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岩宁方为基础的膏方制剂对荷瘤鼠抗肿瘤活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Lewis肺癌为模型,随机分为膏方组、辅料方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1只,给药10d后检测各组C57BL/6荷瘤小鼠的体质量,瘤重,肺转移灶数,肺转移发生率,脾指数及胸腺指数。结果肺岩宁膏方能明显减少C57BL/6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肺转移灶数,降低肺转移的发生率(P<0.05);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使小鼠的体质量、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但三组间瘤重无明显差异。结论肺岩宁膏方能够明显提高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对Lewis肺癌转移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肺岩宁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长转移和血清VEGF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观察中药肺岩宁 (黄芪、白术等 )对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VEGF)分泌的影响及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临床疗效。将 ( 91例 )病例分为化疗组 ( 3 1例 )、肺岩宁 +化疗组 (综合组 3 2例 )、肺岩宁组 ( 2 8例 )。化疗组化疗后对症治疗 ,综合组化疗前后服肺岩宁方 ,肺岩宁组单纯服用肺岩宁 ;治疗前后测定血清VEGF水平 ,观察患者原发瘤灶、转移灶变化和新转移灶出现情况 ,评价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疗程 3~ 4个月。结果 :治疗后原发病灶瘤体综合组与化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转移灶瘤体综合组治疗后转移灶的增大显著低于化疗组 (P <0 0 5 ) ;新转移灶肺岩宁组和综合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化疗组 (P <0 0 5 ) ;治疗前后相比 ,化疗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表现出上升趋势 ,肺岩宁组和综合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实验采用C5 7BL/ 6小鼠 ,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 ,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肺岩宁组、综合组。实验结果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切片的VEGF表达 ,小鼠肿瘤VEGF的表达。结论 :益气养精、解毒抗癌的肺岩宁具有抗肺癌侵袭转移的作用 ,减少VEGF分泌 ,抑制血管生成 ,可能是肺岩宁抗肺癌生长转移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岩宁方及其拆方对C57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激酶功能区受体(kinase-domain insert containing receptor,KDR)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肺岩宁组、益气组、补肾组和抗癌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均灌胃21 d,第22天处死。观察肺转移情况,取肿瘤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57小鼠Lewis肺癌中VEGF和KD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肺岩宁组与补肾组、抗癌组小鼠的肺转移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益气组(P<0.05)。C57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表达VEGF和KDR,但肺岩宁组与补肾组、抗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组(P<0.05),肺岩宁方组和抗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KDR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组(P<0.05)。结论:肺岩宁抑制C57小鼠Lewis肿瘤转移的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及其受体KDR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岩宁方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VEGF及其受体Flt-1、KD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随机分为对照组、化疗组、肺岩宁组和综合组,在接种后5天肿瘤直径约为5min时,开始给予0.9%NaCl溶液、DDP、肺岩宁、DDP+肺岩宁治疗。用药21d,第22天处死小鼠。观察各组肺转移灶抑制率,免疫组化测定肿瘤VEGF及其受体Flt-1、KDR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岩宁组及综合组能显著降低肺转移灶发生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肺岩宁方能够显著降低肿瘤VEGF及其受体KDR水平。肺岩宁方能够减少肿瘤Flt-1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精、解毒散结的肺岩宁方具有明显的抗肺癌侵袭转移作用。肺岩宁方可以干扰VEGF与其受体(主要是KDR)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VEGF的生物活性,这可能是肺岩宁方抗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克瘤丸对Lewis肺癌生长转移及VEGF、MVD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克瘤丸的抑瘤、抗转移作用及部分机理.方法 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克瘤丸对Lewis肺癌生长、转移及VEGF、MVD表达的影响.结果 克瘤丸大、中、小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抑瘤率和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克瘤丸大剂量、中剂量组能抑制Lewis肺转移灶数,与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克瘤丸大、中、小剂量组及联合组的MVD表达与NS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瘤丸大剂量组、联合组对VEGF表达较NS组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克瘤丸能抑制Lewis肺癌小鼠的肿瘤生长及肺转移;下调Lewis肺癌小鼠瘤体MVD、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岩宁(Feiyanning,FYN)方对C57小鼠Lewis肺癌肿瘤组织中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肺岩宁组和综合组(肺岩宁加化疗组)。给予相应干预21d后观察肺转移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57小鼠Lewis肺癌中CXCL12和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肺岩宁组与综合组小鼠的肺转移率低于模型组。C57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表达CXCL12和CXCR4,肺岩宁组与综合组小鼠肺癌中CXC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化疗组(P〈0.05),而4组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CXCL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岩宁抑制C57小鼠Lewis肿瘤转移的机制可能与下调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影响CXCL12-CXCR4生物轴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岩宁颗粒对Lewis肺癌小鼠细胞周期G1/S检测点信号通路中MDM2-P53生物轴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小鼠,造模并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顺铂组、肺岩宁煎剂组、肺岩宁颗粒低剂量组、肺岩宁颗粒中剂量组、肺岩宁颗粒高剂量组,进行相应药物干预。观察各组抑瘤率、瘤重、体质量、去瘤体质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分布,RT-PCR测定肿瘤组织MDM2、P53的mRNA表达。结果:肺岩宁颗粒中剂量组瘤重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岩宁颗粒中剂量组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顺铂组比较,体质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岩宁颗粒中剂量组去瘤后体质量显著高于煎剂组、模型组、顺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流式细胞术发现肺岩宁颗粒中剂量组的G0/G1比例较模型组和顺铂组显著增多,癌细胞增殖指数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显示肺岩宁颗粒中剂组MDM2 mRN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顺铂组、煎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岩宁颗粒中剂组P53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顺铂组和煎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岩宁颗粒高剂量组无小鼠存活,考虑与颗粒剂溶解度有关。结论:在Lewis肺癌模型中,调节细胞周期G1/S检测点信号通路MDM2-P53生物轴可能是肺岩宁颗粒抗肺癌增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参瓜蒌莪术汤(RGE)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NS组),环磷酰胺对照组(CP组),RGE高、中、低剂量组.在计算抑瘤率的基础上,运用PCR-ELISA法检测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RGE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Lewis肺癌瘤重(P<0.01),中剂量组抑瘤率达47.88%;RGE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瘤组织细胞端粒酶的活性(P<0.01),中剂量组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CP组(P<0.01).结论:RGE具有抑制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顺铂(DDP)及硫代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小鼠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瘤体、肝脏和睾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肿瘤模型,以荷瘤小鼠的Lewis肺腺癌制成肺癌单细胞悬液(细胞数约1×107/ml)接种健康C57雄性小鼠44只,待移植瘤体积约500mm3时(第9天),按随机方法分成6组;Ⅰ组非治疗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Ⅱ组腹腔注射反义端粒酶RNA (mTR),1次/日×6天;Ⅲ、Ⅳ和Ⅴ组于第15天腹腔注射不同浓度DDP1次;Ⅵ组联合使用反义mTR及DDP。另设健康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次/日×6天。PCR-ELISA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 肿瘤体积缩小及端粒酶活性均以Ⅴ、Ⅵ组显著,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Ⅱ组与Ⅰ组及健康对照组肝脏及睾丸端粒酶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Ⅳ、Ⅴ、Ⅵ组端粒酶活性下降与健康对照组及Ⅰ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Ⅴ组较Ⅵ组端粒酶活性下降更显著(P<0.01);Ⅵ组与Ⅱ组端粒酶活性有明显不同(P<0.01),但与Ⅳ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ASODN单独使用对肿瘤体积以及肝脏和睾丸端粒酶活性均无明显影响,但对移植瘤端粒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单用DDP及DDP和反义mTR联合使用均可使移植瘤体积缩小、肿瘤发生坏死、抑制其端粒酶活性,且联合使用均较等剂量单药对肿瘤体积及端粒酶活性抑制作用增强,提示DDP联合针对端粒酶RNA的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的抑制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益气养阴法防治癌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中药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探讨中药防治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小鼠分为益气组、养阴组、益气养阴组、化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以小鼠Lewis肺癌模型及B16黑色素瘤模型为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瘤重抑制率、肺部转移灶、瘤组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血栓烷B2的含量以及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益气养阴中药对Lewis肺癌和B16黑色素瘤的瘤重抑制率均为42.9%.益气养阴中药能明显降低Lewis肺癌、B16黑色素瘤荷瘤小鼠瘤组织血栓烷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的含量,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白细胞介素-2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论:益气养阴中药在抗癌转移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抗癌能力,从而发挥抑制癌细胞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标志EMT过程发生的间质细胞因子Vimentin、Fibronectin和N—cadherin在C57小鼠Lewis肺癌中的表达,以及肺岩宁方对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PCR观察C57小鼠Lewis肺癌右腋下移植瘤和远处转移灶发生的肺组织中Vimentin、Fibronectin和N—cadherinmRNA表达及肺岩宁方对它表达的影响。结果:对于各组移植肿瘤组织中,间质细胞标志因子Vimentin经肺岩宁方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无差异(P〉0.05);而Fibronectin和N—cadherin的表达经肺岩宁方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对于各组肺组织中,Vimentin、Fibronectin和N—cadherin在转移率发生最高的模型组,其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P〈0.01),而经过肺岩宁方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Fibronectin和N—cadherin标志因子表达均显著性下降(P〈0.05),而Vimentin标志因子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EMT有可能参与了肺癌转移的发生;肺岩宁方具有下调标志EMT过程发生的间质细胞因子Fibronectin和N—cadherin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恶性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细胞周期。前期体内实验证实肺岩宁具有干预细胞周期G,/S检测点信号通路的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肺岩宁对S期核小体构象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顺铂组和肺岩宁组,每组15只。右腋部皮下注射Lewis细胞构建C57BI./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的瘤质量和抑瘤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和增殖指数,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癌移植瘤细胞的核小体构象调控因子H3-K56、Tyl转座基因调节因子109(regulatorofTyltransposition109,Rttl09)、细胞反沉默功能因子1(antisilencingfunction1,Asfl)、腺病毒E2启动子结合转录因子1(E2F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肺岩宁组和顺铂组的瘤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抑瘤率分别为27.92%和42.50%。肺岩宁组癌细胞的增殖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和顺铂组,S期分布比例最少(P〈0.01)。肺岩宁组H3-K56、Rttl09、Asfl、E2F1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肺岩宁可能是通过影响核小体构象调控因子的表达干预异常细胞周期来发挥抗肺癌细胞生长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肺岩宁方对Lewis肺癌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Treg)比例及转录因子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后,将32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化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4d后,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饲料消耗量、体质量、去瘤体质量、移植瘤质量、肺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并检测各组小鼠胸腺、脾脏和移植瘤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及Foxp3mRNA的表达。结果:肺岩宁方可降低肺癌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增加去瘤体质量,减少移植瘤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岩宁方可显著降低Lewis肺癌小鼠胸腺、脾脏和移植瘤中的CD4+CD25+Treg细胞比例,并抑制Foxp3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岩宁方通过降低CD4+CD25+Treg细胞比例、下调Foxp3 mRNA表达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鉴定肺癌干细胞,并探讨肺岩宁方对肺癌干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鉴定肺癌干细胞;将分离出的SP+肺癌干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血清+生理盐水)、单纯化疗(空白血清+DDP组)、肺岩宁方组(肺岩宁方含药血清+生理盐水)、综合治疗组(肺岩宁方含药血清+DDP),予体外药物干预后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及SP+肺癌干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分离的SP+、CD24+IGF-1R+、CD133+细胞具有肺癌干细胞特性,分离的β-catenin蛋白完整;综合治疗组诱导SP+干细胞凋亡优于其他组,各组凋亡率分别为综合治疗组79.2%、肺岩宁方组21.3%、DDP组33.7%、对照组0.3%。结论:本课题组已掌握分离、鉴定肺癌干细胞的技术,中药肺岩宁方联合化疗具有一定的诱导肺癌干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