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ICU镇静患者实施每日唤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70例ICU内行机械通气镇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不实施每日唤醒,观察组于入ICU次日起行每日唤醒,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镇静时间和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气管切开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并行镇静处理患者实施每日唤醒处理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镇静时间和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并可降低气管切开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每日唤醒在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将76例机械通气超过24h并需持续镇静的患者随机分为唤醒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在给予芬太尼镇痛的基础上,给予咪唑安定镇静治疗,唤醒组次日起给予每日唤醒疗法,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镇静时间、镇静药物用量、气管切开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唤醒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镇静时间、镇静药物用量、气管切开率及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实施每日唤醒及加强综合护理,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镇静治疗时间,减少气管切开、VAP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镇静药物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3.
重症医学科(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常会伴随不适、疼痛、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感受,即使是意识不清的患者亦可能会出现躁动.镇静是ICU常用的治疗措施,镇静目标为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且易被唤醒[1],然而多数ICU患者存在镇静过度的问题.Payen等[2]发现入住ICU 2、6d的患者仅有43%、31%接受了标准镇静评估方法,其中57%、41%处于深度镇静状态(镇静躁动评分SAS 1~2分).镇静评估队列研究发现34%的患者很难被唤醒或仅能维持最低限度的觉醒状态[3].实行每日唤醒镇静策略(daily interruption of sedation)可防止过度镇静,缩短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4].本文就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每日唤醒镇静策略做一综述.
1 每日唤醒镇静策略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重症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因为难以忍受痛苦,容易产生人机对抗、意外拔管等情况发生,如何使患者达到舒适、安全的治疗,获得适度镇静的同时避免过度镇静的危害,通过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可以明显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住院日缩短的趋势,真正使患者收益。每日唤醒实施容易引起应激和躁动,给患者带来很多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发生患者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动静脉插管或其他装置的可能,所以实施每日唤醒时需要严密的监测和护理,防止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每日唤醒干预对接受机械通气镇静治疗危重患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77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88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采取镇静药物持续输注,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每日唤醒,比较两组患者镇静药物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谵妄发生率、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如意外拔管、人机对抗、坠床等)及原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丙泊酚用量、谵妄发生率、不良事件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每日唤醒是预防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过度镇静的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由护士主导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由护士主导执行的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由护士主导执行每日唤醒,观察组由管床医师依据患者病情决定唤醒时机,护士具体执行。观察两组镇静剂用量、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镇静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咪达唑仑用量、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镇静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情绪、心率、血压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非计划拔管发生。结论由护士主导执行的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每日唤醒对机械通气镇痛镇静患者谵妄干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每日唤醒方法对接受机械通气和镇痛、镇静治疗的危重患者在谵妄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2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镇痛、镇静药物持续输注;观察组实施每日唤醒。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药物应用均遵循剂量最小化原则,即在保证患者舒适、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药物使用量,并在观察组患者唤醒期间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自发呼吸试验,比较两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镇痛、镇静药物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镇静时间及ICU治疗时间、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如意外拔管、人机对抗、坠床等)及与原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镇静时间及ICU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镇痛药物用量、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预防过度镇静的方法,每日唤醒可减少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药物用量,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镇静时间及ICU治疗天数,对预防谵妄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每日唤醒疗法在ICU持续镇静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的重症病人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约50%的病人对于其在ICU中的经历保留有痛苦记忆,70%以上的病人在ICU期间存在着焦虑与躁动[1]。2006年《ICU镇静镇痛指南》提出,镇静、镇痛治疗是ICU常规治疗的一部分。采用镇静治疗可使病人处于休眠状态,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1.
ICU镇静患者实施每日唤醒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的重症患者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患者因为自身严重疾病的影响,对各种有创诊治操作的疼痛,插管和机械通气带来的不适,以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和死亡的恐惧,常常感觉到极度的“无助”和“恐惧”[1],甚至因此而躁动挣扎,危及生命安全。适当的镇静治疗手段可使重症患者处于“休眠”状态, 相似文献
12.
总结56例镇静患者采用每日唤醒疗法的护理。认为唤醒期间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安全护理,防止意外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的排出,有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好唤醒后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56例患者经过唤醒疗法治疗,均被唤醒,达到唤醒标准。 相似文献
13.
每日唤醒计划对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镇静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及不同护理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影响。方法对110例进行机械通气患者持续镇静,或在镇静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法。结果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及护理干预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持续镇静者。结论每日唤醒计划在镇静中实施,配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镇静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镇静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镇静唤醒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显著降低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实施每日唤醒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且昏迷>12 h的颅脑损伤,是颅脑外科中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复杂多变,并发症多,致残率、病死率较高.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后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本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对ICU机械通气(MV)患者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ICU收治的86例实施MV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每日唤醒镇痛镇静方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评分(CPOT)维持0~3分,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维持在-4~-3分,观察组选择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CPOT维持在0~1分,RASS维持在-1~0分,使患者达到安静、舒适、合作的镇静状态,并给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MV时间、ICU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及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镇痛镇静后2d,观察组MDA水平明显下降,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有助于缩短MV时间,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同时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预后,是ICU内MV患者理想的镇痛镇静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镇静唤醒与早期功能锻炼对重症监护室(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从医院ICU接收并治疗的有创机械通气病人中抽取68例为研究对象,普通组34例病人给予ICU常规护理,干预组34例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每日镇静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护理策略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不同护理后机械通气治疗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情况。[结果]干预组病人机械通气治疗时间、ICU入住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普通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病人生活质量中的一般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普通组(P0.05);干预组病人满意度NSNS评分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每日镇静唤醒和早期功能锻炼护理对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显著,能明显缩短病人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ICU入住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镇痛、镇静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 IC U )机械通气患者的基本治疗措施,有效的镇痛、镇静可提高患者舒适性,保证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过度镇静会导致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增高、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医疗费用增加及住院时间延长[1]。研究[2]显示,机械通气患者每日中断镇静、实施每日唤醒,可防止过度镇静,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 U 入住时间。但每日间断镇静有增加患者自行拔管发生率的可能,并且使患者长期发生一些心理方面的并发症。因此,中断镇静、每日唤醒在临床上应用并不十分广泛。笔者通过系统检索相关证据并尝试将证据应用于临床机械通气患者,以探讨基于循证的每日中断镇静护理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程序性镇静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行机械通气并镇静治疗的ICU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使用相同镇静药物,观察组实施程序性镇静策略,对照组应用传统镇静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非计划拔管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程序性镇静是较为合理的镇静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