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随机对1000例青霉素皮试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皮试阴性者843例(占84.3%),阳性者51例(占5.1%),假阳性者106例(占10.6)。现就其假阳性反应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有关青霉素皮试假阳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副作用低、剂量选择幅度大、价格低廉,因此在抗感染治疗中常作为首选药物。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在使用前,临床常行皮内注射过敏试验,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但据权威资料统计,其假阳性率高达1.5%~3.7%犤1犦,严重影响了青霉素敏感菌群感染病人的正常使用。有人曾选出皮肤潮红为青霉素皮试阳性,而改用其它抗生素疗效不佳的100例儿童患者,再次谨慎做了青霉素皮试液与生理盐水皮试对照,结果仅2例呈阳性反应,其余98例均给予了青霉素治疗而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犤2犦。…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以其抗菌谱广,疗效高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水溶液不稳定,易分解,抗原性弱,可与蛋白结合形成抗原复合物,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在儿科,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偏高。  相似文献   

4.
自从20世纪青霉素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强大的杀菌效果、非常少的毒副反应、相对低廉的价格,一直被临床广泛地使用.而青霉素最主要也是最危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如未及时抢救可造成患者死亡[1].所以使用前必须做皮试,只有皮试阴性患者才可使用.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皮试阳性日趋增高,很大一部分患者因此失去了首先使用青霉素的机会,这也是造成临床上滥用高档抗生素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患者身体和经济上遭受双重损害.在多年的护理工作当中,笔者把一些导致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结果的因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判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阳性特征或接近阳性特征,但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些患者可以使用青霉素而不出现过敏反应,这种阳性称为假阳性。针对20min皮试阳性率较高的现象,我们对400例住院患儿进行青霉索皮试分组观察分析,结果20min假阳性共141例,占总例数的35.25%。本文仅从导致假阳性的几个干扰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胡述彬  张琳 《医药导报》2004,23(8):0600-0601
目的:探讨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40例既往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的小儿进行青霉素皮试。结果:皮试阴性者39例(97.5%),皮试阳性者1例(2.5%),无变态反应性休克发生。结论: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较多,在皮试中不可轻易做出青霉素过敏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皮试结果有阳性、弱阳性及阴性之分。近来我们注意到小儿皮试有假阳性结果。假阳性与弱阳性不易区别,临床医护人员为了安全起见,常将其归于阳性结果,缩小了青霉素的应用范围,故正确判断青霉素假阳性十分重要。现就青霉素弱阳性与假阳性的判断与处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金美华 《抗感染药学》2019,16(2):256-257,271
目的:分析青霉素皮试对梅毒患者呈假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8年5—12月间来医院急诊注射室就诊采用青霉素皮试的梅毒患者1 935例资料,统计和分析其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皮试史、进食情况、睡眠情况、皮肤情况,以及操作者对皮试结果的影响。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操作者资历年限小于5年发生假阳性的发生率大于同组间的发生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单因素相一致,只有操作者在回归模型中有意义。结论: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判断存在主观因素,与操作者临床经验和责任心有关,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增加梅毒患者青霉素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药物皮试假阳性的原因。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科收治的需做头孢类皮试患者364例,分析统计皮试假阳性所占比重并分析假阳性产生原因。结果皮试假阳性所占所有皮试阳性患者45%。结论头孢类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皮试假阳性较常见,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11.
以往按常规在婴幼儿前臂下1/3内侧做青霉素皮试,易出现假阳性反应。为了选择较少发生假阳性并能确切反映皮试结果的部位,我们随机选择59例患儿在小腿内侧做皮试与65例常规部位皮试进行比较,并对13例常规皮试假阳性的患儿,在小腿部位做皮试进行自身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试时间与皮试结果阳性的关系。方法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2年10月输液室病人青霉素皮试结果5290例,按日时间段对阳性结果进行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青霉素皮试阳性率在0:00~1:59最高,达10.3%,在8:00~9:59发生率最低,为2.5%。经x~2检验,P〈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青霉素皮试阳性与皮试时间有一定相关性,为临床皮试及给药时间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青霉素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生素 ,但由于其含有 β 内酰氨环 ,其降解产物具抗原性[1] ,人体易发生过敏反应 ,特别是当发生过敏性休克时 ,如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故使用前 ,必须做皮肤过敏实验。但临床实践中 ,青霉素试敏结果有时会出现可疑阳性。现就其原因分析如下。1 皮肤本身因素1 1 酒精过敏 皮试处皮肤出现与酒精消毒面积部位相一致的局限性红晕 ,应考虑到皮肤对酒精刺激过于敏感 ,致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所致。此时可在病人对侧手臂用其他消毒剂消毒后再次皮试 ,结果与原皮试结果进行对比。1 2 局部或全身性皮疹 皮试时 ,应注意…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钠皮试假阴性原因分析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霉素钠具有高效、低毒、剂量选择幅度大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常用抗生素之一。一旦发生过敏反应,来势凶猛,如不及时处理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997~2001年,我院门诊注射室出现2例青霉素钠皮试实验阴性,但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通过及时、正确地抢救,均已治愈。现将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 1 50 0例青霉素皮试患儿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皮试阴性者占 85 8% ,阳性者占 6 2 % ,假阳性者占 8%。现就假阳性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 0例青霉素皮试假阳性患儿中男 64例 ,女 56例 ;年龄 1个月至 3岁 88例 ,3~ 1 4岁 32例。其中第一次使用青霉素阳性者 30例 (2 5 % ) ,有青霉素阳性史而从未使用者 36例 (30 % ) ,曾经使用过青霉素无过敏反应、皮试结果阴阳性交替者 54例 (45 % )。1 2 假阳性结果的验证 上述病例均重复进行试验 ,重复试验阴性者 ,在严密观察下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无过敏反应者即肯定青霉素…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的发生,现将我院总结的几点经验报告如下。1过敏史 课本中虽已规定,对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做过敏试验,  相似文献   

17.
分析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r}xin,TAT)皮试结果假阳性的各种可能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临床上假阳性率,护士应采取措施减少各种可能导致TA T皮试假阳性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青霉素在临床应用有70余年的历史,因其抗菌作用强、毒性小、价格低廉而深受医务工作者的青睐,但由于青霉素对人体易致过敏,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往往会危及生命.因此,医务人员在选择使用和判定皮试结果时产生保守心理,使许多假阳性反应的患者失去应用时机,造成青霉素的临床使用受到限制.本着对小儿负责的态度,排除一切令药...  相似文献   

19.
青霉素是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而产生较强的杀菌作用,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生素之一。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会出现假阳性反应,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对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护理预防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1 2月我院进行青霉素皮试1 8 4 0例,男9 1 0例,女9 3 0例;年龄1~9 2岁,平均  相似文献   

20.
陈建儿 《海峡药学》2010,22(2):149-150
目的探讨婴幼儿青霉素试验假阳性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520例婴幼儿青霉素试验临床资料。结果皮试结果阴性438例,阳性12例,可疑70例;70例可疑病例经用生理盐水对照试验后其中58例假阳性,对被判断为假阳给予青霉素治疗使用青霉素后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婴幼儿青霉素过敏试验假阳性率高,与小儿表皮特征、皮肤消毒剂、疾病本身、心理因素及判断标准等有关,应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水平,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熟悉皮试结果的判断标准,避免假阳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