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鉴于Ⅱ°及Ⅲ°唇裂应用常规术式效果不够满意。本文介绍了延伸旋转推进改良法在修复先天性单侧唇裂,尤其是Ⅱ°及Ⅲ°唇裂中的应用及改进,并进行了讨论。临床实践证明,作者改进的方法增加了两个三角瓣,并采用大尖端的“B”瓣和不反转的“C”瓣,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3.
旋转推进法与"Z"成形术相结合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旋转推进瓣法(Millard法)术时可能出现的患侧唇高不足的缺憾,已有许多改良措施。但是,这些方法均是在设计、切开及缝合时应用,对于修复业已完成才出现的唇高不足,少见有关解决措施的报道。我们使用“Z”成形术延长患侧唇高,获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梯度旋转下降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梯度旋转下降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手术设计时点X位于∠123的角平分线上,术中采用梯度旋转下降法和口轮匝肌的脱套式解剖,并同时行一期鼻畸形整复术.结果 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于临床应用68例,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5个月,1年内随访的42例中有3例双侧唇高不对称,6例双侧唇宽不对称;1年后随访的26例双侧唇高均基本对称,有2例双侧唇宽不对称.结论 梯度旋转下降法是一种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好方法,该方法强调应将恢复组织移位作为整复治疗中最先考虑和实施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旋转推进、三角组合瓣修复单侧唇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克服Millard法Ⅰ式及Ⅱ式修复单侧完全性裂存在缺点。采用鼻底下旋转推进瓣,唇弓上三角瓣的组合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后裂。避免了术后患侧上后偏短及上唇直线疤痕缺陷。患侧唇峰确定在与健侧唇峰口角距等长处,并用健侧唇红肌肉辩插入祢补患侧唇红厚度不足,从而避免术后唇弓不对称畸形。术中充分游离患侧鼻翼外侧脚及鼻翼软骨皮肤面,可明显改善鼻翼畸形。取得满意修复效果。旋转推进辩和三角组合辨是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纹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梯度旋转下降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method of rotation descent step by step for 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with. Methods The method of rotation descent step by step was used to repair 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Point X was located on the angular bisector of ∠ 123, rotation descent step by step and orbicularis otis degloved dissection were used. Nasal deformities were corrected at the same stage. Results From Oct. 2006 to Oct. 2008, 68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primary healing. 42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less than one year. Among them, 3 cases showed asymmetric lip height, and 6 cases showed asymmetric lip width. 26 cases were followed up more than one year with only two cases of asymmetric lip width. Conclusions The method of rotation descent step by step is very suitable for repairing 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The restoration of the malpositioned tissue is especially emphasized in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比较近年来治疗此病的各种不同手术方法之效果,重点观察旋转推进法(Mllard法)的疗效。结果:应用旋转推进法获得了是治疗结果,本法尤其适用于上唇有近似直线宽大瘢痕,患唇下降不足及唇红缘明显不齐者。结论:旋转推进法在单侧唇裂Ⅱ期整复中有较广的适应证,同时应注意治疗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8.
唇裂修复手术除恢复正常的唇高、人中嵴、唇弓及丰满度外,术后切口线的视觉对称效果、唇珠饱满及鼻底的对称程度等,也直接关系到唇裂修复手术的效果.为此,我们从2001年开始对旋转推进瓣法(Millard法)进行了几点改进,修复了53例单侧唇裂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单侧唇裂继发畸形的解剖学修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基于对引起唇裂继发畸形原因的分析和唇,鼻部之异常解剖结构的研究,我们采用埋没导引缝合针进行埋没引缝合法,使移位的组织鼻翼软骨,鼻中隔软骨,口轮匝肌等牢固准确地复位,固定,以恢复到正常的解剖关系。自1991年以来,共收治136例唇裂继发畸形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常用的修复单侧唇裂的方法有旋转推进瓣法 (Millard手术法 )和下三角瓣法 ,各有其特点。自 2 0 0 0年以来 ,我们试用Y V镶嵌的改良Millard手术方法修复单侧唇裂 19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 19例 ,男性 15例 ,女性 4例。年龄最大 36岁 ,最小10个月。Ⅱ度单侧唇裂 12例 ,Ⅲ度单侧唇裂 7例。2 手术方法按旋转推进瓣术式定点 1~ 7,点 8在鼻前庭的外上方。由 5 - 6作一横形切口 ,将切口下侧去除部分三角状组织形成一钝角 ,联接 3- 5 ,使 5 - 6、5 - 3的上方成为横Y形切口。点 4、7、8成V形瓣。沿空点全层切开唇组织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解剖学重建双侧唇裂的口轮匝肌功能,减少术后畸形。方法选择8个月至21岁的双侧唇裂患者,根据年龄和畸形程度,选用原长法或加长法。术中在鼻翼基底的下方,将异常附着于鼻孔、梨状孔边缘的鼻唇束切断,然后沿鼻翼外缘转向外上切断,止于鼻翼外侧脚及深部骨膜的鼻束,将裂隙两侧的口轮匝肌附着端向近中水平旋转、复位,并梳理为深浅两层,浅层梳理为鼻束、鼻唇束,对位缝合两侧同名口轮匝肌断端,恢复其正常的环形结构。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口轮匝肌运动时上唇各部分协调一致,上唇及鼻静态、动态外形满意。结论双侧唇裂行口轮匝肌解剖学重建术,可获得满意的外形及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双侧唇裂口轮匝肌解剖学修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解剖学重建双侧唇裂的口轮匝肌功能,减少术后畸形。方法 选择8个月至21岁的双侧唇裂患者,根据年龄和畸形程度,选用原长法或加长法。术中在鼻翼基底的下方,将异常附着于鼻孔、梨状孔边缘的鼻唇束切断,然后沿鼻翼外缘转向外上切断,止于鼻翼外侧脚及深部骨膜的鼻柬,将裂隙两侧的口轮匝肌附着端向近中水平旋转、复位,并梳理为深浅两层,浅层梳理为鼻束、鼻唇束,对位缝合两侧同名口轮匝肌断端,恢复其正常的环形结构。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口轮匝肌运动时上唇各部分协调一致,上唇及鼻静态、动态外形满意。结论 双侧唇裂行口轮匝肌解剖学重建术,可获得满意的外形及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双侧唇裂直接修复法具有设计及操作简便,术后近期外观较好,但鼻底易裂开或形成凹陷,前唇常形成弧岛状畸形,为此,我们在前唇两侧各增加一个三角瓣插入鼻底,避免鼻底裂开及凹陷,将两侧口轮匝肌的连续性,防止弧岛状畸形的形成,两侧唇红瓣在前唇下交叉,相互镶嵌缝合,以弧补前唇部红唇厚度不足,作者应用于6例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单侧唇裂患儿修复方法和手术年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侧唇裂患者治疗年龄的选定,比较下三角瓣法和旋转推进法的应用特点。以期指导临床术式的选择。方法:用三角瓣法修补单侧唇裂131例;用旋转推进法修补37例,并进行临床比较。结果:下三角瓣法设计简单,能使上唇保持动态的平衡;旋转推进法使上唇下部向前翘起较自然。结论:旋转推进法的设计更符合对唇裂修复的生理性原则,而下三角瓣法设计简单,并认为这两种方法能长期并存却不能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15.
用改进的Tennison法修复单侧唇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改进的Tennison法,用于修复单侧先天性上唇裂。方法:分析传统的Tennison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手术设计和术后效果,并和改进的Tennison法对比。结果:观察到传统的Tennison法有切除上唇组织过多的不足之处,同时它重建患侧人中嵴的形态不尽满意。改良的Tennison法改变了原来的切口设计,有效地利用了患侧上唇组织,同时术中解剖出了上唇裂隙边缘两侧的口轮匝,并折叠了此处肌肉,重建了患侧人中嵴。结论:本文采用的改进Tennison法能节省患侧上唇组织,降低了上唇组织张力,重建了患侧人中嵴,恢复了口轮匝功能,弥补了传统的Tennison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双侧唇裂直接修复法具有设计及操作简便,术后近期外观较好,但鼻底易裂开或形成凹陷,前唇常形成弧岛状畸形,为此,我们在前唇两侧各增加一个三角瓣插入鼻底,避免鼻底裂开及凹陷;将两侧口轮匝肌交错缝合,恢复口轮匝肌的连续性,防止弧岛状畸形的形成;两侧唇红瓣在前唇下交叉,相互镶嵌缝合,以弥补前唇部红唇厚度不足。作者应用于6例患者,效果满意。本文介绍了手术方法,并对继发畸形的成因和改进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Tennison法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Tennison法修复单侧唇裂中鼻底及鼻翼部分进行改进设计。方法:58例唇裂患者实施Tennison法+鼻翼旋转三角瓣法修复。并以经Tennison法修复二次整复患者的鼻翼部外形作对比。结果:用鼻翼旋转三角瓣有效弥补了Tennison法中对鼻部形态重建的不足,使患侧鼻底丰满,内收鼻翼恢复鼻翼脚形态,使其两侧对称一致。结论:鼻部形态和唇部形态为一整体,改进Tennison法弥补了对鼻畸形修复的不足,达到了对两者整体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单侧唇裂降鼻中隔肌的解剖学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裂鼻部肌肉缺损与鼻端中线结构结构移位与畸形的关系。结果证实单侧完全性唇裂患侧鼻中隔肌缺损。  相似文献   

19.
单侧唇裂继发畸形的解剖学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引起唇裂继发畸形原因的分析和唇、鼻部之异常解剖结构的研究,我们采用埋没导引缝合针进行埋没导引缝合法,使移位的组织鼻翼软骨、鼻中隔软骨、口轮匝肌等牢固准确地复位、固定,以恢复到正常的解剖关系。自1991年以来,共收治136例唇裂继发畸形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畸形患者人中嵴平坦或凹陷畸形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 60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分别通过口轮匝肌垂直肌瓣和口轮匝肌榫卯型肌瓣矫正人中嵴畸形.根据术后患侧人中嵴高度、动态表现、手术瘢痕宽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制定量化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60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口轮匝肌榫卯型肌瓣矫正人中嵴高度、患者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口轮匝肌垂直肌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口轮匝肌解剖学结构,利用榫卯型肌瓣修复唇裂术后继发人中嵴畸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