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创胸腔镜充分镇痛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并有助于尽早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是胸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观察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后的镇痛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肋间神经阻滞在腹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腹部手术多以硬膜外阻滞为首选。我们在急症危重伴休克、饱胃、有凝血机能障碍或患强直性脊术炎等不适合行椎管内麻醉的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肋间神经阻滞,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肋间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单纯左胸第6~7肋骨切口的食管下段癌根治术7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U组和C组,每组35例。U组全麻诱导前根据手术区域先行患侧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C组直接全麻插管。术中根据血压、心率调节全麻药的用量,手术结束时记录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量及全麻后患者的苏醒时间。术后镇痛U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C组应用静脉泵术后镇痛,观察术后2(T1)、4(T2)、12(T3)、24 h(T4)的镇痛效果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U组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656.5±32.3)mg vs.(845.8±47.0)mg,t=-19.638,P=0.000;(48.3±11.3)μg vs.(69.7±13.5)μg,t=-7.191,P=0.000]。U组清醒时间(18.5±3.8)min,明显短于C组(28.7±4.3)min(t=-10.516,P=0.000)。U组在T1、T2、T3时点VAS明显低于C组[T1:(2.3±0.8)分vs.(3.0±1.2)分,t=-2.871,P=0.005;T2:(1.8±0.7)分vs.(2.8±1.2)分,t=-4.258,P=0.000;T3:(1.5±0.5)分vs.(2.6±0.9)分,t=-6.321,P=0.000],T4无统计学差异[(1.1±0.3)分vs.(1.1±0.4)分,t=0.000,P=1.000]。术后恶心发生率C组高于U组[28.6%(10/35)vs.5.7%(2/35),χ2=6.437,P=0.011]。C组呕吐1例,U组无发生,无统计学差异(Fisher’s检验,P=1.000)。结论超声辅助肋间神经阻滞应用在胸科手术能够减少术中麻醉用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减少术后恶心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62年开始应用肋间神经阻滞于腹腔手术,1965年以后主要用于全身情况较差或病情危重的病人,至今共132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于冰,刘永发,邵前成,杨凤柱我院在1985~1993年间,用肋间神经阻滞为主,辅助小剂量氯胺酮或氟哌啶-芬太尼合剂,完成乳腺癌根治术60例,年龄28~62岁。ASAⅠ~Ⅱ级,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或东...  相似文献   

6.
本院从2002年10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肋骨骨折病人145例,采用肋间神经阻滞治疗骨折所致疼痛.均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避开肋间神经闭合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其中观察组48例,采用避开肋间神经胸腔闭合技术,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胸腔闭合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拔除引流管时间,采用VAS疼痛评分对患者术后进行疼痛评分并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均逐渐减轻(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 d、3 d、拔管后及1年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a 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率分别为2.1%(1/48)和6.5%(3/46),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为临床中常见的手术,采用避开肋间神经闭合技术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对患者PaO_2及Pa CO_2影响较小,避开肋间神经闭合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自1987年起,我院应用肋间神经阻滞麻醉于婴幼儿腹腔手术至今共30例。1岁以下23例,2~5岁7例,最小年龄2d。体重2~15kg,手术时间50~150min,包括各类肠道手术20例,幽门成形5例,胆道3例,肾2例。麻醉效果良好占95%,欠佳占5%。术前1/2h 肌注阿托品0.01~0.02mg/kg。苯巴比妥钠2~3mg/kg。对不合  相似文献   

9.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锁骨骨折病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注入2%利多卡因+0.7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液,观察比较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来评定阻滞效果。结果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结论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颈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肋间臂神经阻滞用于肱骨外科颈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 6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为臂丛神经阻滞;Ⅱ组为臂丛神经阻滞+肋间臂神经阻滞。分别于手术开始、手术1/2小时、手术1小时、手术2小时、手术结束进行疼痛划线记录法评分。结果Ⅰ组有15例需加静脉镇痛药,3例改全麻。Ⅱ组均取得良好麻醉效果,手术顺利完成。各时间段疼痛划线记录法评分Ⅱ组低于Ⅰ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臂丛神经阻滞+肋间臂神经阻滞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的分布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实施肺癌切除术、且生存期大于3年的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患者共68例,采取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术治疗各34例,比较两种术式在患者一般情况的分层分布与应用情况。结果生存期大于3年的患者中,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Ⅰ期、周围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无主支气管侵犯的分布比例高于传统开胸术,且出血量少(P<0.01),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早期、周围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和无主支气管侵犯的肺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的分布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实施肺癌切除术、且生存期大于3年的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患者共68例,采取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术治疗各34例,比较两种术式在患者一般情况的分层分布与应用情况。结果生存期大于3年的患者中,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Ⅰ期、周围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无主支气管侵犯的分布比例高于传统开胸术。且出血量少(P〈0.01),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早期、周围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和无主支气管侵犯的肺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价值。方法:对96例Ⅰ~Ⅲ期乳腺癌施行腋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78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进行观察随访。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8例,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65例(83%),感觉异常13例(17%);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8例均有感觉异常。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中80%肺癌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着人类基因组学的进展,蛋白质编码的原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的改变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原因[1-3].但是近年来,随着一类新的没有开放性阅读框的非蛋白质编码微小RNA(miR-NAs)的发现,证明了癌症的基因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料.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蛋白质编码的RNA分子,长约20~25个核苷酸,其表达具有组织和时期特异性,进化上有很高的保守性[4,5].这类新发现的RNA可以调节其他基因表达的活性,在生物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约1/3的蛋白编码基因受miRNA调控[7].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经胸腔镜辅助下(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59±10)岁;经多学科讨论(multidisclplinary team,MDT)后行手术患者35例,单一科室诊治模式下手术患者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同单一科室诊疗模式相比,MDT模式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肺不张、感染、术后胸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中转开胸比例及切口延迟愈合、术后肺漏气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模式能够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创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方法 分析手术治疗的165例乳腺癌患者肋间臂神经保留情况,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102例,切除63例,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及随访 结果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102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为8.8%(9/102);切除肋间臂神经的63例中.感觉障碍发生率为95.2% (60/63),P<0.001。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患侧腋窝及上肢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痔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两组各25例Ⅲ、Ⅳ度痔患者分别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腰部麻醉,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麻醉效果,术后第一次疼痛的时间,最大疼痛分级,术后继发出血、尿潴留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操作时间及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部神经阻滞组术后第一次疼痛时间13.53±1.82 h相比腰部麻醉组6.15±2.60 h明显延长(P〈0.05);阴部神经阻滞组在各时段最大疼痛分级明显优于腰部麻醉组(P〈0.05);阴部神经阻滞组术后尿潴留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腰部麻醉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痔手术,麻醉效果好,镇痛时间长,降低了常规腰部麻醉带来的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为门诊手术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在单侧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择期拟行单侧乳房肿块切除术女性患者,年龄19~42岁,BMI 17.9~26.8kg/m2,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和传统定位组(N组),均行肋间神经阻滞,局麻药均为0.25%左旋布比卡因20ml。观察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手术开始切皮时VAS评分,镇痛维持时间,手术中牵拉深部组织时VAS评分,镇痛不全和局麻药中毒情况。结果与N组比较,U组操作时间明显延长,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开始切皮时VAS评分明显降低,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缩短,镇痛维持时间明显延长,术中牵拉深部组织时VAS评分明显降低,镇痛不全及麻醉后出现头晕明显减少(P0.05)。两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在单侧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定位。  相似文献   

19.
手术切皮前应用局部神经阻滞,少剂量氯胺酮或阿片类等药物,可阻止手术过程中中枢神经致敏及感受伤害的传入,使术后疼痛减轻,镇痛时间延长,减少镇痛药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20.
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神经阻滞对下肢手术患者MAP、HR及SpO2的影响。方法45例股骨中段以下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神经阻滞;B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C组,单侧腰麻。A组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及坐骨神经阻滞,以2mA强度刺激,出现相应区域肌群收缩后渐减至0.3mA仍有收缩,回抽无血无液,给试验量3~5ml确定位置正确,一次注入0.5%罗比卡因20~25ml,记录术中MAP、HR、SpO2,并与B、C组相比较。结果A组MAP、HR在手术过程中较B、C组平稳(P<0.05,P<0.01)。三组间SpO2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肢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手术中定位准确,生理干扰小,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