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nm23-H1基因转染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AdEasy-nm23-H1转染Tca8113细胞,分为Tca8113-Ad-nm23-H1组(转染pAdEasy-nm23-H1)、Tca8113-Ad组(转染空载体pAdEasy)和Tca8113组(未转染)。采用RT-PCR检测nm23-H1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噻唑蓝比色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前、后细胞周期及凋亡的改变,采用Transwell小室和冲刷实验观察细胞侵袭、黏附、趋化运动能力的变化,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果与Tca8113-Ad组和Tca8113组比较,Tca8113-Ad-nm23-H1组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细胞侵袭、黏附、趋化运动能力、克隆形成率及细胞S期比例下降(P<0.05);细胞G2/M期比例及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nm23-H1基因转染后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转移能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nm23-H1基因可明显抑制人舌癌Tca8113细胞G2期向M期过渡,同时促进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对T24人膀胱癌细胞株VEGF基因表达的抑制及癌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体外构建两个针对VEGF基因的siVEGF的重组质粒,转染124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VEGF基因的表达,并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iVEGF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构建的两个siVEGF重组质粒分别使VEGF基因表达下调到空白组的21.02%和30.13%;control siRNA组的VEGF基因表达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转染siVEGF后T24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并发生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45.5%和35.9%。结论siVEGF可以有效抑制124细胞株中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制SATB2基因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LipofectaminTM2000为载体,将阴性对照siRNA(阴性组)与SATB2特异性siRNA(抑制组)转染人OSCC细胞株CAL-27,设置空白组,CCK-8法检测siRNA转染4 d的细胞增殖;siRNA转染CAL-27细胞48 h,Western印迹法检测E-cadherin,STAT3,p-STAT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及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siRNA的CAL-27细胞SATB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抑制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E-cadherin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STAT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RNA干扰抑制SATB2基因表达可抑制OSCC细胞生长,机制与下调STAT3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基因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但舌癌基因治疗的研究报道极少.目的构建含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稳定转染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中,检测建系细胞T-TFL的生物学性状,探讨一种更有利于舌癌患者治疗期及治疗后期内生活质量的治疗手段.设计以诊断为依据,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完成,研究对象为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建系.干预反转录PCR获得人FADD及TNFR1基因cDNA,重组PCR法构建含二者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通过阳离子脂质体法稳定转染TFL基因入Tca-8113细胞中.主要观察指标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TNFR1/DED表达,通过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等检测T-TFL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获得了人FADD及TNFR1基因并构建成功融合基因TFL,转染入Tca-8113细胞后,能表达融合蛋白TNFR1/DED活性,且T-TFL细胞与亲本Tca-8113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无明显差异.结论T-TFL细胞能表达融合蛋白TNFR1/DED活性,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舌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土贝母制剂对Tca8113细胞(人舌癌细胞株)诱导分化机制,为舌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MTT(塞唑蓝)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土贝母制剂对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周期各相的变化和凋亡率,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亚细胞结构改变。结果 土贝母制剂对Tca8113细胞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相对增多,亚细胞结构,细胞空化。线粒体肿胀,染色质趋边凝集。结论 土贝母制剂能够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阻止G1期细胞向S期的转化进程,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背景:基因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但舌癌基因治疗的研究报道极少。目的:构建含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稳定转染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中,检测建系细胞T-TFL的生物学性状,探讨一种更有利于舌癌患者治疗期及治疗后期内生活质量的治疗手段。设计:以诊断为依据,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完成,研究对象为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建系。干预:反转录PCR获得人FADD及TNFR1基因cDNA,重组PCR法构建含二者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通过阳离子脂质体法稳定转染TFL基因入Tca-8113细胞中。主要观察指标:Westem blot检测融合蛋白TNFR1/DED表达,通过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等检测T-TFL细胞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获得了人FADD及TNFR1基因并构建成功融合基因TFL,转染入Tca-8113细胞后,能表达融合蛋白TNFR1/DED活性,且T-TFL细胞与亲本Tca-8113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无明显差异。结论:T-TFL细胞能表达融合蛋白TNFR1/DED活性,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舌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HDACl siRNA转染肺腺癌细胞株NCI-H1299,观察HDACs中HDACl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明确HDACl在肺腺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HDACl siRNA转染对NCI-H1299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榆测RNA干扰后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HDACl siRNA转染NCI-H1299细胞后,HDACl在转录和表达水平均下降,组蛋白H4乙酰化表达增高.siRNA干扰后NCI-H1299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呈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细胞阻滞于G2/M期,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HDACl siRNA转染能有效地抑制HDACl在NCI-H1299细胞中的表达,增加NCI-H1299细胞中组蛋白的乙酰化,并影响NCI-H1299细胞相关生物学行为,抑制肺腺癌细胞的生长,为HDACl基因治疗应用于肺腺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cro RNA-21(mi RNA-21)在人口腔鳞癌顺铂耐药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mi RNA-21在口腔鳞癌细胞株Tca8113及顺铂耐药细胞株Tca8113/DDP的表达;采用体外转染法将mi RNA-21模拟物(mimics)或抑制物(inhibitor)分别转染Tca8113和Tca8113/DDP细胞,采用RT-PCR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mi RNA-21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PTEN的表达变化。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 RNA-21是否作用于PTEN基因的3’-UTR区预测靶位。结果:mi RNA-21在Tca8113/DDP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是Tca8113细胞的(8.26±1.37)倍(P<0.01)。Tca8113细胞转染mi RNA-21 mimics后,细胞中mi RNA-21表达水平是转染前的(10.51±2.18)倍(P<0.01),顺铂对Tca811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较转染前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PTEN表达水平较转染前明显下降(P<0.05)。Tca8113/DDP细胞在转染mi RNA-21 inhibitor后,细胞中mi RNA-21表达水平是转染前的(0.32±0.14)倍(P<0.01),顺铂对Tca8113/DDP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与转染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细胞内PTEN表达水平较转染前明显增高(P<0.05)。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PTEN是mi RNA-21的靶基因。结论:mi RNA-21在口腔鳞癌顺铂耐药细胞Tca8113/DDP中异常高表达,下调其表达可部分逆转细胞耐药性,mi RNA-21可能通过作用于PTEN参与口腔鳞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i)效应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化学合成针对bcr/abl融合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并用电穿孔方法将siRNA转染K562细胞株,以未转染的细胞及非特异性的siRNA转染细胞作对照;同时转染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载体作为阳性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绿色荧光以确定转染效率;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iRNA的抑制效应。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膜联蛋白V(Annexin V)及碘化丙锭双染法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电穿孔的转染效率可达70%;化学合成的siRNA可以抑制bcr/abl融合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特异性siRNA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转染24h细胞增殖抑制率达47%,48h达56%;特异性siRNA转染细胞24h组凋亡率为15.05%.48h组为19.47%,与对照组(1.00%)比较明显提高。结论在细胞水平上,化学合成的siRNA可以抑制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为利用RNA干扰作为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Livin基因在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凋亡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高表达的Livin基因、RNA的干扰载体和脂质体转染的TCA811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进行转染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的验证。细胞经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分析转染后细胞增殖。结果细胞转染pcDNA3.1-Livin后高表达,而pSuper-shLivin转染后Livin基因被有效沉默。MTT增殖检测结果表明,高表达的Livin基因能促进TCA8113细胞增殖,而沉默的Livin基因能抑制细胞的增殖。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高表达的Livin基因能抑制细胞凋亡,而沉默的Livin基因促进细胞凋亡。转染细胞时与顺铂同时使用后发现沉默的Livin基因能增强顺铂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结论本研究证实,Livin基因的高表达和沉默能有效调控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系的凋亡和增殖。顺铂与沉默的LIVIN基因联合使用后,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 RNA干扰技术沉默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对胶质瘤细胞株 U251增殖、凋亡的影响,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一个可选择的靶点和方法。方法构建靶向 IGFBP-2基因的 RNAi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将 siRNA转染U251细胞,设非特异的 siRNA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 siRNA的阴性对照组;采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 siRNA对 IGFBP-2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用 MTT法测定 U251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 siRNA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结果构建的 RNAi表达载体抑制了 IGFBP-2基因的表达(P<0.01);RNA干扰沉默 IGFBP-2基因可抑制 U25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结论在细胞水平上,构建的靶向 IGFBP-2的 siRNA可明显抑制 IG-FBP-2基因的表达,导致胶质瘤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1),为进一步利用 RNA干扰进行胶质瘤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RNA干扰基因治疗技术,特定沉默胶质瘤U251细胞株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基因,观察其对U251细胞株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血清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体外培养人U251脑胶质瘤细胞系。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实验组:转染siRNA的细胞,第2组为阴性对照组:转染空白质粒的细胞;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不予以干预。利用脂质体将siRNA转染进入U251细胞,在细胞内形成双链siRNA,识别并降解PDGF-B mRNA。通过RT-PCR检测U251细胞中PDGF-B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DGF-B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U251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学对比检测3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利用脂质体将靶向PDGF-B基因siRNA转染进入U251细胞,48 h后利用RT-PCR检测PDGF-B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对比,转染组PDGF-B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转染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iRNA转染组PDGF-B蛋白表达明显抑制(抑制率60%);MTT结果显示siRNA转染组U25细胞增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对照组相比,转染siRNA的细胞的实验组中,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提示降低PDGF-B在胶质瘤细胞的表达,能够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从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的凋亡。结论构建靶向胶质瘤细胞PDGF-B的RNA干扰质粒并转染人胶质瘤U251细胞株后,通过体外试验观察可明显抑制U251细胞株PDGF的表达,其所产生的RNA干扰效应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株有明显的生长的抑制和促进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含FADD及TNFR1基因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稳定转染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中,检测建系细胞T—TFL的生物学性状,并初步观察T—TFL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方法:反转录PCR获得人FADD及TNFR1基因cDNA,重组PCR法构建含二者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阳离子脂质体法稳定转染TFL基因入Tca—8113细胞中,Westem blot检测融合蛋白TNFR1/DED表达,通过生长曲线检测T—TFL细胞的生物学性状;MTT法检测γ射线对T—TFL细胞的作用效应。结果:获得了人FADD及TNFR1基因并构建成功融合基因TFL,转染入Tca—8113细胞后,能表达融合蛋白TNFR1/DED活性,且T—TFL细胞与亲本Tca—8113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无明显差异,T—TFL细胞明显增强了对辐射的敏感性。结论:T—TFL细胞能增强对辐射的敏感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人红白细胞白血病细胞(HEL)的evi1基因后对细胞evi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细胞生物学特征变化及其作用机制。体外合成3条evi1基因特异性的siRNA(siRNA-1、siRNA-2、siRNA-3)并转染HEL细胞,并设对照。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评价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 RT-PCR)检测evi1基因mRNA的表达,台盼蓝染色试验测定细胞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率。结果显示,细胞转染24、48、72小时后,以siRNA-1作用最强,转染后48小时抑制作用最明显。siRNA浓度为120nmol/L时,抑制率达到最大。转染48小时后siRNA-1对HEL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72.22±2.80)%,evi1-mRNA相对表达率为(27.31±1.11)%,HEL细胞活率为(26.05±2.49)%,与其他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siRNA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evi1基因特异性siRNA可抑制HEL细胞增殖,使evi1-mRNA表达水平降低,细胞活性下降,HEL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siRNA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MDM2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2对针对MDM2基因的siRNA,经脂质体转染导入U251细胞;用半定量RT-PCR检测siRNA MDM2对MDM2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并用MTT法检测siRNA MDM2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转染siRNA MDM2的细胞的MDM2基因表达分别下调到对照组的31.61%和40.18%;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的MDM2基因没有明显改变。MTT结果表明转染siRNA MDM2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与对照组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5);同时细胞发生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转染siRNA MDM2-1,2的凋亡率分别为49.9%和40.0%,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对照组未检测出明显的增殖抑制和凋亡改变。结论 siRNA MDM2可以有效抑制U251细胞株中MDM2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Survivin基因在淋巴瘤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为将来以Survivin为靶点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提供实验室证据。体外化学合成针对survivin mRNA基因的siRNA片段,通过DMRIE-C转染Jeko-1细胞,以无关siRNA、未转染的细胞为对照,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NA的抑制效果,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CCK-8法检测转染24、48、72 h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转染的空白组相比,siRNA转染Jeko-1细胞后24、48、72 h surviv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9±0.03、0.38±0.02和0.17±0.0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1.2±2.1)%、(43.3±3.4)%和(52.6±2.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3±0.5)%、(13.5±1.1)%和(23.6±1.6)%;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逐步减低。结论:靶向survivin的siRNA能在体外特异性下调目的基因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表现出抑制Jeko-1细胞增殖和促使其凋亡的生物学效应,survivin基因有望成为淋巴瘤治疗的一个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肌桥粒盘状珠蛋白(JUP)的表达水平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性和预后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抽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病灶2 cm左右的癌旁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RT-PCR)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JUPmRNA的表达情况。构建JUP干扰(对照组:未感染细胞组;shNC组:无关序列片段对照组;shJUP组:JUP沉默慢病毒组)和过表达(对照组:未感染细胞组;NC组:空载体对照组;JUP过表达组:过表达组)载体,包装成慢病毒,感染人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建立该基因沉默和过表达的稳转细胞株,并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JUP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CCK-8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两种稳转细胞株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利用K-M曲线数据库资料分析JUP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人的预后相关性。结果 JUP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量较癌旁组织显著降低(P <0. 01)。与对照组细胞(sh NC)相比,稳定沉默JUP的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其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P> 0. 05);与对照组细胞(shNC)相比,稳定沉默JUP的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shJUP),其细胞凋亡能力明显降低(P <0. 05);与对照组(NC)相比,划痕愈合实验显示,外源性导入JUP的Tca8113细胞其迁移、侵袭能力显著下降(P <0. 05);K-M曲线结果显示低表达JUP与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人的不良预后相关。结论 JUP的低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人的转移密切相关,且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人的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反义RNA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U266增殖、凋亡及内皮细胞ECV304体外血管形成的影响和以VEGF反义RNA进行多发性骨髓瘤(MM)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将VEGF121反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构建重组质粒AS-VEGF,酶切、测序鉴定。用此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RT-PCR、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阳性克隆中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增殖、凋亡的变化;利用基质胶中内皮细胞ECV304的网络形成检测血管形成。结果表明:获得了携带反义VEGF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AS-VEGF;VEGF121反义RNA部分阻断了U266细胞中VEGF的表达,转染重组质粒的U266细胞VEGFmRNA和蛋白表达都较对照组细胞有明显减少,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凋亡增加。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培养上清在基质胶中作用ECV304细胞后的血管形成较对照组亦有明显减少。结论:VEGF反义RNA可以下调VEGF表达,从而抑制骨髓瘤细胞系U266增殖,增加其凋亡并抑制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沉默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体外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pGenesil Survivin shRNA干扰质粒转染U87细胞,通过western法检测干扰48h后Survivin蛋白的抑制率,通过MTT法观察转染后24 h、48 h和72 h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观察转染后48 h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pGenesil Survivin shRNA干扰质粒转染U87细胞48 h后,Survivin蛋白的抑制率约为78%;阻滞U87细胞由G1期进入S期,抑制细胞的生长,增加了细胞的凋亡。结论Survivin shRNA表达载体可以特异高效地抑制胶质瘤U87细胞Sur-vivin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及Tb增殖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分别应用6.25、12.50、25.00、50.0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Tca8113及Tb细胞24h,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及Tb增殖的抑制作用,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结果6.25~50.00μmol/L姜黄素能显著抑制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和Tb细胞的增殖(F=793.94、391.08,q=6.00~62.68,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口腔鳞癌细胞凋亡率随姜黄素浓度升高而增加。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部分凋亡细胞出现染色质凝集、核固缩、核碎裂等形态学改变。结论姜黄素对人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及Tb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