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痛阈及下丘脑与脊髓脑啡肽(enkephalin,ENK)、β内啡肽(β-enkorphin,β-EP)的含量变化,探讨针刀松解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中枢镇痛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针刀组,后3组首先建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动物模型,后2组造模后分别给予电针和针刀松解干预治疗。分别在9个时间点测量各组大鼠痛阈,存活28d后取大鼠下丘脑和脊髓腰段,以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与脊髓腰段中ENK、β-E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痛阈降低,脊髓与下丘脑中ENK、β-EP的含量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针刀松解法和电针治疗组大鼠痛阈提高,脊髓与下丘脑中ENK、β-EP的含量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接近正常组水平,其中针刀组的含量较电针组更接近正常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与电针能提高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痛阈,并可良性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ENK、β-EP的合成和释放,使其接近正常水平,针刀松解法的镇痛效果略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音乐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结肠黏膜β-内啡肽(β-EP)的影响,以揭示针刺治疗抑郁症胃肠道躯体化症状的作用机制,并验证其作用效果。方法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优解组、音乐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百忧解组每天灌胃给药。音乐电针组针刺大鼠"百会"和"印堂"穴,接音乐电针治疗仪。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EP含量。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下丘脑β-EP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结肠黏膜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5);音乐电针组及百忧解组与模型组相比,下丘脑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结肠黏膜β-EP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音乐电针治疗可调整不同部位脑—肠肽含量的失平衡,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法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模型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刀松解法对KOA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采用改良的Murat法制备KOA模型,4周后电针组和针刀组给予相应的治疗。7周后进行实验取材和指标检测。结果:模型组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的含量明显增多,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刀干预后血清中上述三种物质的含量开始降低,其中TNF-α的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对KOA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有良性调节作用,这可能是治疗KOA起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对坐骨神经痛大鼠中枢各区域多巴胺(DA)、5-羟色安(5-HT)、去甲肾上腺素(NE)、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β-内啡肽(β-EP)、亮氨酸-脑腓呔(L-ENK)镇痛物质影响。方法将9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作对照组、神经损伤组及针刀松解组;对照组:仅手术,不结扎坐骨神经;神经损伤组:结扎坐骨神经,无其他干预;针刀松解组:结扎坐骨神经,在造模成功后14、21、28 d给予针刀松解干预。3组在35 d取中枢各区域组织,用放免检测法检测CCK-8水平;ELISA法检测DA、5-HT、NE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β-EP、L-ENK水平;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ENK水平。结果各区域针刀松解组较神经损伤组和对照组CCK-8、DA、NE、5-HT水平升高(P<0.01);海马区域针刀松解组β-EP、L-ENK水平升高(P<0.01)。结论针刀松解干预坐骨神经痛大鼠能促进中枢各区域DA、NE、5-HT、β-EP、L-ENK等镇痛物质表达,起到内源性中枢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针刀松解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大鼠耐痛阈及脊髓和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镇痛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后3组首先建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模型,后2组再分别于造模后给予电针和针刀松解干预治疗,期间以热辐射法观察大鼠痛阈变化,造模28 d后分别取大鼠下丘脑和脊髓腰段组织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 造模大鼠痛阈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电针组和针刀组大鼠痛阈有显著提高,与正常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组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针刀组脊髓5-HIAA的含量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针刀组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在脊髓中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而电针组DOPAC在下丘脑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在脊髓和下丘脑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含量4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针刀松解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部分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释放而实现的.针刀松解法的综合疗效略好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介导物质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揭示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机理。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于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模型组造模后不做任何处理,灸命门组灸命门穴、灸关元组灸关元穴、灸非穴组灸关元穴左侧旁开0.5cm处。观察足爪肿胀率并观测血浆、下丘脑、垂体和淋巴结中β-内啡肽(β-E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灸命门组与灸非穴组右足足爪肿胀率明显降低(P<0.01);与灸命门组比较,灸关元组与灸非穴组右足足爪肿胀率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左足足爪肿胀率明显升高(P<0.05),灸命门组与灸关元组左足组爪肿胀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左足足爪肿胀率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血浆中β-E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垂体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垂体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淋巴结中的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灸命门穴和非穴对右足原发性炎症有抑制作用;灸命门穴、关元穴、非穴对左足继发性炎症有抑制作用。推测艾灸上述穴位对机体免疫炎症的调整作用是通过提高淋巴结β-EP含量、调动中枢内β-EP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松解法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影响,探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针刀松解法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以膝关节伸直位固定法造成膝骨关节炎模型,用电针和针刀进行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Lequesne MG的膝关节评估级别,取胫骨组织HE染色后进行光镜观察,切取股骨内髁软骨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Lequesne MG评分显示在局部反应、步态反应和关节活动上,电针组和针刀组分别与正常组、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和针刀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显示电针组和针刀组软骨组织损伤减轻,且有修复趋势;电镜结果显示针刀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破坏程度和胶原纤维紊乱程度明显减轻,与电针组相当。结论针刀松解法对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从宏观到微观证实了针刀松解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观察针刀松解法、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兔中枢神经5-羟色胺类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端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A)、高香草酸(HVA)和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含量.结果 模型组端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等的5-HT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有降低的趋势;模型组下丘脑和脑干中5-HIA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端脑和腰膨大5-HIA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针刀治疗后端脑或脊髓5-HIA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电针治疗后端脑5-HIA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而脊髓中5-HIA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模型组端脑N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针刀或电针治疗后N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呈显著性升高;模型组下丘脑和脑干N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性增加,针刀或电针治疗后显著降低;模型组脊髓N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别.模型组端脑HV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针刀或电针治疗后显著性升高,针刀组与电针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别;模型组下丘脑、脑干和脊髓HVA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别.模型组端脑和脊髓DOPAC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变化;模型组下丘脑和脑干DOPAC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针刀或电针治疗后DOPAC含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结论 针刀松解法或电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兔脑、脊髓中5-羟色胺类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提示2种疗法在减轻关节软骨损伤的同时,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以缓解关节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松解法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影响,探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及针刀松解法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以膝关节伸直位固定法造成膝骨关节炎模型,用电针和针刀进行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Lequesne MG的膝关节评估级别,取胫骨组织HE染色后进行光镜观察,切取股骨内髁软骨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Lequesne MG评分显示在局部反应、步态反应和关节活动上,电针组和针刀组分别与正常组、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和针刀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显示电针组和针刀组软骨组织损伤减轻,且有修复趋势;电镜结果显示针刀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破坏程度和胶原纤维紊乱程度明显减轻,与电针组相当。结论针刀松解法对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从宏观到微观证实了针刀松解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对膝骨关节炎兔脑组织中3’,5’-环磷酸腺苷(cAMP)、3’,5’-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骨关节炎模型组、针刀治疗组和电针治疗组。伸直位制动兔膝关节6周,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针刀松解法或电针治疗3周,治疗结束1周后,采用Lequesne MG的关节局部反应和关节畸形评估级别对兔膝关节进行评价,应用放射免疫法比较脑组织cAMP、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关节局部反应和关节畸形率,模型组Ⅱ’级占的百分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针刀或电针治疗后Ⅰ’级占的百分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下丘脑和海马部位模型组cAMP含量明显升高,针刀治疗后,丘脑和海马部位cAMP明显降低;电针治疗后,海马部位cAMP含量明显降低,丘脑部位cAMP含量无明显变化。下丘脑和海马部位模型组cGMP含量较正常组虽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针刀或电针治疗对下丘脑和海马部位的cGMP亦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刀松解法或电针对关节局部反应和关节畸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均能阻抑海马部位cAMP的生成,且针刀松解法尚可阻抑丘脑部位cAMP的生成;而针刀松解法或电针对丘脑部位和海马部位的cGMP含量无明显影响。提示两种疗法能减轻骨性关节炎疼痛、阻抑关节软骨损伤和功能改变等,可能与针刀松解法或电针能够调节下丘脑部位和海马部位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横突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Ⅰ型胶原及相关代谢酶的变化,探讨针刀松解法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5组,每组6只。后4组采用在左侧第三腰椎横突部埋置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针刀组和电针组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双侧"委中"干预,针刀+电针组则同时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干预。造模后第28天,取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肉组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肌肉组织匀浆中Col-Ⅰ、MMP-1、MMP-2以及TIMP-1、TIMP-2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肌肉组织匀浆中Col-Ⅰ、MMP-1、MMP-2较正常显著升高,TIMP-1、TIMP-2含量较正常显著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0.01),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Col-Ⅰ、MMP-1、MMP-2较模型组有上升趋势,TIMP-1、TIMP-2含量模型组有下降趋势,其中MMP-1、TIMP-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可调节模型动物第三腰椎横突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Col-Ⅰ、MMPs和TIMPs的合成和分泌,对ECM降解和重组之间的动态平衡起到良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针刀松解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与对照组比较,验证针刀松解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刀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IL-1β、TNF-α含量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1,P<0.05),而观察组下降尤为明显( P<0.01)。治疗后针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刀松解治疗能有效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水平,疗效较传统治疗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法对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大鼠中枢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乌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含量的远期影响,探讨针刀松解法的长效镇痛机制。方法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后3组复制模型,后两组再于模型复制后14d分别给予电针和针刀松解治疗,连续治疗2周。模型复制后56d采用断头法处死动物,快速取出腰段脊髓和下丘脑,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腰段脊髓和下丘脑cAMP、cGMP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腰段脊髓、下丘脑中cAMP水平及下丘脑中cGMP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针刀组腰段脊髓和下丘脑中cAMP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cGMP水平无显著性变化;与电针组比较,针刀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针刀松解法长效镇痛作用的发挥,可能与中枢cAMP含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腰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镇痛效应及中枢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的部分中枢机制。方法以AA大鼠为疼痛模型,以局部痛阈、足跖容积为指标观察电针的镇痛作用,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下丘脑、脊髓β-EP含量。结果电针可显著提高AA大鼠痛阈、降低其足跖容积,并能显著提高其下丘脑、脊髓的β-EP含量。结论电针有良好的镇痛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中枢β-EP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电针夹脊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夹脊组、电针内关组、电针阳陵泉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中NO、ET、IL-1β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内关组大鼠血清中NO含量明显升高(P〈0.05),电针夹脊组大鼠血清中ET含量明显降低(P〈0.01),电针夹脊组和电针内关组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电针夹脊组改善ET含量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内关组(P〈0.01)。结论电针内关穴能促进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舒血管物质NO的释放;电针夹脊穴能抑制缩血管物质ET的释放;电针夹脊穴和内关穴均能抑制致炎因子IL-1β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针刀松解法对膝骨关节炎关节周围压痛的影响。方法:1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入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各90例,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干预,共3周。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月随访时膝关节周围压痛。结果:两组治疗后和随访时膝关节周围压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轻,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压痛评分差值,治疗后与治疗前压痛差值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随访时与治疗前压痛差值比较针刀组优于电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可减轻膝骨关节炎关节周围压痛,且远期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低剂量药物组、高剂量药物组和正常对照组。第4周末,处死所有大鼠,分别检测血液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J、丙二醛(MDA)和β-内啡肽(β-EP)含量,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β-E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组织中的分布,并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其他3组MDA和β-EP含量明显降低(均P〈0.01),β-EP阳性细胞数和TNF—α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1),SOD含量明显上升(均P〈0.01),且3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理检查发现处理组肝脏脂肪变程度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β-EP阳性细胞和TNF-α阳性细胞在肝内的数量和分布与脂肪变性程度和区域一致。结论纳洛酮可通过降低血浆和组织中β-EP水平,升高血浆和组织中SOD含量,抗脂质过氧化而有效防治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肠病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核因子-κBp65(NF-κBp65)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清洁级SO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6)、模型组(n=8)、肠病方组(n=10)。采用冰乙酸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观察电针“肠病方”后UC模型大鼠血清IL-6及NF—κBp65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肠病方组大鼠血清中IL-6及NF-κBp65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腧穴“肠病方”对UC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6及NF—κBp65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国传统健身方法(六字诀)对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地区的绝经期后的女性66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习练组,每组33人;习练6个月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人员的雌二醇(E2)、睾酮(T)、生长激素(GH)和β-内啡肽(β-EP)等指标。结果习练前两组的内分泌水平基本相当,两组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习练6个月后,习练组的E2和β-EP明显上升,与对照组和习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习练后习练组T、G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健身方法对绝经期后女性激素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