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肠内营养液及匀浆膳鼻饲。分别统计感染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天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对照组较肠内营养支持组感染、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天数显著升高(P<0.05),第21天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均有改善,营养支持组较对照组同期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患者单纯肠内营养与肠内营养加益气活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需进行营养支持的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肠内营养支持组,n=54)和治疗组(肠内营养支持加用益气活血组,n=6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时Hb、PA、TF、TP、ALB等营养指标及症状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2周及4周HGB、ALB及PA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加用益气活血法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曹樱花  赵毅  赵晓辉 《海南医学》2012,23(22):150-15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质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外伤的昏迷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肠道营养支持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的变化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营养支持7d时的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支持7d时的CD4+、CD4+/CD8+、IgA、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营养指标,提高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老年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胃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胃肠外营养,分别给予营养支持治疗1 d和21 d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NIHSS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生化指标、NIHSS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可改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联用四君子汤、谷氨酰胺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四君子汤、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NIHSS评分及不耐受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观察组患者ALB、PA、TP及TSF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期间,观察组患者腹胀、腹泻、呕吐、胃潴留等不耐受情况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内营养支持基础上联用四君子汤、谷氨酰胺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不耐受情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行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重型颅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鼻肠管内营养支持、胃管抽取胃液监测性状、测定其pH值,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和并发症等。结果:经过2周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行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易行、经济实用,符合生理特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综合疗效,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7.
陈征 《中外医疗》2014,(11):93+95-93,95
目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ICU时间、住院费用、营养指标改变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营养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GLU与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中,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大幅缩短ICU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阶段性营养支持护理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1年4月在枝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留置鼻空肠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阶段性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营养支持护理有着显著干预效果,是能够提高患者营养水平,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且安全性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110-112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营养支持对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862例,其中524例由急诊120出车接诊。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0例与研究组502例,对照组给予鼻饲补充流质食物,研究组实施早期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并发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ADL评分、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重症脑出血患者给予早期营养支持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力,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营养对脑外伤昏迷患者氮代谢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常熟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创伤后早期接受特定的胃肠营养支持。对两组氮代谢相关指标、营养指标、胃肠道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氮代谢改善更显著,胃排空时间、胃肠道激素水平等胃肠道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IgG、IgA、CD4+T细胞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的氮代谢、胃肠道功能和免疫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干预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营养状况及癌性厌食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我院门诊就诊晚期卵巢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肿瘤治疗及普通膳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营养支持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血清清蛋白(ALB...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晚期肿瘤病人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晚期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MI、HBG、ALB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营养状况评估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80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根据营养状况评估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比较二组患者NRS-2002评分、营养状况指标。结果观察组潜在或存在营养风险(25%)明显低于对照组;ALB(32.48±5.22)g/L、TF(2.28±0.35)g/L、PA(142.86±21.83)mg/L、IgG、IgM、IgA水平(12.18±1.98、1.63±0.24、1.93±0.36)g/L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营养状况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营养风险,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泼尼松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癌性疲劳、厌食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梨园医院肿瘤科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晚期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小剂量组(20 mg/d)、大剂量组(40 mg/d)及对照组(最佳姑息支持治疗),各32例.应用ESAS症状评分系统评估三组用药前及用药2周后的疲劳与厌食情况及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球蛋白等营养学指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治疗后的ESAS疲劳评分及厌食评分均下降,其中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治疗后的ESAS疲劳评分分别为(3.34±0.55)分、(3.51±0.61)分,ESAS厌食评分分别为(3.47±0.60)分、(3.52±0.7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1±0.70)分、(4.53±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治疗后的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75%,低于大剂量组的46.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晚期肿瘤可在有效缓解患者癌性疲劳及厌食症状、改善营养状态的前提下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正肿瘤放化疗患者易并发营养不良。研究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67.7%,营养不足发生率45.0%~([1])。营养素摄入不足是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机体活力、增加放化疗耐受力,降低治疗中断的风险,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申请营养会诊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方案设计、实施、监测是对存在营养风险的住院患者实施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第一步~([2])。本研究主要观察营养科参与会诊的营养支持治疗和随访对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分析营养和社会支持对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嘉兴市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化疗期间其营养状况及社会支持、生存质量(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副反应)之间的关系。 结果 ①年龄<60岁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分、主观支持得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年龄 ≥ 60岁患者;男性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分、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得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女性患者;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营养状况得分、主观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得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行姑息性手术的患者;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分低于无化疗患者,而化疗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高于无化疗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营养评分 ≥ 15分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为好的比例25.78%明显高于评分<15分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评分>40分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为好的比例27.34%明显高于评分 ≤ 40分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肠癌患者营养状况及社会支持状况会直接影响其生存质量,改善营养和提高社会支持可提高其生存质量,而对于高龄、退休、化疗、晚期患者来说,社会支持非常重要,临床治疗和护理中要提高关注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行血液透析孕妇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2例妊娠合并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1例。两组均进行血液透析,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及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高,两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血液透析孕妇进行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对食管癌患者营养状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210例,分为2组。110例患者实施常规住院护理,纳入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情志护理联合营养干预,纳入观察组。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评估患者营养状态,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评价患者希望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状态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希望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开展情志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希望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经NRS2002评分表筛查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予周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探讨对有营养不良患者实施营养治疗的意义.方法对新确诊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术前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患者手术前后体重变化、血清白蛋白变化、手术前后CRP变化、肛门排气时间及出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早,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结论对存在营养风险胃癌患者实施同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术后的营养状态,降低术后炎症反应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营养支持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合理应用的价值。方法 将6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和非营养支持组 (各32例 ) ,营养支持组术前7d予肠外营养及术后早期予肠外 +肠内营养 ,非营养支持组仅予输注葡萄糖等。手术前后检查血常规、血特种蛋白、淋巴细胞 ,测24h尿氮含量。另选择常规体检正常者30名作正常对照组。结果 胃癌患者入院时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1)。术前1d营养支持组经术前营养支持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升高 (P<0.05或0.01) ,与非营养支持组比较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 (P<0.05) ;术后第1、3天血浆蛋白虽有下降 ,但下降幅度平缓 (P>0.05) ;而非营养支持组与术前相比 ,上述指标明显下降 (P<0.05)。术后7d时 ,营养支持组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非营养支持组 (15.62% )高于营养支持组 (6.25% )。结论 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合理营养支持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免疫状况 ,减少术后并发症 ,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