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双侧丘脑梗死临床少见,其临床表现复杂,丘脑旁正中区最易受累,常呈对称性,可合并中脑"V"字征,研究认为其主要是丘脑穿通动脉闭塞所致。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双侧对称性丘脑梗死合并中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73岁,因"左侧肢体无力20h"于2017年5月15日收入神经内科。现病史:入院前20h,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左上肢能上抬,但不能抬举过肩,尚能持物、持物欠  相似文献   

2.
正双侧丘脑旁正中区梗死临床上少见,Kumral等~([1])研究中仅占缺血性卒中的0.6%。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因"被发现意识不清1 h余"于2015年1月9日入院。既往有脑梗死病史,自行停药半年,否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60/92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68次/分,律齐,未闻及杂  相似文献   

3.
病例女,36岁。因间歇性吸食及静脉注射海洛因2年。戒毒后全身乏力、精神不振1月入院。体检:行走不稳,神志恍惚,有幻觉,记忆力、计算力下降,抬鼻试验(+),并有意向性震颤。MRI检查:双侧幕上半球脑白质、双侧内囊后肢、双侧丘脑、胼胝体压部、双侧小脑半球及现国内报道较少。刘文等将其分为2型:脑白质受累型及神经核团受累型。前者病理改变为脱髓鞘及海绵状变性。其MRI表现绝大多数病变为双侧、对称性分布,病变均同时累及幕上及幕下结构,主要侵犯小脑半球、幕上半球各叶(主要为放射冠区及半卵圆区)的脑白质、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或膝部以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白质区,以小脑半球病变显著。小脑半球灰质核团形态正常,信号与正常脑灰质近似。而神经核团受累型主要以丘脑外侧核和小脑齿状核改变为主,与文献报道的吸毒性中毒性脑病的病变形态完全相同犤1,2犦,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特征性,这在其他病变中尚未见到如此改变。因此,对称性小脑齿状核和丘脑外侧核病变可以认为是吸毒性中毒性脑变的特征性改变,本例患者即具有上述2型的典型特征性改变。本病例在对症治中脑导水管周围脑白质均可见异常信号区,上述病变在T1像上呈低信号,T2像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改变。双侧丘脑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侧丘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双侧丘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突发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伴言语混乱3 d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2分,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及MRI检查诊断为双侧丘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调节血脂等治疗23 d,症状明显改善,但反应仍较迟钝,带药出院,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丘脑梗死临床较为少见,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其认识,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的诊断与MRI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MRI特点。方法:对9例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征及其病因诊断等资料进行分析: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26~80岁。首发表现为嗜睡2例,呼之不应、少言寡语1例,头晕、视物旋转2例,记忆力减退4例。临床诊断为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时昏迷5例,嗜睡1例,木僵样状态1例,记忆力下降2例。伴发异常眼征的4例,发热及脑膜刺激征1例。9例均在拟诊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时2d内行颅脑MRI检查,包括T1W、T2W与Flair成像,检查距首发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时间为3h~15d。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例,可逆性缺氧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综合征1例,不典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例,单纯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梗死3例,韦尼克脑病2例。MRI检查显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伴发枕叶、颞叶及小脑半球、中脑损害;韦尼克脑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伴有尾状核头部、第Ⅳ脑室底、第Ⅲ脑室与中脑导水管周围脑组织对称性损害,其余病例仅表现为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随访结果显示:2例死亡,1例意识程度严重低下,2例神经系统缺损症候部分好转,另4例分别在治疗2周~1年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颅脑MRI随访显示2例韦尼克脑病和1例可逆性缺氧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综合征患者旁正中丘脑异常信号为可逆性,其余4例均为不可逆性损害。结论:急性双侧旁正中丘脑损害临床表现复杂,以脑血管疾病与代谢性疾患多见,MRI检查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percheron动脉梗死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总结2例percheron动脉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并复习近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一步探讨其临床与影像学特点。结果2例患者均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急性起病,以突发意识障碍,双瞳孔不等大为主要表现;文献有报道以嗜睡、反应迟钝、精神改变、眼睑下垂、复视、视物模糊等起病的,很少有运动及感觉障碍;其影像学改变有显著特点,按缺血性脑血管病系统治疗,临床症状多数明显好转,以栓塞可能性大。结论临床遇到突发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不等大、智能障碍等情况,排除其他疾病引起,要考虑percheron动脉梗死,percheron动脉梗死累及双侧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可有或无中脑病变;颅脑CT示双侧丘脑、中脑低密度改变,脑MRI检查见双侧丘脑、中脑长T1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中脑信号呈“V”字征表现,诊断percheron动脉梗死主要根据典型临床和MRI表现。  相似文献   

7.
正[颈内动脉闭塞自发性再通较为罕见,研究甚少1,2]。本文对我科收治1例颈内动脉闭塞自发性再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突发一过性昏迷伴右上肢活动不灵7小时入院。患者高血压病史3-4年,未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平时血压控制尚可。2型糖尿病病史5年,未口服降糖药物;否认心房纤颤病史。入院查体:嗜睡,言语缓慢;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2.5mm,双侧对光反射存在;右上肢肌张力减  相似文献   

8.
李辉华  杜更胜  李新明  吴裕臣 《临床荟萃》2010,25(16):1417-1418
双侧腹内侧丘脑梗死综合征(bilateral ventromedial thalamic syndrome, BVTS),,又称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由1973年Sehuste首次报道。属于丘脑循环障碍综合征的少见类型,由双侧腹内侧(中线旁)丘脑梗死引起,常属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一个特殊类型,临床较为少见。现将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桥本脑病(Hashimoto’s encephalopathy, HE)的临床特征,并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性桥本脑病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收集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2年12月至2018年1月确诊的HE患者6例,观察其临床特征,每例患者确诊后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首次尝试采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治疗激素无反应性HE,观察临床疗效。结果:HE临床表现以认知功能障碍最为常见(6/6),所有患者均存在血清抗甲状腺抗体增高。6例患者接受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有效,2例无效。1例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患者为59岁男性,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癫痫发作,经激素冲击治疗无效,病情继续进展,头颅MRI增强示双侧丘脑、大脑脚至小脑上脚异常信号;经3次DFPP治疗,患者临床症状迅速改善,影像学病灶消失,取得显著临床疗效,随访1年未再复发。结论:HE患者大部分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一般预后良好;部分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或存在禁忌患者,DFPP可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72岁,因"记忆力下降1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缘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下降,对近期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近3个月上述症状较前加重,出现反应迟钝,找不到家门,说忘就忘,对数字及地名记忆更差,对以前一些  相似文献   

11.
正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易于早期播散、转移,死亡率高,预后差~([1])。卵巢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少见,尸检标本结果显示累及率3%左右~([2]),以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下肢、会阴区淋巴水肿为首发表现者国内外罕见报道。现报道1例此类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1临床资料患者为51岁女性,因下腹部肿胀3个月,加重1周于2014年11月24日来院就诊,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入院查体:双侧腹股沟区可触及多个肿大  相似文献   

12.
正成人髓母细胞瘤影像表现及发病部位与儿童不同,容易误诊误治,报道一例如下。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因头晕、失眠、焦虑1年余,走路不稳半个月入院。查体:站立及走路不稳,休息后可缓解,伴耳鸣、记忆力下降、视力模糊。钟摆样膝跳反射(+),直线行走试验(+),双侧指鼻试验(+),闭目难立征(+)。生命体征正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入院后行头颅CT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9岁,因突发意识不清2h入院。入院时查体: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4.5mm,直间接光反射消失,项强三横指,刺痛肢体强直,GCS评分4分。头部CT示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铸型,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入院后诊断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铸型)、脑疝。急诊全麻下行经纵裂胼胝体入路丘脑及脑室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及气管切开术,术后患  相似文献   

14.
<正>黏液炎症性纤维母细胞肉瘤(myxoinflammatory fibroblastic sarcoma,MIFS)是一种独特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黏液样间质、炎细胞浸润和病毒细胞样细胞,主要累及手、足[1]。本瘤罕见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6岁。发现左上臂肿物1年,逐渐缓慢增大入院。患者1年前有外伤史,行左肘部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收治1例额颞叶痴呆(FTD)伴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7岁,主因"记忆力减退1年,性格改变半年"而人神经内科.患者于1年前出现记忆力减退,以近期记忆力减退尤为明显,无法回忆当日或前日进食何种食物,据家属诉近半年来患者性格较前改变,常疑心保姆偷钱或偷吃自己的药物,反应迟钝,理解力减退,时有答非所问,偶有视幻觉,常自觉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需旁人搀扶方能下床活动.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差,言话欠流利,反应迟钝,计算力减退、理解力、近期记忆力减退,定向力正常.  相似文献   

16.
正食用蜜蜂巢脾中毒致死病例临床报道极少,现对该院收治的食用蜜蜂巢脾中毒致死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经过、经验体会,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高山农民,因"食用蜜蜂巢脾后腹泻、乏力伴心悸3d"于2016年8月20日9:00入院。检查:体温36.7  相似文献   

17.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是1种罕见的白血病,报道的病例并不多,国内仅报道过数10例。本院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87岁,因"头昏、乏力半年,又发1+月"入院。入院前约半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昏、胸闷、四肢乏力,活动后心累,曾出鼻血2次,全身皮肤无瘀点、瘀斑,无发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Percheron动脉(artery of Percheron,AOP)闭塞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例AOP闭塞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均在发病72h内完成颅脑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于影像学提示双侧丘脑腹内侧新发梗死伴或不伴有中脑梗死的患者,进一步完善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nou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结果】AOP患者意识障碍(100%)、垂直性眼肌麻痹(75%)及记忆力减退(66.7%)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表现。12例患者MRI显示:8例(66.7%)为双侧丘脑腹内侧伴有中脑“V”形梗死,3例(25.0%)为双侧丘脑腹内侧梗死,1例(8.3%)为双侧丘脑腹内侧伴一侧丘脑前部梗死;影像学表现:病变部位液体反转恢复成像(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高信号,MRA提示AOP闭塞。【结论】AOP影像学表现为双侧丘脑腹内侧梗死,伴或不伴有脑干梗死,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淀粉样变性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广泛、复杂,常无特异性,易误诊。我院近年收治1例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淀粉样变性患者,现报告临床资料如下,以期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男,50岁。因胸闷、气促半年入院。半年前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出血并发舞蹈样运动患者的康复。方法报道1例双侧丘脑出血后并发舞蹈样运动患者的康复评定和过程。结果治疗后,患者情绪改善,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减少,康复信心提高,坐、立位平衡改善;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由0分增加到7分,改良Barthel指数由25分提高到50分,肢体运动的协调性明显提高。结论丘脑出血可并发舞蹈样运动,并可累及头颈部及双侧肢体。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躯干平衡训练,可改善情绪,减轻舞蹈样动作,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