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及安全转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03月至2018年06月本院收治72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6例。对照组按常规急救流程对患者实施救护,研究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及安全转运,分析比较两组救护车到达时间、有效抢救时间与急救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救护车到达时间、有效抢救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急救成功率分别为97.22%、88.89%,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和安全转运的实施对多发伤患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保障急救工作有序进行,进一步提高急救成功率,提高急救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青梅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6):143-144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院外环境中对各种危重患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通称.迅速、安全地运送患者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长途转运是院前急救的职能之一,具有患者病情危重多变、病种复杂、车程较长等特点,抢救受环境、设备、时间、路程的限制,抢救过程受患者家属的监督及其情绪的影响,如何做好院前长途转运患者的急救护理,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摆在急救专业人员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浅析院前急救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捷 《中原医刊》2002,29(8):7-8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状况,找出问题,提出策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对我院2001年院前急救工作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救护车空车率为28%,呼叫响应间期约为15分钟,院前急救前3名病种为交通伤、治安伤、急腹症,年龄分布主要为14-35岁,外科患者占最大比例,急救半径约5-10公里,同期急危重患者较少呼救救护车。结论:院前急救应结合本地区特点,妥善使用急救资源,合理设置急救点;院前急救应建立公安、消防、医院联合救治体系,加强有关人员的急救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4.
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上级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调查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济宁市紧急救援中心所有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病种、年龄、性别、呼救时间、呼救地点、所属急救区域(市区、城郊、农村)、病情摘要、联系电话。对收集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56:1。年龄以20~49岁的患者为多。(2)济宁市院前急救病种位于前5位的是:外伤(56.19%)、心血管病(8.51%)、中毒(8.44%)、脑血管病(6.18%)、消化系统病(4.01%)。(3)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前5位系统疾病的年龄分布特点各有不同。(4)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病例数以8、11、12月份为多,2月份最少。主要病种的月变化规律各有不同。(5)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区域分布特点:城郊急救与转运患者最多,占41.65%,其次为市区,农村最少占24.30%。(6)济宁市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呼救时间呈不规则分布。结论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有利于急救人员培训计划、预案的制定,有利于急救中心重点学科的建设,为院前急救器材、药品的配备提供了依据,为上级部门有针对性地做好院前急救决策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丽萍 《当代医学》2016,(21):12-13
探讨长途转运救护的病种、救护病例的地区分布,医疗救护的重点,确定配置长途转运的条件和相关的急救设备。2013年6月~2014年10月期间赣州市急救中心共转运6282例,包括省内、省外救护车转运病种、转运距离及给予相应的急救物资配备进行分析。急诊病患者转运最多,未转诊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家属已经找到车,除此以外,等待时间过长、患者病情过于危重、未落实接诊医院均是导致本市急救中心未转诊的主要因素。同时分析可见:专业的急救人才配备,完善先进的急救设备,救护车和质量良好的服务质量是长途运输救护的可靠保证,基层医疗急救中心长途转运业务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电话回访的方式第一时间开展医患沟通,在提高院前急救医疗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急救中心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急诊出诊流程中增加、强化电话回访环节前)出诊急救患者150例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急诊出诊流程中增加、强化电话回访环节后)出诊急救患者150例为实验组,对急诊出诊流程中增加、强化电话回访环节前后两年,患者满意度及患者转运准备时间(现场急救完成后将患者安全转运至救护车上的时间)两项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转运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电话回访的方式第一时间开展医患沟通,在提高院前急救医疗质量中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明显提高院前急救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的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9616例“120”出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院前急救状况。结果院前急救的特点为:“120”呼救出诊逐年增多,外伤以车祸为主,内科以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占多数,院前猝死主要是心源性猝死,“120”急救半径5km以内出诊频率最高,抢救效果较好。结论快速高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院前急救的重要保证。必须强化急救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法律意识,严格掌握急救护理原则,熟练运用各种急救护理技能,尤其是心脏电击除颤术,各类创伤的紧急救治和安全转运,同时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护患沟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各项护理措施对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对3465例院前急救患者采取的各种急救护理措施以及患者的转归。结果院前急救3465例患者,通过采取各种急救护理措施,成功转运2967例。结论快速高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院前急救的重要保证,院前急救工作中各项急救护理措施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出诊病人的病种构成和急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老年患者院前急救情况。结果325例患者中,317例经院前急救处理,病情稳定或缓解,安全转运至院内,占97.54%。结论院前急救疾病种类多,抢救及时,才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急诊急救与急危重病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机械通气技术显得日益重要,已经成为院前急救医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在各级医院间转诊、转运、途中监护抢救护理已成为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以往救护车急救条件的限制,没有配备便携式急救呼吸机,缺乏有效的机械通气技术,  相似文献   

11.
院前急救是对急、危、重伤病员的事发现场和转送医院途中的急救医疗.目的在于及时挽救和维持伤病员的生命,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抢救成功率,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抢救病人的第一环节尤为重要,基层医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院为一所一级甲等医院,地处城乡结合部,担负了本地及下辖五个乡镇20余万群众的医疗保障,我院2010年"120"院前急救急诊出车共1701次,实施院前急救1149例(具体指现场急救及救护车转运过程急救),现将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选用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及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8例抢救成功(93.3%),2例因现场心脏骤停死亡(6.7%).结论 对患者的正确评估、现场急救、转运与监护、预见性护理等护理措施,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6年1月-2007年1月657例院前急救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及院前急救状况.探讨院前急救的护理特点、院前急救的护理对策及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方法,提出护理对策中须强化急救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严格掌握急救护理原则,熟练运用各种急救护理技能等。  相似文献   

14.
院前急救1048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的疾病分布及流行特点。方法:对2001~2003年院前急救104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外伤、心脑血管疾病为院前急救及院前死亡的主要病种,院前急救月份分布以1~4月、8~10月为主。结论:院前急救培训应以损伤、心脑血管病的现场急救作为培训重点,并能适应季节性流行疾病病谱的变化,救护车装备及药械配备亦应适应其需要。  相似文献   

15.
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小琴  梁妙玲 《华夏医学》2006,19(5):967-968
贵港市急救中心由我院急诊科改建而成,承担贵港市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与转运任务。急救网络覆盖城乡,急救半径城区3~8km,乡镇10~50km。2005年我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出车4596次,急救病种主要以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为主。面对如此繁重的院前急救任务,而且面对的患者往往病情重、病情变化快,造成护士的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甚大,护理风险亦随之增高,护理风险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损失和(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1]。我院急救中心通过预见性分析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大…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用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及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有28例抢救成功(87.5%),4例因现场心脏骤停死亡(12、5%)。结论对患者的正确评估、现场急救、转运与监护、预见性护理等护理措施,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黎海燕 《中外医疗》2011,30(20):175-17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急救与护理。方法总结了2年零6个月我院136例颅脑损伤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结果 136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经院前急救19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1例转运途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安全送往医院救治。结论快速、安全、平稳、及时转运及途中的观察护理。科学、熟练的急救护理技术及有预见性的救护措施,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9年5月~2010年5月783例长途出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状况,783例患者均安全到达医院.出诊前的急救物品准备、掌握长途出诊的适应症、履行告知制度,加强救护车的调控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是长途出诊中提高院前急救护理水平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曾静 《中华医护杂志》2006,3(3):251-251
目的探讨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2例AMI患者在院前急救中无死亡病例。结论缩短急救运行时间,配置完善的抢救设备,发挥第一目击者的急救作用,把握转运时机安全转运能使AMI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鉴于我国急救医学研究起步较晚,尤其对院前急救转运工作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认识,这与院前危重急救患的医疗需求形成尖锐矛盾。必然迫使对急、伤、危、重症病人在转诊、转院途中监护的迅速发展。针对院前急救病情重、病种杂的特点,如何找出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该项工作的相关模式,提高救治质量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1年12月1日~2002年11月30日共1295例资料完整的院前急救转运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