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以股内侧穿支为血供来源的股前外侧区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10月—2021年6月, 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在行股前外侧皮瓣切取中未见旋股外侧动脉穿支或因穿支细小改用以股内侧穿支为血供来源进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的患者(男11例、女1例, 年龄24~64岁), 创面位于上肢者7例、位于下肢者5例。清创后的创面面积为8.0 cm×5.0 cm~24.0 cm×6.5 cm, 应用的皮瓣面积为9 cm×6 cm~25 cm×7 cm。移植皮瓣时, 将皮瓣内穿支或源动脉与受区血管蒂行端端吻合。对供区创面均行皮下减张美容缝合。术后, 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有无血管危象以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时, 观察皮瓣质地、供区创面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 采用自制改良皮瓣综合疗效评分表评价皮瓣修复效果。结果术后, 患者皮瓣均成活, 未发生血管危象;供区创面均顺利愈合。随访6~26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供区创面仅遗留线性瘢痕, 无瘢痕挛缩或疼痛等不适。末次随访时, 12例患者皮瓣修复效果的总得分为75~95分, 平均为87分, 其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膝降动脉为蒂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保肢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21年6月, 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小腿保肢术后创面患者, 其中男6例、女6例, 年龄17~74岁, 原始创面面积为17 cm×9 cm~40 cm×15 cm, 5例患者创面有感染。创面均采用对侧游离大腿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面积为18 cm×10 cm~37 cm×9 cm)修复, 皮瓣动脉均吻合于膝降动脉, 供区创面直接缝合;7例患者另移植对侧大腿刃厚皮片覆盖皮瓣无法覆盖的剩余创面, 供区创面予油纱覆盖。术中记录皮瓣携带的穿支类型、受区动静脉类型。术后记录皮瓣成活和血管危象发生情况、皮片成活情况、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皮瓣移植术后患者住院时间。随访记录皮瓣色泽和质地、小腿再次感染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陈中伟断肢再植的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患者的保肢效果。结果皮瓣携带的穿支类型:仅携带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者6例, 仅携带旋股外侧动脉斜支者3例, 携带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旋股外侧动脉斜支并吻合穿支进行内增压者3例。皮瓣受区动脉类型:膝降动脉主干者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游离穿支皮瓣组合在四肢复杂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1月—2022年6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四肢复杂创面患者, 其中男8例、女3例, 年龄28~55岁, 创面位于上肢者4例、下肢者7例, 均采用不同类型游离穿支皮瓣组合进行修复。清创后, 创面面积为7.0cm×6.0cm~28.0cm×12.0cm。应用穿支皮瓣组合类型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3叶皮瓣者6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联合斜支穿支皮瓣者2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分叶皮瓣联合对侧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者2例、双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联合甲瓣者1例, 单个皮瓣切取面积为2.0cm×2.0cm~25.0cm×6.0cm。对供瓣区创面行直接拉拢缝合或移植皮片/皮瓣修复。游离移植皮瓣时, 根据皮瓣实际携带穿支情况进行裁剪、分叶, 并将供区与受区血管进行端端或端侧吻合。术后观察原发受区移植皮瓣成活情况、是否发生血管危象, 供瓣区创面愈合情况及供瓣区移植的皮片/皮瓣存活情况。随访时, 观察原发受区移植皮瓣血运、外观及质地, 同时观察足底受区负重情况以及皮瓣有无滑...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根据创面特点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创面,并结合应用阔筋膜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2006年3月—2015年5月,根据创面具体特点,结合阔筋膜瓣的使用,应用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35例四肢创面。男23例,女12例;年龄18~52岁,平均31.5岁。创面位于手背9例,手掌5例,前臂5例,足背6例,足底5例,踝后5例。创面范围为6.0 cm×4.5 cm~25.0 cm×14.0 cm。伤后至手术时间6~48 h,平均24.5 h。皮瓣范围为7 cm×5 cm~27 cm×15 cm,其中12例携带阔筋膜瓣,23例未携带阔筋膜瓣。结果术后4例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术后均未再次发生血管危象。皮瓣全部成活;4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6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皮瓣外形良好,无臃肿、色素沉着及瘢痕挛缩。皮瓣均恢复部分感觉,两点辨别觉为2.5~4.3 cm,平均2.8 cm。结论根据创面具体情况一期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结合应用阔筋膜瓣修复创面,能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12例四肢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病灶大小为2.5 cm×2.0 cm~10.0 cm×7.0 cm;术中切取穿支皮瓣范围7.0 cm×6.0 cm~13.0 cm×8.0 cm。结果 12例患者的皮瓣均顺利成活,原发灶创面及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2~27个月,其患肢外形良好,活动正常,肿瘤无复发;皮瓣供区仅残留线性瘢痕,膝关节活动正常。结论 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是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应用彩色多普勒在术前对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血管进行精准定位后, 切取不携带主干血管的短蒂单穿支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9月, 我科对15例四肢中小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应用短蒂股前外侧单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 皮瓣供养动脉与受区动脉端侧吻合, 皮瓣静脉与受区静脉端端吻合。皮瓣切取面积6 cm×5 cm~11 cm×7 cm, 所有皮肤缺损创面均伴有肌腱或骨外露, 皮瓣均为单穿支皮瓣, 皮瓣的游离时间为30~40 min, 平均切取时间为35 min。皮瓣供区一期缝合。结果术后15例皮瓣全部存活, 随访时间3~12个月, 平均7.2个月, 皮瓣外形满意, 供区创面Ⅰ期愈合。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在股前外侧的近中段对皮瓣穿支入皮点及穿支血管在皮下和肌肉内的行径进行精确定位, 选择合适的穿支作为皮瓣的供养血管, 应用"Free-style"理念切取短蒂股前外侧皮瓣, 对供区损伤小, 切取较传统方式简便, 手术时间短, 供区能直接缝合, 是一种理想的应对血管变异的手术方法。对显微外科技术和彩色多普勒操作技术和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接力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宿迁市第三医院修复重建显微外科中心因外伤或瘢痕切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神经等深部组织外露的患者临床资料。设计并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从股前外侧皮瓣供区邻近的4个区域(股前内侧、股前外侧近端、股前外侧远端和髂腹股沟)选择切取接力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 接力穿支皮瓣的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随访股前外侧皮瓣、接力穿支皮瓣及其供区外形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 年龄15~65岁, 平均37.3岁。股前外侧皮瓣切取面积为12.0 cm×10.0 cm~20.0 cm×13.0 cm。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切取的邻近接力穿支皮瓣区域为股前内侧13例, 股前外侧远端5例, 股前外侧近端6例, 髂腹股沟4例。接力穿支皮瓣切取面积为6.0 cm×5.0 cm~11.0 cm×7.5 cm。术后随访1~6个月, 平均4.8个月, 28例股前外侧皮瓣和26例接力穿支皮瓣完全成活, 另2例接力穿支皮瓣远端术后2周分别出现1.0 cm×2.0 cm和1.5 cm×1...  相似文献   

8.
游离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前臂、手、足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先确定皮瓣穿支血管部位,以此为中心,设计皮瓣并切取,保留阔筋膜盘约4.0 cm × 3.0 cm~3.0 cm×2.5 cm:"沙丘样"削除阔筋膜、皮下脂肪,皮瓣四周可将皮下脂肪完全削去,仅保留真皮层.采用游离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前臂、手、足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15例.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有1例修复前臂创面皮瓣远端约2.0 cm×1.2 cm浅表坏死,经换药愈合.15例术后经3个月~2年随访,皮瓣外形、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为8.0~10.0 mm.结论 游离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外形、质地优良,受区感觉恢复良好,对供区创伤小,不需二期整形,是修复手、足部创面优良供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2012年1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软组织缺损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13岁,皮肤缺损范围9cm×6cm~15cm×12cm,术中皮瓣切取面积10cm×7cm~16cm×13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9例,游离植皮修复7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血运障碍,皮瓣均成活,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患儿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饱满,色泽正常。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的软组织缺损,供区损伤小,切取皮瓣面积大,血管蒂长,修复效果好,是修复儿童足部的软组织缺损优良供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组织瓣序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8年8月—2021年8月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DFU患者, 其中男12例、女3例, 年龄42~65岁, 2型糖尿病病史5~19年。患者创面均合并局部骨骼、肌肉或肌腱缺损或外露, 创面均于Ⅰ期清创后行抗生素骨水泥覆盖+Ⅱ期游离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穿支皮瓣+肌瓣)或单纯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 拆除骨水泥并清创后的创面面积为9.0 cm×5.0 cm~20.0 cm×7.0 cm, 皮瓣切取面积为10.0 cm×5.0 cm~22.0 cm×7.0 cm, 肌瓣切取面积为5.0 cm×3.0 cm~8.0 cm×4.0 cm。组织瓣供区均直接缝合。随访时观察供区愈合情况、皮瓣成活情况。末次随访时, 观察组织瓣质地、外形, 双侧肢体有无新发溃疡, 患者行走能力。结果Ⅱ期术后随访8~21个月, 供区均愈合良好, 仅残留线性瘢痕;14例患者组织瓣完全成活, 1例患者在Ⅱ期术后3周出现皮瓣部分坏死, 经扩创+植皮后愈合。末次随访时, 组织瓣质地...  相似文献   

11.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4cm×6cm~23cm×12cm,供区直接缝合或以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4例皮瓣全部存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溃疡发生,8例获保护性感觉,骨折愈合后下肢可负重行走。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解设计且不带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修复肢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对12例患者根据创面缺损的大小分解设计并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将分解的皮瓣进行缝合,游离后与受区血管神经进行吻合,供区可直接缝合。皮瓣大小17 cm×9.6 cm~22.8 cm×13.2 cm。结果本组12例,随访3~18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全部成活,质地外观好。供区呈线型愈合。结论实施分解设计且不带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肢端创面,血供可靠,外形质地好,供区可直接缝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制备游离带感觉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甲瓣供区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5月—2013年12月,以游离带感觉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9例拇指缺损患者的?甲瓣供区。男8例,女1例;年龄19~42岁,平均31.2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3~12 h,平均6.5 h。致伤原因:机器碾压伤4例,交通事故伤3例,绞伤2例。采用?甲瓣游离移植重建拇指后,遗留供区软组织缺损范围为3 cm×2 cm~8 cm×5 cm。携带股外侧皮神经分支制备带感觉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供区创面;皮瓣切取范围为3.0 cm×2.0 cm~8.5 cm×5.0 cm。皮瓣修薄前厚度为2.0~4.5 cm,平均3.2 cm;皮瓣修薄后厚度为0.4~0.6 cm,平均0.5 cm。所有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直接闭合。结果术后所有再造拇指和皮瓣均成活。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5.8个月。皮瓣质地和色泽与周围皮肤接近,外形不臃肿,两点辨别觉为8~15 mm,平均10.5 mm。患者大腿功能未见明显影响。结论游离带感觉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质地薄且易塑形,适用于修复?甲瓣供区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复杂创面的疗效,讨论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笔者科室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24例复杂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行25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肌皮瓣5例)移植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8cm×10cm~20cm×20cm,术中吻合1根动脉,1~2根伴行静脉。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36个月,皮瓣均成活,其中术后2例出现血管危象,经血管探查及重新吻合、桥接血管后血管再通;2例皮瓣下积液,经换药处理后痊愈。皮瓣供区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复杂创面效果良好,供区损伤小,针对血管危象等严重并发症,需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角形腘动脉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儿童胭窝瘢痕挛缩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腘窝瘢痕挛缩的患儿行瘢痕松解后,采用多角形腘动脉外侧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胭窝创面(5.0 cm×5.0 cm~7.0 cm×9.0 cm),皮瓣切取范围为5.0 cm×6.0 cm~8.0 cm×10.0 cm。供区采用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本组共8例患儿,术后所有皮瓣完全存活。其中,2例供区移植皮片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供、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0~2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及外形良好,患肢无跛行,膝关节活动范围0°~130°,供、受区均无直线瘢痕形成。结论采用多角形胴动脉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儿童腘窝部瘢痕松解创面,后期无直线瘢痕形成,降低了膝关节再次屈曲挛缩的风险,符合整形外科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薄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2月-2018年6月对1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急诊Ⅰ期予VSD覆盖创面,Ⅱ期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薄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0 cm×7 cm~25 cm×12 cm,供区创面予直接缝合或全厚皮片植皮。结果术后16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远端创面不愈合,经清创及换药等处理后愈合。术后1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恢复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应用股前外侧穿支薄皮瓣联合VSD技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17~55岁,平均36岁。足背软组织缺损30例,足底软组织缺损15例。面积7 cm×10 cm~11 cm×18 cm,创面重度污染,均伴深层软组织外露。在急诊下行创面清创加负压封闭引流处理,5~7 d创面清洁后,予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9 cm×12 cm~13 cm×21 cm,选择合适的方法修复皮瓣供区。结果:术后45例皮瓣全部愈合,无皮肤边缘坏死,无破溃感染。4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色泽良好,外形美观,弹性较好,质地柔软,无明显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可以有效控制创面软组织感染,切取皮瓣血供可靠,皮瓣可Ⅰ期修复,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游离分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复杂创面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10例四肢复杂创面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32~64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例,机器绞伤3例,机器挤压伤1例,重物压砸伤2例。上肢创面5例,下肢创面5例。创面范围11 cm×10 cm~25 cm×18 cm。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三叶皮瓣7例、四叶皮瓣2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联合斜支穿支三叶皮瓣1例。皮瓣切取范围12.0 cm×10.5 cm~28.0 cm×12.0 cm。供区直接缝合9例,接力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例。结果术后1例皮瓣边缘窦道形成,经换药、引流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皮瓣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色泽、质地良好。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游离分叶穿支皮瓣能有效修复四肢复杂创面,术后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桥式交叉移植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5年6月,收治15例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2~48岁,平均32.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机器绞伤5例,重物压砸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 h~1周,平均86.2 h。创面缺损范围为13 cm×9 cm~23 cm×16 cm。入院后一期清创、负压引流治疗,二期行改良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桥式交叉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15 cm×10 cm~25 cm×15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修复术后4周断蒂。结果术后1例皮瓣出现血管危象,2例皮瓣部分皮缘发生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均顺利成活。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质地与健侧相似,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为15~28 mm,平均19.5 mm。供区无瘢痕挛缩,双下肢功能均正常。结论改良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采用健侧胫前/后血管桥式交叉供血,血供可靠,供区损伤小,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主干血管严重损伤的可供选择的修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应用下肢4种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20例足部创面缺损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18~61岁,平均28.5岁;左侧7例,右侧13例.缺损创面部位:足背12例,足跟足底部5例,足踝部3例;创面大小为2.0 cm×3.5 cm~12.0 cm×18.0 cm.皮瓣选择:股前外侧穿支皮瓣5例,股前内侧穿支皮瓣7例,腓浅动脉穿支皮瓣5例,腓动脉穿支皮瓣3例. 结果 本组2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中2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后血运恢复.20例患者术后获3~6个月(平均5.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外观均良好,其中13例吻合皮神经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供区愈合可,功能无影响.结论 应用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缺损,临床效果满意,是修复此类创面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