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前S2(PreS2)与乙型肝炎有无病毒(HBV)复制的关系,对于判断病情与指导治疗的意义。方法(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该院门诊病房3242例就医携带乙型肝炎不同病毒标志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PreS2测定,并与HBV—DNA作对比分析。(2)检测59例急性发病的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分析其不同病程的PreS2、HBeAg和HBV-DNA三者间的关系。(3)根据肝活检病理的肝组织炎症情况分为G1~G4级,对50例PreS2和HBV-DNA阳性病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组与PreS2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86%和89%,P〉0.05,不同病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HBeAg、和HBV—DNA检出率高度符合。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与PreS2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36%和35%,说明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不同病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2和HBV-DNA与谷丙转氨酶(ALT)相比符合率较低,P〈0.01。病理肝组织G1~G4炎症分级与PreS2和HBV-DNA高度吻合。结论 PreS。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及判断预后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2先行HBV-DNA阴转.提示疾病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检测在乙肝病毒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585份HBV—M不同阳性模式及35份HBV—M全阴性模式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PreS1,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和HBV—DNA检测。结果在585份HBV—M不同阳性模式标本中,其中在107份“HBSAg(+)+HBeAg(+)+HBcAb(+)”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92.5%,HBV—DNA阳性检出率100%;在167份“HBSAg(+)+HBeAb(+)+HBcAh(+)”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42.5%,HBV—DNA阳性检出率64.7%;在19例HBSAg(+)和HB—cAb(+)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47.4%,HBV—DNA阳性检出率68.4%;在15例“HBSAb(+)+HBeAb(+)+HBcAb(+)”阳性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13.3%.HBV—DNA阳性检出率6.7%:在252例HBSAb(+)和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0.4%.HBV—DNA阳性检出率0%:在245例HBV—DNA阳性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79.2%;在35份HBV—M全阴性模式中,PreS1阳性检出率0%,HBV—DNA阳性检出率0%。结论PreS1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及HBV—DN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出阴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S1检测可补充和完善乙肝五项联合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或变异的HBV感染者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3.
戴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0):1384-138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及HBV e抗原(HBeAg)的表达与产妇血清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该院诊治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产妇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HBV感染。采用ELISA检测HBeAg、PreS1-A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HBV-DNA;根据HBV-DNA载量分组,比较各组HBeAg、PreS1-Ag检出率,计算HBeAg、PreS1-Ag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132例乙肝患者中,HBV-DNA载量<10^3 copy/mL有73例,其中PreS1-Ag阳性39例(53.42%),HBeAg阳性5例(6.85%);HBV-DNA载量在10^3~10^5 copy/mL有21例,其中PreS1-Ag阳性11例(52.38%),HBeAg阳性8例(38.10^%);HBV-DNA载量>10^5~10^8 copy/mL有33例,其中PreS1-Ag阳性29例(87.88%),HBeAg阳性21例(63.64%);HBV-DNA载量>10^8 copy/mL有5例,其中PreS1-Ag和HBeAg的检出率均为10^0.00%。以HBV-DNA载量为10^3 copy/mL为切割值,PreS1-Ag和HBeAg的特异度分别为69.39%、72.34%,灵敏度分别为53.01%、86.84%。结论随着HBV-DNA载量的升高,PreS1-Ag和HBeAg的检出率大幅提高,且PreS1-Ag的诊断灵敏度高于HBeAg;而与PreS1-Ag相比,HBeAg的诊断特异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HBeAg及HBV-DNA的关系,探讨PreS1Ag在乙肝病毒(HBV)检测中的实验室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512例,检测HBV标志物、PreS1Ag、HBV-DNA。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142例,PreS1Ag、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5.1%、95.8%;HBsAg、HBeAb、抗HBc阳性者316例,PreS1Ag、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7.0%、88.9%;HBsAg、抗HBc阳性者54例,PreS1Ag、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8。9%、92.6%,说明HBsAg阳性时,HBeAg阴性或HBeAb阳性/阴性的患者HBV-DNA阳性率仍然很高。HBV-DNA阳性时,PreS1Ag、HBeAg阳性率分别为98.1%、30.4%,两者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reS1Ag较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复制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几种标志物即乙型肝炎病毒(HBV)两对半(HBV-M)、前S1抗原(PreS1)及HBV DNA检测的相关性。方法HBV-M和PreS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HBVDNA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结果1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M检测中,“大三阳”,“小三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三种典型感染模式为126例,占96.2%;其中72例大三阳阳性病例中PreS1和HBV DNA阳性分别为60例和72例,阳性率分别为83.3%和86.1%,而42例小三阳阳性病例中PreS1和HBV DNA阳性分别为12例和28例,阳性率为28.6%和66.7%;在78例PreS1阳性患者中HBV DNA阳性占68例,其阳性率为87.2%,48例PreS1抗原阴性的患者中HBV DNA阳性为32例,其阳性率为66.7%。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M检测“大三阳”模式中PreS1与HBV DNA均表现高阳性率,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而“小三阳”模式中PreS1阳性率较低,但HBV DNA仍有较高的阳性率,表明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小三阳”模式中HBV DNA检测比PieS1检测更有价值(P〈0.01)。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PreS1阳性和阴性患者均有较高的HBV DNA阳性率,二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因而,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中HBV DNA可作为检测金标准,而PreS1阴性的患者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和HBV-DNA的相关性及其在乙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90例乙肝血清进行PreS1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同时对每个标本进行HBV-DNA定量分析。根据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将所测标本中HBsAg、HBeAg、HBcAb阳性90例设为A组;HBsAg、HBeAb、HBcAb阳性95例设为B组;HBsAg、HBcAb阳性65例设为C组;HBsAg阳性40例设为D组。比较各组PreS1和HBV-DNA的阳性率。结果 290例检测标本中,PreS1抗原阳性183例,阳性率63.1%,其中A组74例(82.2%),B、C、D组分别为52例(54.7%)、45例(69.2%)、12例(30.0%),HBeAg阳性者(A组)PreS1抗原阳性率82.2%显著高于HBeAg阴性者(B、C、D组)54.5%(P〈0.01)。HBV-DNA阳性167例,阳性率为57.6%,其中A组85例(94.4%),B、C、D组分别为42例(44.2%)、35例(53.8%)、5例(12.5%),HBeAg阳性者(A组)HBV-DNA阳性率94.4%显著高于HBeAg阴性者(B、C、D组)41.0%(P〈0.01)。HBV-DNA阳性患者中,HBeAg阳性85例中51例(60.0%)PreS1抗原阳性,HBeAg阴性的82例中50例(61.0%)PreS1抗原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乙肝病毒PreS1和HBV-DNA有很高的符合率,且较HBeAg更能准确反映HBV复制的情况,可同时作为监测HBV感染复制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探讨此几项指标的相关性,从而了解此3项指标对HBV复制状况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乙肝患者HBV-DNA阳性血清800份,根据其拷贝数随机留下483份,分成9个组,使每个组的标本数为42~62,便于统计学分析,所有标本进行HBV-LP、PreS1以及HBeAg的检测,然后比较分析。结果(1)各组数据阳性率均随着HBV-DNA的拷贝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不同组间差异大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2)HBV-LP、PreS1及HBeAg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HBV—DN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HBeAg的灵敏度为64.5%(273/423),阴性预示值为25.4%(51/201),检测有效率为58.4%(282/483),PreSl的灵敏度80.4%(340/423),阴性预示值39.9%(55/138),检测有效率71.4%(345/483)。均低于HBV—LP的灵敏度89.4%(378/423)。结论(1)HBV-LP及PreS1是判定HBV复制的良好指标,HBV-LP优于PreS1;(2)传统的HBeAg的阴阳性不能用作HBV复制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血清前S1(PreS1)抗原,探讨PreS1抗原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26例(HBV)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抗原,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26例HBV患者PreS1抗原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4.8%和37.1%;其中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88例中,PreS1抗原阳性52例,HBV-DNA阳性79例,阳性率分别为59.1%和89.8%;HBeAg阴性138例中,PreS1抗原阳性4例,HBV-DNA阳性5例,阳性率分别为2.9%和3.6%,二者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 PreS1抗原与HBV-DNA结果有较好的符合性,可作为检测HBV复制状况的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9.
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前S1蛋白(PreS1)在乙型肝炎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共197例,检测其HBV-DNA,PreS1,HBV血清标志物,ALT和AST。结果在携带不同HBV血清标志物的各组患者中,PreS1与HBV-DNA的检出率较一致。在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与HBV-DNA的检出率高度符合,PreS1的阳性率较HBeAg高。以HBV-DNA定量>5×102拷贝/ml为阳性诊断标准,PreS1与HBV-DNA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BeAg与HBV-DNA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142例HBeAg阴性者中HBV-DNA与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57.7%,56.3%,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部分患者仍存在着病毒复制。PreS1阳性与阴性患者的转氨酶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PreS1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肝组织损伤严重。结论PreS1较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特别对HBV病毒是否发生基因变异是主要的观察指标;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阴转越早,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 Ag)与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HBV-DNA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251例血清进行HBeAg、Pre-S1 Ag检测,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HBeAg阳性组Pre-S1 Ag、HBV—DNA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P〈0.01)。以HBV-DNA为金标准,Pre-S1 Ag与HBV DNA两种方法无差异(P〉0.05),HBeAg与HBV-DNA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e—S1 Ag与HBV—DNA具有良好的符合率,可以作为HBV早期感染、复制和乙型肝炎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是乙型肝炎两对半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该地区预手术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HBV血清标志物的表达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预手术者静脉血,以ELISA法检测HBV五种标志物.结果 在4 853例标本中,共发现十种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HBsAg、抗-HBs的阳性率分别为2.25%、20.73%.结论 该地区预手术人群HBV的感染低于全国人口的整体感染水平.手术前HBV的血清学检测非常重要,为防范与化解医患纠纷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我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是临床实验室最主要的检测项目之一.本实验分析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s抗原(HBsAg)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ELISA法检测HBsAg阳性时,应用MEIA法复检.结果 156例样品用MEIA法复检HBsAgELISA法HBsAg阳性标本,结果4例阴性,ELISA法阴性误检率为2.56%.结论 ELISA法本实验室试剂存在HBsAg假阳性.在日常工作中,对ELISA法测定的HBV标志物5项指标HBsAg阳性的样品,严格多家试剂联合复检HBsAg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我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是临床实验室最主要的检测项目之一.本实验分析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s抗原(HBsAg)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ELISA法检测HBsAg阳性时,应用MEIA法复检.结果 156例样品用MEIA法复检HBsAgELISA法HBsAg阳性标本,结果4例阴性,ELISA法阴性误检率为2.56%.结论 ELISA法本实验室试剂存在HBsAg假阳性.在日常工作中,对ELISA法测定的HBV标志物5项指标HBsAg阳性的样品,严格多家试剂联合复检HBsAg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汤桂芳  袁霞  陈瑞玲  姜友珍 《新医学》2009,40(7):436-438
目的:探讨HBV前S1抗原(pre-S1antigen,Pre—S1Ag)与HBVDNA、HBeAg的相关性,并评价Pre—S1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采用EUSA法检测Pre.S1Ag、HBeAg,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比较Pre.S1Ag、HBeAg与HBVDNA的诊断符合率,并根据HBVDNA载量分为低复制组、中等复制组及高复制组,分析HBVDNA载量与Pre-S1Ag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178例的HBVDNA均为阳性,其中Pre—S1Ag阳性144例(80.9%),Pre—S1Ag阴性34例(19.1%);HBeAg阳性112例(62.9%),HBeAg阴性66例(37.1%)。Pre—S1Ag、HBeAg与HBVDNA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9%、62.9%,上述两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例HBeAg阳性慢乙肝者中,Pre-S1Ag的阳性率80.4%;66例HBeAg阴性慢乙肝者中,Pre—SlAg阳性率82%。HBV高复制组的Pre-S1Ag阳性率(93%)高于中等复制组(80%)和低复制组(64%),且HBVDNA载量与Pre—S1Ag的阳性率呈正相关(r=0.293,P〈0.01)。结论:Pre.S1Ag与HBVDNA有较好的相关性,在无法开展HBVDNA检测的基层医院,对于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应增加检测Pre-S1Ag,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清IgG抗-A,B对ABO血型不合新生儿红细胞的致敏作用及对ABO-HDN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孕满30周以上的O型孕妇315名,用A型及B型压积红细胞分别与血清做吸收放散试验,使放散液经2-Me处理后分别与B型及A型红细胞交叉反应,检测其中的IgG抗-A,B;分娩后使其分娩的A型及B型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分别与B型及A型红细胞交叉反应,检测红细胞是否被抗-A,B致敏,观察O型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中IgG抗-A,B与其分娩的A型及B型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抗-A,B的关系。结果315名O型孕妇中有217名(68.89%)血清吸收放散液中检出了IgG抗-A,B,效价介于2—128;分娩的新生儿中有171名母婴ABO血型不合(A型新生儿91名、B型新生儿80名),144名母婴ABO血型相合(均为O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171名O型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中检出IgG抗-A,B者133名(77.78%),其中123名分娩的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中检出了抗-A,B,血清吸收放散液中未检出IgG抗-A,B的38名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中也均未检出抗-A,B;144名母婴ABO血型相合的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中检出IgG抗-A,B者84名(58.33%);母婴ABO血型不相合O型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中IgG抗-A,B检出率明显高于母婴ABO血型相合O型孕妇(χ2=13.79,P<0.001)。结论O型孕妇血清IgG抗-A,B可通过胎盘致敏妊娠的A型及B型胎儿红细胞,检测O型孕妇血清吸收放散液及其ABO血型不合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中IgG抗-A,B,对ABO-HDN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cAg与HBVDNA水平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及诊断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53例HBsAg阴性标本的六种血清标志物,同时对其中107例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DNA。【结果】1053例HbsAg阴性中HBcAg阳性率为7.31%。在同时检测HBcAg和HBVDNA的107例各种感染模式中.HBcAg阳性率为10.28%,HBVDNA阳性率为8.65%,且阳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含量均低于10^4Copies/mL。[结论]HBcAg可反映HBV病毒感染与复制,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HBcAg检测作为HBV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RNA的方法进行评估,比较不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及其与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HBV RNA检测方法的精度密、灵敏度及线性范围进行评估。收集8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同时检测HBV RNA、HBV DNA及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否阳性、不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及是否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分别分组。结果 HBV RNA高值、低值样本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0.56%、2.30%,批间精密度分别为3.13%、6.03%,均符合临床要求;对接近厂商声明的检测下限的样本重复检测20次,检出率为100%,灵敏度符合要求;在HBV RNA 1.0×102~1.0×107拷贝/mL范围内成线性。HBeAg阳性组血清HBV RNA和HBV DNA载量均高于HBeAg阴性组(P<0.01、P<0.05)。在不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中,HBeAg阳性且乙型肝炎e抗体(HBeAb)阴性患者血清HBV RNA载量最高(P...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统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查情况,为降低HBV感染率提供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5月7日到木里藏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HBV血清学检测的4255例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受检的4255例样本中,测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443例,检出率为10.41%;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887例,HBsAb阳性率20.85%;HBV标志物五项全阴者为2839例,占总人数的66.72%。结论该地区存在感染的概率较高,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民族地区的预保资金投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没有保护性抗体的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或补种。  相似文献   

19.
用聚乙二醇沉淀,胰蛋白酶处理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后,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检样中的含抗HBs独特型抗体免疫复合物(抗HBs-Ab_2-IC)。结果发现,乙肝患者血清中IgG、IgM类抗HBs-Ab,-IC检出总阳性率分别为:急性乙型肝炎14.5%(9/62),慢性活动性肝炎219%(28/128),慢性迁延性肝炎12.5%(2/16)。抗HBs-Ab_2-IC阳性者的抗HBs独特型抗体检出率84.1%(33/39),且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标志阳性率显著高于抗HBs-Ab_2-IC阴性者。表明,乙肝患者体内存在抗HBs-Ab_2-IC,抗HBs独特型抗体(抗HBs-Ab_2)可能通过与抗HBs结合,削弱和影响抗HBs中和、清除乙肝病毒抗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肝e抗原(HBe Ag)定量的影响。方法选取CHB患者160例,均给予恩替卡韦0.5 mg/d空腹口服,持续治疗96周。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12、24、48及96周后HBV DNA、HBs Ag、HBe Ag定量以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计算HBV DNA、HBe Ag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分析HBV DNA变化与HBs Ag、HBe Ag、ALT的相关性。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患者HBV DNA、HBe Ag定量及ALT水平逐渐降低(F=11.562、28.034、22.417,P0.01);HBe 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以及ALT复常率逐渐增加;治疗前、治疗12及24周时,HBV DNA与HBs Ag滴度负相关(r=-0.383、-0.293、-0.224,P0.05或P0.01)、与HBe Ag滴度正相关(r=0.441、0.392、0.326,P0.05或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CHB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HBV DNA、HBe Ag转阴率及ALT复常。治疗早期,HBV DNA与HBs Ag负相关、与HBe Ag呈正相关,治疗后期无显著相关性,治疗过程中,应联合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