2 0 0 1年 12月 ,全球估计AIDS人数达 6 480万人 ,其中 ,还存活的HIV感染者达 4 0 0 0万人 ,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已达 24 80万人 ,要比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还要高。因丧母或丧双亲而出现的全球“艾滋病孤儿”已达 132 0万人 ,全球每日仍以新感染数14 0 0 …  相似文献   

20.
<正>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近年来,在法定传染病死亡病例中,艾滋病的死亡人数一直高居前列[1]。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的结果显示,估计当年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2.8万人,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现的AIDS患者以及由HIV感染者转化为AIDS患者的人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每年报告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死亡人数也逐年上升[1]。福建省1987年报告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