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童频繁瞬目的病因并探索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频繁瞬目的3~15岁儿童248例,依据其发病过程、治疗经过、视力、眼位、结膜、角膜、屈光及其他辅助检查寻找病因,进而治疗.结果 248例频繁瞬目儿童中有眼表疾病的154例,其中包括过敏性结膜炎、沙眼、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泡性角结膜炎、结膜结石等结膜126例,内翻倒睫、睑痉挛、麦粒肿、霰粒肿、睑缘炎等眼睑疾病20例,浅层点状角膜炎8例,经治疗后异常瞬目症状逐渐消失达100%.各类屈光不正98例,同时合并有眼表疾病者39例,23例单眼屈光不正,单眼23例,双眼75例,经相应治疗后87例患儿异常瞬目症状逐步消失,6例症状减轻,有效率达94.90%.28例与神经系统疾患有关,不良生活习惯4例,其他原因3例.结论 儿童瞬目频繁常见病因是眼表疾病和屈光不正,同一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异常瞬目症的病因及相关治疗。方法 120例(226只眼)3~15岁儿童,检查包括病史、视力、眼睑、结膜、角膜、眼底、屈光状态、BUT、Schirmer试验,发现病因并进行相关治疗。结果 120例(226只眼)中,52例(104只眼)屈光不正,66例(118只眼)有眼表疾患,其中慢性结膜炎40例(80只眼),干眼10例(18只眼),下睑倒睫5例(7只眼),结膜结石3例(4只眼),霰粒肿、麦粒肿6例(6只眼),浅层点状角膜炎2例(3只眼),针对病情治疗后异常瞬目消失100%。体质虚弱偏食患儿1例(2只眼),多动症患儿1例(2只眼)。结论儿童异常瞬目症大多有原发病因,其中屈光不正和眼表疾患是主要病因,还应注意患者全身状况。早诊治及发现儿童眼部问题,可从根本上防止眼疾的发展,对异常瞬目症者伴有多动症者,应请神经科协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所见儿童异常瞬目病因及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对104例以异常瞬目为主诉患儿进行裂隙灯下眼表检查、泪膜破裂试验(BUT)及屈光不正筛查,详细询问病史、用眼习惯、必要时内科就诊协助排查神经系统疾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结果104例患儿中,过敏性结膜炎患者63例,慢性结膜炎、角结膜炎、结膜炎伴结膜结石、睑板腺功能障碍者22例,睑内翻倒睫5例,明显屈光不正者6例,合并抽动症者4例,眼部检查无明显异常者4例。其中,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异常者26例。眼科治疗1周至4周后,90例(86.5%)治愈,10例(9.6%)好转,5例(4.8%)无改善。结论儿童瞬目异常常见病因包括过敏性结膜炎、感染性角、结膜炎、儿童干眼症、屈光不正、儿童抽动症等;仔细的眼部检查及整体性临床思维,有助于儿童瞬目异常病因的正确诊断,可以有效的缩短病程,防止长期滴用不适当的眼药水引起药物性眼表损伤,减轻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儿童异常瞬目2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异常瞬目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160例异常瞬目儿童的生活习惯、临床表现及眼部检查结果,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160例异常瞬目儿童中有眼表疾病1693例(78.38%),屈光不正1231例(57.00%)。经对症治疗、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调节心理等综合措施,1411例(70.87%)6个月内频繁眨眼症状消失,304例(15.27%)自觉症状减轻,276例(13.86%)自觉症状无改善。结论眼表疾病和屈光不正是儿童异常瞬目的主要病因,平时不良的用眼及生活习惯是常见的诱因。细致认真的检查及询问病史是做出正确诊断的关键,通过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儿童频繁瞬目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分析。方法231例频繁瞬目患儿,检查项目包括:病史、视力、眼睑、裂隙灯检查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情况。其中62例合作的患儿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治疗措施包括:对症处理、抗生素眼液、抗干眼眼液及口服维生素B2,观察治疗1月。结果231例患儿中偏食136例,每日连续看电视、玩电脑超过2h者91例,伴有唇炎或舌炎、口角炎者43例,有精神刺激病史(如惊吓、换生活环境)7例。眼部检查有慢性结膜炎、浅层角膜炎(包括结膜炎合并浅层角膜炎、结膜炎合并结膜结石)者108例,睑内翻倒睫或单根倒睫者65例,屈光不正者32例,弱视眼罩刺激所致者5例,眼部检查无明显异常者43例。231例中仅有62例能配合完成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其中16例异常,阳性率25.81%.眼科治疗1月后,203例治愈,治愈率87.87%,16例被儿童精神专科诊断为抽动症或多动症(6.93%)。结论儿童频繁瞬目的眼部主要原因为结膜、角膜炎、倒睫、屈光不正等,但偏食、长时间看电视、精神科疾病也是其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建议在眼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抗干眼药物、补充维生素B2和及时请儿童精神专科会诊,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眼部疾患与频繁瞬目的可能原因.方法:对60例频繁瞬目患儿,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视力、眼位、结膜、角膜并10g/L阿托品散瞳验光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结果:60例受检者中,存在屈光不正者为41例,占总数68%,存在结膜炎者为51例(包括屈光不正与视力正常者),其中并发结膜结石者为17例,并发浅层角膜炎者为2例,并发倒睫为13例,其余19例为无并发症的结膜炎,伴有挤眉、努嘴、歪颈等多余动作者4例.结论:儿童频繁瞬目是一个病因较为复杂的眼科常见病,受眼部疾患、生理、药物、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定要认真分析原因,详细检查,才不致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7.
邹留河  赵萌 《眼科》2012,21(3):145-148
儿童瞬目增多是眼科门诊常见的一种家长主诉,很多患儿被诊断为结膜炎或角膜炎。引起儿童瞬目增多的常见病因包括儿童干眼症、屈光不正、儿童抽动症、过敏性结膜炎等。儿童瞬目增多的误诊不仅会耽误儿童潜在疾病的治疗,还会让患儿承受长期使用眼药水引起的药物性眼表损伤的可能,故应深刻认识引起儿童瞬目增多的病因并有针对性地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25例儿童异常瞬目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收集2017 -03/ 2018-03就诊的225例儿童异常瞬目的病因、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收集的225例患儿中,角膜结膜疾病156例(69.3%),其中过敏性结膜炎68例(30.2%),其他角结膜疾病88例(39.1%),眼睑疾患38例(16.9%),屈光不正65例(28.9%),干眼症56例(24.9%),视频终端综合征108例(48%)。经眼科针对病因治疗及克服不良习惯1wk~2mo后,175例治愈,35例好转,15例无改善。

结论:儿童异常瞬目病因较为复杂,与过敏性结膜炎、视频终端综合征、干眼症及屈光不正等关系密切,在临床中应该综合考虑,根据病因不同给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9.
儿童频繁眨眼,每分钟达15次以上,不伴有面肌痉挛和其他全身症状,具有相对独立的临床症状,无神经系统疾病,称为儿童多瞬症或儿童异常瞬目症;若合并眼部器质性病变或神经系统疾病者称为儿童瞬目综合征。该病为小儿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儿童频繁瞬目的发病原因有眼部屈光不正、眼表及眼附属器疾患、不良生活及用眼习惯、铅污染、抽动障碍等全身疾患及心理因素。我们可认为大多数儿童的频繁瞬目首先由眼部疾患引起,神经、心理因素异常是加重或使其反复发生的重要原因。认识和鉴别儿童异常瞬目的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可避免误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瞬目揉眼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138例6-12岁频繁瞬目揉眼儿童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及验光检查并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 138例受检中视力4.6-4.961例,占44.2%,5.0-5.277例,占55.8%。屈光不正115例,占83.3%,其中除6例近视外,其余均为远视性屈光不正。另有23例患有角结膜病变,占16.7%。结论 儿童瞬目揉眼的真正病因主要是远视性屈光不正引起的视力疲劳所致。对这类儿童应加强屈光检查并酌情配镜,以减轻或消除视力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11.
奥洛他定治疗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合并瞬目频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浩  周行涛  瞿小妹  刘红  龚岚  褚仁远 《眼科》2009,18(4):272-274
目的观察奥洛他定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合并瞬目频繁的疗效。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连续的3~12岁瞬目频繁儿童97例。方法根据临床检查结果,按照引起瞬目频繁的诱发因素,将97例患儿分为单纯过敏性结膜炎(AC)组、AC合并倒睫组、AC合并儿童抽动症组、倒睫组、儿童抽动症组以及原因不明组,对AC组患者分别随机给予0.1%奥洛他定滴眼液,每目2次(n=35);及0.05%依美斯汀跟液,每日4次(n=32)。3周后随访瞬目症状的好转情况。主要指标瞬目频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奥洛他定对合并有AC的瞬目频繁治疗有效率为80.43%,单纯AC组瞬目频繁治疗有效率为82.86%,明显高于依美斯汀组(75.0%)(P=0.01)。结论AC是诱发儿童瞬目频繁的最常见因素,起病早期应用奥洛他定眼液治疗可减轻和消除瞬目频繁的症状。(眼科,2009,18:272-274)  相似文献   

12.
儿童异常瞬目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异常瞬目征的发病原因及其治疗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在门诊就诊的87例异常瞬目儿童,对其生活习惯及眼部情况作详细询问并记录。结果通过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去除诱因、调节心理等综合治疗措施后,除12例因不配合治疗而无效外,70例(70.9%)1个月内频繁眨眼症状消失,另外5例(5.7%)2个月内频繁眨眼症状亦均消失。结论异常瞬目征与电脑、电视及偏食有一定关系,综合治疗措施是目前治疗本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娟 《眼科研究》2011,29(7):669-672
眼心反射(OCR)在眼科手术中的发生率高达90%,而大多数临床医师认为OCR的表现仅仅是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却忽略了其他系统的表现,如:“眼肺反射”(ORR)、“眼胃反射”,也有人称之为“眼一呕吐反射(OER)”等。OCR并非仅仅为眼科手术的并发症,其在窦房结内镜手术过程中和治疗进行性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也可发生,但对此现象的描述以临床表现报道居多。目前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OCR的认识,对OCR的眼胚胎、解剖、生理、电生理、发生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应重新认识OCR的本质特征,认为其名称为眼迷走神经反射(OVR)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瞳孔对光反射是视网膜及视神经传入通路的一个潜在功能性标志,当青光眼出现单眼或双眼不对称发展的视神经病变时,可产生异常的瞳孔对光反射或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随着瞳孔对光反射检测设备不断发展,目前基于瞳孔动态影像识别技术检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准确度有所提高.本文对近年来新型瞳孔检测方法在青光眼损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Marcus-Gunn综合征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arcus—Gunn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Marcus—Gunn综合症6例全部采用上睑提肌高位断离联合额肌瓣吻合手术。结果 6例术后随访4月至2年,双眼险裂高度对称,险缘弧度自然美观,平视时上险缘均在瞳孔上缘以上,形成双重险,倾动瞬目联合动作消失。结论 采用上睑提肌高位断离联合额肌瓣吻合,是治疗Marcus—Gunn综合征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角膜映光检查法光学原理,对于正确理解与正确使用角膜映光检查法及以角膜映光检查法为基础的他觉斜角检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几何光学与心理物理学角度论述角膜映光检查法光学原理,总结与角膜映光检查法有关的斜角检查方法,介绍3种特大斜角临床检测方法。论证巩膜映光点来源,求得巩膜映光点每毫米位移约对应4.8°斜角,理论Hirschbergratio约为7.349°/mm;近来美欧等发达国家采用照相或摄像检查方法所得照相或摄像Hirschbergconversionratio约为12~13°/mm(21~22PD/mm)的原因,是因为其所依据的检测参照点—“瞳孔入口中心”在角膜表面的投影位置是随“角膜映光检测点”的移动而移动的,及将其三维空间距离二维平面化测量之故。  相似文献   

17.
MG phenomenon refers to involuntary lid movements associated with jaw movements. We report a case unilateral vertical movement of the globe in a case of monocular elevation deficit. The above mentioned movement may be an unreported variant of oculo-trigemial synkinesis.  相似文献   

18.
非正常瞳孔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IOL植入术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美玲  高波  王卿  于宁 《眼科》2002,11(3):151-152
目的:观察眼外伤,青光眼,糖尿病及葡萄膜炎所致的瞳孔形态异常并伴有白内障的病人,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ECCE)中对瞳孔进行处理后,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IOL)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40例42只眼术后疗效。方法:对晶状体后囊膜完整的大瞳孔者,缝合虹膜,修复瞳孔,植入PC-IOL。对晶状体后囊膜缺如或大破口的大瞳孔者,缝合虹膜,修复瞳孔,行前玻璃体切割术后,植入AC-IOL。对虹膜广泛粘连、机化的小瞳孔,术中撕囊,挽核困难病例,分离粘连后瞳孔仍然不能散大,则行瞳孔缘放射状剪开,植入IOL。结果:40例42只眼视力康复满意。术后瞳孔保持在3-5mm、圆形或近圆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瞳孔非正常状态的白内障,行ECCE+IOL手术时,只要仔细,适当的处理好瞳孔,IOL的植入已非禁忌,术后积极的抗炎,抗感染等药物的合理应用,已使这些病人的视力康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Survey of ophthalmology》2023,68(5):977-984
One of the most common untoward occurrences during strabismus surgery at all ages is the oculocardiac reflex. Although typically easily treated, the sudden bradycardia or cardiac arrest may add a few gray hairs to ophthalmologists and anesthesiologists alike as it can be potentially fatal. This update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novel detailed treatment algorithm may prevent patie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rough proper recognition of at-risk patients and rapid treatment through prop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rgical and anesthesia physicians/provider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初次与再次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眼迷走神经反射(oculovagal reflex,OVR)的发生率情况及严重性.方法 斜视矫正手术60例,分Ⅰ组(初次手术),Ⅱ组(再次手术),每组各30例,全身麻醉,两组的术前用药、麻醉诱导与维持均相同.观察两组手术中眼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标准为心率瞬间下降或上升10%,或心率失常.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患儿眼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分别为12/40、27/90(例/%);发生频率平均(1.78±0.44)、(3.45±0.78)次、例,心率下降幅度(12±4)、(18±6)次/min,停手术次数(1.24±0.23)、(3.08±0.66)次、例,手术时间(26.33±7.12)、(30.98±8.99) min,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率9/30、18/6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再次手术操作较初次眼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