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动物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和组织学染色评价神经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量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脊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EPO处理组能明显改善动物的神经运动功能并减轻脊髓由于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病理性损害:EPO组与对照组相比,脊髓前角细胞的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5),脊髓内bcl-2表达增高(P<0.01),而bax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EPO对脊髓由于缺血而引起的神经运动功能损害具有保护作用,此种保护作用与EPO能够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在肾移植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近来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显著减轻肾脏的IRI,保护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本文综述了EPO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在肾移植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近来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显著减轻肾脏的IRI,保护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本文综述了EPO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叶素(Intermedin,IMD)是一种体内分布广泛的活性多肽,其受体多样且调控复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就IMD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组织或器官在恢复氧供后原有损伤反而加重的病理过程,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和炎性反应等因素均参与这一病理过程.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连及其活性成分通过抗氧化、抗炎和拮抗钙超载等作用最终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文就黄连及其活性成分在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缺血预处理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预处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方法,即使在小肠长时间缺血/再灌注之前,进行一次或多次短暂的缺血,再灌注过程.研究表明缺血预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机制复杂,尚未明确.现就缺血预处理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急性缺血性肾衰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研究显示缺血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关于肾缺血预处理作用机制的报道较多,本文就缺血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缺血/再灌注对肝脏造成损伤.众多资料显示丙泊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这一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阻断钙超载,减轻炎性细胞导致的损伤有关.肝脏缺血/再灌注也影响了丙泊酚的代谢.  相似文献   

9.
已有较多的实验证明,预缺血处理对多种缺血再灌注器官有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预缺血对缺血再灌注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0.
预缺血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较多的实验证明,预缺血处理对多种缺血再灌注器官有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预缺血对缺血再灌注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1.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应用缺血后处理的时机.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成四组,采用切断患肢全部皮肤、肌肉和神经,保留患肢股动静脉的动物模型,通过夹闭和开放股动静脉造成骨骼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采用测定骨骼肌缺血4 h.再灌注1 h后血清丙二醛(MDA)、骨骼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再灌注6 h后骨骼肌的死亡程度来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再灌注5 min后应用缺血后处理是否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结果 对骨骼肌缺血4 h再灌注6 h的损伤,再灌注开始后即刻应用30 s缺血、30 s再通,三次循环的缺血后处理对骨骼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即有保护作用,不仅减少了骨骼肌再灌注区域中性粒细胞浸润(MPO)和血清氧自由基水平(MDA)水平,而且减少了骨骼肌的死亡程度;再灌注5 min后应用缺血后处理并没有降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区域的MPO和血清MDA水平,也没有降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死亡程度,与直接缺血再灌注组相同,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没有保护作用.结论 骨骼肌缺血后再灌注开始前立刻应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可以减少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死亡程度;缺血后处理应用时机非常重要,再灌注5 min后应用缺血后处理则失去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热休克蛋白27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休克蛋白27是细胞在应激状态下产生的一种小分子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在抗缺血-再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移植越来越多,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移植物存活与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研究内源性的器官保护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热休克蛋白27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组织或器官在恢复氧供后原有损伤反而加重的病理过程,氧自由基损伤、钙超载和炎性反应等因素均参与这一病理过程。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连及其活性成分通过抗氧化、抗炎和拮抗钙超载等作用最终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文就黄连及其活性成分在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背景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造血刺激因子,过去20多年中用于临床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随着对EPO及其受体在心血管方面作用的认识,增加了EPO在生理和病理生理方面作用的理解. 目的 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减轻到最低限度. 内容 研究EPO在心脏中的表达及其在心肌保护中所涉及的传导机制,EPO在动物心血管疾病实验模型中起到心肌保护作用及目前EPO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相关研究. 趋向 近年来,EPO心肌保护作用临床研究的报道逐渐增多,为临床心肌保护提供了新的方向,但需要更深入研究EPO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缺血后处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方法,即在全面再灌注前进行反复、短暂的预再灌/停灌干预而达到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蛋白激酶C和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通路的激活、有害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有关.另有研究显示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在缺血心肌再灌注初产生的延迟性酸中毒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异丙酚对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发生在心、脑、肺、肾等器官,有研究表明异丙酚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对心、脑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尚无定论。本研究拟观察异丙酚对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及分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0-3.0 kg,月龄10-12 月,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组(P组)。  相似文献   

17.
缺血预处理(IP)是指各种器官,如心脏、肾脏、肝脏或脑等,在经历了短暂的缺血再灌注(IR)后,能增强其对随后长时间缺血的耐受性现象,是机体内在的一种保护作用。临床认为应用IP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器官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IR I)。IP对器官或组织产生两种保护作用,一种为早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急性缺血性肾衰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研究显示缺血预处 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关于肾缺血预处理作用机制的报道较多,本文就缺 血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时间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之间的关系. 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成 6组,制成切断患肢皮肤、肌肉和神经,仅保留股动静脉的动物模型.A组:直接缺血4 h再灌注;B、C、D和E组:分别缺血5、10、15和20 min,再灌注5、10、15和20 min,重复3次后缺血4 h再灌注;F组:制成仅保留股动静脉的左大腿组织块模型,未经过缺血处理.通过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骨骼肌水肿和坏死程度,观察不同预缺血时间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对骨骼肌缺血后再灌注,预缺血5 min对骨骼肌即有保护作用,肌肉存活面积达82.47%;预缺血10和15 min肌肉存活面积增至最高,达89.03%和89.49%;预缺血20 min肌肉存活面积降至78.27%.预缺血5 min即可减轻骨骼肌水肿;预缺血10 min骨骼肌水肿程度最轻;预缺血15 min水肿程度又加重,预缺血20 min水肿程度继续加重.预缺血5、10和15 min MDA水平均降低,预缺血20 min MDA水平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同. 结论预缺血时间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以预缺血10 min保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0.
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是常见又不可避免的过程,它的机制不明确,为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保护器官功能人类做了大量的研究,逆行灌注法就是临床医生根据一些器官解剖特点发现的一种减轻缺血-冉灌注损伤的保护方法.而且在临床中有许多的畸形动脉或动脉狭窄等异常不能顺行灌注而导致灌注不良时,逆行灌注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能明显地提高器官利用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我们就逆行灌注法在临床器官移植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