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影响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于后。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文对象为 1995年 3月~ 2 0 0 1年 3月住院的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均符合CCMD - 2 -R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并为首次发病者 ,其发病年龄≥ 6 5岁。本文共 2 8例 ,其中男性 18例 ,女性 10例 ;平均年龄 (6 9± 4 )岁 ;病程 35天~ 3年 ;平均住院(43± 6 )天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2 0例 ,未定型7例 ,紧张型 1例 ;病前性格为内倾型 18例 ,外倾型 6例 ,中间型 4例 ;经奋乃静 ,氟哌啶醇 ,利培酮等治疗。1 2 方法 采用BPRS ,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 50 例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逐个登门随访,且对45例存活病人予MMSE、ADL量表测定。结果 50例病人中痊愈4例、复发 15 例、迁延21例、痴呆5例、死亡5例。低文化组迁延率高于高文化组并两组间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阳性家族遗传史组复发率高于阴性遗传史组;坚持服药组痊愈率高于未坚持服药组,未坚持服药组复发率和迁延率高于坚持服药组。结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预后受诸多因素影响,其预后欠佳,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3.
晚发性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概念由来、临床特征、流行学、危险因素、脑成像、神经心理学缺损,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5.
胡福生 《精神医学杂志》2000,13(1):41-41,47
分析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对40岁以后首交发病,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女性多于男性多数文化程度偏你芭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为多,执型多见,多伴焦虑抑郁、自杀意念,小剂量单一用药为主,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晚发与非晚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医疗单位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的晚发性精神分裂症247例进行观察,以非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病人264例为对照。结果发现,晚发组女性显著较多,病前性格内向者显著较少,家族精神病遗传史显著较少。发病诱因以晚发组显著较多,起病急或亚急者亦然。两组文化程度相仿,近期疗效以晚发组显著较好。作者认为,不仅有年龄的不同,晚发组病例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特点,精神分裂症应有晚发型为独立的亚型。  相似文献   

7.
晚发与非晚发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年精神病院较近期入院,初次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上的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228例进行观察,以同期住院的45岁以下,初次发病的精神分裂患者309例为对照,结果发现,晚发组文化程度较低,发病前有精神或射体因素为诱因者较多见,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较多,早期症状以神经症样症状较多见,而人格改变较少见,临床类型以偏执型为多,近期疗效较好。临床症状中有不少项目两组患者也有显著差别,除发病年龄两组间又存在这些显  相似文献   

8.
女性晚发性精神分裂症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女性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对45岁以后首次发病的女性患,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绝大多数化程度较低,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较多,偏执型多见,躯体症状明显,多伴焦虑抑郁、自杀意念,小剂量单一用药为主,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00例早发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比较,发现晚发组女性多,起病急,有精神因素,被害妄想、抑郁和类神经症症状较早发组多见;早发组病初表现性格改变,以逻辑障碍、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多见。在家族史、病前性格及幻听、思维散漫、Schneider一级症状等方面二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近期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早发性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用躯体异常量表(Waldrop scale)N量软体征。对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5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早发性精神分裂症遗传倾向明显,软体征异常率高,有更明显的阴性症状,治疗效果较差,不良反应更明显。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以幻觉、妄想、偏执观念为主要临床特征.结论:早发性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各有其临床特征。早发性比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遗传负荷和胚胎发育异常程度高,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不同点。方法对150例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和154例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在部分精神症状如易激惹、妄想、自笑、懒散、脱衣露体、怪异动作、伤人、毁物、出走等,以及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分型等项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0.001)。结论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显著多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而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则具有女性多见、文化程度较低、病程较长、妄想多见、偏执型居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多起病于青壮年,而临床上起病年龄为40岁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不少见。Bleuler于1943年首次提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Late—onset Schizophrenia),指出发病年龄在40岁以后的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13.
晚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晚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在遗传效应上的差异。方法:调查精神分裂症晚发组和早发组患者亲属中精神病的患病情况。结果:早发组有精神病家族史多,一级亲属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率高,一级亲属的遗传率高,与晚发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晚发性和早发性精神分裂症间有遗传效应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女性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涉案特点与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 1992年 4月~ 1997年 8月收治涉案的 4 5岁以上首次发病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CCMD 3诊断标准 4 2例为研究对象 ,对临床特征和涉案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女性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在上述方面均具有一定特点。结论 该类病人大多数文化程度低 ,以急性起病多见 ,偏执型居多 ,多数伴焦虑、抑郁情况。作案以伤害居多 ,案前隐蔽性较强 ,以女性、老人和儿童为主要伤害对象 ,轻、中度伤害结果占多数  相似文献   

15.
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磁共振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晚发生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共振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17例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和正常对照组17例检测脑的磁共振,以第三脑室宽距,侧脑室间距,侧脑室体部最大间距、左、右颞角宽度,额叶脑兆宽度及顶叶脑沟宽度为观察点。结果:发现病例组异常率为52.94%,海马异常诲为41.1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第三脑室、左颞角宽度、额叶脑沟宽度和顶叶脑沟宽度有显著差异。结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海马、左  相似文献   

16.
阿立哌唑治疗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良  向虎 《四川精神卫生》2007,20(3):142-14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2例符合CCDM-3晚发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和利培酮组(32例)。治疗8周。使用PANSS和CGISI量表评定疗效以及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量表总分,阳性、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以及CGISI量表评分,在第2周末均有极明显改善(P均〈0.01),在第2、4及8周末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阿立哌唑组有效率为70%,利培酮组有效率为68.75%。阿立哌唑常见不良反应为失眠、焦虑、静坐不能、便秘及食欲下降等。结论阿立哌唑对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阳、阴性症状有效,其不良反应较轻微。  相似文献   

17.
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晚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作者采用齐拉西酮(ziprasidone)与氯氮平治疗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并比较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预后的相关因素,对145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筛选出的相关因素为病前性格、病后生活事件、家庭照顾、组织关心和维持治疗;单因素分析(x^2检验)筛选出的相关因素为出生胎次、病前性格、发病年龄、首次入院时病程、病后生活事件、住院总时间、自杀次数、家庭照顾、组织关心和维持治疗。对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87—1997年首次住院的儿童(起病年龄≤14岁)精神分裂症患者(儿童组)124例和同期首次住院的成人(起病年龄25~3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成人组)120例,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大体评定量表(GAS)及自制调查表,以随访与量表现场测评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资料,数据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儿童组服药依从性(90例,77.6%)好于成人组(73例,64.0%;)χ~2= 5.11,P<0.05);复发率(29.3%)低于成人组(42.1%;χ~2=4.10,P<0.05)。(2)儿童组预后良好者(91例,78.4%)显著多于成人组(65例,57.0%)。(3)儿童组的社会功能[(2.11±1.02)分]和日常生活能力[(18.78±9.17)分]优于成人组[(3.48±1.86)分和(21.82±8.67)分;P<0.01和P<0.05]。(4)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家庭关爱程度,首次住院疗效,起病形式,服药时间和病期(P<0.01)。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预后较好;充分的家庭关爱,首次住院疗效好,急性起病,坚持长期治疗和病期较短者的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预后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538例分裂症患者随访了10.78年,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与分裂症预后,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等相关因素,发现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比30年前有了明显好转。家庭关心,组织照顾等32项因素与不同的预后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