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3种静脉麻醉药对病人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早孕妇女各100例,Ⅰ组:先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Ⅱ: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Ⅲ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mg/kg,接着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并继以0.2mg.kg.min的速率持续输注。结果:3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氯胺酮组对循环呼吸影响较轻,芬太尼组呼吸抑制相对较高,氯胺酮及芬太尼组术后镇痛优于咪唑安定组。  相似文献   

2.
人工流产手术中异丙酚与芬太尼配伍应用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作用 ,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方法。方法 ASAⅠ~Ⅱ级人工流产术 15 0例 ,随机均分为 3组。A组首次静注异丙酚 1 5mg kg及芬太尼 1μg kg;B组首次静注异丙酚 1 5mg kg及芬太尼 2 μg kg ,C组首次静注异丙酚 2mg kg;术中根据镇痛效果追加异丙酚用量。观察 3组患者诱导及苏醒时间、异丙酚总用量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A、B组少于C组 ,意识恢复时间A组少于C组。异丙酚用量A、B组均少于C组。用药后SPO2 、RR均下降 ,B组发生率明显高于A、C两组。结论 异丙酚与芬太尼 1μg kg配伍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可加强镇痛 ,减少异丙酚用量 ,使麻醉起效时间缩短 ,不良反应小 ,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间苯三酚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04年2~12月自愿实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成两组:间苯三酚组20例和芬太尼组20例。在麻醉诱导前10分钟,间苯三酚组静脉注射间苯三酚40~80mg;芬太尼组注射芬太尼1μg/kg。然后以异丙酚1.5~2.5mg/kg麻醉诱导,术中异丙酚麻醉维持。比较两组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间苯三酚对人工流产手术引起的疼痛的止痛效果优于芬太尼(P<0.05),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较轻(P<0.05);无不良反应,不影响术后苏醒,也不会增加术后阴道流血量,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间苯三酚与异丙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与笑气吸入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人工流产手术120例,分异丙酚静脉麻醉组60例及笑气吸入麻醉镇痛组60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循环、呼吸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两种方法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异丙酚静脉麻醉须由专业麻醉师进行麻醉及监护,笑气吸入镇痛,方法简便,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孕妇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对对照组孕妇进行无麻醉人工流产,对观察组孕妇进行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对两组孕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对照组孕妇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例Ⅱ级疼痛孕妇,20例Ⅲ级疼痛孕妇,无痛率为0%,观察组24例Ⅰ级疼痛孕妇,1例Ⅱ级疼痛孕妇,无痛率为96%,两组孕妇手术镇痛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流产孕妇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能够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可缓解和减轻孕妇的疼痛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级行人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50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及异丙酚1.0mg/kg;Ⅱ组50例,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静脉注射芬太尼0.5μg/kg及异丙酚1.0mg/kg,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异丙酚的用量。结果:Ⅰ组异丙酚的用量少于Ⅱ组(P<0.01),Ⅰ组的苏醒时间短于Ⅱ组(P<0.01),Ⅰ组的离院时间早于Ⅱ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人流手术是一种安全、苏醒时间短、离院时间早的麻醉方法,并可减少异丙酚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10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接受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剂量为2~2.5mg/kg,术中必要时分次追加20~50mg以维持适当麻醉深度,观察相关指标。结果 异丙酚诱导起效快而平稳,术后恢复迅速而完全,无明显不良反应。麻醉时间及用药量的增加对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异丙酚对循环及呼吸有轻度抑制作用。结论 异丙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可完全解除人流术中患者的痛苦,麻醉苏醒快而彻底,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人工流产术3种静脉麻醉方法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最佳药物配伍及给药模式。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早孕妇女237例,分为3组,Ⅰ组:瑞芬太尼4.0ng/ml,异丙酚3.5μg/ml靶控静脉泵输注;Ⅱ组:瑞芬太尼1.0μg/kg,异丙酚1.2mg/kg人工静脉推注;Ⅲ组:芬太尼0.8μg/kg术前5分钟给入,异丙酚2.0mg/kg人工静脉推注。监测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毕观察腹痛、恶心、呕吐、嗜睡、眩晕等情况。结果:Ⅱ组用药量明显少于Ⅰ组,镇痛效果及对手术的影响两组近似,Ⅱ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及苏醒时间短、定向力恢复快方面明显优于Ⅰ组。Ⅱ组与Ⅲ组在安全性、镇痛效果、副反应的发生率及对手术的影响方面均无差异,但用药量少、苏醒时间短,Ⅱ组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在早孕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异丙酚辅以瑞芬太尼手推静脉给药,镇痛效果、安全性好,苏醒时间短,适于门诊无痛手术。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时联合用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对异丙酚联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进行呼吸、循环系统及注射痛等方面的观察。方法 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标准Ⅰ~Ⅱ级 (Ⅰ级 :正常健康 ;Ⅱ级 :有轻度系统性疾病 ) 15 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四组 :A组 37例 ,单纯异丙酚麻醉 (2 0mg kg) ;B组 37例 ,在麻醉诱导前2min静脉给予阿托品 (0 0 1mg kg) ,而后复合异丙酚 ;C组 37例 ,麻醉诱导前不给予阿托品但静脉给芬太尼(1μg/kg) 而后复合异丙酚 ;D组 39例 ,在麻醉诱导前 2min静脉给予阿托品及芬太尼 ,而后复合异丙酚。分别记录病人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血氧饱和度、潮气量、血压、脉搏以及注射部位疼痛强度等变化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 ,脉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A、C组注药后 2min、 4min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A、B组病人的注射部位疼痛及对手术的反应变化得分分别明显大于C、D组(P <0 0 1) ;潮气量、血氧饱和度 (SPO2 )的一过性下降与给药前相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资料表明D组病人在麻醉诱导前 2min静脉给于阿托品及芬太尼而后进行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 ,辅以异丙酚静脉推注维持 ,能较好地满足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碳酸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ASA I~Ⅱ级、早期妊娠、要求做人工流产术的妊娠妇女318例, 随机分为3组(每组106例):Ⅰ组(局部麻醉组)施术时用1.73%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Ⅱ组(静脉麻醉Ⅰ组)术前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2.5 mg/kg,Ⅲ组(静脉麻醉Ⅱ组)1.73%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联合静脉推注丙泊酚。结果:镇痛效果Ⅱ、Ⅲ组最佳,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松弛情况:Ⅲ组最佳,Ⅰ组次之,Ⅱ组最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Ⅲ组最短,Ⅱ组次之,Ⅰ组最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泊酚用量Ⅲ组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73%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联合静脉推注丙泊酚麻醉,两者配合使用,其镇痛、宫颈松弛效果最佳,手术时间短,减少丙泊酚的用药量,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探讨会阴正中切口缝合术与会阴左侧切口缝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根据产妇会阴体的条件,有无产科合并症胎儿的大小等情况,选择最佳的会阴切口方式,以减轻产妇的疼痛,减少切口出血量,分析比较两种切口方式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及子宫骶骨岬悬吊术治疗要求保留子宫的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术(研究组),30例行子宫骶骨岬悬吊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2个月测量患者POP-Q各点值评价术前术后盆底功能改善状况,以盆底不适调查表短表20(PFDI-20)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64例患者均经腹腔镜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输尿管、直肠损伤。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子宫脱垂复发,POP-Q各点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调查表问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8.8%)和2例(6.7%)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腹壁子宫悬吊术及子宫骶骨岬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安全有效;腹腔镜下腹壁子宫悬吊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经济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The endometriosis is gynecological disease what is characterized with the presence of endometrial lesions are composed of endometrial epithelial and stromal cells outside of the uterus. There are many theor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endometriosis. The most widely accepted theory is the theory what is postulated the endometriosis is a result of retrograde menstruation. The essential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endometrial lesions is the process of adhesion of endometrial cells on the peritoneal surface and on the organs, are situated in the peritoneal cavity. The adhesion molecules (integrins) have the most essential role in this first stage. The integrins are cell surface receptors with glycoprotein structure. They have part in process of adhesion of the endometrial cells to the proteins from EC matrix outside the uterus. The integrins have part like signal molecules in the processes of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endometrial implants. They are very essential molecules what influence the viability of endometrial implants as well as the angiogenesis in the new forming endometrial implants. Improvement of the studies, related to the roles of the integri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ndometriosis would be give new possibilities to search mo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rapy of the endometriosis.  相似文献   

18.
19.
20.
刘钢 《生殖与避孕》1993,13(6):460-464
在对IUD 调查资料做统计分析时,主观地把使用IUD 一年以上而未停用者作为“使用成功”,会发生错觉而对影响因素的评价发生偏倚。本文为防止这种偏倚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