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垂体瘤质地的相关因素,为垂体瘤患者术前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43例病理证实为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垂体瘤质地与肿瘤类型、大小及磁共振T2信号强度的关系。结果:垂体瘤质地与肿瘤大小、磁共振T2信号强度无关(P〉0.05)与垂体瘤类型有关(P〈0.05)。结论:非功能性垂体瘤质地通常较韧,往往会增加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难度,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增强判断垂体瘤质地的可能性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130例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肿瘤质地与MRI 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以及强化的情况。结果垂体瘤的硬度与MRI T1WI像信号高低无关(P>0.05),与T2WI像信号高低有关(P<0.05)。垂体瘤质地与是否明显强化无关(P>0.05),而对于T2WI呈低信号者,明显强化者较乏强化者质地硬(P<0.05)。结论垂体腺瘤质地较硬在T2WI多表现为低信号,反之则表现为高信号和等信号。在T2WI表现为低信号的垂体瘤中,明显强化的肿瘤质地硬韧的可能性较大;腺瘤质地与T1WI无关。  相似文献   

3.
术前MRI评价垂体瘤质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Yang C  Zhang H  Wang HJ  Chen MZ  He DS  Ke CL 《癌症》2002,21(6):675-677
背景与目的:垂体瘤的质地影响手术切除的难易,术前预测垂体瘤的质地对手术入路选择有指导意义。本探讨术前MRI预测实质性垂体瘤质地的可能性及其病学基础。方法:连续搜集20例经蝶手术切除的垂体瘤标本,术前行MRI检查,术中根据肿瘤硬度分为质地软,中等,韧。标本行HE染色和1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自动图像分析。结果:10例质软,T2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均值2.34,I型胶原阳怀面积比均值17.38%,6例质地中等,T2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均值2.01,I型胶原阳性面积比均值27.30%,4例质地坚韧,T2T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均值1.56,I型胶原阳性面积比均值40.31%,三组之间I型胶原阳性面积比有显著差异(P<0.01),T2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有显著差异(P<0.01),I型胶原阳性面积比和T2WI上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有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I型胶原含量影响垂体瘤的质地,MRI可以预测垂体瘤的质地,在T2WI上显示较低信号强度的垂体瘤质地较韧。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临床实践中对垂体腺瘤进行分期,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依据肿瘤的大小及患者内分泌情况进行分期,以T表示肿瘤的大小,S表示内分泌紊乱的程度,临床分期:Ⅰ期T1S1;Ⅱ期T2S1;Ⅲ期T3S1;Ⅳ期T4S1、T1~4S2.结果:分析了自1975~1990年收治的631例垂体瘤患者,控制率为:Ⅰ期94.7%,Ⅱ期92.9%,Ⅲ期84.6%,Ⅳ期63.3%.经统计学处理:Ⅰ期、Ⅱ期与Ⅲ期间,Ⅰ期、Ⅱ期与Ⅳ期,Ⅲ期与Ⅳ期间疗效有差异(P<0.05).结论:TS分期可预示垂体瘤患者的预后,不同的期别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2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和吸烟指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对232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原发性肿瘤大小(T)因素中T1、T2、T3、T4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2.6%、52.8%、61.3%和65.2%(P<0.05).高、中、低分化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8%、47.8%和59.0%(P<0.01).病理类型、吸烟指数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与病理类型、吸烟指数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与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及其MRI表现.结果:36例侵袭性垂体瘤均向鞍区多个方向生长致周围组织结构受侵,其中以海绵窦和颅底骨质侵犯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包绕颈动脉,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破鞍隔,突入蝶窦等,且常伴有坏死或囊变、出血.在T1WI上肿瘤呈低、等信号及混杂信号,T2WI肿瘤呈等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T1WI增强扫描后肿瘤多呈不均匀强化.结论:MRI检查可清楚显示侵袭性垂体瘤形态、大小、生长方式,以及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朱江  张生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7,(20):3268-3270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患者肾切除术前放射学和术后病理学测得肿瘤大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肾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肾细胞癌患者108例为本研究试验对象.放射学肿瘤大小定义为CT扫描测得的肿瘤最大直径;病理学大小定义为手术标本或病理检验测得的肿瘤最大直径.分析每例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性别、体重指数(BMI)、组织亚型及手术类型等.结果:108例患者肾肿瘤的平均放射学大小显著高于病理学大小[(4.85±1.13) crnvs (4.02±1.04) cm,P=0.04],二者相差0.83 cm.其中,除T2期外,在T1a和T1b期时患者肿瘤的放射学大小显著高于病理学大小.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的肿瘤放射学大小也显著高于病理学大小,但对于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这一现象并不显著.34例患者肿瘤降期但其比例在性别、手术方式及组织类型中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病理检验相比肾细胞癌患者肿瘤大小在放射学测量中易被高估,部分肿瘤T分期降期.但对于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两种方式测量大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不同亚型低级别脑膜瘤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成像特征及联合常规磁共振扫描的诊断研究。方法 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WHO I级脑膜瘤患者80例,病理检查确诊WHO I级脑膜瘤,行磁共振(MRI)常规平扫和APT扫描。比较不同亚型低级别脑膜瘤患者的T1WI信号强度、T2WI信号强度、瘤旁脑水肿(PTBE)信号强度、瘤核心区APT强度最大值(APTmax)、最小值(APTmin)和均值(APTmean)。分析MRI APT成像特征参数及常规磁共振扫描参数对不同亚型低级别脑膜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不同病理亚型的低级别脑膜瘤T1WI信号、T2WI信号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BE信号表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亚型的APTmax、APTmin及APTmea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 APT成像特征参数联合T1WI信号及T2WI信号诊断脑膜瘤亚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8(95%CI:0.875~0.998)、0.880(95%CI:0.768~0.992)、0.917(95...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大鼠脾脏VX2肿瘤模型,研究大鼠脾VX2肿瘤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I上信号强度变化与病理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SPIO在大鼠脾脏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只脾脏荷VX2肿瘤模型鼠;静脉注射SPIO后行MRI扫描,扫描序列采用T1WI(450/12 ms )和T2WI(4 000/128 ms ).结果:平扫SET1WI上肿瘤-脾脏的对比噪声比极差,所有病灶均不能很好显示.SPIO增强T2WI上正常脾实质信号强度明显降低,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为55.04%;脾脏VX2肿瘤信号强度无明显下降,PSIL为0.87%,与正常脾实质信号强度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79,P<0.001.脾VX2肿瘤的CNR较增强前显著提高,t= 6.963,P<0.001.结论:SPIO增强T1WI 上正常脾实质与VX2肿瘤组织的对比差,病灶的检出率低,不利于描述病灶的特征.SPIO增强T2WI 上脾脏-肿瘤的对比显著,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改善了病灶影像学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鳞癌和腺癌胸内淋巴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的分析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行手术治疗140例肺鳞癌和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通过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病程、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有无局部侵犯和T分期等相关因素与胸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关系.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胸内淋巴结转移与性别,肿瘤的位置、大小、细胞分化程度、局部侵犯、T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分期中,T1和T2,T3,T4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胸内淋巴结转移率中,男性(57.7%)>女性(36.1%);中央型肺癌(65.3%)>周围型肺癌(45.1%);直径>3cm肿瘤(62.8%)直径≤3cm的肿瘤(35.2%);中分化以下的(59.8%)>中分化及以上的(37.5%);有外侵肿瘤(77.3%)大于没有外侵的肿瘤(47.5%);pT4>pT3>pT2>pT1(82.4%>66.6%>60%>20%).而在多因素分析中,胸内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肿瘤大小、局部外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分期、肿瘤大小、局部外侵是肺鳞癌及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垂体腺瘤手术患者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术前相关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189例,术前行影像学检查、垂体相关激素测定,术后行病理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中的Spearman分析判断两种变量之间的关联性,通过Kappa值判断术前激素水平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9例垂体腺瘤患者,>40~60岁组构成比明显高于≤20岁、>20~40岁、>60~80岁各组(60.8% vs 1.1%、22.8%、15.3%,均P<0.05);大腺瘤明显多于微腺瘤和巨大腺瘤(86.5% vs 4.7%、8.8%,P<0.05);PRL瘤血清PRL程度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0.530,P<0.05)。GH瘤血清GH水平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0.629,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715,P<0.05);垂体PRL瘤、GH瘤血清学诊断与术后免疫组化染色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5.5%、78.9%,Kappa系数分别为0.688、0.465,说明两种诊断的一致性好;以PRL>100 ng/mL作为PRL瘤的血清学诊断标准时,其与免疫组化染色诊断的符合率和Kappa系数最高,为81.9%和0.517。结论:手术的垂体腺瘤中以大腺瘤为主,好发年龄>40~60岁。血清PRL、GH水平均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GH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垂体腺瘤临床血清学诊断与病理免疫组化诊断有一致性,以PRL瘤、GH瘤的一致性为最高。PRL>100 ng/mL可以作为诊断PRL瘤的血清学参考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蝶窦入路切除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组织学侵袭性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我科自2000年1月~2003年5月行经蝶手术切除的具有完整影像学、病理学和随访资料的侵袭性垂体腺瘤82例,其中 PRL腺瘤39例,GH 腺瘤13例,ACTH 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24例,随访时间5~30个月。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 MRI 影像学特点为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绵窦受累,鞍隔突破等,病理检查以鞍底硬膜浸润的发生率最高,并有20例(24.4%)发现有肿瘤内卒中或出血。PRL 腺瘤的全切率明显低于无功能腺瘤(P<0.01),而无功能腺瘤、GH 腺瘤与 ACTH 腺瘤之间相差不明显。PRL 腺瘤的复发率较无功能腺瘤和 GH 腺瘤高(P<0.05)。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中,无功能腺瘤与 GH 腺瘤的治疗效果优于 PRL 腺瘤,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导致手术全切机率下降,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蝶窦入路切除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组织学侵袭性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我科自2000年1月-2003年5月行经蝶手术切除的具有完整影像学、病理学和随访资料的侵袭性垂体腺瘤82例,其中PRL 腺瘤39例,GH腺瘤13例,ACTH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24例,随访时间5-30个月。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MRI影像学特点为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绵窦受累,鞍隔突破等,病理检查以鞍底硬膜浸润的发生率最高,并有20例(24.4%)发现有肿瘤内卒中或出血。PRL腺瘤的全切率明显低于无功能腺瘤(P<0.01), 而无功能腺瘤、GH腺瘤与AcTH腺瘤之间相差不明显。PRL腺瘤的复发率较无功能腺瘤和GH腺瘤高(P<0.05)。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中,无功能腺瘤与GH腺瘤的治疗效果优于PRL腺瘤,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导致手术全切机率下降,是术后复发的丰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VEGF、Ki-67蛋白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VEGF、Ki-67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与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两种蛋白在60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VEGF、Ki-6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垂体腺瘤组,复发组显著高于非复发组(P〈0.05),VEGF与Ki-67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及复发有显著相关性(rs=0.4896 P〈0.05)。结论VEGF与Ki正7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复发密切相关,VEGF和Ki-67蛋白可作为预测垂体腺瘤侵袭性及可能复发的生物学指标,也可作为指导术后个体化治疗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Yu WH  Hui GZ  Wang Q  Wu SR 《癌症》2003,22(2):198-201
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表明,抑癌基因p16表达缺失及失活在人类多种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与垂体腺瘤之间的关系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垂体腺瘤中p16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点、侵袭性、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70例垂体腺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p16mRNA、p16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探讨。结果:74.3%(52/70)垂体腺瘤中的p16mRNA、p16蛋白表达缺失或低下,侵袭性腺瘤、复发腺瘤p16表达缺失率均分别高于非侵袭腺瘤及非复发腺瘤,但统计学处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16表达缺失肿瘤的平均直径为(22.1±7.2)mm,明显大于阳性表达肿瘤的直径(8.1±4.5)mm(P<0.01)。此外,p16基因表达与垂体腺瘤其它临床病理特点均无显著相关。结论:在垂体腺瘤中存在较普遍的p16基因转录抑制及表达低下,其失活可能在垂体腺瘤形成早期发挥重要作用,并对肿瘤生长及生物学行为演变起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To study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mosome abnormality and tumor invasiveness in pituitary adenomas. To use conventional R-band cytogenetic karyotype analysis and 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using centromeric probe of chromosomes 8, 9, and 11 to detect chromosome abnormality in 30 cases of pituitary adenoma. All chromosomes except chromosomes 4, 16, and Y show significant variation between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 Chromosomes 8 and 12 display some type of numeric alteration in all endocrine subtypes of pituitary adenoma. Numeric alterations in chromosomes 9, 11, and 19 are more frequently detected in 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 compared with noninvasive tumors. Numeric alterations in chromosomes are common in all endocrine subtype pituitary adenomas. Furthermore, chromosome numb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 On the basis of our study and literature review, we conclude that while chromosomes 8 and 12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occurrence of pituitary adenomas, chromosomes 9, 11, and 19 may be specifically associated with invasiveness.  相似文献   

17.
海锦窦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RI和生物学标志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MRI和分子生物学标志在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的MRI、术中所见结果和术后组织标本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MRI预测海绵窦侵袭的敏感性60%,特异性85%,阳性预测值83%,阴性预测值63%;免疫组化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vD、Ki-67标记指数、VEGF和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统计学分析P值分别为:<0.001、=0.039、<0.001和<0.001);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nm23表达却明显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01);另外,统计学分析c-myc标记指数和Bcl-2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无关(P=0.061和P=0.201)。结论增强扫描的MRI对海绵窦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术前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MVD、Ki-67标记指数、VEFG、MMP-9和nm23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 MRI 和分子生物学标志在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的 MRI、术中所见结果和术后组织标本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MRI 预测海绵窦侵袭的敏感性60%,特异性85%,阳性预测值83%,阴性预测值63%;免疫组化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VD、Ki-67标记指数、VEGF 和 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统计学分析 P 值分别为:<0.001、=0.039、<0.001和<0.001);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 nm23表达却明显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01);另外,统计学分析 c-myc 标记指数和 Bcl-2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无关(P=0.061和 P=0.201)。结论增强扫描的 MRI 对海绵窦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术前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MVD、Ki-67标记指数、VEFG、MMP-9和 nm23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