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弹力网状绷带预防化疗药物外渗,以减少化疗药物输液外渗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妇科住院需要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输注化疗药物时对照组采用普通固定方式,观察组采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发生输液外渗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输液Ⅰ期外渗为4例(8.3%),Ⅱ期外渗0例;对照组发生输液发生Ⅰ期外渗为10例(20.8%),Ⅱ期外渗6例(12.5%).观察组患者输液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的总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弹力网状绷带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护理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624-8625
目的及早发现、及时处理且有效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减少外渗化疗药物对患者的危害。方法本文就发生原因予以分析,通过对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进行临床总结,探讨其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护理新策略减少了化疗药物外渗及减轻了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结论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机会;一旦发生,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外渗化疗药物的危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升化疗药物外渗安全管理质量.方法 成立由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肿瘤专科护理小组、临床护士组成的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安全管理三级监控网,修订并完善了安全管理措施,实行个案追踪护理,促进了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结果 规范了化疗专业护理行为,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零.结论 实施化疗药物外渗安全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化疗药物发生外渗的原因为药物因素、患者因素、操作因素和其他因素等多种因素.提出了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方法为加强静脉外渗防治知识的宣传、进行静脉输液前评估、合理选择血管、提高专业技术、合理使用药物、运用理论方法预防静脉外渗和增强责任心、加强巡回等多种方法.指出只要能掌握了这些方法并落到实处,就一定能有效控制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静脉给药已经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手段,而一旦发生外渗,轻者可造成局部肿胀、疼痛,严重者可发生组织坏死,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治疗过程。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不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化疗药外渗的相关因素、外渗诱导组织损伤机制、外渗预防和处理方法,本文对非化疗药物外渗防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相应非化疗药物管理规范和培训机制,使临床护士掌握非化疗药物外渗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癌症化疗病人药物外渗的防治护理体会。[方法]对1 142例实施化疗的癌症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生药物外渗5例,2例为弱刺激药物外渗,3例为静脉输完化疗药物后生理盐水冲管时外渗,未发生强刺激性化疗药外渗。[结论]合理选择血管、定时观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对护士开展专科知识培训可有效预防化疗药物外渗。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癌症化疗病人药物外渗的防治护理体会。[方法]对1 142例实施化疗的癌症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生药物外渗5例,2例为弱刺激药物外渗,3例为静脉输完化疗药物后生理盐水冲管时外渗,未发生强刺激性化疗药外渗。[结论]合理选择血管、定时观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对护士开展专科知识培训可有效预防化疗药物外渗。  相似文献   

9.
化疗药物外渗风险评估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风险评估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化疗药物风险评估表对1081例化疗患者进行化疗药物外渗风险评估,得分1~6 分为低风险,7~11 分为中风险,≥12分为高风险,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选择不同的静脉输液途径及输液材质,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监测.结果 使用化疗药物外渗风险评估表后发生化疗药物外渗3例,发生率0.28%.结论 使用化疗药物外渗风险评估表对化疗患者进行系统评估,能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过程中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探讨静脉化疗防护的要点。方法选取2006-2009年北京电力医院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528例次,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9例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加强对化疗药外渗的认识并且做好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1号消炎膏加冰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药物外渗是静脉应用化疗药物常见的并发症,发生药物外渗后若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红肿、硬痛、静脉炎,重者周围组织坏死.因此,一方面要预防及减少其发生率;另一方面,当药物外渗发生后,如何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护理人员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在血液科化疗发生药物外渗患者除常规应用冰敷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的1号消炎膏湿敷,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是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称为渗漏性损伤[1-2].文献报道[3-4],外渗是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不少学者对有关化疗药物外渗后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现将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的护理综述如下.1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手术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方法主要取决于外渗的量、损伤的面积、外渗药物的种类及最初的治疗时间等[4].据报道[5],有1/3的外渗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化疗药物外渗所致静脉炎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疗药物是一种强刺激药物,常需要静脉给药,在给药过程中如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组织中,化疗药物外渗所致静脉炎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会降低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化疗药物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易发生药物外渗,其发生率国内为0.1%~6.0%,国外为5%[1].加之肿瘤患者长期反复用药、血管硬化闭塞,更易发生非技术因素的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疼痛、肿胀、组织坏死,严重者造成功能丧失[2].因此,一方面要预防及减少其发生率,另一方面,当药物外渗发生后,如何及时有效地治疗是护理人员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静脉穿刺给药是化疗药物应用的必要方法,在应用化疗药物期间,化疗药物外渗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何避免和减少化疗药物外渗是肿瘤科专业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此并发症的病因、病理、外渗分类、预防、护理及治疗等的总结,为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和预防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静脉化疗药物输注不当可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化疗药物外渗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组织损伤甚至坏死,进一步增加肿瘤患者的痛苦。护士是患者教育和完成静脉化疗药物输入的执行者,也是静脉化疗药物发生外渗后的主要处理者。本文主要从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定义、预防、处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并针对外渗化疗药物的不同分类及最新进展分别作了介绍,以期增加肿瘤治疗团队对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肿瘤患者化疗前药物外渗相关因素评估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化疗前评估肿瘤患者药物外渗相关因素,从中找出药物渗出及非渗出分界值,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预见性护理,以减少或避免化疗药物渗漏的发生.方法 设计化疗药物外渗相关危险因素评估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800例肿瘤化疗患者,在每次化疗前认真进行评估计分.化疗实施后进行全程跟踪观察,直至该化疗周期结束.结果 7项评估因素中,家庭支持、外周血管情况、患者依从性及给药途径在渗出与非渗出患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但药物性质、用药方法与化疗周期与是否出现外渗无明显相关(P>0.01).渗出与非渗出组评估分比较显示,平均分≥17分者为发生外渗的高危人群.结论 本评估表比较直观、简便,阳性预报率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可作为临床肿瘤化疗护理工作中确定发生药物外渗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化疗药物的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门诊输液室2017年3月~7月在以PDCA循环进行质控前后,化疗患者药物外渗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结果随着PDCA循环参与逐月质控,患者对化疗药物外渗预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预防措施落实率由实施PDCA前的50. 7%提高至88. 0%(P 0. 001)。结论 PDCA循环的正确运用有利于提高门诊患者化疗药物外渗预防措施落实率,保证化疗患者的安全,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2001年以来对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进行临床总结,探讨其预防和处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1.合理选择血管.(1)护士应了解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避免在1根血管上反复穿刺.尽量选择前臂及较粗大的静脉穿刺,避免选用碗部、掌侧、手(足)背等处,这些部位有细小的肌腱韧带,一旦发生药物外渗造成损伤,将难以处理.尽量不使用下肢静脉化疗,下肢静脉瓣较多,血液缓慢,易造成药物滞留,损伤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20.
袁美锦 《护理研究》2009,23(22):2044-2045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局部并发症[1].据报道,国内化疗外周渗漏率为0.1%~6.0%[2],国外报道为0.1%~6.5%[3].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由于某些药物的强刺激性,外渗处理后效果欠佳,有的出现组织坏死,甚至导致功能障碍.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的2%可定为四级医疗事故[4].因此,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比外渗后处理更为重要.我科为了减少病人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性,从2007年10月开始应用化疗药物巡视卡,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